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QT间期离散度的软件实现方法

    作者:杨继鹏

    本文着重从软件方面介绍了QT间期离散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点的识别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部分关键源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 实时心电监护系统软件的实现

    作者:张玉林;宋娟;韩桂云

    主要实现在WINDOWS 2000环境下编制实时心电监护软件,以及WINDOWS下编写实时硬件中断代码,同时介绍WINDOWS下的心电波形(ECG)实时显示、QRS波宽的检测,以及一种数字滤波算法等.

  • 彩色心电向量图微机系统的研制

    作者:杨继鹏

    利用微型计算机、心电放大器和A/D卡,配以功能丰富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心电向量图的彩色分时显示、参数计算、快速打印,克服了早期心电向量图泪点密集、误差大的缺点,并着重从软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

  • 一种消除心电信号噪声的数字滤波方法

    作者:陈天华;陈茜

    为有效滤除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提出了一种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简单、运算量小,能实现线性相移,对有用信号的影响小.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即使在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心电信号的50Hz工频干扰.

  • 心电信号零相位数字滤波

    作者:朱洪俊

    分析了零相位数字滤波的原理,通过对实测心电信号中50Hz工频干扰的抑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心电信号的滤波性能优于普通数字滤波方法,特别是对心电信号中QRS波群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在心电信号的处理、分析和自动识别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处理技术

    作者:肖松山;范世福;张思祥;李彦芳;李昀

    本文根据视觉神经的感知特性和Weber-Fechner定理,提出了新的中值滤波和图像增强等图像处理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细胞显微图像的质量,使之更加符合人眼的观察特性,同时为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 基于神经网络的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研究

    作者:陈天华;郑彧;韩力群;唐海滔

    目的 提取心电信号(ECG)特征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冠心病无创诊断新方法.方法 对ECG进行A/D转换和数字滤波,提取QRS波宽度、R-R间期和ST段电平3个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采用3层结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信号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应用该网络对未处理的ECG样本进行识别.结果 BP网络对12个信号样本经过约1 500次训练,网络可从样本中正确识别出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样本,应用该网络对20个未处理ECG样本进行识别,除一个样本之外,其余样本同样可被正确识别.结论 研究表明本文基于ECG特征参数和神经网络的无创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心电基线漂移去除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延军;严洪;王增丽

    基线漂移可严重影响心电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滤波法和拟合基漂法是去除心电基线漂移的两类主要算法.本文讨论了形态滤波、中值滤波、线性相位FIR滤波、小波变换、形态和小波相结合、中值滤波和小波相结合等去除基漂的滤波方法,并与导数法与坐标法这两类基漂拟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滤波法实现简单,但精度较低;分段拟合法去除基漂的效果更好,有自适应的特性而且失真较小.无论是实时性还是准确性,基漂拟合法都比滤波法更有优势;但某些场合下,基漂拟合点的提取十分困难,此时只能使用滤波法.本文比较了基漂去除的常用方法,从而为基漂去除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模式识别和数字滤波联用检测希氏束电图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训;叶玉玲;杨圣;张丽敏;万胜春;韩继标;邹宝明

    目的:研究模式识别和数字滤波联用检测希氏束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同中国科技大学、鑫盛公司等单位合作,用希氏束检测仪、A/D 采集系统记录心内和体表希氏束电图,用模式识别和数字滤波联用技术处理7条杂种犬心脏微信号.结果:均获得心内和体表逐搏希氏束电图.体表记录的 A-H 43±5 ms,H 15±2 ms,H-V 37±6 ms;心内记录的 A-H 42±6 ms,H 15±3 ms,H-V 37±5 ms.体表记录和心内记录资料经χ2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体表记录的希氏束图形几乎与心内记录的图形一致,实现了从体表提取希氏束电图的目标.

  • ECG信号预处理的综合实现方法

    作者:唐雅青;王志中

    体表电极检测到的ECG信号常含有不同类型的干扰,因此,检测分析前要进行预处理.文中采用数字滤波处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全面详细地阐述了对心电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微分、平方非线性放大、移动窗积分等一系列预处理措施;用matlab验证来自MIT-BIH数据库的心电信号的处理效果.由结果可知,用文中方法消噪的同时又有效地恢复和放大了波形特征信息,优化了心电波形,为后继检测和分析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由于其简单易行,为临床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 基于MSP430的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设备的研制

