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微血管显像技术用于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中的 可行性探究

    作者:张春光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显像技术用于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8年2月的86例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超微血管显像技术检查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形态及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86例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共检测出89个斑块.超微血管现象技术检查出:低回声41例,等回声25例,混合回声22例.结论:采用超微血管显像技术可动态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发展情况,从而为其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检测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秀梅;王蓓;米娜娃儿?吾提库尔;周静;翟虹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Q)检测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测80例确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确定97个目标斑块,之后进行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VTQ检查,对斑块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剪切波速度(SWV)值进行分析.结果:97个目标斑块根据声学特征分为两组,均质斑块组42个和不均质斑块组55个,均质斑块按回声特点又分为低回声斑块组18个,等回声斑块组11个,强回声斑块组13个.97个目标斑块根据超声造影特点分为易损斑块组36个,稳定斑块组44个,易损斑块组SWV低于稳定斑块(P<0.05);ROC曲线下面积0.856,以2.54m/s为界值,VTQ技术诊断斑块稳定性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84.6%.结论:VTQ技术对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X线碘油和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女性不孕输卵管阻塞的临床对比

    作者:岳馨;杨通琴;方彦鹏

    目的:分析X线碘油和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女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情况.方法:在我院接受诊断的不孕女性20例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进行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3D-HyCoSy)检测,以及X线下使用碘油(HSG)进行检查,之后对比两组检测方式和腹腔镜通染液实验(CLP)得出的结果 进行特异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比较.结果:接受3D-HyCoSy检测的20例(40条输卵管)患者中,有23条显示输卵管通畅,有12是不通畅的,有5条显示输卵管通而不畅;接受HSG检测的,不通畅有10条,通而不畅有6条,有24条显示通畅;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是85.0%;3D-HyCoSy检查和HSG检测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指标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与X线碘油检查方法相比,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结果优势比较大,在一定程度可以代替X线碘油.

  • 超声造影在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蔡龙建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湖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造影的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分析76个病灶的病理学结果 及其各自的造影增强模式、不同病理病灶的超声造影时间对比、常规CT、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对比.结果:(1)本研究中的76个肝脏病灶,其中有52个属于中-低分化癌,24个为高分化癌.对于中-低分化癌而言,5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与实质期分别属于快速增强与退出;对于高分化癌而言,24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与实质期分别为快速增强与缓缓退出;(2)不同病理学小肝癌在开始消退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常规CT与增强CT(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李莉;林志艳;张薇薇;田丽;刘璐;毛鑫萍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50例患者.参考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检查.结果:观察组肾脏长径、宽径、厚径等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主肾动脉、肾锥体叶间动脉与肾窦部动脉的情况方面进行观察,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当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对糖尿病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及早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宗国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根据患者随访结果或病理学诊断结果获得终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局灶性结节增生准确率为70.32%常规超声检查局灶性结节增生准确率为2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转移性肝癌及肝细胞性准确率均高于8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诊断局灶结节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及病情诊断提供重要指导意见,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效果评价

    作者:宋慧茹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患者共计30例,2015年2月-2017年10月为研究选取时间,对所有患者先后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评价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的疾病有效检出率.结果: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的疾病有效检出率较单一常规超声检查的数据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予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具有极为肯定的诊断应用价值.

  •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肖晓明

    目的:对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浅表淋巴结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病理活检.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浅表淋巴结患者良恶性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cm)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兵

    目的:针对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cm)临床诊断难的显著,对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cm)患者80例(94个病灶).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这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62.77%、73.81%、53.85%,CEUS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6.81%、95.24%、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在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cm)的诊断方面,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之一.

  • 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翠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以SonoVue为超声造影剂,经阴道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内充盈及盆腔弥散情况,并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患者中有20例因宫外孕切除一条输卵管,5例有宫外孕保守治疗史.结果:100例患者180条输卵管经阴道超声三维重建显示,输卵管通畅15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18条,输卵管阻塞11条.结论: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全面的地显示输卵管的空间走向,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且安全、易操作,可作为评价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检查.

  •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对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的应变分析

    作者:刘淑军;陈小珠;康文慧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对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应变的分析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的2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心肌梗死组,选取25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心肌缺血组,同时还选取了25例无冠心病且经过体检,检查结果为正常的2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分析三组患者整体应变情况以及17节段应变,并将患者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测方式使用效果.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患者、正常对照组其左心室整体应变平均值以及17节段应变平均值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敏感性达到83.2%,特异性达到80.0%.结论:在分析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应变时,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的检测结果可靠性、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更高.

