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产程在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范君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新产程的临床应用观察与效果.方法:选取800例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将其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自然分娩,实验组实施新产程标准的自然分娩,进而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进行对比,以及胎儿窒息评分和产妇产后大出血评分.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2%,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评分和产妇大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新产程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新生儿与产妇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很大.

  •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作者:危玲;闫亭亭;范玲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分为新产程组(2014年10月-2015年3月,新产程管理,n=4146)和旧产程组(2013年10月-2014年3月,旧产程管理,n=3879).评价两组第一、二、总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时发热、分娩镇痛、产后出血率、会阴侧切、阴道助产、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情况.结果:新产程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长于旧产程组,分娩镇痛率(38.5%)、新生儿体重(3391.5±377.7g)及产后出血率(10.9%)高于旧产程(26.4%、3372.6±372.1g和6.3%),会阴侧切率(25.1%)低于旧产程组(36.8%)(均P<0.05);产时发热(6.5%)、阴道助产率(8.9%)、新生儿窒息(0.9%)以及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8.4%)与旧产程组(6.2%、8.7%、1.2%及7.3%)无差异(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新生儿结局与旧产程未见差异,但尚不能完全证实对产后出血安全性.

  • 新产程对降低产时剖宫产率及母儿结局的临床影响

    作者:李娟

    目的探讨新产程对降低产时剖宫产率及母儿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程管理方案分为两组,各500名.分为原产程组(对照组),新产程组(观察组),比较两组对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2.80%)、头盆不称剖宫产率(1.80%)、胎儿窘迫剖宫产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4.00%、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33,P1=0.000;x2=4.297,P2=0.038;x2=6.693,P3=0.000).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率、 产后出血率、 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40%)、(1.40%)、(0.40%),对照组的为(2.60%)、(1.60%)、(0.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1,P1=0.839;x2=0.068,P2=0.795;x2=0.201,P3=0.654).观察组活跃期时间(60.74±2.11)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70.97±10.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97,P=0.000).结论实施新产程使阴道试产时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但并不会增加母儿的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实施新产程及催引产指南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

    作者:马瑶;陈磊;曹冬如;陈斌;刘丛丛

    目的 分析实施新产程及催引产指南后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和2015年的剖宫产率,分析常见剖宫产指征如剖宫产再孕、臀位/横位、活跃期停滞、引产失败、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有何变化. 结果 2013年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计11 640人,其中剖宫产终止妊娠者4 450人,剖宫产率38.2%;2015年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计9 082人,其中剖宫产终止妊娠者2 944人,剖宫产率32.4%.两年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产儿死亡、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13年相比,2015年的剖宫产指征中,活跃期停滞、引产失败、胎儿窘迫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再孕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新产程及催引产指南后,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不良围产结局未增加,应加以推广.

  • 新产程标准在初产妇潜伏期活动管理与分娩体验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毛佳慧;徐芬;陈贵君

    目的 采纳新产程标准在潜伏期活动管理与分娩体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100名临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入组后助产士结合待产体位图讲解并指导离床骨盆摇摆运动.观察组采用新产程标准:正式临产至宫口开6 cm采用本能舒适体位,予适当体位指导;对照组沿用Friedman产程标准,产程无明显进展时积极医疗干预,体位改变措施、产科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一致.VAS观察两组潜伏期活动前后宫缩痛、腰背痛和下腹压力;采用VAS-A测量焦虑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活动前后宫缩痛、腰背痛、下腹压力、焦虑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长短于对照组、正常分娩率(86%)高于对照组(66%)、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 1 min、5 m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纳新产程标准管理潜伏期,可能更符合孕产妇的身心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 新产程第二产程标准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黄利川

    目的 观察比较新、旧产程第二产程标准临床应用的优劣,进一步验证新产程标准在临床上的适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年龄22~30岁、头位、骨盆外测量正常、估计胎儿体重<4000 g的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按旧产程标准(第二产程>2 h)诊断为第二产程延长.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选择标准同上)50例为观察组,按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3 h)诊断为第二产程延长.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的应用降低了第一胎的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而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轻、重度窒息率.

  • 新产程实施对助产、中转剖宫产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陆眸清;冯碧波;翟建军;郑晗

    目的 探讨在新产程管理模式下,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月、单胎、头位阴道分娩的1411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81例为新产程标准助产模式分娩(新产程组),830例为旧产程标准助产模式分娩(旧产程组),比较两组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新产程组阴道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旧产程组(1.38%比2.65%,11.36%比15.30%),其中两组中转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产程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旧产程组(5.34%比5.30%,0.86%比0.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但对母儿结局及阴道助产使用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

  • 新产程在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郑晓霞

    目的 分析新产程在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产科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2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0例.分娩过程观察处理: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分娩标准;试验组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的标准.比较2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1min、5min内Apgar评分.结果 试验组剖宫产3例(2.7%)明显低于试验组的15例(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能显著减少剖宫产率,促进产妇阴道自然分娩,且对新生儿的短期内无影响.应在临床大力推行实施.

