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疹抗体母婴传递及不同月龄婴儿胎传抗体消退情况调查

    作者:谭宗珍;贺会清;张士勋;汪艳平

    本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阳性率,母亲88.44%,婴儿89.66%;抗体GMT,母亲1 023.85,婴儿901.55(t=0.56,P>0.5),无显著差异.58对母婴麻疹抗体滴度的一致性具有非常显著意义(F=58.66,P<0.01),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153,P<0.01).不同月龄婴儿胎传抗体检测结果:0月龄抗体阳性率89.66%、2~3月龄为40.74%、4~6月龄为4.55%.说明本市婴儿麻疹被动抗体维持时间短,消失快,还未到初免月龄就有95.45%的婴儿因抗体消退而失去保护力.

  • 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19例分析

    作者:袁夏

    我国自1965年较大规模地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婴儿在8月龄以前由于胎传抗体存在,很少发生麻疹.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麻疹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我院自1996-2004年共收治麻疹患儿78例,其中<8月龄婴儿麻疹19例,占总数24.4%.其中男12例,女7例;6月龄以下4例,6-8月龄15例;8例有麻疹接触史,1例为先天性麻疹,其母为麻疹患者;5例为外地流动人口;2例为本地居民,有外出探亲史;3例无明显麻疹接触史;7例患儿母亲麻疹病史及麻疹疫苗注射史不详;19例中11例为城市人口,8例为农村人口,分别占57.9%及42.1%.

  • 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对婴儿发病的影响观察

    作者:李毅本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时代如何控制低年龄组儿童麻疹发病已成为流行病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我们通过对我区近10年的麻疹的流行特征、疫苗时代母婴抗体水平变化及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进行研究,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 0~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分布研究

    作者:胡琴

    目的 通过对我地区已接种麻疹疫苗而获得抗体的母亲,经胎传给婴儿的麻疹抗体在0~8月龄的滴度水平检测,找出其抗体衰减规律,预测其抗体消失时间,探讨适宜的初次免疫月龄.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对65例婴儿胎传抗体追踪观察发现,新生儿抗体水平83%,3月龄时降至46.15%;6月龄时降至10.77%;8月龄降至7.67%.6月龄后抗体水平极低,几乎无保护作用.结论 说明婴儿胎传抗体随月龄增长急剧下降;6月龄后婴儿易感率高达93.22%;为大限度地保护婴儿免患麻疹,可考虑将现行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提前至出生5~6月龄.

    关键词: 婴儿 麻疹 胎传抗体
  • 外来疑似麻疹婴儿32例麻疹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欣玮;刘玲玲;何健芳

    婴儿麻疹的发病与体内胎传麻疹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胎传抗体阴性对婴儿无保护能力,而抗体滴度在低保护水平时仅能保护患儿不受显性感染.既往认为来源于母体的婴儿体内胎传抗体在8月龄前能保护婴儿免受麻疹病毒感染,所以卫生部规定儿童计划免疫麻疹初免时间在8月龄.

  • 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分布情况的分析

    作者:李湛丽

    目的:探讨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的分布情况,为医院提高婴儿麻疹的预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新生儿和3、6、8个月龄婴儿的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分布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经研究,了解到全组0~8个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新生儿期间为100%(210/210),在3个月龄时为59.15%(126/213),在6个月龄时为31.87%(58/182),在8个月龄时为16.41%(32/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以4~8个月龄的婴儿为麻疹易感群,需要医院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可考虑将麻疹疫苗首次免疫时间提前至出生4~6个月龄之间。

  • 婴儿在麻疹疫苗初免前的胎传特异抗体调查分析

    作者:扬升丽;唐发良;罗启松;李昆宏;杨爱聪;吴光杰;刘定昌;李瑶;任明飞

    目的 检测婴儿在麻疹疫苗初免前的胎传抗体水平,探讨麻疹免疫方法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婴儿在麻疹疫苗初免前的指尖末梢血305人份,麻疹抗体阳性254份,阳性率83.28%,阴性51份,阴性率16.72%.2011-2012年麻疹疫苗初免前婴儿发病6例,占发病总数的24% (6/25).结论 婴儿在麻疹疫苗初免前缺乏特异抗体是发生麻疹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国家疾控中心等权威部门进一步开展研究,大限度地降低发生麻疹的影响因素,确保稳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 育龄期与非育龄期女性及0~6岁儿童风疹血清学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张胜良;张永基;阿克忠;赵生仓;范丽霞;张万平;祁贵海;夏伟

    为了解育龄期女性和婴幼儿风疹胎传抗体的变化规律,掌握学龄前期儿童风疹抗体水平,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加强西部地区麻疹监测项目的支持下,于2014年1月开展对育龄期女性和0~6岁儿童风疹抗体水平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6例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病例分析

    作者:刘伟梅;王春智

    我国自1965年开始较大规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特别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冷链系统的完善,麻疹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婴儿在8月龄以前由于胎传抗体存在,很少发生麻疹.