  • 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诊断肝硬化基础上肝癌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淑霞;孙晓飞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患者诊断中,超声造影与增强MRI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疑为伴随有癌性小结节的肝硬化患者64例,共存在88个肝内小结节,运用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进行诊断,并参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出率为85.23%,MRI检出率为88.64%,比较无差异(P>0.05);超声造影延迟期、门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检出率分别为72.00%、68.00%、90.67%,比较有差异(P<0.05);MRI延迟期、门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2.05%、66.67%、93.59%,比较有差异(P<0.05);T1WI、T2WI检出率分别为79.49%、73.08%,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患者诊断中,超声造影与增强MRI检出率无差异,各有优势和缺陷,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崔梦;徐晓红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难以明确定性诊断的158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动态观察结节的超声造影灌注过程,分析超声造影各项指标包结节括增强方式、增强强度、造影剂是否均匀分布、边界是否清晰以及造影时病灶范围较二维是否扩大.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方式、增强强度、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以及造影时病灶范围较二维是否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95.93%)、低增强(84.55%)、造影后边界不清(82.93%).少数恶性结节造影后范围较二维扩大,所有良性结节造影后范围无明显扩大.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高明霞;刘学彬;林川;王林;朱林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52例,对其进行超声造影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将超声造影,CT和MRI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治疗干预三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灵敏度显著优于CT诊断与MRI,(P<0.05).而在特异度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T诊断和MRI诊断相比,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效果更显著,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赵晓兰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38例,对患者采取超声造影诊断,记录和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8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中,经过超声诊断,确诊37例,诊断正确率为97.37%,在病理诊断中,分为中-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和透明细胞癌三种,造影图像结果显示,中-低分化癌病灶数为65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4.20±5.32)s,增强峰值时间为(22.08±7.51)s,开始消退时间为(60.11±26.15)s;高分化癌病灶数为17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4.80±2.98)s,增强峰值时间为(25.12±9.28)s,开始消退时间为(263.59±113.89)s;透明细胞癌病灶数为10个,开始增强时间为(25.75±9.02)s,增强峰值时间为(30.35±9.49)s,开始消退时间为(134.74±67.89)s.中-低分化癌开始增强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采取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超声造影联合三维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徐静;王士光;谢芳;王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三维成像应用于乳腺导管内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57例,均予以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三维成像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导管内细微结构、病变回声、大小、数量、分布及活动度、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信息;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和/或细胞针吸检查进行对照.结果:5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和/或细胞针吸检查显示,单纯性乳腺导管扩张症17例(29.8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5例(26.32%),乳腺导管内不典型增生12例(21.05%),炎性肿块7例(12.28%),乳腺导管内癌6例(10.53%).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其单纯性乳腺导管扩张症确诊率为70.59%、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确诊率为66.67%、乳腺导管内癌确诊率为16.67%,均显著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显著(P<0.05);三维成像乳腺导管内癌确诊率为60%、乳腺导管内癌确诊率为50%,均显著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各项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三维成像应用于乳腺导管内病变临床诊断中,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弥补单一使用超声造影或三维成像时的不足,有利于临床治疗前性质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邵宏增;王丽;姜利强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前病变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超声造影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展开本次研究,将该时间段内80例乳腺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MRI诊断)和观察组(超声造影诊断);分别实施检查后评价两组所用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观察组和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7.5%,对照组和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7.5%,比较则可见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好.

  • 超声造影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洁;付赤学;骆娟;谭敏

    目的:总结超声造影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产后胎盘植入患者,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随防至终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结合超声检查以及超声造影均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超声造影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产后胎盘植入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检查甲状旁腺的影像特征探讨

    作者:金广湖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检查甲状旁腺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1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常规高频超声,其中选取30例健康者予以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检查,并对健康者的甲状旁腺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健康体检者中检出113例甲状旁腺(62.09%),共显示214枚,包括62枚下甲状旁腺(28.97%)、152枚上甲状旁腺(71.03%);超声造影表现为造影剂持续灌注的增强时长为(5.63±2.63)s,且为整体性均匀增强,轮廓十分清晰,同周围甲状腺实质间对比呈等增强;超声弹性图像颜色为淡蓝色,甲状旁腺的平均弹性值为(15.68±2.36)kPa,周围甲状腺弹性值为25.26~38.65kPa,平均(28.34±2.43)kPa,显示甲状旁腺质地比周围甲状旁腺实质更软,甲状旁腺比周围甲状腺弹性值对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检查能够清晰地将正常甲状旁腺的影像特征显现出来,超声造影显示均匀等灌注,超声弹性显示甲状旁腺的质地更软.

  •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越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浅表淋巴结良恶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临床资料,患者均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进行手术或穿刺治疗,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比较分析常规造影和超声造影检查特点.结果:80例中,45例为恶性淋巴结,35例为良性淋巴结.超声造影对良性及恶性淋巴结诊断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超声检查恶性淋巴组与良性淋巴组符合率分别为75.56%与71.43%,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3187 条记录 159/160 页 « 12...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