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干预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影响

    作者:任海棠

    目的 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造成破裂风险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方法 将68例确诊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入院期间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变化情况、排泄情况及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再次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5.9%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14.7%,2组差异显著.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破裂风险及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临床颅内动脉瘤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鹏;李佑祥;吕明

    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仍未完全研究清楚,但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炎症反应被认为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动脉瘤壁退行性改变则是上述因素作用的终共同通路.目前临床上评价手段如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都是基于血流成像,无法反映动脉瘤壁的信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场强逐渐增高以及分子对比剂的发展,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评价血管炎症反应和滋养血管增生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

  • 瘤体高度/血管管径比值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陈勇春;陈伟建;陈上超;郭献忠;李则群;赵兵;杨运俊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AComA)动脉瘤大瘤体高度与周边血管平均管径的比值(SR)与动脉瘤破裂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4例AComA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形态参数,其中破裂动脉瘤529例,未破裂动脉瘤65例.并分别收集动脉瘤大瘤体高度、周边血管平均管径,同时分析两者的SR值与AComA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 594例AComA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的大瘤体高度平均值为(4.26±2.19)mm,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2.82±2.04) mm,而破裂动脉瘤周边血管的平均管径为(1.91 ±0.54)mm,小于未破裂动脉瘤周边的血管平均管径(2.16 ±0.49) 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破裂AComA动脉瘤中SR的平均值为2.52±2.15,而未破裂动脉瘤的SR平均值为1.38±1.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另外根据SR值的大小,将所有动脉瘤分为两组,其中SR值>2组中动脉瘤的破裂率明显高于SR值≤2组(P<0.001).AComA动脉瘤的SR值经ROC曲线分析后,其曲线下面积为0.744,佳截断值为1.19.结论 SR值的大小与AComA动脉瘤破裂有明显的关系.临床上在决定AComA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可考虑将SR值作为考参考因素.

  • 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及破裂风险评估

    作者:陈晟;刘从国;程浩;徐昌林

    目的:研究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与其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初步预测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收治的单发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93例,按破裂情况分为破裂组80例和未破裂组113例,根据三维CTA模型,记录并比较两组间其瘤体平均大小,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 R值),不同瘤顶指向,有无子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破裂组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55±2.85)mm,未破裂组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38±3.71)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有子囊(OR=12.895,P=0.001);A R值(OR=4.899,P=0.001);瘤顶指向后下外(OR=7.498,P=0.029)。结论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中的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 R值)、有无子瘤、瘤顶指向后下外可以作为后交通动脉破裂风险的评估指标。

  • 头颅CTA成像在囊状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牮;魏江平;俞菊红;李滋聪

    目的 分析头颅CT血管造影术(CTA)成像在囊状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囊状动脉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肿瘤破裂情况将患者分成两组,破裂组(n=97)和未破裂组(n=103),采用CTA技术对患者实施颅内检查,对瘤体长度、瘤颈宽度、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子囊情况,对CTA检查结果与颅内动脉瘤破裂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 破裂组患者瘤体长度、瘤颈宽度、AR值、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值)以及动脉瘤倾斜角显著高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有44例患有子囊,发生率为45.36%,未破裂组有14例患有子囊,发生率为13.59%.破裂组子囊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与瘤体长度、瘤颈宽度、AR值、SR值、动脉瘤倾斜角以及子囊情况有关,瘤体越长、瘤颈越宽、发生子囊等均会增加破裂风险,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阿司匹林对伴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影响研究

    作者:李雪艳;王焕君;吴强;李严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同时伴有直径≤5mm无症状性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的患者,其口服阿司匹林致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70岁(平均年龄56.3±9.7岁)伴有颅内单发无症状性未破裂小动脉瘤的脑梗死或TIA 63例,其随机分为口服阿司匹林和未口服阿司匹林两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及脑缺血事件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63例,口服阿司匹林组32例,未口服阿司匹林组31例,随访1年。随访结果提示口服阿司匹林组患者脑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未口服阿司匹林组[5/3215.63%与17/3154.84%,χ2=10.65,P<0.005]。口服阿司匹林组和未口服阿司匹林组患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无差异[2/326.25%与1/313.23%,χ2=0.32,P>0.5]。结论患有脑梗死或TIA同时合并直径≤5mm无症状性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应常规口服阿司匹林预防ICVD的复发。

