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对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永刚;杨军琪;刘鹏;李星;刘列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对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6).其中研究组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IL-6和PCT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且术后患者炎症水平变化更小,术后感染风险更低.

  • 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作者:关凯

    目的 :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4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 、 研究组各24例.常规组经髂腹股沟入路,研究组经改良Stoppa入路.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 、 手术切口长度 、 术中失血量 、 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具有微创 、 失血量少 、 术后康复快 、 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 应用.

  •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雷

    目的 分析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非DVT组.分析术后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38例患者中出现DVT的有30例,为DVT组,未出现DVT的有208例,为非DVT组,两组患者性别、抽烟、牵引制动、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肥胖、高能创伤、静脉曲张、年龄>40岁、术前卧床时间>3 d占比显著高于非DVT组,术前抗凝预防、踝泵练习占比显著低于非DV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均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肥胖、高能创伤、未进行术前抗凝预防、静脉曲张、未踝泵练习、年龄>40岁、术前卧床时间>3 d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在术前与术后要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预防与处理措施.

  •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许鹏雍;陈俊;班付伟;梁广权;黄刚;黄金实;梁善校;廖正文;李辉

    目的 通过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 前瞻性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的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z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复位质量状况、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00%(34/40),稍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5.00%(18/40)及45.00%(18/40),对照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0.00%(16/40)及42.50%(17/40),两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7.02±3.45)min、(668.29±55.45)ml及(17.08±2.53)分,对照组分别为(16.78±3.32)min、(679.39±57.37)mL及(17.25±2.68)分,上述3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改良 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手术处理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相比于改良Stoppa 切口入路而言,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处理移位程度较大的骨盆骨折以及显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不会受限于膀胱损伤等病变.

  • 第一届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学组年会暨第四届长海创伤骨科焦点论坛

    作者:

    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长海医院主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一届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学组年会暨第四届长海创伤骨科焦点论坛”将于2015年12月12—13日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锦雪苑酒店)召开,会议将同期举行《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优秀论文评审会。本次会议将邀请王满宜、曾炳芳、张英泽、姜保国、唐佩福、张长青等数十位全国知名专家就髋部骨折、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技术及肩肘外科治疗策略等领域的经验和新进展进行授课、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将针对近年来创伤骨科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专题研讨和操作演示,以及精彩的病例讨论。

  • 骨盆髋臼骨折系列研究

    作者:吴乃庆;孙俊英;王道新;范卫民;金正帅;李翔;王青;宋李军;司卫兵;曹晓健

    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是20世纪后期骨科领域的重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和苏大附一院率先在国内对骨盆髋臼骨折提出急救新概念、应用介入放射、提出骨折分型、改进手术方法、发明内固定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系列研究.

  • 3D打印个体化塑形导板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郝申申;刘志斌;王飞;刘延雄;王延峰;王博文;曹心浩;薛小伟

    目的 介绍3D打印个体化塑形导板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例成人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患者行骨盆薄层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行三维重建,在软件上进行模拟骨折复位.设计并制作指导钢板塑形的3D打印个体化塑形导板.术前依据塑形导板完成预植入钢板折弯塑形.术后Matta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和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随访中未出现不良并发症.解剖复位10例,功能复位1例.Matta评分评估优良率达90.9%;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Harris评分评估优良率达81.8%;优6例,良3例,可2例,差0例.结论 在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中,应用3D打印个体化塑形导板不仅制作简单可行、节省时间和材料;而且具有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

  • 多切口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例

    作者:谷锐;周伟娜;石利涛;翟栋

    目前,临床上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越来越常见,骨折粉碎程度越来越复杂,对手术治疗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如果手术入路选择恰当,大多数髋臼骨折可以通过单纯的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满意治疗[1].但对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单一切口往往达不到手术目的,此时就需要考虑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在以往的手术中,应用多的就是传统髂腹股沟入路[2]和Kocher-Langenbeck入路(简称K-L入路)[3].随着时代的发展,改良的Stoppa入路[4]逐渐得到推广,并且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于2015年5月收治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例,成功完成了承德地区第1例多切口联合入路(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K-L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梁宗希

    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骼腹股沟入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Stoppa入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显著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改良S t o p p a入路手术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知道临床推广应用.

  •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作者:唐文;杨亚东;赖光松;刘氜;张飞;魏晓军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和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0月~ 2017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ile分型:B型6例,C2型9例,C3型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前方采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骨折,合并后柱或后壁骨折复位不理想者,则辅助后路K-L切口显露,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伤后6~15d内完成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1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0 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10.3 cm.术后VAS疼痛评分:2例重度疼痛,15例中度疼痛.术中出现髂外静脉小破裂口损伤2例,给予缝合修复;1例后路切口出现术口感染,经拆线引流及换药后愈合;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复查X线及CT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良率89%;Merled'Aubigne评分评价患髋功能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结论: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以很好的从前方显露和复位固定一侧骨盆,尤其是有利于髋臼顶部四方区部分的手术操作,而且切口损伤和并发症较小.

