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治疗

    作者:唐中山;毛利峰;魏广金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吡柔比星不同灌注时间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比较

    作者:骆莉萍;吴振启

    目的 探讨行经尿道电切术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吡柔比星不同灌注时间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行经尿道电切术表浅性膀胱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于术后14d给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观察组灌注治疗时间30 min/次,对照组15 min/次,2组灌注频率均为每周1次,每个疗程8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24个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8、12、24个月复发率(3.57%,5.36%,7.14%)低于对照组(8.93%,12.50%,19.64%) (P<0.05);观察组治疗后12、18、24个月生存率(100.00%,96.43%,92.86%)高于对照组(92.86%,87.50%,80.36%)(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膀胱刺激征、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6.79%,21.43%,5.36%)高于对照组(7.14%,8.93%,0)(P<0.05).结论 行经尿道电切术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吡柔比星30min/次灌注治疗可降低远期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需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灌注治疗时间.

  • 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健;木拉提·马合木提;张李晓;袁新华;王争信;阿里木·塔;艾克帕尔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1例行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组20例于经尿道电切术后1~2 d给予吉西他滨0.4g膀胱灌注,之后膀胱灌注1次/周,连续灌注6次后改为2周1次,共治疗8次.术后3个月评定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王正德;吕云凯;张扬;韩建秋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58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尿道狭窄28例,膀胱颈部狭窄及挛缩15例,继发岀血7例,腺体残留5例,前列腺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 尿道狭窄、膀胱颈部狭窄及挛缩、继发岀血、腺体残留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经给予定期尿道扩张、尿道狭窄切开、瘢痕切除、前列腺再次电切、止血等处理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效果良好.

  • 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冷建荣;唐琼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中经尿道电切术(TU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9±44)min;平均冲洗时间(1.2±0.6)d;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为5.4 d;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尿失禁,大尿流率术前为(6.2±4.6) mL/s,术后3个月为(22.8±3.4) mL/s,生活质量评分术前为(4.8±0.3),术后为(2.1±0.4),国际前列腺的症状评分术前为(27.6±4.6),术后3个月为(6.7±3.4),三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可靠的治疗方法,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作者:刘瑞强;石奇刚;王瑞霞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18例.结果:18例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中,16例随访6~40个月,治愈12例,明显好转4例.结论:分析讨论了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方法,并提出了电切的范围,电切深度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重要性,认为该方法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 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强;李留法;娄付玲

    目的:探讨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癌加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膀胱癌并前列增生的手术方法,28例均同期行经尿道膀胱癌加前列腺电切术.结果:随12~30个月,有4例术后复发膀胱肿瘤,复发时间为术后16~28个月不等,平均18.6个月,无尿道及前列腺窝转移,未再次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例.结论: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可减少经费,缩短住院时间.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临床体会

    作者:曹中良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对36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6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漏尿等严重并发症,复发2例(5.55%),均为异位复发;术后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残余尿、大尿流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术,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18例报告

    作者:郎顺利;张浩洁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手术经验.方法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发生输尿管囊肿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59岁,囊肿位于左侧10例、右侧8例、双侧3例.其中9例伴有同侧肾脏不同程度积水,2例伴有囊肿内结石.主要症状为反复尿路感染7例,无痛性肉眼血尿8例;腰部及下腹部胀痛5例,常规体格检查发现2例.18例患者均常规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为输尿管囊肿13例,2例为膀胱结石.16例行静脉造影检查,13例诊断为输尿管囊肿.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为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囊肿直径约为1.8~5.2cm.结果本组患者均经一次手术切开囊肿,18例术后均获随访6~22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复查IVU及B超提示囊肿消失.肾脏积水明显改善.术后行膀胱造影16例,有3例有轻度反流,均为囊肿较大,切开长度较长者,2例合并结石患者也在此列,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较开放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经尿道电切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7例报告

    作者:宋瑞彬;董山峰;崔自刚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06—2014-06间收治的7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超声、ⅠⅤP、膀胱镜明确诊断。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除术,术中保留上方囊壁作为抗反流的活瓣。合并结石患者采用大力钳碎石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症状缓解,6例肾积水消失,1例减轻。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韩利平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体会。方法对4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是否复发。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80 min。术中无发生大出血、膀胱穿孔,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年,复发率为15.91%(7/44),其中5例再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愈,其余2例进行膀胱全切除术。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张学红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并组织实施.结果 120例TURP患者通过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其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均消失,增进了患者的舒适,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细致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本病的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起重要的作用.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浩

    目的:在临床上,针对腺性膀脱炎患者,主要观察并分析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共同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共12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分别62例,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得出治疗组中显效48例(77.42%)高于对照组显效29例(46.77%):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71%,因此,给予患者同时使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过程中,应该广泛选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共同进行对症治疗,从疗效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来看,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自身耐药性,因此,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能显著提升患者痊愈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闫素霞;闫秋荣

    对2009年9月~ 2012年7月期间,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其:①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2例患者出现继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治愈.②住院时间:短8d,长13 d,平均(9.5±1.9)d.③治愈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现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作者:刘建华;任选义

    目的 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和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46例BP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URP组给予TURP治疗,TPKEP组接受TPKEP治疗.对比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质量、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生活质量评分(QOL)等预后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后,TPKEP组总有效率94.52%(69/73)明显优于TURP组的83.56%(61/73)(P<0.05).与TURP组相比,TPKEP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腺体切除质量大(均P<0.05);术后并发症为17.8%(13/73),明显低于TURP组的32.9%(24/73)(P<0.05).随访6个月后,TPKEP组QOL评分、RUV和Qmax均明显优于TURP组(均P<0.05),但两组IPSS评分和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远期预后良好.

  •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艺;吴育峰;魏澎涛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电切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6例,4周后再次电切,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无严重出血或膀胱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36个月,复发4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低等优点,再次电切可将其有效地修正,并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86例临床分析

    作者:乔庆东;王光军;杨东俊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TURP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125min,术后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5.8±4.6分降至11.9±3.2分,膀胱残余尿量由术前98±45ml降至26±15ml.未发生永久性尿失禁及电切综合征.结论 TURP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 经尿道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慧锋

    目的 观察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规灌注的28例为对照组,早期灌注的2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确切,可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彦君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郑煤集团总医院接受诊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91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 =47)和对照组(n =44)。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洗,对照组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7,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7,P >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472,P <0.05)。结论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洗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白斑3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涛;张瑜;吴大力;陈海平;晏凌飞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白斑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尿道电切术术后辅以常规膀胱灌注药物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周后23例症状消失,8例好转.随访3个月~2年,复发1例,无恶变患者.结论 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腺性膀脱炎合并膀耽白斑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术并辅以膀胱药物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白斑的有效方法.

511 条记录 15/26 页 « 12...1213141516171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