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疗效分析

    作者:闫宛春;高奎山;罗铭

    我科近年收治老年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8例,我们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表达对感染的影响

    作者:宁建英;谷强;张青;盛磊

    目的 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表达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51例aITP患儿及同期门诊50名健康体检儿童,分别纳入患儿组及对照组,对其BLyS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患儿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BLyS表达与其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51例aITP患儿共出现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7.8%,其中3例消化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组BLyS、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AIgA、PAIgM、IgA及IgM总体高于正常对照组;高BLyS水平是增加患儿医院感染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TP患儿BLyS、PAIgG及IgG显著高于标准值,显示其机体炎性反应剧烈,免疫功能受影响,而高BLyS是导致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aITP患儿早期BLyS的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改善其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分析

    作者:李晓虹

    目的 分析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AIT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予以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症状控制时间(2.03±1.21)d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3.86±1.3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1±2.10)d、(6.41±1.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作者:陈四斌

    目的:分析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简称HDIVIG)静滴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判断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ITP患儿8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丙球组,早期应用HDIVIG静滴400 mg/(kg·d),3~5 d治疗,选择本院同期应用常规治疗的ITP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儿出血症状控制、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丙球组80例患者中72例有效,有效率为9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64例有效,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298,P<0.05).结论:HDIVIG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伴有严重出血的ITP患者中推广使用.

  •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影;余燕红;陈少君;易燕桃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 (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作者:潘永丽;潘修勇

    目的 探讨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47例重症急性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和PLT达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急性ITP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作者:于爽

    作为冬春季发病数较高的小儿血液疾病,本文对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检查、诊断依据和治疗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叙述,以引起对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重视.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作者:左雨娜

    目的:分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行泼尼松治疗者设为对照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泼尼松治疗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完全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作为该症治疗的理想方案。

  •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 CD4+ CD25+ 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作者:吕学文;刘仿;伍昌林;肖红

    目的 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ITP患儿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L-10:(29.48±13.69)pg/ml vs(43.10±14.95)pg/ml;TGF-β1:(170.04±91.58)pg/ml vs(254.75±130.41)pg/ml,P<0.05].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1=0.54,r2=0.66,P<0.05).结论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的减少及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降低可能与急性ITP患儿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 rh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作者:庞迎旭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ITP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单用泼尼松片每天1.0-1.5 mg/kg,分2次口服;每5-7天减少5 mg.治疗期间有严重出血者,予输注血小板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rhIL-11(1.5 mg/支),25 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0 d.结果 治疗组有1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对照组1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轻微缓解,2例无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的疗效显著.

  • 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在急性ITP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薛俭成;伍昌林;李岚

    目的 研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蛋白激酶C(protein kinese C,PKC)的活性变化及其与T细胞活化和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系.方法 无菌采集30例急性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富集柱法分离纯化T细胞,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T细胞PKC的活性,ELISA法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sIL-2R的表达,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的减少程度.结果 急性ITP患者T细胞PKC的活性(0.94±0.23)nmol-1·min-1·ml-1高于正常对照(0.50±0.17)nmol-1·min-1·ml-1,差异有显著性(P<0.05),sIL-2R的表达(U/ml)以患者组(528士124)高于正常组(296士57),差异有显著性(P<0.05),PKC的活性变化与sIL-2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2 5,P<0.05),与血小板计数成显著负相关(r=-0.8107,P<0.05).结论 急性ITP患者外周血PKC活性增强可能导致T细胞活化,活性T细胞增多可能引起患者血小板的损伤,提示PKC信号传导在急性ITP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钱胜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84例IT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进行有效性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w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短于较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对照组为40.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给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止血,提高患儿PLT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吡格列酮活化的PPAR-γ对Th1/Th2细胞失衡影响机制的研究

    作者:董海新;金呈强;赵元明;孙卓祥;高岩;窦翠云;盛蕊;刘仿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活化的PPAR-γ对Jurkat T细胞NO/NOS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与调节Th1/Th2细胞失衡之间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检测PPAR-γ mRNA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量NO含量,按照一氧化氮合酶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对NOS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在Jurkat系T细胞内,PPAR-γ活化剂能够以时间依赖的形式增加NO生成,PPAR-γ活化剂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增加NOS活性.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通过NO/NOS途径来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生物标志物

