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复极现象及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

    作者:孙丽

    早期复极现象在1936年首先被报道,早复极心电图有多种形态表现,在诊断心脏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早复极现象及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探讨。

  • 早复极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危险分层

    作者:刘建国;王晓明;李俊峡;崔俊玉

    早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又被称为早期室性复极、良性早期复极.ER的心电图定义:QRS波群过渡到ST段的顿挫或S波终末的正向反折波形成的切迹,ST段凹面向上抬高及T波高大出现在至少2个相邻的导联,大部分研究将J点和(或)ST段抬高≥0.1 mV定义为早复极.据报道ER患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和种族存在明显差异,从2.8%到13.1%不等,以中青年男性多见,Junttlia等的研究显示运动员的ER发生率更高,且以下壁及侧壁导联多见.

  • 对早复极综合征的新认识

    作者:周胜华

    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以往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正常或生理变异,近年来,随着对心脏性猝死的深入研究,发现部分心脏性猝死和早复极综合征有关,因而对其越来越关注.

  • 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及其自然病程

    作者:葛利军

    1936年,Shipley和Hallaren[1]首先报道了心电图的早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1946年,Littman D[2]提出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tion syndrome,ERS).早期的经典观点认为,ERS只是正常心电图变异,预后良好.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并不都是良性的观点.

  • 60例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病例分析

    作者:康茹冰;高春梅;王红宇

    目的:重新认识早复极综合征。方法选择60例早复极综合征,按照心电图表现分型。结果 ST段上斜型抬高≥0.1mV且<0.2mV有48例;ST段水平型、下斜型或弓背向下型抬高≥0.2mV有12例。其中无症状健康人42例、左心室肥大4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脑外伤2例、束支阻滞(包括左右束支)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超急期5例。结论 ST段水平型、下斜型或弓背向下型抬高≥0.2mV伴原发病的早复极综合征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很高。

  • 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对98例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许桂萍;胡丽荣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对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且心电图呈ST段抬高,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 发现98例早复极综合征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能较好的反映出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并且通过平板运动试验,随着心率的增快,特征性的ST段抬高可逐渐回落甚至降至等电位线,随着休息及运动恢复期原心电图特征均恢复.结论 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二者结合可提高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率及准确性.

  • 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钱敏

    早复极是指外观健康、无心脏形态异常人群出现ST段抬高等表现的心电现象,伴有相关症状者称为早复极综合征(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 )。既往认为本综合征完全属于正常变异心电图,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伴发冠心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并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良性的早复极( ER )患者中,早期发现有发展为ERS危险的患者,以及其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至关重要,本文就ERS的发病机制、心电图特征、危险分层和鉴别诊断做一综述。

  •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作者:王艳;牟胜楠;马红丽

    目的 观察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ERS)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方法对7例常规心电图呈现早复极综合征的DCG进行分析.结果 7例均示J波和ST段呈特征性动态变化,安静休息、夜间及中午睡眠时J波明显,ST段抬高,白天晨练、散步、上楼等活动后心率增快时,J波消失,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ERS的J波及ST段的特征性动态变化.

  • 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认识

    作者:李慧;刘仁光;张英杰

    早复极综合征过去认为是一种临床常见正常心电图变异.近十年来发现其并非绝对“善良”,它可能与猝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新认识.本文对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概念、发病机制、临床心电图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新认识做一简述.

  • 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

    作者:任翔林;刘仁光;高航

    早复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近年观察到部分早复极患者可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2013年由HRS/EHRA/APHRS/PACE/ACFF/AHA联合发布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专家共识”。将早复极综合征正式列入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本文结合“专家共识”和近年文献对早复极及早复极综合征发病机制、临床心电图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做一新的简述。

  • 早复极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秋平

    早复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电图表现,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凹面向上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无恶性或极少数恶性事件发生.半个世纪以来,被认为是特发性、良性综合征.近年来,随着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早复极综合征电生理机制和离子基础与心肌缺血、Brugad综合征、特发性室颤有相似之处,推断出少数患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也可能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对某些早期复极综合征要高度重视.

  • 早复极综合征的再认识

    作者:郭富蒸;张丽颖;于皓南;陈丽娟

    1936年Shipley等〔1〕首先对早复极进行了描述.早复极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心电图改变:ST段自J点呈凹面向上型抬高,QRS波群终末端可见切迹或顿挫.2008年Haissaguerre等〔2〕通过对从特发性室颤(IVF)和心脏停搏中幸存的206例临床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发现早复极改变者占31%;其中,下侧壁导联J点抬高的早复极改变者与IVF或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有学者也发表了相关报道〔3,4〕.2013年遗传性心律失常诊疗专家共识〔5〕将早复极综合征(ERS)正式列入其中.共识中提出ERS的诊断标准:①原因不明的室颤(VF)或多形性室速(VT)复苏患者,如标准12导联心电图有≥2个连续下壁导联和(或)侧壁导联记录到J点抬高≥0.1 mV;②心源性猝死患者,如尸检结果阴性,生前心电图记录≥2个连续下壁导联和(或)侧壁导联提示J点抬高≥0.1 mV.2016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关于早期复极化的科学声明〔6〕中进一步指出:早复极模式(ERP)是指在无胸痛时出现的ST段抬高、QRS波群终末顿挫或切迹的统称.ERS 则是指临床评估无其他明确原因解释的心电图呈ERP改变的IVF幸存者.

