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东省蓬莱与莱州市优势蜱种及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邢玉芳;刘靖宇;牛国宇;丁淑军;宫连凤;刘娟

    目的 分析山东省蓬莱与莱州市优势蜱种及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的感染现状.方法 于2011年4-11月,根据烟台市往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疫情发生情况,选取蓬莱和莱州市为研究场所,每个市选取2个高发乡镇,采用随机数字法在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于每月开展调查,共12个村.采用宿主体表捕捉法采集寄生蜱以及人工布旗法采集游离蜱,共收集蜱3 145只.按蜱来源、种类、发育期分类,研磨后合成样品2 044份,对其提取RNA,检测病毒核酸,巢式PCR扩增S片段,并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邻位相连法绘制系统发育树,采用小感染率(MIR)以表示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感染现状.结果 3 145只蜱按种类共分为5类,其中长角血蜱3 048只(96.92%),血红扇头蜱73只(2.32%),微小牛蜱10只(0.32%),铃头血蜱9只(0.29%)和中华革蜱5只(0.16%).2044份样品中,核酸阳性样品为126份(6.16%),MIR为4.01%,其中长角血蜱为122份(96.83%),血红扇头蜱为3份(2.38%),微小牛蜱为1份(0.79%),MIR分别为4.00%、4.11%和10.00%,铃头血蜱和中华革蜱均无核酸阳性样品.126份核酸阳性样品共扩增出11份S片段全序列,与3株动物来源、2010年烟台市及其他地区分离到的各11株病毒的S片段同源性为95.6%~99.9%,各毒株间无明显的地域特征,且不同动物来源、种类、发育期的病毒间序列非常接近.结论 长角血蜱是山东省蓬莱与莱州市绝对优势蜱种,其与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均可能作为SFTSV的传播媒介,蜱SFTSV的S片段序列与病例血清分离的病毒和动物来源S片段高度同源.

  • 浙江省一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

    作者:冯岑;张磊;孙逸;邵斌;茅海燕;蒋健敏;张严峻

    目的 对一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浙江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方法 从浙江省CDC采集1例SFTSV感染疑似病例的急性期全血标本,提取标本的病毒RNA并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离得到SFTSV分离株.RT-PCR扩增覆盖全基因组的17个重叠基因片段,使用Geneious基因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剪辑和拼接.从GenBank 数据库中获取各地SFTSV全基因组序列,采用RAxML软件及MEGA软件对分离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已经公布的SFTSV核苷酸序列和白蛉病毒属部分其他病毒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RT-PCR鉴定该疑似病例为阳性,并成功分离获得SFTSV毒株,命名为Zhejiang/01/2011株.对Zhejiang/01/2011株进行RT-PCR扩增并测序拼接得到全基因组cDNA序列,Zhejiang/01/2011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共有S、M、L3个片段.其中S片段为1 745个核苷酸,M片段为3 378个核苷酸,L片段为6 368个核苷酸.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Zhejiang/01/2011株与Japan/SPL004A/2013株相似性高,其中S片段相似性为98%,M片段为97%,L片段为98%.白蛉病毒属基于3个片段分子系统进化树均显示,Zhejiang/01/2011株与白蛉病毒属部分病毒株中所有的SFTSV病毒株聚集在一起.结论 笔者成功对Zhejiang/01/2011株进行了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Zhejiang/01/2011株是SFTSV,属白蛉病毒属,且其与日本分离株在同一分支,相似性较大,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株不在同一分支,差异较大.