    作者:刘状;李鑫;霍旭阳

    目的:针对目前市面上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设备体积大、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一款稳定性高、功耗低、可实时检测心率的可穿戴设备.方法:该设备以MSP430F2013为主控芯片,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特定波长红外光,利用同一波长的光电三极管接收反射的光信号,从而设计出前端采集电路,用于测量手腕部的脉搏信号;利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内置的SD16模块进行高分辨力模数转换,再对转换结果进行数字滤波、特征识别等数字信号处理,得到脉搏波和心率信息.结果:设计的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设备能够减弱运动对心率数据及波形的影响,从而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波形更加稳定.结论:该设备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心率数据,有利于积极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 电子胶囊分频激磁定位体内装置的数字化设计

    作者:罗忠钰;郭旭东;秦锐华;张慧河;张丽华

    目的 根据多交变磁场源电磁定位理论,设计用于电子胶囊磁感定位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以减小电子胶囊的体积与功耗.方法 基于STM32单片机,使用快速数字滤波、峰值检测、频率检测等软件算法替代模拟滤波、峰值检测、比较电路等模拟硬件电路.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峰值检测和频率检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1%和0.28%,可编程放大器的理论放大倍数与实际放大倍数线性关系基本一致,其平均比例差值为4.51 dB.结论 设计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以替代部分模拟硬件电路,为减少电子胶囊的体积和功耗提供了基础.

  • 肌电引导治疗仪的设计

    作者:朱显武;杨群清;郑焜;王永国;楼正国

    介绍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医生确定靶肌肉的肌电引导治疗仪.该仪器经过临床初步试验,效果良好.

  • 数字式喉音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作者:焦青;郭永新;孟庆国;王先运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喉音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声卡输入及软件滤波,重点讨论了双声卡的安装及喉音信号的软件处理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通道声音信号的A/D转换方法.该系统具有性能可靠,安装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

  • 便携式心电监护中实时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陈静;钱立峰;向馗;周林海

    针对心电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心电信号数字滤波、心电波形的动态显示、心电数据存储等问题,阐述了3个可用于心电信号实时处理的方法:一是运用滤波器频谱的周期性减少了滤波器系数个数,提高了运算速度,并根据卷积公式特点实现了数字滤波的实时性;二是运用基于内存虚拟屏幕技术实现心电波形动态显示,解决了屏幕闪烁和绘图不连续问题;三是采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实现了心电数据存储.所有方法均考虑实时性要求,并已成功用于课题组开发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体表逐搏希氏束电图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梅;陈训;陆坤

    目的探讨逐搏体表希氏束电图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使用极低噪声3通道高增益放大器,16位A/D转换,通过USB接口,应用模式识别和数字滤波联用方法对微信号进行处理,对36例志愿者和30例患者进行体表逐搏检测,并对60例患者应用心内导管记录方法和体表逐搏检测方法进行实时对照研究.结果36例志愿者、30例患者和60例经心内导管对照的患者用体表逐搏希氏束检测仪均清晰地记录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希氏束电活动,检测成功率100%.结论用体表逐搏记录到的希浦氏电活动是可靠的.希氏束电图的逐搏检测对电生理研究和诊断房室传导阻滞有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

  • 体表希氏束电图检测新方法

    作者:陈训;叶玉玲;杨圣;张丽敏;万胜春;韩继标;邹宝明

    希氏束电图(HBE)是描记心内传导系统电位变化的曲线,其电信号极其微弱,只有1~10μV左右,通常的放大方法无法记录到.我们采用数字滤波加模式识别的新方法,联合研制出TZXJ-1型体表逐搏希氏束检测仪,对7只杂种犬进行了动物实验,取得了满意的图形.

  • 心电信号中工频干扰的消除

    作者:周静

    研究了消除心电信号工频干扰的几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优缺点,从实用角度阐明了各种方法的滤波性能.

  • 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连续心电记录

    作者:石波;刘胜洋;陈建方;张根选;曹阳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慢性心脏病患者的日益增多,自由活动状态下的长时间动态心电监护成为必要.本文采用低倍数放大、高分辨率模数转换和实时数字滤波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微型心电记录系统,具有输入信号动态范围(ISDR)>100 dB、共模抑制比>100 dB、内部噪声水平<5 μV (RMS)等特征,使用2节7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4 h以上,并可将心电数据保存在存储卡内.实验表明,在静止、走路、运动等状态下记录的心电P-QRS-T波群显示平滑清晰,能够满足自由活动状态下心电监护和分析的要求.

  • JP-303型极谱分析仪的原理及维护

    作者:陶波;张虎军

    极谱分析仪是药厂、医院以及卫生检验部门常用的检验设备,JP-303型极谱分析仪,是由专用微机控制的全自动智能分析仪器,在测试过程中实时显示极谱曲张和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统计学误差处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验设备.本文主要叙述该型设备的主要原理及日常维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