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标准照明体光源对正常舌尖舌色色度学参数的影响

    作者:曾常春;杨利;许颖;刘培培;郭世珺;刘颂豪

    目的 比较标准照明体A、B、C、E和D65光源对正常舌尖舌色色度学参数的影响,为中医舌诊中舌色测量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取在校本科生正常人群3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光源修正为等能白光(标准照明体E光源),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舌尖舌色数据,获得380~780 nm的光谱曲线,根据标准照明体A、B、C和D65光谱分布特征计算在各照明体条件下的可见反射光谱曲线;进行CIE XYZ颜色匹配三刺激值的计算,获得各标准照明体条件下正常舌尖舌色的CIE 1964色品坐标、主波长值与RGB分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标准照明体A、B、C、E和D65光源照明下,舌尖舌色的可见反射光谱曲线、CIE 1964色品坐标、RGB分值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以各标准照明体特性为参照的主波长值存在一致性.结论 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色诊资料采集可提供一种标准的测色方法.不同的标准照明体光源条件可使色诊资料采集出现偏差,采用统一的标准照明体光源进行色诊研究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误差,同时对色诊的数码成像资料进行色彩校正时,要以照明体的特性为基本参照进行数据分析.

  • 中医色诊的现代科学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作者:曾常春;刘汉平;刘颂豪

    中医色诊,以青、赤、黄、白、黑五色推演于五行内合于五脏,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邓铁涛国医大师与刘颂豪院士提出中医学与光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时,就以中医望诊作为突破口,建议应用光子学技术从模糊性思维与定量科学之间的关系着手,促进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发展[1].

  • 七种常见舌苔的细胞化学计量诊断研究

    作者:吴正治;郭振球;李新华;周小青

    以117例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内LDH、MDH、G-6-PDH、ACP、ANAE、-SH、RNA七种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检测为基础,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正常薄白、虚寒薄白及白厚、薄黄、黄厚、花剥、光剥种舌苔的计量诊断模型,经临床回代检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可用度分别为93.2%、81.4%、87.2%和75.7%.

  • 舌侧缘背侧与腹侧的舌色研究

    作者:梁嵘;罗大中;王召平;杨新宇;陈松鹤

    目的 探索在分析数字舌图时,由于舌苔遮蔽舌质颜色,导致舌色提取困难的问题解决方法.方法 拍摄255例受试者舌图,选择舌侧缘背侧面和腹侧面的前、中、后3个部位、计7个点的舌色数据.应用CIEDE2000色差公式,设点2、点3的色差为标准总色差,进一步比较各颜色样本之间的色差.结果 标准总色差为(2.655 5±1.511 7).在3对样本的比较中,以舌侧缘背侧面点2与相应的腹侧面点6的总色差均值小(2.543 5±1.836 8).结论 由于舌侧缘的腹侧面无舌苔覆盖,在舌苔影响舌色数据提取时,可采用从舌侧缘腹侧提取舌色数据的方法.

  • 舌诊在银屑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作者:周德瑛

    <辨舌指南>云:"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又云:"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可见舌质的色泽可以反映皮肤病内蕴血热之深浅,舌苔的厚薄可以体现湿热之轻重,舌体之胖瘦暗嫩可辨正气之盛衰.本人在辨证治疗银屑病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注重参考舌象而决定处方配伍,疗效满意,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 "舌边白涎"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佳元;王天芳;杨浩婕

    "舌边白涎"由朱良春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首见于其弟子俞淦琪[1]的文章中,后又被杜顺福[2]称作"舌缨线",是指舌面两边各出现一条泡沫状唾液排列线,距离舌边0.5~1 cm左右,向前可以到舌边或离舌边0.5 cm为止,向后可以延伸到舌轮廓乳头外,且通常对称产生[1-4].

  • 舌诊与肝病辨治

    作者:胡兴昌

    从舌质、舌苔两方面论述了舌诊与肝病的关系.通过舌诊反映了肝病涅热病邪的轻重及胃气存亡.厚腻示涅邪较重,肝功不稳定;薄苔示涅邪较轻,肝功稳定;剥苔或无苔示胃气衰败;舌质红绛,预后不良.对通过舌诊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辨证用药作了阐述.

    关键词: 肝病 舌诊 辨证施治
  • 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患者舌象及舌部菌群影响的研究

    作者:卢林;刘伦翠;海艳洁;杨景云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及舌部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90例及正常健康人30例为研究对象,90例病人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汤治疗组30例,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健脾渗湿汤治疗组和贝飞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治疗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异常(腻苔)、舌部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健脾渗湿汤组和贝飞达组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舌象和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结论: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舌部微生态失调、恢复正常舌象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

  • 出奇制胜,创新中医——访河北正定康复理疗院院长郭志辰

    作者:吴马

    11月底的北方已是寒气袭人,迎着呼啸的北风,记者驱车赶往河北省正定县正定康复理疗院,采访该院院长郭志辰.郭志辰院长在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舌诊"诊疗体系以及"小方治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其后他结合现代生物学、量子力学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创立了一个新的学科--人体空间医学,上述种种传统医学创新之举都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郭志辰因此在地方上享有"神医"的美誉.

