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急腹症1例报告

    作者:袁兴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高三学生.因"腹痛1小时伴呕吐2次"由老师陪同来我院就诊.(已电话告知家长)患者自诉1小时前无诱因下出现腹痛,以脐周为重,同时伴恶心,呕吐.共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呕吐后腹痛稍缓解.病后即到学校卫生室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黄连素、山莨菪硷"口服,效果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感染的防治

    作者:邢秀萍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7例DKA患者尽快控制高血糖,纠正脱水和酮症酸中毒,加强护理,避免损伤和继发感染,及早有效控制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合并感染者1 8例,感染为诱因者12例,多部位感染者11例,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8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控制和预防感染是DKA治疗的主要措施.

  • 糖尿病酮症合并肝脓肿17例临床体会

    作者:徐韶宁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各种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诱发酮症,增加糖尿病的死亡率[1].糖尿病酮症和肝脓肿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同时合并糖尿病酮症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来院就诊的原因很多.加强对糖尿病酮症合并肝脓肿患者的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2000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糖尿病酮症合并肝脓肿患者17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旨在加深对该病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 糖尿病酮症酸中度护理体会

    作者:陈旭香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例血糖持续高转至上级医院诊治,11例血糖均降到12.8mmol/L以下,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结论:良好心理护理,正确、及时、有序执行医嘱,严密细致、全面的病情观察,合理营养,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的重要有效护理措施.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21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曾艳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的疗效并作出护理总结.方法:收治糖尿病酮症患者21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并予以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1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后平均4.11天血糖、血酮达标,尿酮转阴.结论: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患者,能迅速有效的降低血糖和血酮,消除尿酮,从而减少和延缓了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确保了该技术的行之有效.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高霜霜

    目的 探索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方法 对收治的17例DKA患者利用循证方法确定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17例DKA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对DKA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 参味降糖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154例

    作者:李春英

    参味降糖丹是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临床验方,由生脉散加味组成,自2001年至2005年,我科应用该药治疗气阴两虚、燥热内盛型的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 渴消胶囊治疗阴虚燥热型2型糖尿病酮症56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兆友

    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不能住院治疗.我院自2003年以来,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西药降糖,不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阴虚燥热型糖尿病酮症56例,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滋阴祛浊汤治疗糖尿病酮症临床观察

    作者:王雷芳;朱萌

    目的 观察滋阴祛浊汤治疗糖尿病酮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西药加滋阴祛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及尿酮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药联合滋阴祛浊汤治疗糖尿病酮症有更好的疗效.

  • 小剂量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血浆Vaspin水平的影响

    作者:吕翔;赵华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酮症(T2DK)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及小剂量胰岛素对血浆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32例T2DK患者及24例正常人(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Vaspin水平及T2DK患者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后血浆Vaspin水平,并分析血浆Vaspin水平与血脂、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二醛(MDA)、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 与 NC组相比,T2DK组和T2DM组血浆Vaspin水平明显增高,T2DK组又明显高于T2DM(P<0.05或P<0.01).T2DK患者血浆Vaspin水平与FBG、HOMA-IR、甘油三酯(TG)、MDA和总胆固醇(TC)呈明显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AOC、SOD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HOMA-IR 、SOD和MDA是影响T2DK患者血浆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T2DK患者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后T-AOC、SOD明显增高,FBG、TG、MDA、Fins、HOMA-IR和Vaspin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小剂量胰岛素能有效改善T2DK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及减轻氧化应激,同时降低其血浆Vaspin水平.

  • 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术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研究

    作者:李伟;左庆瑶;陈佳;王志新;霍丽丽;王红;邓微

    目的 对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及非酮症患者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I)治疗,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案的比较,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进行CSII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将43例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与50例骨折非酮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43例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酮症治疗A组(18例)与酮症治疗B组(25例),酮症治疗A组患者给予0.1 IU/(kg·h)的静脉胰岛素及极化液纠酮治疗后,再给予CSII治疗;酮症治疗B组患者直接给予CSII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结果 酮症组与非酮症组比较,两组起始胰岛素的剂量及基础、餐时胰岛素的构成无显著差异,达标时酮症组患者的胰岛素总量、基础及餐时胰岛素剂量明显高于非酮症组患者(0.75±0.20 IU/kg vs.0.66±0.15 IU/kg,0.38±0.12 IU/kg vs.0.33±0.09 IU/kg及0.37±0.10 IU/kg vs.0.33±0.07 IU/kg;P<0.05).影响酮症的因素主要是空腹血糖(FPG)和骨折部位(β=0.365和0.331,P<0.05);影响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达标时间(TTB)的因素主要是起始胰岛素总量、达标时胰岛素总量和病程(β=-0.524,0.833,0.288,P<0.05);影响达标时胰岛素量的因素是起始胰岛素量和酮体(β=0.659和0.264,P<0.05).酮症治疗A组与酮症治疗B组起始胰岛素剂量、达标时间、达标胰岛素剂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较非酮症患者所需胰岛素的剂量更大,血糖达标时间更长;CSII联合静脉补液的方法可以治疗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但尚需要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 糖尿病酮症病人30例的输液护理

    作者:刘海燕

    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病人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出现血酮、尿酮及高血糖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其病死率不断下降[1].

