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区工作人员的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淑霞;吴建荣;杨晓萍;姚华

    目的 分析社区工作人员的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乌鲁木齐市7区1县所辖的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区县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抽取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324名社区工作人员,男性66名,女性258名,平均年龄(34.7±10.4)岁,发放问卷调查,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工作人员的意愿采用χ2检验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汉族250名,少数民族74名,汉族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为97.6%,少数民族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为95.9%;92.4%的汉族工作人员愿意开展签约制服务,95.9%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愿意开展签约制服务;单因素分析发现工作人员不同的知晓签约制服务情况、参加全科医学培训情况、参加健康管理师培训情况、是否有带教经历、是否有带实习生、是否认为能够节约人力、是否认为能够减少工作量、是否认为能够提高居民依从性及是否认为密切医患关系等9个指标与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33、12.913、5.984、6.448、14.593、20.675、17.031、84.829、97.943,P均<0.05).汉族与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签约意愿的比较,在上述9个指标方面无民族差异性(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社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对签约制服务知晓率、意愿较高,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全科医学、健康管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有利于社区签约制服务的开展.

  • 新疆某地区不同民族颈围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郭艳英;王新玲;王坤;赵蕾;何秉贤

    目的 探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和汉族人群的颈围(NC)水平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民族间差异.方法 选自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维、哈、蒙、汉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299名,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四民族NC和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NC变化与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C增加对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FBG、血脂紊乱)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维、哈、蒙、汉四民族的平均NC分别为(36.2±3.8)、(36.3 ±4.1)、(35.9 ±3.6)、(35.7±4.0)cm.NC与BMI(分别维、哈、蒙、汉r=0.552、0.499、0.709、0.459,均P<0.05)、WC(分别维、哈、蒙、汉r=0.525、0.479、0.695、0.376,均P<0.05)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BMI、WC及其他因素后,维吾尔族的FBG水平(t=3.746,P<0.05)及蒙古族的LogTG水平(t=2.876,P<0.05)随NC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Logistic回归分析NC增加是维吾尔族高FBG(OR=1.139,95% CI:1.027 ~1.264)以及蒙古族血脂紊乱(OR=1.156,95% CI:1.009~1.325)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维、哈、蒙、汉四民族中NC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并可能存在民族差异.

  •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各民族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张琰;何煜;李乃适;骆字验;张大明;朱惠娟;潘慧;郑陈光

    目的:初步了解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多民族地区青少年营养状况。方法于2006年9月对广西融水一所民族小学和一所民族中学的2475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男性1163名(46.99%),女性1312名(53.01%);汉、苗、壮、侗4个主要民族人数分别为848名(34.26%)、736名(29.74%)、415名(16.77%)和341名(13.78%)。基于该体检资料,我们对该人群肥胖及营养不良的流行状况进行了描述。结果调查人群中男性超重率3.01%,肥胖率1.55%;女性超重率3.66%,肥胖率0.76%。汉、苗、壮、侗4个主要民族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59%、4.76%、2.89%和2.93%;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9%、0.27%、0.96%、1.17%。男性儿童及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59%,女性为3.35%。汉、苗、壮、侗4个主要民族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96%、2.17%、5.54%、2.64%。结论广西融水地区的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而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全国水平接近。

  • 云南省两边境州六民族0~7岁儿童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赵钟鸣;姚莉琴;范丽梅;邹团标;陈谦;忽丽莎;杨发斌;刘锦桃;王兴田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版纳州)和德宏州傣、基诺、布朗、景颇、德昂、阿昌族的0~7岁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流行现状.方法 对两边境州六民族7岁以下儿童共4973人进行血液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血红蛋白(Hb)电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73人中地贫发生率为37.4%;其中β-地贫发生率22.6%,α-地贫发生率14.7%.地贫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α-地贫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β-地贫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地贫阳性率有地区差异:版纳州高于德宏州,多个县(市)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版纳州地贫检出率以勐腊县居首为52.2%,德宏州以潞西市居首为51.5%.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地贫阳性率均有差异:β-地贫发生率阿昌族居首为40.6%,α-地贫以汉族居首为45.5%.同一地区不同民族地贫阳性率也均有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地贫(α-地贫+β-地贫)为因变量时,州(市)为危险因素,母亲民族为保护因素.结论 在云南省两边境州六民族中儿童地贫属高发区,其发生率在不同民族及地区有差异,地域差异大于民族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异常基因在扩散.