  • 产程标准变化对分娩影响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谢靖;金仙玉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间以旧产程标准判定为异常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硬膜外麻醉的初产妇100例。将其分为新产程组:应用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50例;旧产程组:应用旧产程标准进行管理,50例。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科干预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采用会阴侧切术、手取胎盘术、手转胎头术、胎头吸引术情况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应用新产程管理后减少了催产素的使用( P<0.05)。新产程组第二产程的第95百分位数160.7 min,>2 h,并未增加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新产程组较旧产程组剖宫产减少5例(10%),旧产程组以潜伏期延长为指征行剖宫产的有3例(6%),以胎头下降停滞为指征的有2例(4%)。未出现明显的活跃期晚期宫颈扩张减速现象。结论新产程标准对于活跃期起点及第二产程时限的修改,未增加产科干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新产程应用降低了因产程异常为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率。

  • 探讨新旧产程中活跃期改变对轻度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安全的影响

    作者:黄国伟;梁敏仪;罗健敏;郭跃文

    目的 探讨新旧产程中活跃期改变对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分娩的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按照新旧产程标准分为新产程组50例和旧产程组50例,记录其活跃期,观察两组产妇妊娠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新产程组产妇产后出血、产钳助产、软产道损伤、产后尿潴留及产钳助产方面同旧产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产程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监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同旧产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产程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旧产程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围生儿死亡.结论 新的活跃期定义对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适用,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但还需加强对孕产妇的围生期及分娩期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病情,保障母婴安全.

  • 新产程下不同时间段产程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黄春华

    目的 分析初产妇分娩中使用新产程不同时间段产程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月1日~5月31日利用新产程分娩的初产妇519例,根据总产程的不同时间分为三组,A组392例,总产程时间<10 h,平均(7.00±1.24)h.B组102例,总产程时间10~20 h,平均(16.00±3.25)h.C组25例总产程时间21~24 h,平均(22.00±0.95)h.每组产妇随机分组:均为初产妇,胎儿为单胎,胎儿先露为头.分析每组在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娩转剖宫产率、手术产率上的差异.结果 新产程下不同时间段产程中会阴侧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分娩转剖宫产、手术助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中使用新产程,不同时间段产程对分娩结局无影响.

  • 新产程标准下总产程>24h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孟迪云;胡刚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总产程>24h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11月分娩的单活胎、足月、头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新产程标准管理总产程>24h的产妇102例,其中经阴道分娩95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经阴道分娩总产程<24h的产妇1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潜伏期延长、分娩镇痛、产钳助产、产后出血、尿潴留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脐动脉血pH<7.2及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总产程>24h的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未增加新生儿发病率及产褥感染比例,但会增加产钳助产、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几率.

  • 新产程标准在温州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金栩冰;金佳希;黄贤苹;董克;麻艳艳;陈佳佳;林燕燕;王玉环;许张晔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在温州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有无分娩镇痛,分别比较新、旧产程组剖宫产率,产钳助娩率,产程时限,人工破膜率,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发热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新产程组的剖宫产率及人工破膜率显著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产程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旧产程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活跃期延缓和停滞;分娩镇痛下,新产程组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发热率、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旧产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虽增加了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发热率、新生儿窒息率,但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人工破膜率.

  • 新产程标准对瘢痕子宫孕妇再次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雅颂;袁力;钟沅月

    目的 分析在新产程标准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分娩的结局,从而评估新产程对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 收集阴道分娩的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共519例,均为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其中第二产程<2 h的483例(旧产程组),≥2 h的36例(新产程组),比较两组的助产率、会阴侧切率、分娩镇痛率、围产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窒息、肩难产/锁骨骨折)发生率和产科并发症(包括宫颈裂伤、会阴Ⅱ度裂伤、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发生率等.结果 新产程组的会阴切开手术率及助产率明显高于旧产程组;新产程组中的分娩镇痛应用率明显高于旧产程组;在分娩并发症方面,宫颈裂伤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子宫破裂率、产后出血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在新生儿并发症方面,新生儿窒息率和肩难产、锁骨骨折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产程标准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基本是安全的,但仍需严密监护,综合评估,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

