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结构肺腺癌的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邹和琴

    目的:探讨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结构肺腺癌的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例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结构肺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观察其预后状况.结果: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结构腺癌成分的10例肺腺癌患者,临床症状呈胸痛、咳嗽、影像学提示肺占位、痰中带血等表现,与肺腺癌常见表现相似.组织学结果提示:患者机体中血管轴心存在多数细胞簇,表现为乳头状且不同比例.免疫组化染色提示β-catenin、NapsinA、CK7、TTF-1为高表达现象.10例患者中,在随访1年时间内,死亡3例;经3年随访时间,复发及肿瘤转移有5例,无复发及肿瘤转移2例.结论: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结构肺腺癌的侵袭性较高,可视为肿瘤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不论肿瘤分期、大小以及在肿瘤中微乳头结构的具体比例,均表明预后欠佳,临床应当引起重视,并积极予以有效治疗措施.

  • 含微乳头结构肺腺癌CT重建征象特征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

    作者:周吉航;续力云;陆畅畅;黄燕燕;王昕晨;乐涵波

    目的 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 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有关标识分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含MPP组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毛刺、胸膜凹陷征、实性及分叶比例较高(均P<0.001).含MPP组E-钙黏蛋白(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均下调(P<0.05),N-cadherin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均上调(P<0.05).有毛刺组E-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实性结节组E-cadher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结论 含MPP浸润性肺腺癌具有特征性CT重建征象,发生了EMT改变.其CT重建征象与EMT相关分子表达存在联系.

  •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董宇杰;张莉;周立娟;穆晶;张海青

    目的 探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对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侵袭性及临床预后差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299例,参照2011版肺腺癌分类标准对其组织学亚型进行判别,将其分为微乳头结构阳性组(97例)和阴性组(202例).按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分为微乳头(1+)(5%~10%),微乳头(2+)(11%~30%),微乳头(3+)(>30%).结果 微乳头结构为主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以腺泡样为主的肺腺癌患者、乳头状为主肺腺癌患者差(P<0.01,P<0.01),而与实体型为主的肺腺癌患者和浸润性黏液腺癌患者相比(P均>0.05),生存无差异.微乳头结构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易于发生脉管瘤栓(P<0.01)、胸膜侵犯(P<0.01)及淋巴结转移(P<0.01),并且肿瘤体积较大(P<0.01).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与发生脉管瘤栓具有相关性(P<0.01),即微乳头含量越多,发生脉管瘤栓的几率越高.微乳头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PFS分别为12个月和24个月,P<0.01),预后差.分层分析,两组在临床早期(Ⅰ+Ⅱ期),PFS分别为18个月和37个月(P<0.01);中期(Ⅲa期),分别为8.3个月和13.6个月(P<0.01),微乳头结构阳性组预后差;而临床晚期患者(Ⅲb+Ⅳ期),PFS为7.7个月和11.3个月(P>0.05),生存无差异.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与PFS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微乳头结构(HR,1.467;95% CI,1.089-1.975;P<0.05)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肺腺癌中的微乳头结构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提示预后不良.尤其是在早期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复发率高和预后差.因此,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期.

  • 伴有微乳头结构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病理学特点

    作者:梁小龙;张静;刘彤华;梁智勇

    伴有微乳头结构肿瘤已经在多个器官中报道,虽然比较少见,但是由于其特征性的形态结构及不良的预后,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肿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浸润性微乳头癌(如乳腺、肺、膀胱和唾液等);另一种为非浸润性微乳头癌(如甲状腺、卵巢等).因此,本文从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两方面对此进行介绍.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60例分析

    作者:肖胜霞;沈洋;张晓兰;默海霞;李永霞

    目的:分析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对其具体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患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病症的患者,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胸痛且肺部存在占位现象.相应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为:患者身体中的血管轴心出现部分细胞簇,且其形状呈现为乳头状,具体比例不等.结论:肺腺癌患者病症所呈现出的乳头状结构表明其肿瘤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转移现象,极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会对病症今后的实质预后效果及生存时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 pT1期肺腺癌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的预后意义

    作者:徐艳;周晓军;马恒辉;陆珍凤;何燕

    目的 探讨病理学T1(pathological-T1, pT1)期肺腺癌中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 MPP)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pT1期肺腺癌85例,根据肿瘤的间质浸润分级及MPP含量将其分为3组,即间质浸润0~2级组(0~2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阴性组(3级MPP阴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阳性组(3级MPP阳性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0~2级组、3级MPP阴性组及3级MPP阳性组的病例数分别为29例、30例及26例.肿瘤大小0~2级组小于3级MPP阳性组(P=0.024), 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及3级MPP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血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病理学分期均为3级MPP阳性组高于0~2级组(P<0.001)及3级MPP阴性组(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吸烟史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级MPP阳性组为18.9%,低于0~2级组的92.9%(P<0.001)及3级MPP阴性组的81.6%(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1期肺腺癌可根据肿瘤中间质浸润分级及MPP的含量进行预后评估.

  • 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作者:潘云青

    目的:探讨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MP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病理诊断为乳腺黏液癌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理可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MBC)85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MBC)75例,85例PMBC中MUMPC28例为研究组,其余57例无微乳头结构的PMBC为对照组(记为无PMBC组),观察其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MUMPC的预后情况和非PMBC组相比较差却优于MMBC组(P<0.05);非PMBC组分子分型均为LuminaiA/B型,而MUMPC和MMBC组分子分型有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型以及LuminaiA/B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MMBC组复发、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MUMPC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表达高,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唯一危险因素是淋巴结分期,MUMPC的预后效果不及无PMBC组,却优于MMBC组,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的MUMPC患者.

  • 33例乳腺外具有微乳头结构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卢山珊;吴秀玲;董磊;黄卡特

    背景与目的:探讨乳腺外不同部位具有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对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MA、E-cd、CD44v6及Ki67检测,并加以随访.结果: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发生于肺、膀胱、胰腺、肾及结肠.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典型MPP结构,肿瘤中央及周边区可见明显的淋巴管癌栓,其中25例见淋巴结转移.在MPP结构区,Ki67阳性率与周围普通型癌相同,但EMA、E-cd、CD44v6表达部位与普通型癌不同.随访时间6~103 个月,死亡23例,复发3例.结论:乳腺外伴有MPP结构的癌可发生于膀胱、肺、胰腺及大肠等多个部位,具有较高的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极差,需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 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作者:潘云青

    目的:探讨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MP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病理诊断为乳腺黏液癌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理可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MBC)85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MBC)75例,85例PMBC中MUMPC28例为研究组,其余57例无微乳头结构的PMBC为对照组(记为无PMBC组),观察其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MUMPC的预后情况和非PMBC组相比较差却优于MMBC组(P<0.05);非PMBC组分子分型均为LuminaiA/B型,而MUMPC和MMBC组分子分型有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型以及LuminaiA/B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MMBC组复发、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MUMPC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表达高,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唯一危险因素是淋巴结分期,MUMPC的预后效果不及无PMBC组,却优于MMBC组,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的MUMPC患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