  • 胶东丘陵地区家畜(禽)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规律调查

    作者:刘靖宇;秦玉君;尹海英;何晓敏;邢玉芳;丁淑军;姜梅

    目的 调查胶东丘陵地区羊、牛、狗、猪、鸡等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畜(禽)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规律.方法 选择山东省胶东地区2010年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出现的蓬莱市和莱州市为调查点,于2011年4-11月,每月在每个调查点选择2个出现病例的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个出现病例的村,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羊、牛、狗、鸡、猪5种家畜(禽),每只采集静脉血5 ml,每种家畜(禽)40 ~60份,共采集3576份.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连续检测不同动物血清中新布尼亚病毒抗体.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种类家畜(禽)间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率的差异,及蓬莱和莱州市不同种类家畜(禽)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3576份动物血清标本中,羊、牛、鸡、狗、猪的感染率分别为63%(636/1013)、53%(444/841)、46%(242/530)、29%(104/362)、1%(1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5.26,P<0.05).蓬莱市羊、牛、鸡、及5种家畜(禽)总感染率分别为71%(400/563)、57%(232/409)、35%(93/266)、44%(796/1819),莱州市分别为53%(236/450)、49%(212/432)、56% (149/264)、36%(642/1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7.04、4.93、24.63、19.38,P值均<0.05).羊的感染率存在夏季和秋季2个高峰,夏季6月份高,为62%(68/110),秋季11月份高,为86%(204/236);牛的感染率则存在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春季4月份高,为56%(53/94),秋季11月份高,为73% (116/159);鸡的感染率只有秋季1个高峰,9月份高,为65%(55/85);狗和猪的感染率无季节高峰.结论 胶东丘陵地区家畜(禽)中羊、牛、鸡、狗的感染率较高,高峰季节为春季、夏初及秋季.

  • 2010-2013年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

    作者:王子江;张洁;毛玲玲;刘芸;孙婷婷;田疆;姚文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近年来发现的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新布尼亚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1]。自然感染见于牛、羊、狗等多种脊椎动物和长角血蜱等节肢动物,但其储存宿主尚未明确[2]。辽宁省于2010年确诊了首例SFTS病例后开展了相关病例监测与调查工作,本研究针对2010—2013年确诊SFT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 布尼亚病毒科概述

    作者:王颖;邵柏;于长友;方绍庆;刘明杰;孙宝杰

    布尼亚病毒科是媒传疾病中重要的病毒科之一,传播媒介囊括了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蚊虫、白蛉、蠓、鼠等,宿主动物为哺乳动物,如人类等.2010年在河南、山东等地出现的“蜱虫叮咬事件”是由蜱作为传播媒介,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染疾病,该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10%.为给布尼亚病毒所致疾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就布尼亚病毒科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及感染和免疫应答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综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在巨噬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作者:韩颖;李逸翔;金聪;李川;曲靖;张福顺;张全福;梁米芳;仇佩红

    目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是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致病病原,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一种新型病毒.通过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在巨噬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了解SFTSV在细胞内的复制组装机制.方法 应用两种人源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和U93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共聚焦方法分析SFTSV感染巨噬细胞后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共定位.结果 SFTSV可特异性感染巨噬细胞,在SFTSV感染的巨噬细胞中SFTSV核蛋白与高尔基体共定位于核周,与内质网紧密相邻,但没有共定位.结论 在SFTSV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是病毒进行加工修饰及包装成熟的重要场所.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细胞嗜性研究

    作者:何程程;李阿茜;刘林;李川;李建东;张全福;李德新;仇佩虹;梁米芳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细胞嗜性,加强对SFTSV传播与致病机制的理解.方法 通过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SFTSV感染Vero等10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病毒抗原表达水平,绘制病毒动态生长曲线,并观察记录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情况,确定SFTSV细胞嗜性.结果 Vero、HEK 293、COS-7、CHO、HepG2、Hela、THP-1和MRC-5等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均可感染SFTSV,并产生明显细胞病变,但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水平差异显著,其中Vero细胞对SFTSV较易感,病毒可增殖至10S0TCID50/ml以上;Raji细胞、Jurkat细胞不能感染SFTSV.结论 SFTSV具有广嗜性,可以感染肝、肺、肾、子宫和卵巢等多器官以及免疫系统等来源的细胞系,但不能感染T和B淋巴细胞源细胞系,为SFTSV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治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均艳;冯江;李阿利;王素云;郑瑞;陈华忠