  • 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夏蝉;温正旺;刘琦;董雷;邱海凡;陈益平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了解其对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入600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参照麻疹抗体水平采用区组分层随机化分组.无接种疫苗组在待产住院时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接种疫苗组在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3个月及待产时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反转录-PCR检测血中麻疹核蛋白片段基因(MVN).接种后2年内有368名妇女分娩,其中健康成长至8月龄婴儿357名,无疫苗接种组育龄妇女所生婴儿出生后8个月内有8例确诊患麻疹,终纳入研究的8月龄婴儿为349名: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育龄妇女所产婴儿52名、高抗体疫苗接种组65名、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110名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122名,检测8月龄婴儿血麻疹IgG抗体.数据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Newman-Keuls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待产时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麻疹IgG抗体水平低于高抗体疫苗接种组[(268.5±74.9) IU/mL比(578.3±208.1)IU/mL;Q=15.57,P<0.01],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低于低抗体疫苗接种组[(169.4±42.3)IU/mL比(584.7±195.8) IU/mL;Q=29.54,P<0.01].接种后3个月MVN均无阳性条带,待产时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有2例、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有1例呈阳性条带.婴儿8月龄时麻疹IgG抗体水平,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和高抗体疫苗接种组分别为(106.3±36.8)和(291.8±86.5)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3,P<0.01),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分别为(87.1±26.4)和(274.0±72.5)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各组孕妇待产时麻疹IgG抗体与所生8月龄婴儿麻疹IgG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652,P<0.01).8例麻疹婴儿均为无疫苗接种组妇女所生产,有、无疫苗接种组婴儿麻疹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具有可行性,能提升其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并有利于提升出生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水平.

  • 食蟹猴麻疹胎传抗体及其仔猴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者:多海刚;桑传兰;陈子亮;梁兴林;李比海;金石军;饶军华

    目的 研究食蟹猴麻疹胎传抗体情况,探讨食蟹猴麻疹疫苗接种起始月龄 方法 选取麻疹抗体阴性、离乳后的63头繁殖食蟹母猴,其中58头母猴随机平均分成2组,并接种麻疹疫苗,另5头接种疫苗作为第3组,3组母猴均与正常公猴交配.对3组的出生仔猴体内麻疹抗体进行持续的检测,对第1组和第3组仔猴在6月龄进行免疫接种,第2组仔猴在8月龄首次免疫.结果 接种疫苗母猴所生1月龄仔猴与其母亲的抗体水平一致,并随着仔猴月龄增加,其体内抗体逐步降低,5月龄时抗体阳性率降到7%以下,6月龄仔猴免疫后20 d,第1组17头(17/19,89.47%)和第3组3头(3/3,100%)仔猴产生抗体;第2组8月龄首免,免疫后20 d,所有猴能产生抗体.6月龄时,仔猴体内已经没有麻疹抗体,8月龄仔猴初免效果优于6月龄,但是差异不显著.结论 为降低仔猴在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月龄前发病,减少易感动物,实验猴麻疹疫苗初免时间为6月龄.

  • 百日咳和白喉胎传抗体监测分析

    作者:柳艳萍;齐秀英

    目的 开展百日咳和白喉胎传抗体及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免疫成功率监测,为百日咳和白喉预防接种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出生并计划将长期居住的132名新生儿,开展胎传抗体及其衰减情况以及百白破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采集脐带血,监测新生儿百日咳IgG抗体和白喉IgG抗体及其衰减情况;采集静脉血,监测新生儿接种完3剂百白破疫苗后,间隔1个月百日咳IgG抗体和白喉IgG抗体水平.结果 百日咳、白喉胎传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06%、33.33%;3月龄时百日咳、白喉胎传抗体的转阴率分别为89.19%、94.59%;接种3针百白破疫苗后1个月,百日咳、白喉的免疫成功率分别为76.67%、100.00%.结论 百日咳和白喉胎传抗体阳性率低并且转阴快,3月龄前婴儿感染百日咳风险很高;百日咳基础免疫后免疫成功率相对较低.

  • 8月龄婴儿抗体水平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影响

    作者:于夏雅;许德;周淑洁;陈霞;苏颖;张宁;王建军

    目的 了解0~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的消减状况,评价8月龄婴儿的抗体水平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为制定麻疹的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6月在亳州人民医院就诊的2周岁以内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婴幼儿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病毒抗体IgG.结果 共调查2周岁以内婴幼儿288名,其中159名婴儿未接种过麻疹疫苗,79名婴幼儿接种过一剂次麻疹疫苗,50名婴幼儿接种过两剂次麻疹疫苗.对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婴儿,0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0.00%,8月龄抗体阳性率为9.52%,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生年份早于1991年和出生年份在1991年及以后的母亲所生婴儿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64%和4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接种过一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1)的婴幼儿,≥9月龄和8月龄接种MCV1的婴幼儿的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558.22 IU/L和1 133.05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年份早于1991年和出生年份在1991年及以后的母亲所生婴幼儿接种MCV1后的麻疹抗体GMC分别为1 410.06 IU/L和999.2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接种过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2)的婴幼儿,婴幼儿接种MCV2后的麻疹抗体GMC与性别、地区、首剂接种时间及母亲出生年份等因素均没有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52%的8月龄婴儿的麻疹抗体仍为阳性,婴儿体内胎传抗体的存在会影响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的效果,但这种影响会在第二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后被消除.

  • 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动态监测

    作者:林峰;白松涛;刘渠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两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于2003-04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麻疹 胎传抗体 监测
  • 对婴幼儿童麻疹发病原因的探讨

    作者:李一

    麻疹是一种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我国MV(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每年全球在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中,麻疹仍然是儿童死亡人数多的.就此本文对婴幼儿童麻疹发病原因做一综述.1 母传抗体过早消失具有麻疹免疫力的产妇所生的婴儿可获得来自母体的胎传抗体,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可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对婴儿提供保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