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PA和CD62p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林培贤;雷惠新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血瘀证是中风急性期的一大主要证候及病因病机.溶血磷脂酸(Lys Oph Osphalidic Acid,LPA)与血小板胞浆内α-溶酶体膜蛋白(CD62p)是近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两个反映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的标志物,推测LPA与CD62p可以作为中风血瘀证的诊断、治疗的一个有效的衡量指标.

  •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卵巢癌的关系

    作者:吴立广

    目的 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测定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8例及2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同时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浆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血浆L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血浆LPA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5.7%和66.7%、78.6%. 结论 血浆LPA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升高,与CA125相比更具有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检测卵巢癌的标志物.

  • 靶向溶血磷脂酸受体的小分子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义仁;周楠;冯甜;张生勇;陈惠

    溶血磷脂酸(LPA)可以与多种亚型受体结合,参与诸多信号调节,产生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它与心肌肥厚、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器官纤维化、骨关节炎、神经性疼痛、精神分裂症多种疾病相关.靶向LPA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是目前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小分子LP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结构及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及磷脂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秀娟;王健;牛国平;马云;孙桂香;卓朗;张训保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的影响,用以探讨缺血性疾病药物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徐州市离休人员分别进行血浆LPA和PA测定,并对LPA和PA阳性人员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LPA和PA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中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LPA和PA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LPA和PA值明显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5),降低了形成缺血性疾病的危险性.结论 LPA和PA的测定可以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更有效降低LPA和PA含量,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

  • 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宋天琦;白洋;王策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96例,随机分为添加丁苯酞治疗组(丁苯酞组48例)和不添加丁苯酞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8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入院时和治疗后3 d,7 d,14 d血浆LP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进行评估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Bar-thel指数(BI)、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等测试.结果 两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LP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丁苯酞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LPA水平在治疗后3 d和7 d逐渐下降,14 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丁苯酞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比较,丁苯酞组治疗14 d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添加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浆LPA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血浆溶血磷脂酸测定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鹤;陈道桢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测定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及36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同时用CLI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血浆L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血浆LPA和血清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74.2%和90.3%、71.4%. 结论:血浆LPA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升高,与血清CA125相比更具有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检测卵巢癌的标志物.

  • 卵巢癌患者溶血磷脂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峰;钮彬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液LPA和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生物化学和ELISA测定36例卵巢癌患者血浆LPA和血清VEGF的含量,并与良性卵巢肿瘤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治疗前LPA和VEGF的含量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肿瘤的病理分期(P<0.01)和分级(P<0.05)明显相关.卵巢癌术后LPA和VEGF均显著性降低(P,<0.05).LPA和VEGF的含量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年龄无关.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和LPA的含量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和LPA的变化,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溶血磷脂酸B型钠尿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舟;蒋亚平

    目的 动态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监测不同时间段<12 h、24h、3d、7d、14 d Hcy、LPA、BN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脑梗死患者12 h内Hcy、LPA、BNP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3组脑梗死患者Hcy、LPA、BNP的水平达到峰值后均持续下降,而重型组14 d后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 动态监测有助于协助临床早治疗和早期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 舒脑欣滴丸佐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

    作者:耿彦婷;徐士欣;朱亚萍;任晓晨;张军平

    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佐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62例和试验组(加用舒脑欣滴丸配合治疗)65例.2组患者均于入院时、14天、28天进行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血瘀证积分评价,并测定血清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溶血磷脂酸(LPA)及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14天和28天后,2组DHI-S、DARS评分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28天时,试验组的DHI-S及DAR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和28天,2组血瘀证积分均呈现下降趋势,28天时,试验组的血瘀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4天、28天分别与组内入院时比较,GMP-140、LPA、TXB2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6-keto-PGF1α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8天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MP-140、LPA、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14天时,试验组对于GMP-140及TXB2的下调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配合治疗可以改善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水平,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 血浆LP-PLA2、GMP、LPA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作者:李航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LP-PLA2)、α-颗粒膜蛋白(GMP)、溶血磷脂酸(LPA)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收集TIA患者87例,均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1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发病24 h内及治疗1、3、7、14 d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指标溶酶体膜蛋白(CD63)、血小板膜暴露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并对血浆中LP-PLA2、GMP、LP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在不同TIA人群间差异.结果:TIA患者(无论是颈动脉系统TIA或椎基动脉系统TIA)血浆LP-PLA2、GMP、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3、PAC-1、GpⅡb/Ⅲa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TIA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1d后血浆中LP-PLA2、GMP、LPA水平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3、PAC-1、GpⅡb/Ⅲa表达率开始逐渐下降,在治疗7d或14d时恢复正常.结论:血小板活化在TIA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在TIA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对HUVE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与LPA受体的关系

    作者:倪茗;张婧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otidic acid,LPA)受体的关系,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70例我院确诊的PE孕妇,其中轻度PE 38例,重度PE 32例,同时随机抽取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配成不同成分培养液对健康产妇分娩后的HUVEC进行培养,应用MTT比色法检测HUVEC的凋亡和增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LPA受体Edg4、Edg7的表达.结果:重度P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IR)及LPA水平均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轻度PE组IR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孕妇HUVEC由长梭形变为圆(椭圆)形,细胞间隙增大,且细胞排列疏松,而重度PE组上述情况更明显.重度PE组Edg4阳性例数、mRNA表达及Edg7阳性例数、mRNA表达均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轻度PE组Edg4阳性例数、mRNA表达及Edg7阳性例数、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是PE发生的原因之一,且血浆LPA水平升高及其受体Edg4、Edg7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PE孕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 溶血磷脂酸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雅欣;解其贵;杨志勇;王玲;千日成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已成为一项热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其体外成熟率和受精后的发育能力还有待提高,培养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溶血磷脂酸(LPA)是磷脂激素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生长因子和激素样活性,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LPA存在于卵泡液中,对卵泡发育、卵母细胞IVM、受精、胚胎发育、种植等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就LPA特性及其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的阐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