    目的 总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56例患者治愈40例,死亡16例,发病至死亡时间(12 ± 3)d.患者均有发热、乏力等症状.26例进行骨髓穿刺检查,21例骨髓象表现为嗜血现象.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大,伴随基础疾病率高,发热时间长,皮肤和/或消化道出血、神经精神症状、肌钙蛋白异常、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血小板、CD4+和CD8+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毒载量≥5 lg TCID50/ml、年龄≥70岁、血小板<20×109/L、CK>1 200 U/L、发热时间>8 d、APTT≥120 s、肌钙蛋白升高、神经精神症状是SFTSV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 病毒载量高、年龄大、血小板降低、CK升高、发热时间长、APTT延长、肌钙蛋白升高、神经精神症状是SFTSV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识别SFTSV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董利昭;张均;范国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的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均有报道,有较高的病死率.本文对该疾病在中国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疾病的特点.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人间传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彦丽;刘沛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人人间传播的患者报道越来越多,但缺乏详尽的临床特征总结。目的总结我国 SFTS 人人间传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 SFTS 人人间传播的认识,减少 SFTS 人人间传播及误诊误治。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6年3月 Medline、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 Database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检索项均为全部字段,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人间传播”“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和“person - to -person transmission”为检索词,下载检索到的全部文献,仔细阅读所有文献的全文,剔除重复收录、重复发表、同一单位或个人的重复报道的文献。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 SFTS 人人间传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共56例患者,其中原发患者8例,继发患者48例。继发患者潜伏期为6~15 d;45例有接触原发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的危险因素,2例可疑经空气传播,1例经蜱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腹泻,其次为恶心、呕吐、出血、腹痛、咳嗽、皮疹、结膜充血、头痛、肌痛等。患者均出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乳酸脱氢酶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肌酐升高、肌酸激酶升高、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结论 SFTS 人人间传播得到证实,主要通过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传播,有可疑空气传播。大部分为显性感染,少部分为隐性感染。人人间传播的潜伏期比蜱虫叮咬传播的潜伏期短,临床症状轻,病死率低,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陈蕾;戴新宪;郝春生;张越;宋冬梅;田龙;李秀玲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抗原的方法,以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SFTSV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 用SFTS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SFTSV单克隆抗体.抗体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确定该法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并对该法的准确性、精密性、专属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的ELISA法的线性范围为0.117~2.000 mg/L,定量限为0.117 mg/L,线性的决定系数为0.990 3.该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样品回收率为98%,变异系数均<8%.该法的专属性良好,对6株不同SFT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与其他布尼亚病毒、Vero细胞培养上清及其他生产辅料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成功建立了SFTSV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为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病毒载量和细胞因子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韩亚萍;董莉;孔练花;章莉莉;刘宁;陈念;金柯;王茜;黄祖瑚;李军

    目的:观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血清细胞因子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探讨该病毒感染水平对组织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24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21例和死亡组3例。另选取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32名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清病毒载量,用流式细胞仪动态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 Th1、Th2、Th17细胞因子,分析其与血清酶学、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关系。组间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血清病毒载量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血细胞计数、组织损伤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24例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 RNA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痊愈组21例患者中有2例病毒载量>7.0 lg 拷贝/mL。死亡组3例患者的病毒载量分别为6.7 lg 拷贝/mL、8.8 lg 拷贝/mL 和9.8 lg 拷贝/mL。SFTS 痊愈组患者在病程第5天和第7天,血清 IL-6分别为21.76和7.12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8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FTS 痊愈组患者病程第5天、第7天和第9天,血清 IL-10分别为14.33、14.13和3.01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6 pg/mL。死亡组患者在病程第7天、第9天,血清IL-6为137.61和1450.83 pg/mL,IL-10为50.26和49.43 pg/mL,较痊愈组患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病程中 SFTS 患者血清 IL-2、IL-4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 <0.05)。SFTS痊愈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低值出现在病程初期,血清 ALT、AST、乳酸脱氢酶(LDH)、CK 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相关性分析显示,SFTS 患者血清 IL-6、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390和-0.608,均 P <0.01),与病毒载量(r 值分别为0.560和0.758)、ALT(r 值分别为0.412和0.390)、AST(r 值分别为0.686和0.764)、LDH(r 值分别为0.633和0.677)、CK(r 值分别为0.527和0.636)等酶学指标呈正相关(均 P <0.01)。结论SFTS 患者血清病毒载量、IL-6、IL-10以及血清酶学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抑炎因子风暴,可能参与了SFTS 患者的免疫病理损伤。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刚;龚绍琴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该病的防治,提高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结果 210例患者中,轻型115例,重型95例.临床治愈出院191例,其中轻症115例,重症95例,总有效率90.95%;病死19例,病死率9.04%.结论 SFTS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对早期不能鉴别的病例,可加用多西环素,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重症病例预后差.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乳酸脱氢酶与疾病预后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