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丽霞;赵卫星

    目的 探讨数字化3D激光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法 用3D激光扫描仪扫描21例牙颌畸形患者,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适合每个患者与牙齿舌面完全贴合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牙颌畸形.21例完成的病例,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矫治效果;结果 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的患者,隐形、美观、舒适、时间缩短,疗效佳.结论 数字化3D激光扫描结合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舌侧托槽底板与每个人的舌侧面完全贴合,达到了个性化、定制化,深受成人正畸患者的青睐.

  • 3D扫描技术在漏斗胸诊断和畸形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会;汪凤华;斯文越;梁会营;梁建华;曾嘉航;唐决;李建明;郭小花;夏慧敏;刘威

    目的 探讨3D扫描技术在漏斗胸诊断和畸形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行Nuss术的漏斗胸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同步行胸部CT和3D扫描,随机选取年龄匹配的30例行胸部CT扫描的非胸壁畸形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同步CT和3D扫描获取的胸廓横径和前后径,计算Haller指数和表面形貌学指数(surface topography index,STI),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漏斗胸组胸廓横径与前后径的同步CT与3 D扫描数据呈正相关,符合率分别约为94%、82%;CT扫描漏斗胸(1.82±0.21)和对照组(1.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可以作为漏斗胸诊断的有效指标;CT扫描的漏斗胸Haller指数5.12±3.36与1.82±0.21呈正相关,符合率达到89%,二者的ROC曲线Delong检验P>0.05,说明STI与Haller指数作为漏斗胸诊断和畸形程度评估指标的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扫描及漏斗胸可有效代替CT及Haller指数应用于漏斗胸诊断和畸形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婴幼儿等随访或非手术的漏斗胸患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夜用型脊柱侧弯矫形支具的数字化设计

    作者:黄亚翔;赵自平;王治国;廖启铭;谢银豪;张平

    背景:传统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尽管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舒适性、成本及制作效率上有着改进的空间.目的:探讨利用三维软件设计夜用型脊柱侧弯矫形支具的方法.方法:选择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门诊行支具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用3D扫描仪对患者躯干进行扫描取模,在Artec studio中简单处理后保存为STL格式导入Geomagic进一步处理,精确曲面完成后导入Solidworks进行虚拟矫形处理,后导入3-matic、Magics进行支具的形状设计.结果与结论:①完成了个性化夜用型脊柱侧弯矫形支具的初步设计;②证明应用Geomgic、Solidworks、3-matic等软件可在电脑上方便快速地设计出夜用型支具,可为后续支具的3D打印制作奠定研究基础.

  • 微量精准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田媛;徐海倩;丛晓丹;陈依达;罗赛;郝立君

    目的:探讨微量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应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设计面中部4点为注射点:颧弓中点、颧骨高点、眶下孔外侧0.5 cm、笑肌中外1/3交点。注射过程中用肌电设备监测相关肌肉的变化。应用3D数字扫描技术记录治疗前后外观,分析相关数据,以评估面中部软组织的改变。结果本组共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有效随访42例;注射4点过程中相关肌肉均有电位改变;术后即刻及1~3个月随访时均发现鼻唇沟变浅、面中部软组织提升,面部呈现自然、和谐、美感的年轻化改善;3D扫描分析发现,自术后6个月起,随透明质酸吸收,提升效果逐渐出现减弱趋势。结论面中部4点的选择以肌肉附着点及走行为理论基础,使得注射提升精准、有效;加强型透明质酸为软组织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该注射技术获得了很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牙周美学治疗中的数字化概念

    作者:崔迪;闫福华;李厚轩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微笑设计、3D扫描、3D打印、虚拟(牙合)架等技术逐步进入牙周美学治疗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的过程,更加精准、简便、快速,为临床医生的工作和医患、医技沟通带来了便利.文章就牙周美学治疗中的数字化概念的研究与发展做一综述.

  • 应用3D扫描技术辅助外耳再造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胡梦;万睿;程秀华

    对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22例小耳畸形患者应用3D扫描技术进行术前评估行外耳再造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随访6~16个月,仅1例患者再造外耳横突高度降低,其他病例再造外耳横突高度正常,再造外耳沟回细腻,形态逼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征象分析及3D增强多平面重建的价值研究

    作者:剑波;李郁欣;黄薇园;于向荣;黎元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规MRI征象及3D增强多平面重建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共计167个病灶的MRI特征;其中40例行术前常规增强扫描,41例因术中导航或穿刺行3D-TRA序列增强扫描,另有12名患者前后分别做了常规与3D增强扫描。通过X2检验比较常规MR增强与3D增强多平面重建对于PCNSL典型征象的显示率。结果93例患者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单发49例(52.6%),多发44例(47.3%);共检出167个病灶。病灶好发于幕上(142个,85%)主要分布于深部脑白质等近中线部位及靠近脑膜表面。MRI平扫病灶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159个病灶在DWI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163个病灶实质成分均呈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强化,仅4例无强化。43个病灶出现典型的“马蹄征”;23个病灶内或周围出现包绕血管征;8个出现“蝴蝶征”;81个病灶邻近软脑膜强化;40个病灶周围室管膜强化;常规MRI增强和3D多平面重建对以上征象的显示率分别为(17.1%、34.7%;34.3%、32.0%;14.3%、32%;10.0%,18.7%)。结论 PCNSL的MR表现具有特征性,3D增强扫描后的多平面重建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 3D扫描与手动方法对乳房体积测量的比较

    作者:王丽;田美娟;张佳;王健生

    目的: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比较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的可重复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与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等)中2016年5月31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乳房体积测量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中三维扫描或手动方法进行归类,采用统计分析软件R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相关文献,238例相关研究.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与实际乳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动方法对乳房体积的测量与乳房的3D扫描法测得体积的异质性检验P=0.64,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扫描与手动方法可以准确测量乳房体积,3D扫描更高效且可重复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磨耗对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外形高点改变影响的解剖测量研究

    作者:马毅慧;陈吉华;沈丽娟;李芳;肖玉鸿

    目的:研究自然磨耗对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外形高点改变的影响和意义.方法:从生活环境相近的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20~28岁组及40~48岁组人员各15名,通过制取临床模型,使用Reland pix-30三维接触式扫描仪对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进行扫描获取原始数据,使用image ware 12.0和VC6.0进行数据处理及测量.结果:同20~28岁组相比,40~48岁组上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各外形高点距近中邻接面距离有减小趋势,颊侧牙尖咬合面高点也向近中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磨耗使上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外形高点向近中方向改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