  • 贵州省彝族、瑶族、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0-592多态性相关研究

    作者:王婵娟;单可人;何燕;张婷;李毅;齐晓岚;赵艳;肖雁;吴昌学;官志忠;任锡麟

    目的 研究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彝族、瑶族)及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IL)-10基因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研究人群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多态性.结果 贵州省黔西彝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及汉族人群的IL-10-59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纯合突变型(AA)为51.43%、40.74%、32.53%、49.59%;杂合子(AC)41.9%、40.74%、54.82%、44.63%;野生型(CC)6.67%、18.52%、12.65%、5.79%.等位基因频率:A为59.94%~72.38%,C为27.62%~40.06%.IL-10-592基因型频率在威宁彝族、黔西彝族、荔波瑶族、荔波汉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荔波瑶族与黔西彝族、荔波瑶族与荔波汉族、黔西彝族与威宁彝族、威宁彝族与荔波汉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592基因多态性在民族总体人群以及黔西彝族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贵州省汉、瑶、彝族人群的HBV易感性相关.IL-10基因多态性可能是HBV易感的危险因素之一.

  • 云南省基诺族、傣族、僾尼族人群CⅡTA G-944C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建梅;邹云莲;唐慧;徐艳;董虹;严新民

    目的 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馒尼族人群CⅡTAG-944C多态性的分布,并探讨其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PCR测序的方法对三民族人群CⅡTA G-944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僾尼族人群HBV感染率及HBsAg携带率显著高于基诺族和傣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馒尼族vs.基诺族χ~2值分别为135.196和10.361,P值分别为0.000和0.001;馒尼族vs.傣族χ~2值分别为96.783和8.748,P值分别为0.000和0.003).(2)僾尼族人群CⅡTAG-944C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升高,而GG基因型与G等位基因频率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僾尼族vs.基诺族χ~2值分别为11.841和12.208,P值分别为0.003和0.000;僾尼族vs.傣族χ~2值分别为23.902和20.220,P值均为0.000).(3)CⅡTAG-944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基诺族人群HBV感染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50和4.911,P值为0.046和0.027);而HBsAg~+组与HBsAg~-组相比,在僾尼族人群和三民族总体人群中分布均有差异(僾尼族χ~2值分别为8.650和5.034,P值分别为0.013和0.025;总体人群χ~2值分别为13.047和9.416,P值分别为0.001和0.002);HBsAg~+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升高.(4)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在C隐性模式下(CC/GG+GC),HBsAg~+组与HBs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OR=2.964;95%CI:1.609~5.460).结论 CⅡTAG-944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民族差异,并且其多态性与HBsAg携带密切相关,基因型为CC纯合子的HBV感染患者更易发展成为HBsAg携带者.

  • 贵州省农村少数民族已婚育龄男性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作者:陆卫群;朱江;刘翛;刘克仁;何江;赵翠华

    男性是直接和间接影响妇女和儿童生殖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在生殖健康研究中欠缺男性的参与,呼吁生殖健康项目应包括男性[2-5].本项研究调查农村少数民族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 中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的现况调查

    作者:陈嵘;陈功;宋新明;张蕾;郑晓瑛

    目的 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残疾现患率的流行特征.方法 以全国为总体,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抽取2 526 145人,其中少数民族297 761人,由专业医生进行残疾相关问题询问、诊断和残疾等级评定.结果 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残疾现患率分别为6.24%(95%CI:6.16%~6.51%)和6.41%(95%CI:6.38%~6.51%).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标化残疾现患率为7.04%和5.98%,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少数民族人口标化残疾率男性高于女性(7.31%vs.6.75%).少数民族人口肢体残疾现患率水平高,为1.90%(95%CI:1.89%~1.91%),其次是听力残疾1.34%(95%CI:1.33%~1.35%)、多重残疾1.14%(95%CI:1.13%~1.15%)、视力残疾0.99%(95%CI:0.97%~1.01%)、精神残疾0.38%(95%CI:0.37%~0.40%)、智力残疾0.38%(95%CI:0.37%~0.39%)、言语残疾0.12%(95%CI:0.11%~0.13%).遗传、中耳炎、脑瘫、脑疾病(除去原因不明)、智力低下(除去原因不明)是少数民族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言语残疾发生重要的致残原因.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骨关节病、脑血管病和脑梗死是导致少数民族老年人口五类残疾的重要原因.白内障、中耳炎(除去原因不明)、其他外伤、脑疾病(除去原因不明)是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残疾重要因素.中耳炎造成的儿童听力残疾和不良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智力残疾仍然是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致残因素,其他主要致残因素及其顺位与汉族残疾人口相类似.结论 少数民族人口残疾现患率高于汉族人口,在不同年龄阶段,应针对主要致残因素预防和降低少数民族人群的残疾发生.

