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浮针疗法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新伟;杜嘉;谭克平;沈亚芳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FSN)配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灸组,每组40例.浮针组采用FSN配合MET,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连续6次为1个疗程.结果:①两组病患者VAS、压痛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和颈部残障指数(NDI)均明显改善(P<0.01),浮针组优于针灸组(P<0.05).②浮针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5.0%,均高于针灸组的47.5%及77.5%(P<0.05).结论:FSN配合MET治疗能够改善颈肩MPS患者VAS、压痛评分、CROM和NDI,疗效显著.

  • 从敦煌《灸经图》看早期膀胱经脉循行

    作者:王天生;汤志刚;吕兰萍

    <灸经图>所载膀胱经脏腑腧穴取二寸三分独具特色,通过古代早期膀胱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探讨<灸经图>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北宋针灸铜人等传统针灸的异同,<灸经图>与较早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及"涪水经脉木人"的异同,从而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足太阳经的流传演变过程.

  • 欲识庐山真面目,走出中医看针灸——读《黄龙祥看针灸》

    作者:李永明

    <黄龙祥看针灸>(黄龙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是一本值得针灸医生、学者和学生精读的佳作.黄龙祥研究员(以下称作者)潜心研究传统针灸20余年,完成多部针灸史著作,是公认的针灸文献学权威.

  • 从辩证统一谈传统针灸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影响

    作者:陈凯;王丽菊;李亚;陈立早

    从辩证与统一的自然观来看,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关系,既矛盾又融合交叉.现代康复医学是从国外引进我国,而传统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在两种不同思维的强烈撞击下,必将迸发出一些新的思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具有共性和对立两个方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

  •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34例

    作者:赵东升

    目的 探究偏瘫性的肩关节的周围炎采用肩痛穴平衡针灸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3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平衡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采用平衡针灸治疗的患者比传统针灸的患者,疼痛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偏瘫性的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采用平衡针灸的方法治疗,不仅疗效好,而且操作较为简便.

  • 从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角度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

    作者:焦玥;吴中朝;周宇;王彤;陈仲杰;胡静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研究对象,从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视角分析其取穴配伍原理、针刺手法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既从传统针灸中寻找理论依据,又强调取穴、操作规范化、量化,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实现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用技术、科研手段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针刺方法,为传统针灸向现代针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 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的作用体会

    作者:孙永

    倾斜综合征又称健侧推倒征、Pusher 综合征,其名字来源于显著的症状,某些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任何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纠正其姿势的尝试,即抵抗使重心向身体中线或超过中线向健侧移的矫正[1].近笔者收治1 例该病患者,采用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 小针刀结合水针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罗连求

    目的:研究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选取40例足跟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显效80%,有效17.5%,无效2.5%.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显效57.5%,有效15%,无效2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

    作者:王小容

    目的:探讨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对顽固性面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迎香、地仓、水沟、承浆、颧髎、下关、颊车、双侧合谷.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针灸治疗后加用水针,两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0d后统计显示,观察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缩短疗程、增强疗效、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针刀医学理论回顾及与传统针灸理论之关系初探

    作者:王永莉;张树剑

    文章梳理了针刀代表性文献及著作,对针刀医学现有理论进行了回顾.目前的针刀医学理论既包含现代医学理论,又吸纳传统医学理论,主要以朱氏四大基础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作者在针刀医学理论视角下从针具、刺法、经筋三方面,分析整理了《内经》中与针刀相关的理论,发现针刀理论与《内经》针灸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可互相诠释.针刀理论是源于传统针灸理论的,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在新的视角下解读传统针灸理论,可以丰富传统针灸理论内涵.

  •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虽然腹针组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腹针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灸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腹针组快于传统针灸组,而后伸不适却是传统针灸组改善快于腹针组.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同样有效,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关键词: 眩晕 腹针 传统针灸
  • 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分析

    作者:项蓉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智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炙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显著改善患儿脑部的营养及血液供应状况,促进其受损脑组织的修复,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振;宋双临;张狄

    [目的]观察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传统针灸治疗,隔日治疗1次;观察组给予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颈穴""上肢穴"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7天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⑴观察组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传统针灸治疗.

  • 电针联合传统针灸治疗小儿脑瘫46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欣欣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及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脑发育缺陷导致的姿势及各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主要的儿童肢体致残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随围生医学水平的提高是逐渐升高趋势[1].该病归属于中医"五软"、"五迟"范畴,病变部位在脑,临床以姿势异常或中枢性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或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言语不利、惊厥及听视觉障碍等.小儿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笔者选择2010-01-2012-12 我院运用电针联合传统针灸方法治疗46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联合腹针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作者:姬成茂;袁小华;崔超伟;周丽萍;陈海城;周映红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联合腹针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66例早期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腹部特定电磁波治疗及传统针灸,观察组患者给予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腹针和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分别为71.6±3.5和72.2±3.6,治疗后Harris评分分别为77.5 ±3.3和90.6±3.9;2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5% (16/33)和72.7%(24/33),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8%(25/33)和93.9% (31/33);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3.877、5.216,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21.2% (7/33)、36.4%(12/33)和48.5%(16/3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9.1% (3/33)、15.2% (5/33)和24.2% (8/33);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86、3.88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90,P<0.05).结论 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联合腹针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早期ONFH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针灸治疗卒中后遗症临床研究

    作者:陈艳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传统针灸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19%,高于对照组的7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两组患者上下肢Brunnstor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第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4周较治疗前、第8周较第4周的上下肢Brunnstorm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观察组第8周上下肢Brunnstor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遗症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适应个体化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李梅英;姜蔓萍;李朝阳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腹针组予腹针治疗,传统针灸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腹针组93.3%,传统针灸组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腹针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增加值较传统针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结论:2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 孟氏针刺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云鹏;孟杰;李风琴

    观察孟氏针刺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50例,A组用传统针灸治疗,B组用孟氏针刺法治疗,C组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86%,B组总有效率96%,C组总有效率88%,B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随访三个月,A组总有效率84%,B组总有效率96%,C组总有效率70%,B组总有效率仍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孟氏针刺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明显,并且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的效应关系

    作者:魏超博

    目的探讨传统针灸和现代康复两种方式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两种治疗手段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脑卒中为例,分析针灸和现代康复的治疗方式、特点以及两者的效应关系。结果传统针灸和现代康复医学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互补性,现代康复医学的客观临床症状与疗效标准有益于传统医学的模糊概念,中医针灸的疗效有益于现代传统康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能促进两个学科的发展[1]。两者的相互结合在脑卒中的治疗上使其疗效得到大限度的发挥,优势明显。结论在临床应加强传统针灸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挖掘祖国医学的宝库,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经络激通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连凤梅;马俊海;米秋香;沈红丹

    目的 比较经络激通疗法与传统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经络激通针刺组(治疗组)55例,取总开关(第3~5颈椎);另选取耻骨联合对应的两个部位,交叉取穴,针刺深度达骨膜;传统针灸组(对照组)55例,选穴百会、风池、颈椎夹脊穴、大椎、太冲、足三里、内关.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前屈旋颈试验为客观指标,比较2组前3次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1%,对照组显效率为27%;前3次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率为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络激通疗法较传统针灸可更好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头晕症状且快速.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