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分析

    作者:曹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寒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两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腩静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体会

    作者:高军大;刘桂英

    中风病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临证治疗中风病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期、亚急性期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此期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作者:曲荣芳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6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联合针刺夹脊穴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时采用Fugl 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Fugl Meyer评分治疗后4周[(66.9±11.7)分比(63.6±11.3)分,t=2.247]、8周[(73.2±11.2)分比(67.4±10.7)分,t=2.896]、12周[(79.6±12.4)分比(71.3±11.6)分,t=3.283]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4周[(52.3±9.2)分比(48.3±8.7)分,t=2.438]、8周[(62.5±9.4)分比(55.6±8.8)分,t=3.196]、12周[(68.9±10.5)分比(60.4±9.7)分,t=4.39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为71.1%(2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0,P=0.038).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针刺夹脊穴可明显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肉痉挛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深层咽肌神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周海文;张虎

    目的 评价深层咽肌神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28例.3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深层咽肌神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针,B组采用深层咽肌神经刺激,C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治疗.3组均治疗4周.采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误吸程度,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程度,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B、C组误吸程度分级[(4.2±0.5)级、(4.0±0.4)级比(3.0±0.5)级,F=6.117]高于A组(P<0.05),吞咽困难评分[(5.3±1.3)分、(5.1±1.1)分比(7.6±1.4)分,F=6.541]低于A组(P<0.05).A组总有效率[96.4%(27/28)比85.7%(24/28)、82.1%(23/28),χ2=4.766、7.791]高于B、C组(P<0.05).结论 深层咽肌神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针可提高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程度分级,改善吞咽困难,提高临床疗效.

  • 醒神开窍针刺法结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陶丽;毛杰;黄梅

    目的 评价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2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醒脑开窍针法.2组均治疗14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 beta protein,S100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69/71)、对照组为88.7%(63/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3,P=0.049).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7 d[(6.1±1.9)分比(8.2±2.1)分,t=2.520]、14 d[(3.8±1.1)分比(6.2±1.8)分,t=2.712]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治疗后7 d[(77.7±8.1)分比(64.1±7.1)分,t=2.803]、14 d[(83.2±9.1)分比(76.5±7.8)分,t=4.01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D[(0.79±0.33)g/ml比(1.22±0.37)g/ml,t=4.221]、Hcy[(13.46±2.89)μmol/L比(18.33±3.09)μmol/L,t=5.692]、hs-CRP[(12.85±3.23)mg/L比(18.65±4.13)mg/L,t=5.279]、S100γ[(0.22±0.11)μg/L比(0.42±0.09)μg/L,t=3.89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TⅢ[(91.63±5.06)%比(83.05±4.87)%,t=6.08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ACI患者的抗凝血因子水平,降低梗死区域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DAI昏迷患者促苏醒疗效分析

    作者:孙学东;刘书深;李壮志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DAI昏迷患者(GCS≤8)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意识好转率,并结合GOS评分评定预后.结果 治疗组苏醒率为86.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为(22.4±4.7)d,对照组为(32.6±5.3)d,两组苏醒率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t=8.051,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西药可促进患者DAI昏迷患者苏醒.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异常疗效观察

    作者:杨春兵;刘志强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上,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医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量表( 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异常增高的程度,增强四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张生玉;刘哨兵;谢洪武;陈益敏;廖康林;向勇;潘墩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高压氧相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6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监测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其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被损害脑细胞的恢复.

  • 醒脑散的BOLD-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江涛;马斌;陈锦锋;赵永烈;单保慈;谭中建;蒋根娣;李柏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研究醒脑散对脑功能的影响,探索醒脑散的中枢机制.结果:醒脑散可明显激活小脑、桥脑、右侧楔叶、左侧舌回、双侧颞下回等脑区.结论:桥脑中的网状结构,对意识觉醒起关键作用,距状沟上下的楔叶和舌回是经典的视觉中枢,实验结果为醒脑散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客观的可视性实验依据.