  • 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应用新产程管理的分娩结局分析

    作者:方畅平;黄敏丽;赵海燕;吴玲玲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初产妇应用新产程管理的分娩结局.方法 收集178例GDM初产妇(研究组)及180例血糖正常初产妇(对照组),均采用新产程管理,比较2组的产程时限及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营养门诊干预后及产程中的餐后2h血糖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17).2组的第一、二、三产程以及潜伏期、活跃期时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胎膜早破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于GDM初产妇而言,其孕期及产时血糖控制达标,新产程管理适用于产程指导;但孕期应适度控制饮食,降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

  • 新产程标准管理对初产妇分娩及 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作者:农桂梅;王秀灵;农秀兰;农凤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2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旧产程标准进行管理,观察组按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催产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管理能降低初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催产素使用率,减少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未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 以产程特性比较为基础的新旧产程标准临床实践效果研究

    作者:叶立

    目的 比较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比较基础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孕产妇,按照产程标准使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行新产程标准处理;对照组50例行旧产程标准处理.比较2组产妇产程干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情况.结果 2组产妇活跃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原因比较:观察组未发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2产程延长、胎盘早剥、社会原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5%)高于对照组(40%)(P<0.05).结论 与旧产程时限标准比较,新产程时限有利于管理孕妇分娩,更加积极有效地选取更有利于孕产妇的生产方式,达到自然分娩的目的,降低剖宫产的使用率.

  • 实施新产程标准结合胎头下降处理产程对母儿结局影响观察

    作者:曾晓明;郑九生;欧阳安

    目的:探讨实施新产程结合胎头下降处理产程对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研究组)和2013年1月至12月(对照组)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信息,以新产程标准结合胎头下降处理产程的研究组11338例,以旧产程标准处理产程的对照组5952例.比较开展新产程前、实施新产程结合胎头下降处理产程后的中转剖宫产率、母儿结局、中转剖宫产手术操作难度.结果:对照组产妇的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研究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转剖宫产产妇术前产房试产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转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 1000 ml)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术后感染率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转剖宫产产妇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率、上行支结扎术率、子宫捆绑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新产程标准结合胎头下降处理产程,能降低剖宫产率,对减少母婴的不良结局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中转剖宫产手术中裂伤的概率及手术困难程度增加.

  •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的产程进展和干预研究

    作者:刘俊;唐瑶;王晓东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产程进展和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以旧产程标准管理者200例,设为对照组(A组);同期根据产程时长将以新产程标准管理者设为观察组:B组100例(临产到宫口开大3 cm时间≥16 h)、C1组100例(2 h≤第二产程<3 h)和C2组100例(第二产程≥3 h).比较4组在产程中干预措施如缩宫素点滴、人工破膜、间苯三酚软化宫颈、导尿和手转胎头以及第一、二产程时限的差异;比较宫口开全时A组和C1、C2组胎先露、产瘤、胎方位以及胎先露下降进展的差异.结果 在缩宫素和间苯三酚使用率、导尿和手转抬头率的组间两两比较上,主要是C2和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P<0.008 5).C1、C2和A组在第一产程时限,B组和A组在第二产程时限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全时胎先露所在位置,除+1处A组与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17),A组和C1、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有无产瘤和是否枕前位的比较上,除枕前位上A和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宫口开全后胎先露下降幅度在各组间的两两比较上,0~1 h:A组、C1组、C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C1和C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内横向比较上:C1组0~1 h和1~2 h的胎先露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0~1 h、1~2 h和2~3 h胎先露下降幅度差异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不会增加产程干预,但当第二产程≥3 h,干预增加.应及时处理影响产程的异常因素,控制第二产程在3 h以内.

  • 将新产程推广于临床实践的回顾性观察研究

    作者:裴美丽;刘婷;袁琳楠;白桂芹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应用于临床的效果,评价其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至12月(对照组,1527例;其中试产孕妇547例,用Friedman产程标准处理产程)与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观察组,2642例;其中试产孕妇1461例,用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两个时间段分娩的单胎 、足月孕妇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 、剖宫产指征 、试产结果 、母儿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80.50,P<0.01),对照组前六位剖宫产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 、产程异常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瘢痕子宫 、羊水过少 、高龄初产;观察组依次为:胎儿窘迫 、瘢痕子宫 、产程异常 、PIH、臀位 、羊水过少,观察组中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17,P<0.01);试产孕妇中,观察组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65,P<0.01),因第一产程异常行剖宫产的比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48.63,P<0.05),因第二产程异常行剖宫产的比率两组无显著差异(χ2=1.41,P>0.05);试产成功自然分娩产妇中,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70,P<0.05);试产失败行剖宫产者中,两组产后出血率 、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应用新产程标准作为临床指导后可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