  • 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及诱发因素的分析

    作者:张小群;范丽凤;郝建玲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diabetic ketosis,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方法302例DK和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DK和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302例患者共发生DK和DKA382例次,78.01%的DK和DKA患者有明确诱发因素,感染(55.37%)、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12.75%)、口服控制血糖药物中断或剂量不足(11.07%)、应激状态(10.40%)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其他因素有饮食失调(6.71%)、过度疲劳(4.36%)、妊娠和分娩(0.67%).初发糖尿病110例(28.79%),发生1次258例,发生2次29例,发生3次以上14例,发生17次1例.结论应高度重视对DK和DKA患者的诱发因素评估,复习发生前情况,关注导致DK和DKA的诱发因素(感染、中断胰岛素、不合理治疗等).加强对DK和DKA患者的教育,预防感染,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注射胰岛素和口服控制血糖药物,对预防、减少DK和DKA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2种方案治疗老年糖尿病酮症的临床效益比较

    作者:王奕晖;程康林;赵文胜;尹小菁;黄妙芳

    目的 比较短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Ⅱ)在老年糖尿病酮症(DK)治疗中的临床效益.方法 120例老年DK患者分为CSⅡ组和CVⅡ组,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益及成本效益.结果 CSⅡ组与CVⅡ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6.28±1.6)d]vs[(9.68±1.8)d]、β-羟丁酸恢复正常时间[(17.0±3.8)h]vs[(31.3±6.4)h]、胰岛素用量[(43.8±7.8)u/d]vs(54.9±6.8)u/d]、低血糖发生率[(0.56±0.34)次/例]vs(1.62±0.54)次/例]、注射成本(人民币元)[(459.56±35.34)元]vs[(291.62±40.54)元],每日成本[(446.8±37.8)元)]vs[(245.9±6.8)元],总成本[(3567.50±73.82)元)]vs[(4131.53±86.42)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用量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 CSⅡ组治疗方案相对较优,且有较佳的中长期效果.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的临床探讨与治疗方法

    作者:丁慧丽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究分析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7例,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到目标值的时间相差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组治疗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观察,发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比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

  • 儿童糖尿病酮症1例护理体会

    作者:万敏

    目的: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进行护理治疗的体会,在患儿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入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患儿给予准确,及时有效的补液方式,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迅速纠正患儿酮症酸中毒的想象,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是及其重要的。

  •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作者: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病情监控、卧床休息等护理措施的对照组(4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该院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选择针对性护理方式,通过心理护理、血糖监测和生命体征、饮食护理等护理方式,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促使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提升家属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治疗糖尿病酮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胡新颖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糖尿病酮症的疗效和临床观察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施胰岛素泵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的血糖、血酮,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能快速使血糖下降,酮症转阴,血糖更平稳,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CSII)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外源胰岛素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完全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有效抑制酮体生产和促进糖代谢转向合成分解,比胰岛素持续输注( CVII)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糖尿病酮症。

  • 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患者血浆FGF-21水平改变

    作者:何宁;李伶;杨刚毅;陈文雯;李生兵;李钶

    目的 探讨初诊T2DM及其酮症(T2DK)患者血浆FGF-21水平变化与BMI、WHR、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等的关系. 方法 放免法测定68例T2DM、41例T2DK患者及52例正常人(NC组)血浆FGF-21水平,分析血浆FGF-21水平与BMI、WHR、HOMA-IR、HOMA-IS、血脂、血糖、血浆胰岛素和FFA水平等的关系. 结果 血浆FGF-21水平T2DM组明显高于NC组,T2DK组又明显高于T2DM组.空腹血浆FGF-21水平分别与SBP、DBP、FPG、2hPG、HbA1c、HDL-C和FFA呈明显正相关,与FIns、2hIns和HOMA-IS旱明显负相关.DBP、WHR、2hIns、2hPG和FFA是影响血浆FGF-2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控制年龄、性别、血压等后,血浆FGF-21水平与T2DM及T2DK发病均呈显著相关,其似然比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浆FGF-21水平的改变与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分泌有关,并可能参与了T2DM及T2DK的发生和发展.

  • 快速血酮对比尿酮体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长洁;杨杰;王清

    目的 探讨快速血酮与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和DKA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糖尿病酮症患者(DKA组)50例,糖尿病无酮症患者(NDK组)100例及健康体检者(NC组)100名.检测治疗前各组和治疗后DKA组末梢血β-羟丁酸(β-HBA)、FPG及尿酮体,并比较分析. 结果 DKA、NDK和NC组末梢血β-HB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0%、12.0%及0.0%,尿酮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0%、6.0%及3.0%.β-HBA浓度与FPG浓度呈正相关.DKA组治疗后末梢血β-HBA检测阳性率0.0%,尿酮体检测阳性率10.0%. 结论 末梢血β-HBA检测较尿酮体检测灵敏性和准确性更高,对糖尿病酮症及其DK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有意义.

109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