    作者:刘春艳;贾鹏;刘文君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技术结合蛋白芯片检测并筛选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早期诊断、病情变化监测及判断预后的血清蛋白质标志物,建立AITP诊断模型,并验证在血清蛋白质组水平,创立AITP的分子诊断新方法.方法 应用SELDI-TOF-MS检测结合在蛋白质芯片上的血清蛋白质,获得35例AITP、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蛋白表达指纹图谱,并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结果 在分子质量/电荷比值(质荷比,M/E)为2 000~20 000,AIT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蛋白质峰有29个,其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峰7个,低表达的蛋白质峰22个,从分析的结果看有意义的蛋白质为质荷比为4 109.23、5 521.35 的蛋白质,可以将其作为AITP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在蛋白质库中搜索与上述M/E值相对应的蛋白质,M/E为4 109.23的标志物是核蛋白体large subunit,M/E为 5 521.35 的标志物在蛋白质库中未发现.应用其血清标志物进入人工神经网络组合的诊断模型,将AITP组与健康儿童准确分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0%.结论 1.M/E比为4 109.23、5 521.35 的蛋白质组合的诊断模型能将AITP与健康儿童完全准确地分开,提示该蛋白质可能是AITP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其中M/E为5 521.35的蛋白质可能是新的蛋白质.2.SELDI-TOF-MS技术是寻找疾病相关性蛋白质的有效工具.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

    作者:金呈强;董海新;刘仿;宋丽;赵元明;孙传祥;高岩;高东田;盛蕊

    目的 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分析IL-18和PAIgG在急性ITP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AIgG表达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的含量,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数量.结果 急性ITP组治疗前PLT数量明显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LT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IgG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PAIgG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8含量均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gG在治疗前后与血小板含量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7,-0.81,P<0.05),而IL-18含量在治疗前后与血小板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0.74,P<0.05),IL-18含量和PAIgG表达在治疗前后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1,-0.79,P<0.05).结论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IL-18含量在治疗前后和PAIgG表达量有较好的相关性,IL-18的检测能够反映出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PAIgG表达量的变化,PAIgG及IL-18在急性ITP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mRNA表达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相关性

    作者:金呈强;刘仿;肖红;宋丽;王文涓

    目的 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ITP组为急性ITP患儿53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儿童50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水平.结果 急性ITP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ITP患儿血清中的IL-2含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1,P<0.05).结论 急性ITP患儿钱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可能抑制了IL-2的生成,PPAR-γ与IL-2可能参与了急性ITP的发病过程.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慧霞

    目的 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ITP患儿6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儿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中IL-18含量与PAIgG表达量,血小板(PLT)数量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IL-18、PLT与PAIgG与对照组和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IgG表达量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LT数量和PAIgG表达量呈负相关,PLT数量和IL-18含量呈正相关,PAIgG表达量与IL-18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在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PAIgG表达量和IL-18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IL-18检测能有效反应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的PAIgG表达量变化情况,可见IL-18与PAIgG在急性ITP患儿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丙种球蛋白与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比较

    作者:谭利娜;张耀东;卫海燕;胡群

    目的:为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探讨丙种球蛋白与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已发表的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疗儿童急性ITP的相关文献.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来评价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疗儿童急性ITP的显效率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8篇,并纳入Meta分析.利用Revman4.2软件对所有文献的显效率与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效率比较,Z=3.10, 95% CI(1.26~2.02),而有效率Z=2.47,95% CI(1.26~7.34).结论:对于儿童急性ITP,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激素.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浆IL-13的相关性

    作者:金呈强;刘仿;肖红;王文涓;陈群;郑碧英;李国明

    目的 PPAR-γ与免疫细胞分化、凋亡、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调控均密切相关,该实验旨在研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浆IL-13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急性ITP患儿53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RT-PCR法检测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3水平.结果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8±0.03)vs(0.52± 0.05),P<0.05];急性ITP患儿血浆中IL-13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0.21±34.26)pg/mL vs(121.42± 12.69)pg/mL,P<0.05].急性ITP患儿血浆中的IL-13含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上升,并与IL-13水平呈正相关,PPAR-γ与IL-13可能均参与了急性ITP的发病过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5):367-370]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新颖;崔淑杰;郭玉雁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疗效.方法将43例符合AITP患儿分为IVIG治疗组和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对照组.结果 IVIG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有效率均为93%,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回升时间中位数为3.1 d,血小板达峰值8.3 d,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为3 d,对照组的此三项指标为9.1 d,12 d,7 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住院天数IVIG组平均为10 d,对照组为17 d,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IVIG为治疗AITP理想的药物.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