  • 运动员心电图早复极改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衣玉娟

    目的 了解运动页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选择出一千例运动员的心电图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心电图自动分析报告结果99%出现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包炎、高血钾、早复极综合征等异常心电图诊断.结论 99%的运动更出现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因特征

  • 心电向量的临床应用系列讲座讲义(3):终末向量异常心电图的向量图诊断及重新认识

    作者:陈有昌;刘宇田

    心电图(ECG)终末向量异常是指其QRS终末部分形态、电压或时限异常.常见的终末向量异常ECG包括:各种束支与分支阻滞、终末传导延缓、室上嵴图形(crista pattern,CP)、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Brugada波.本文着重讨论束支分支阻滞及终末传导延缓以外部分终末向量异常的ECG和VCG特征,并试图解释其产生机理.

  • 早复极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葵香;冯应君;张翠霞;吴丽华;王石英;王倩敏

    目的 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发生率及其与性别、年龄、心率、导联分布、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000例年龄在20~60岁的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ERS 169例,发生率3.38%a,其中男160例,发生率4.86%,女9例,发生率0.53%.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心率的增快ERS的发生率逐渐降低.轻度劳动强度者发生率2.33%,中度以上劳动强度者发生率4.90%,胸导联ERS发生率高于肢导联及肢导联+胸导联.结论 ERS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心率的增快而逐渐降低,劳动强度大者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ERS常见于胸导联.

  • 运动试验在早复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立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22例心电图呈早复极改变患者,随访9~34个月,每6个月复查心电图一次,19例在随访期接受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每2min记录一次心电图,休息20min后再次记录心电图.结果随访期间,22例患者中19例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无明显改变,另3例ST-T发生了明显变化.运动试验中随心率增快,特征性的ST段抬高可逐渐回落甚至降至基线水平.休息后,19例患者原心电图特征均恢复.结论早复极综合征的特征性ST段抬高具有慢频率依赖性,平板运动试验有重要诊断价值.

  • 早复极综合征合并电风暴1例

    作者:王宁;陈琦玲;李学斌;郭继鸿

    患者男、27岁,主因反复晕厥2年,再发1.5h入院.患者2年来晕厥2次,均为安静时发作,发作前有心悸不适,持续约1 min后缓解,多次就诊各种检查结果均阴性.入院前1.5h划船时再发晕厥1次,随后于我院急诊就诊,就诊当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测示心室颤动,立即予心肺复苏、电除颤,意识恢复后收入院诊治.无猝死、晕厥家族史.

  • 特发性室颤1例

    作者:包那仁托亚;郭继鸿

    患者男、38岁,无明显诱因发作晕厥5年,先后黑朦或晕厥13次,因住院后各种检查阴性,故诊断为不明原因的晕厥.后在我院仍未查出晕厥原因,而行植入式Holter检查.住院时12导联心电图在Ⅱ,Ⅲ,aVF导联存在"早复极综合征"的表现(图1A),运动后该图形消失(图1B),半年后植入式Hoher的随访记录证实患者存在多形性室速,进而推断其症状较重时的晕厥为室颤所致,进而诊断为"特发性室颤"(图1C),随后植入ICD治疗(图2).

  • 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ng分型

    作者:郭继鸿

    自1936年Shipley早描述心电图早复极波的特征以来,至今已近80年.而近10年,对早复极波和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使其成为心电图和心律失常两个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一.对早复极波认识的演变1.早复极波图形特征认识的变化经典早复极波的心电图改变涉及多方面:包括幅度>1mm的J点或J波(时限>20ms),J点或J波后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T波高尖耸立,QRS波有切迹、时限变窄或有顿挫等(图1).此外,这些心电图改变还有明显的慢频率依赖性,当运动或药物使心率增快时早复极波可消失.虽然该波的这些改变涉及面广,但其核心部分则是J点后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形成以ST段抬高为中心的一组心电图改变.

  • J波综合征专家上海共识:概念与认知的更新

    作者:Charles Antzelevitch;严干新;Michael J.Ackerman;Martin Borggrefe;Domenico Corrado;郭继鸿;Ihor Gussak;Can Hasdemir;Minoru Horie

    序言J波综合征(J wave syndromes,JWSs),包括Brugada综合征(BrS)和早复极综合征(ERS).有关BrS,在2000年和2004年分别举行了BrS的国际专家共识会议;有关ERS,直到2013年才在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里做出了针对ERS的指导意见.在2015年4月,心脏节律协会(HRS)、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和亚洲太平洋心脏节律协会(APHRS)的主要专家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聚集在中国上海,审查了有关JWSs的新证据,评估了支持或否定特定诊断与治疗措施的新的临床证据,同时避免各种利益冲突.制定的共识评估了JWSs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细胞和离子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新概念和新证据.这个共识可用以协助临床工作者进行临床处理决策,但对特定患者终诊疗策略的选取,还需要医务工作者根据患者提供的全部临床资料来做出决定.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