  •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17岁女学生生长长期变化分析

    作者:宋逸;胡佩瑾;张冰;马军

    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少数民族17岁女学生20年(1985--2005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土族、羌族、撒拉族19个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AM)和17岁女生身高、体重的变化.结果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女生的成年身高和体重有很大幅度提高.2005年各民族17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均超过150 cm,其中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1 cm的民族有6个:朝鲜族(1.47 cm)、土家族(1.38cm)、羌族(1.32 cm)、白族(1.25 cm)、回族(1.13 cm)和布依族(1.07 cm).体重每10年增速超过1kg的民族有6个:蒙古族(1.79 kg)、朝鲜族(1.69 kg)、藏族(1.66 kg)、纳西族(1.39 kg)、羌族(1.28kg)和回族(1.10kg).19个少数民族女生的AA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提前多的前3位分别是土家族、瑶族和纳西族,分别提前2.15、1.76和1.38岁.结论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女生出现较为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但各民族女生青春期发育和成年身高增长幅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要给予生长长期趋势增长缓慢的少数民族更高的关注.

  • HLA-DP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贵州少数民族人群HBV感染的关联研究

    作者:赵孝梅;何燕;张婷;王婵娟;张旺德;禹文峰;官志忠

    目的 研究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布依族、苗族和水族等)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基因rs3077和rs9277535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募集布依族、苗族和水族等共计256例HBV感染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4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1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HLA-DP基因rs3077和rs9277535位点进行分型.结果 HBV感染组、HBV自限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HLA-DP基因rs9277535位点的等位基因在HB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077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模型下各组之间基因型频率比较:HLA-DP基因rs9277535位点在HB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显示,AA+AG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为乙型肝炎(乙肝)易感的保护因素(OR=0.645,95%CI:0.421~0.988);rs3077位点在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分层后的显性模型下显示,男性携带rs3077位点CC+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为乙肝易感的保护因素(OR=0.493,95 %CI:0.266 ~0.916);rs9277535位点在显性模型下各组比较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布依族、苗族和水族人群中比较各组中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HLA-DP基因rs3077位点的基因型在布依族HBV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6,P=0.036).结论 HLA-DP基因rs9277535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是乙肝易感的保护因素,男性携带rs3077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乙肝易感的一个保护因素,rs3077和rs9277535位点多态性与HBV的自限性感染可能无关.HBV感染者HLA-DP基因rs307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民族间的差异.

  • 贵州省彝族、瑶族及汉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0基因微卫星序列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婵娟;单可人;何燕;李毅;吴昌学;谢渊;齐晓岚;张婷;官志忠

    目的 研究贵州彝族、瑶族及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卫星DNA聚合酶链反应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区IL-10.G和IL-10.R两个STR位点在少数民族及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IL-10.G与IL-10.R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民族人群HB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分布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威宁彝族、黔西彝族、荔波瑶族及荔波汉族人群总体HBV感染率为67.00%,各民族感染率分别为51.85%、42.86%、79.52%及84.30%.IL-10.G与IL-10.R两个STR位点多态性在各民族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R多态性在各民族HB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以及HBV自然清除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黔西彝族人群HBV感染组IL-10.G 459 bp(19C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感染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荔波汉族人群HBV自然清除组IL-10.G 471 bp(25C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感染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IL-10.G各等位基因频率在所有民族HBV感染组与自然清除组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威宁彝族、荔波瑶族人群HB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及HBV自然清除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G、IL-10.R位点多态性在贵州少数民族(彝族、瑶族)以及汉族中有不同的分布,IL-10.G可能与人群对HBV的易感性相关.

  • 中国199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状况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马军;李百惠;吴双胜;宋逸;胡佩瑾;张兵

    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 中国198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趋势研究

    作者:马军;李珊珊;宋逸;胡佩瑾;张兵

    目的 了解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985、1995、2000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较为完整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共15个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测量结果.结果 198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平均年增长规律和特点与汉族学生基本一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撒拉族和蒙古族18岁男学生身高超过170 cm,依次为170.91、170.47、170.29、170.27 cm,与汉族学生接近.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体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胸围减少,只有蒙古族和朝鲜族乡村男生及蒙古族、壮族和朝鲜族乡村女生胸围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0.101、0.095、0.126、0.163、0.107 cm.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与汉族城市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以维吾尔族男女生为突出.结论 1985-2005年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幅度提高.应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监测.

