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兆雄;武星君

    目的:探讨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58例,按照切口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观察组行小切口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需要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行小切口切开比较传统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秀颖

    目的:探讨和研究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86例胃远端癌患者,其中采取常规开腹胃大部切除术者40例,采取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者46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能够与传统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手术安全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不失为治疗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案。

  • 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与开腹术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李英锋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开腹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刘闽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术后长期生存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2月接受过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长期生存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阶段健康对象12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韩国版本的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估两组对象近5年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QLQ-C30总体得分为(63.4±22.4),对照组总体得分为(61.2±2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体的功能得分上,观察组在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恶心呕吐、经济困难两项功能得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胃癌患者在健康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上与健康人相比并无差异,然而在疲劳、恶心、呕吐、经济困难等症状上明显不如健康人群。

  •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4例诊治分析

    作者:翁延宏

    目的 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诊断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9~11 d 出现胃排空障碍症状,经临床结合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术后FDGE.3例立即经胃镜放置鼻肠管于吻合口下方15 cm处,1例术中留置的鼻肠管还未拔除;4例均给予胃肠减压,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2~3d逐步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鼻肠管内注入多潘立酮,并将胃肠减压引流液经鼻肠管回输.4例患者于术后30~51 d全部治愈,恢复残胃排空功能;随访6个月饮食正常,无呕吐、腹胀等症状.结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与胃肠吻合的方式有关;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FDGE是功能性疾病,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治愈,应慎重选择再次手术.

  • 胃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案

    作者:张强;侯栋升;姚立彬;李超;王辉;孟松;洪健;邵永;朱孝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和719例无PGS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PGS患者和无PGS患者在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幽门梗阻、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低蛋白、术后贫血、术后营养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毕Ⅱ式消化道重建、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贫血、术后低蛋白、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为PGS的危险因素(OR>l,P<0.05),腔镜手术是胃瘫的保护因素(OR<1,P<0.05).联合药物治疗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单药(P<0.05).PGS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显著高于非PGS组(P<0.05).结论 围术期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可预防胃瘫发生,联合用药可加快胃瘫恢复.

  • 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郭锐

    目的 比较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术的3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纳入远端胃切除组,行全胃切除术的200例患者纳入全胃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术后肠道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热、肠梗阻)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以及术后1 d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远端胃切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术后肠道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全胃切除组(P均<0.05).两组术后1 d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NSE)及hs-CRP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病例,且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热、肠梗阻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均安全有效,可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全胃切除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但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则优于全胃切除术.

  •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

    作者:黄昌明;王家镔;郑朝辉;李平;谢建伟;卢辉山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241例胃远端癌患者施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ADG组)93例,常规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ODG组)1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 LADG组和ODG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7.5±9.1)枚和(27.3±8.5)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T1、T2、T3期患者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G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DG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ODG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在远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徐成栋;陈晓明;喇旭;廖茂生;易代军

    目的 评价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31例远端胃癌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瘘、输入空肠段梗阻及倾倒综合征发生.28例(90.3%)患者术后半年进食3~4次/d,每餐量150~400 g;血红蛋白110~150 g/L,血清白蛋白38~50 g/L;24例(77.4%)患者体质量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胃镜检查未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有残胃炎表现者3例,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可成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术式.

  • 远端胃癌根治术行BillrothⅠ和改良BillrothⅡ消化道重建后生存质量分析

    作者:高嘉良;汪亦民;马岩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行BillrothⅠ式和改良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5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按吻合方式分为B-Ⅰ组(99例行B-Ⅰ式吻合)和B-Ⅱ组(352例行改良B-Ⅱ式吻合),比较患者的围术期、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症状(1年以上)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围术期:B-Ⅰ组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早于B-Ⅱ组(Ⅰ期胃癌,56.6%>35.2%),肿瘤直径小于B-Ⅱ组(3.58±1.54<4.88±2.37)cm,手术时间短于B-Ⅱ组(154.68±41.86<171.48±32.69)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长于B-Ⅱ组(116.14±17.70>110.38±18.98)mi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正常进半流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早期胃无力、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足5%,两组患者间分别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远期症状:B-Ⅱ组患者倾倒综合征等表现的发生率高于B-Ⅰ组(9.4%>3.0%),消化道反流症状发生率低于B-Ⅰ组(6.8%<17.2%),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如消瘦、腹胀等症状及残胃吻合口病变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B-Ⅰ式相比,改良B-Ⅱ式术后胆汁反流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生存质量较高.

  •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俊峰;何庆良;王家兴;钱惠阳

    目的 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D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64例患者均行LDG,其中45例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Billroth Ⅰ吻合,设为Billroth Ⅰ吻合组;39例采用Braun吻合(Billroth Ⅱ吻合),设为Billroth Ⅱ吻合组;44例采用传统Roux-en-Y吻合,设为Roux-en-Y吻合组;36例采用非离断Roux-en-Y吻合,设为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营养学和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 hsd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4组患者均成功施行LDG.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分别为0、29、13、15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分别为45、10、31、21例;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42±7) min、(55±8) min、(64±8)min、(51±6) min;4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628,F=74.441,P<0.05).(2)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 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分别有2、2、3、1例发生短期并发症,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0,P>0.05).(3)随访情况: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 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0.8±3.5)个月、(10.9±3.4)个月、(11.3±3.2)个月、(11.2±2.2)个月,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0,P>0.05).①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1年营养学指标比较:体质量改变率分别为93%±7%、91%±7%、90%±7%、90%±9%,血红蛋白改变率分别为94%±9%、97%±11%、95%±9%、97%±9%,总蛋白改变率分别为101%±9%、99%±7%、98%±7%、99%±7%,白蛋白改变率分别为101%±10%、103%±7%、100%± 10%、103%±9%,4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82,0.724,1.050,0.971,P>0.05).②164例患者术后1年中,47例发生胃潴留(并发症严重程度1、2、3、4级分别为27、12、6、2例),87例发生残胃炎(并发症严重程度1、2、3、4级分别为53、24、10、0例),38例发生胆汁反流(并发症严重程度均为1级).38例发生胆汁反流的患者中,33例合并残胃炎,残胃炎和胆汁反流有相关性(r=0.396,P<0.05).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1年发生胃潴留分别为16、9、21、1例,发生残胃炎分别为35、30、13、9例,发生胆汁反流分别为16、18、3、1例,4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261,41.103,30.469,P<0.05).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患者胃潴留发生情况分别与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958,6.675,20.065,P<0.05).Roux-en-Y吻合组患者残胃炎发生情况分别与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831,18.587,P<0.05);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分别与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452,20.220,P<0.05).Roux-en-Y吻合组患者胆汁反流情况分别与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 Ⅱ 吻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942,16.926,P<0.05);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分别与Billroth Ⅰ吻合组、BillrothⅡ吻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958,18.620,P<0.05).结论 LDG术中采用Roux-en-Y吻合术和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其改善术后残胃炎和胆汁反流均优于Billroth Ⅰ式吻合术和Billroth Ⅱ式吻合术,且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能有效降低术后胃潴留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