  • 艾滋病患者舌象与年龄、血常规和T淋巴细胞关系的初探

    作者:王江蓉;陈晓蓉;沈银忠;卢洪洲;张琴

    回顾性分析118例艾滋病患者舌象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主要舌象:紫暗伴瘀斑33例(占28.0%)、舌淡红32例(占27.1%)、舌质暗淡21例(占17.8%)、舌胖大有齿痕19例(占16.1%).不同舌象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日本江户时代汉方舌诊专著的研究

    作者:梁嵘

    中医舌诊传入日本后,日本医家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与模仿,在江户后期形成了具有汉方医学特点的伤寒舌诊、温病舌诊和痘疹舌诊.其中伤寒舌诊和痘疹舌诊在汉方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中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日本流传情况的若干调查

    作者:梁嵘

    <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中国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该书传人日本后,于1654年被刊刻出版,并在刻本的基础上形成多种抄本.<敖氏伤寒金镜录>在日本的流传,不但对日本江户时代的汉方医学之诊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形成汉方医学的舌诊流派奠定了基础.

  • 《敖氏伤寒金镜录》学术渊源探讨

    作者:梁嵘;王召平

    <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该书从病态舌象的病位、病性、治疗方药、病机解释几个方面,可说明其作者属于刘完素的学术流派,舌诊是基于刘完素的火热论学说而建立的、用于辨别温热病的诊断方法.<敖氏伤寒金镜录>利用直观的视觉,证明了红舌与热证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是使温热病学说从伤寒学中裂变出来的重要环节.同时,红舌--里热证--清解里热的诊断、治疗模式,也由于舌诊的建立而被确立.

  • 清代温病医案488例的舌象分析

    作者:梁嵘;李燕;王盛花;侯杨方;官君达

    在51部清代医案中,梳理出记录有温病舌诊医案的著作29部,进一步将全部温病舌诊医案488例摘录出来,以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舌诊分类为主,对温病舌诊医案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88例温病医案中,以舌苔的记录比率高,为65.16%,其中黄苔的比重高,其次为白胎和黑苔.清代1850-1911年期间苔色的变化特征为:白苔、黄苔的出现率上升,黑苔的出现率下降,复合苔色的描述增加.舌色的纪录为23.16%,以红舌和绛舌的比例高.苔质的记录为37.70%,清代1850-1911年,对腻苔的记录上升到苔质纪录的第一位.舌诊的运用范围涉及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和瘟疫.

    关键词: 清代 温病 医案 舌诊
  • 运用望舌判断流热预后体会

    作者:刘飞宇

    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温病范畴,其病因病理为外感"温热疫毒"侵袭营血,迫血妄行,故有皮肤,粘膜,腔道,内脏出血等诸证,本人通过望舌对流热预后判断深有体会,在某种程度上舌诊重于脉诊.

  • 胃癌舌诊的研究概况

    作者:许海霞;杨亚平

    舌诊是中医学搜集病情资料的重要诊察方法,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舌诊主要有舌质、舌苔、舌形态,以及舌神等观察内容.笔者对近10年来有关胃癌舌诊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胃癌 舌诊 综述
  • 中医舌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肖二钢;王益民

    随着中医临床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舌象诊断也提出了客观化、定量化的新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原理,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使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具体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方向[1].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都致力于舌诊现代化的研究[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带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舌诊现代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40多年舌诊现代化研究的历程,一般认为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 陆小左教授辨舌论治小儿咳嗽

    作者:温蕾;杨琛;刘媛;陆小左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被外邪所扰,肺气不实,常易引发咳嗽。小儿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陆小左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多年小儿咳嗽的病例,积攒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并对通过舌象的演变进行论治有独到的见解。

  • 中德患者中医证候学比较研究

    作者:内龙道;叶碧霞;张伯礼

    通过对中德患者舌诊、脉诊及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显示:德国患者中医辨证多偏气虚和阳虚的证型,中国患者则较多偏气虚和阴虚的证型,舌象和脉象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传统医学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总结,重视医学教育和经验的继承与创新,重视临床技术和辨证论治的实际传授.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舌脉客观化互动式神经网络辨证诊疗系统的研制

    作者:周霞继;陆小左;曹红宝;徐英舜

    1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原理本系统首先输入客观化采集的脉诊、舌诊信息及中医(西医)病名或主证,舌诊、脉诊信息不正确时,启动个人修改程序,输入正确结论给以校正.由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式信息存储方式,正好与中医经验性直觉知识所要求的表达相一致,而且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动获取中医经验知识并行处理的特点,可以作为新的中医知识表达和自动知识获取的方法.

474 条记录 8/24 页 « 12...567891011...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