  • 中国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

    作者:李百惠;马军;吴双胜;宋逸;胡佩瑾;张兵

    中国24个少数民族学生超重和肥胖水平总体较低,但有的民族已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 中国198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马军;张伋;吴双胜;宋逸;胡佩瑾;张兵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 乌鲁木齐市部分三甲医院十年间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变迁分析

    作者:白小玲;徐佩茹;丁利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十年间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迁趋势,提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疾病的预防保健及诊疗对策。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方法抽取了乌鲁木齐市两家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计算各系统疾病的构成比。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等方法对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十年来乌鲁木齐市儿科住院患儿人数呈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占住院患儿疾病谱的第一位;哮喘成为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加。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类疾病呈现上升趋势。维吾尔族患儿在各少民族患病儿童中居首位,其次为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结论十年间乌鲁木齐市儿童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仍然是工作的重点,同时对增长较快的疾病给予重视和积极诊治。

  • 15311例少数民族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统计分析

    作者:席建宏;林春梅;史超

    目的 了解新疆某院少数民族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特征,为医院服务区少数民族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7年少数民族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案资料,以ICD-10编码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分析性别、民族、年龄等特征.结果 近5年某院少数民族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7.83%)、流行性感冒和肺炎(27.24%)及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17.71%)为主;前10位的单病种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15.94%)、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11.61%)、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7.13%)、支气管哮喘非危重(5.91%)、腺样体肥大(4.78%)、慢性阻塞性肺病(4.37%)、肺部感染(4.23%)、鼻中隔偏曲(3.46%)、支气管肺炎(3.34%)、急性支气管炎(3.06%);不同性别、民族、年龄段主要疾病构成及分布不同.结论 少数民族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肺炎为主,应给予重点防治,以降低少数民族呼吸系统疾病危害.

  • 2011年-2015年新疆少数民族住院儿童疾病趋势变化及构成分析

    作者:刘同中;韩俊洋;夏拥军

    目的 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少数民族住院儿童疾病构成分布的变化,为少数民族儿童采取合理的防病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新疆某三甲医院≤14岁住院24小时以上的少数民族住院儿童共26 357例病案资料.将住院患儿的第一诊断按照国际疾病ICD-10分类标准化进行疾病分类,按年度、民族和年龄段进行疾病构成分布的比较.结果 住院患儿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腺样体肥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白血病,同时各年份、各民族、各年龄段儿童住院的前五位疾病各有不同.结论 基于新疆某三甲医院少数民族住院儿童疾病变化的趋势及构成分析,不同年份、民族和年龄段的疾病顺位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民族和年龄段的患病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 2012年-2016年新疆某院少数民族育龄期女性疾病统计分析

    作者:丁利;周君;王燕

    目的 分析2012年-2016年某院育龄期女性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该地区育龄期女性疾病的防治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筛选该院2012年-2016年住院患者中少数民族育龄期女性患者病案资料,以ICD-10分类编码,统计分析各年份、民族的主要疾病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 2012年-2016年少数民族育龄期女性疾病前5依次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21.1%)、消化系统疾病(11.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0.8%)、循环系统疾病(9.9%)、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7.9%),共计占61.4%.育龄期单病种前10位依次为妊娠期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强硬、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羊水过少、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脑震荡、慢性肾衰竭和胎膜早破.各民族、年度主要疾病构成及分布不同,但均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为主.结论 该院收治的少数民族育龄期女性疾病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为主,应根据其疾病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育龄期女性疾病危害.

  • 2002年-2012年新疆某院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阎景红;肖蕾;张华;毛睿;张瑞丽;刘攀;张宋安;包永星

    目的 分析2002年-2012年新疆某院收治的8316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为各级部门制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8316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总就诊人数、性别、年龄、族别分布情况,计算构成比.结果 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气管、肺恶性肿瘤占17.54%,白血病(13.84%),肝脏恶性肿瘤(12.70%),胃恶性肿瘤(7.36%),食管恶性肿瘤(5.71%),乳腺恶性肿瘤(5.22%),淋巴瘤(5.14%),脑恶性肿瘤(4.76%),结肠恶性肿瘤(4.29%),直肠、肛管恶性肿瘤(3.95%).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58岁-60岁,中位年龄为54岁,男女比例为1.02: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存在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与以往我院资料比较提示恶性肿瘤的就诊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仍存在差异.

1653 条记录 6/83 页 « 12345678...828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