  • 经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对比

    作者:兰小勇;马海萍;廖学勤

    目的 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取的骨盆髋臼骨折病人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7).对照组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实验组给予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入路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解剖复位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结论 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少,骨折复位质量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 第三期全军骨折骨不连骨盆髋臼骨折学习班暨MO理论研讨会通知

    作者:

  • 3D打印在髋臼骨折并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林勇;陈秋生;钟美莲;刘金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并骨盆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应用3D技术打印出骨折模型在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髋臼骨折并骨盆骨折患者,均于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应用3D技术打印出骨折模型,依据骨折模型设计手术方案,记录手术入路、选用内固定钢板长度、螺钉数量长度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依据1:1比例打印出来3D骨折模型,设计手术采用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选用5~14孔骨盆弧形钢板1~3个,钢板弧度25°~72°,螺钉数量6~16个,螺钉拧人选择避免进入髋臼内尤其紧贴髋臼关节边缘的方向;6例实际手术时间(97±48)min,术中出血量(200±95)mL,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一致,所用5~14孔骨盆弧形钢板数量、弧度,螺钉数量及螺钉拧入方向与设计手术方案完全一致;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及CT,显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无关节腔内穿入螺钉,Matta评估均为优.结论 在髋臼骨折并骨盆骨折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订手术计划,可使手术更加精确和个性化,提高了复杂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率.

  • 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磊

    我们对25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用StoPPa入路手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50例,上述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1].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2.1±10.2)岁,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2例;治疗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3.4±10.0)岁,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髋臼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海立;孙家元;张弢;刘磊;杨宗酉;李旭;张英泽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髋臼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5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两组:接受低分子预防的抗凝治疗组84例和未接受低分子预防的常规治疗组131例.分析两组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2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抗凝治疗组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为4.76%,常规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发生率为15.26%,抗凝治疗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与血栓形成不相关,而年龄和合并伤与血栓形成明显相关(P<0.05).结论 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能降低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但使用率偏低.

  • 重度不稳定骨盆髋臼骨折的急救处理与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邵晏清

    目的:探讨重度不稳定骨盆髋臼关节骨折相关急救处理方法并对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40例重度不稳定骨盆髋臼关节发生骨折的患者资料,对相关急救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诊治和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40例患者中,死亡率为2%,休克率在67%,多发伤几率在53.29%;在35例随访临床专科中,致残率4.38%,优良率为84.85%.结论:对于重度不稳定骨盆髋臼关节骨折患者来说,缩短临床诊治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抑制患者出血、抗体克十分关键.

  • 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苏以林;王钢;王瑞金

    目的 建立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94例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病历资料完整病例,选择与并发症相关生理学及手术严重度评分为变量,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回归系数,建立其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其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数据建立的骨盆髋臼骨折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为:ln P/(1-P)=-13.83+0.47×PS+0.33×OS(P:预测并发症发生概率;PS:术前生理学评分;OS:手术严重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88±0.037、截断点P=37%、灵敏度84.21%、特异度82.14%、符合率82.98%、误判率15.79%及漏判率17.86%.结论 本组资料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手术风险.

  • 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手术导航数字化研究的总结

    作者:贾谊;王钢;陈凯宁;张大保;游景扬;李岗;刘善宇

    过去50年里,骨盆髋臼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发展迅猛[1],切开复位内固定一直是髋臼骨折治疗的标准方法[2].近20年来,许多学者提出经皮拉力螺钉固定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髋臼前后柱骨折,但是由于解剖学形态复杂、周围血管神经丰富,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许多技术性难题的限制.

  • 3D打印技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曦明;曾文波

    由于骨盆髋臼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因此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断较为困难,治疗较为棘手.骨盆髋臼骨折大多因高能量引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常合并盆腔脏器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等,病死率10%~30%.3D打印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为载体,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制造出三维实体,可以实现对骨盆髋臼结构的全景真实模拟,可辅助医生进行骨盆髋臼骨折的术前诊断、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并能制作个体化植入物.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郭超

    目的:研究3D打印对陈旧性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2016我院收治的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病患78例,其中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检测手段利用计算机进行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完成内固定术;观察组40例应用CT三维重建图像生成虚拟模型,加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以优化方案.结果:在手术中其手术耗时 、透视次数 、术中失血,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可有效改善常规内固定术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