  • 计算流体力学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戴璇;乔爱科

    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被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其研究方向涉及:①动脉瘤的形成、生长机制和动脉瘤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②通过建立患者个性化模型,评估弹簧圈和支架置入后动脉瘤内流场的变化,评价血管内治疗的效果.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动脉瘤治疗的手术效果3个方面详细阐述近年来在脑动脉瘤的诊治中血流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特征与破裂风险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杰;刘一之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特征包括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数量、生长方向、生长速度和症状表现等因素.研究发现,动脉瘤的特征与动脉瘤的破裂风险直接相关.通过研究未破裂动脉瘤的特征可以有效预防其破裂风险.

  •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和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关系

    作者:刘超博;黄焕斌;汪锡华;王之涵;徐豪;任力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关的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颅内动脉瘤(61例未破裂动脉瘤,53例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7个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高度与瘤颈宽度比值、动脉瘤高度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SR)、长宽比、入射角度、载瘤动脉角度和颈体角度)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结果 动脉瘤长度越长,破裂风险越小(OR=0.470;95% CI 0.286~0.771;P=0.003);SR越大,破裂风险越大(OR=18.998;95% CI 2.851~126.607;P=0.002);颈体角度越大,破裂风险越大(OR=1.073;95% CI 1.023~1.125;P=0.004).结论 SR、动脉瘤长度和颈体角度是判断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重要指标.

  • 颅内动脉瘤形态学与破裂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腾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检出率在不断提高,动脉瘤一旦破裂危及患者生命.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因素与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包括动脉瘤大小、位置、形状、有无子囊等,通过研究未破裂动脉瘤形态学因素可以有效的评估其破裂风险.

  • 颅内动脉瘤测量参数与智能测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介文;李传捷;马永杰;任健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至关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动脉瘤形态学参数评估.既往报道提出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关的形态学参数有动脉瘤长径(D)、动脉瘤纵横比(AR)、动脉瘤尺寸比(SR)、动脉瘤长宽比(D/W)及动脉瘤入射角度(IA)等.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现阶段测量金标准是3D-DSA重建后人工测量,但由于优视图选取等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局限.自动化智能测量用分离动脉瘤、重建载瘤动脉等方式,可以使动脉瘤测量更加精确,从而在智能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动脉瘤形态学参数与破裂风险的相关性.

  • 颅内动脉瘤形态参数同破裂风险相关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谢万福;李传坤;冒平;徐高峰;白晓斌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颅内动脉瘤的几何形态参数与其破裂风险之间的关系,以筛选出关键的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颅内动脉瘤病例,共52枚侧壁动脉瘤,其中36枚破裂动脉瘤,16枚未破裂动脉瘤.采用三维头颅CTA获得动脉瘤三维影像,测定动脉瘤大小及纵横比等二维形态参数及动脉瘤入射夹角等三维形态参数.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Pearso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破裂动脉瘤组与未破裂动脉瘤组相比,入射夹角、动脉瘤长径和瘤高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破裂组动脉瘤的入射夹角明显大于未破裂组.同样,破裂组动脉瘤较未破裂组具有更长的瘤长径和瘤高.Pearson相关分析示动脉瘤入射夹角与动脉瘤破裂风险为相关.结论 动脉瘤入射夹角与动脉瘤破裂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重要评估因子之一.

  • CTA与MRA诊断动脉瘤及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对比

    作者:任宏伟;简继华;闫泽丽;沈乔;黄春雨

    目的:对比探讨CTA与MRA诊断动脉瘤及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内我院收诊的86例疑似动脉瘤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3例,对照组,MRA检查,研究组,CTA检查,观察比较诊断结果.结果:(1)研究组检出率97.5%,对照组检出率94.6%,两组数据分析,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43例患者,DSA共检查34个动脉瘤,清晰显示30个,CTA共检查34个动脉瘤,清晰显示22个;对照组43例患者,DSA共检查出37个动脉瘤,清晰显示33个,MRA共检查到31个动脉瘤,清晰显示15个.结论:相比MRA,CTA诊断动脉瘤的价值更高,且可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系数,指导临床尽早对症处理.

    关键词: CTA MRA 动脉瘤 破裂风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