  • "醒脑开窍"与非经非穴针刺对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倪丽伟;申鹏飞;张智龙;郭家奎;熊杰

    为探讨经穴组方的特异性效应,基于既往研究基础和循证医学理论,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与非经非穴治疗进行对照,比较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改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NIHSS评分和CSS评分,表明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醒脑开窍组针刺效应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谢佳宏;杨志新;刘永平;张弘毅;辛丽娟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vema 5.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研究,2 85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11.47,95%CI[7.32,15.62],z=5.42,P<0.00001),神经功能缺损(WMD=2.94,95%CI[2.26,3.62],z=8.43,P<0.00001),运动功能(WMD=14.91,95%CI[12.92,16.91],z=14.64,P<0.00001)以及提高痊显率(RR=1.48,95%CI[1.35,1.63],z=8.34,P<0.00001)方面有显著差异.纳入研究均未描述其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 石氏"醒脑开窍"法对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血浆ET、CGRP及Ang Ⅱ含量的即刻影响

    作者:魏惠芳;张露芬;郑宇;任晓暄;王春生;闫明茹;郑玲;孙洁

    目的:观察石氏"醒脑开窍"法治疗即刻对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大鼠模型,采用不同介入时间用石氏"醒脑开窍"针法和香丹注射液给予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血浆中ET、Ang Ⅱ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血浆中CGRP含量则下降.针刺介入治疗可使血浆ET趋于下降,CGRP明显升高.结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的机能调节,不只局限于类似药物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作用,而且抑制了脑缺血后再灌所引起的级联反应中炎症过程的启动,从而从整体水平启动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 醒脑开窍针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图分级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霄;张敏;余亚兰;洪登攀;孙思思;宋虎杰;韩祖成;苏同生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前后脑电图分级变化的特点,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终点指标观察方法,将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脑电图采集,采取脑电图Young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的方法.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图有一定影响,并且脑电图分级与PVS疗效评分呈负相关系.结论:通过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图进行分级,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促醒有临床指导意义.

  • 针刺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吕多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的优点.方法: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西药组28例.针刺组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西药组采用氯丙咪嗪,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与副反应的比较.结果:针刺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针刺组基本无副反应,经副反应评定表(SECL)评分,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疗效好且副作用小.

  • 针刺对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观察

    作者:刘剑平;杨志林;王敏善;石荣;朱保平

    目的:观察针灸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长期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将昏迷时间超过3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电针治疗,穴取百会、水沟、涌泉等,每次电针刺激30 min,再留针30 min,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和苏醒比率为40.1天、73.3%(11/15);而对照组分别为51.8天、28.6%(4/14),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苏醒比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西药促醒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的神志恢复有明显疗效.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丘脑痛: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雅洁;田浩;安丽;石学敏

    目的:比较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西药普瑞巴林治疗丘脑痛的疗效差异及时患者血浆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西药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75 mg,每日2次;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主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上肢疼痛加患侧极泉、尺泽、合谷,下肢疼痛加患侧委中、足三里,头痛加双侧风池、完骨、翳风,每日2次,每周治疗6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及随访(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血浆SP及β-EP的变化,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50.0%(16/32),与西药组的46.9%(15/32)相当(P>0.05);治疗8周后、随访时,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9/32)、84.4%(27/32),均分别优于西药组的65.6%(21/32)、40.6%(13/32,均P<0.05).治疗4周、8周后及随访时针刺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西药组治疗4周、8周后疼痛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8周后及随访时,针刺组疼痛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血浆SP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血浆β-EP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8周后,针刺组血浆SP含量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β-EP较西药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明显缓解丘脑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普瑞巴林,且疗效稳定,远期疗效明显占优,同时可以更明显地升高血浆β-EP含量,降低SP含量.

  • 针刺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韩景献;金炫;刘存志;王涛;陆明霞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中药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测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脂各项指标.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血脂方面总有效率为72.4%,与中药组的65.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89.7%,优于中药组的62.1%(P<0.05),其中在改善肢体麻木刺痛、头昏头晕、胸胁胀闷、纳呆、困倦乏力等症状方面亦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调节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紊乱,改善主要临床症状.

  •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

    作者:杨志新;卞金玲;许军峰;申鹏飞;熊杰;郭家奎;张智龙;李军;石学敏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9,P=0.59;χ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脑外伤昏迷病人促苏醒疗效观察

    作者:李壮志;孙学东;张学军;曹任江;戚本广;刘书深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GC≤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两组于伤后1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月内意识好转率作一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1月内清醒32例,对照组20例,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 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

    作者:宋一萍;杨伟;郭红梅;韩彦彦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6例)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以水沟穴为主,配合鲁米那肌肉注射、安定静脉推注;药物组(34例)单纯采用肌肉注射鲁米那、安定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疗效、止惊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6.1%,优于药物组的79.4%;在止惊起效时间上,针药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0.01),且针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肌肉注射鲁米那、静脉推注安定治疗热性惊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方法.

362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