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缺氧对神经胶质细胞hif-1基因表达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苏心;张文治;蔡英

    目的 探讨缺氧环境对培养的新生鼠大脑胶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HIF-1)基因表达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SD新生鼠大脑神经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6h(5%CO2、95%空气)和缺氧组:缺氧培养6 h(5%C02、1%O2、94%N:).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 方法 测定细胞hif-1和bel-2、bax基因表达. 结果 缺氧组hif-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组bcl-2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bax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 结果 缺氧6 h可引起胶质细胞hif mRNA表达增加但促进细胞凋亡.

  • 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作者:王彦刚;赵丽;章翔;费舟;刘卫平;贺晓生;付洛安;张剑宁;蒋晓帆;李兵;曹卫东;高大宽;郭庆东;刘恩渝;林伟

    目的 总结分析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腩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研究41例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缺血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救治 方法 和预后状况. 结果 41例患儿中坠落伤24例,占58.5%;新生儿产伤10例,占24.4%,二者合计占82.9%.30例(73.2%)患儿伤后症状进行性加重,11例(26.8%)患儿病情稳定后又分别出现新的症状,复查头颅CT发现大面积脑缺血.而伤后1 d内出现大面积缺血6例,1~3 d出现的23例,3 d至1 w以上出现12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测11例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Vm)120 cm/s140 cm/s,2例Vm<30 cm/s.手术治疗34例,主要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减压术等.41例患儿均接受尼莫同、罂粟碱、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不同药物组合治疗.部分病例还给予静脉滴注尿激酶.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恢复良好22例(53.7%);中残8例(19.5%);重残5例(12.2%);植物生存1例(2.44%);死亡5例.死亡率12.2%. 结论 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缺血的病例以坠落伤和新生儿产伤较多见,脑缺血的发生与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所致的脑血管痉挛有紧密的关系,大面积脑缺血的危害性大,致残、敛死率高,早期的扩张血管和改善循环治疗,是预防和改善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缺血的为有效的治疗 方法 .

  • 不同浓度人参皂甙Rd对次声性脑损害的保护

    作者:石洁;赵钢;夏峰;饶志仁;刘娟芳;徐晓菲;叶瑞东

    目的 观察次声对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不同剂量人参皂甙Rd对其脑损害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通过Y型电迷宫训练将成绩相近的SD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均接受16 Hz 130 dB的次声作用4 h/d.3个药物组在次声作用前3 d开始分别给予小同剂量(30 mg/kg、10mg/kg、2 mg/kg)的人参皂甙Rd.次声作用7 d后再次评定每组大鼠的迷宫成绩,并用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免疫标记法检测海马内ssDNA(凋亡细胞)数.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次声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标记的ssDNA阳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单纯次声组相比人参皂甙(30 mg/kg、10 mg/kg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了学习记忆功能下降,ssD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 16 Hz 130 dB次声可引发大鼠海马损伤、细胞凋亡、记忆功能减退,人参皂甙可明显减轻这些损害.

  • 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

    作者:魏宇佳;赵洪洋;姜晓兵;靳峰;武汉

    目的 建立免疫磁珠法分离,并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 将术中取得的脑胶质瘤标本,通过剪切、消化和吹打成单细胞悬液,筛网过滤,免疫磁珠分选试剂盒分选出CD133+细胞,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球,取第3代进行诱导分化,分化前后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鉴定肿瘤干细胞及分化后细胞. 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出的CD133-细胞,可悬浮生长并形成神经干细胞样细胞球,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阳性,分化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小管相关蛋白β-3(β-tubulin 3)和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特异性抗原,而巢蛋白、CD133阴性,并具有肿瘤的核型. 结论 免疫磁珠分选法可避免原代培养中众多细胞混杂牛长的发生,能够从大量肿瘤细胞中分离出只占极少比例的肿瘤干细胞,细胞结合磁珠后在体外可以长期培养和传代,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并为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于加省;雷霆;陈劲草;陈坚;李龄

    目的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相对少见,本文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25~54岁,平均37岁;8例为单发病灶:位于颈段2例,胸段5例,腰段1例;4例为多发病灶:1例为颈段2个病灶,1例为胸段2个病灶,2例为胸腰段各1个病灶。12例患者均经手术伞切除病变,病理学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7例,不明显3例,即刻加重1个月内恢复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60个月,未见1例复发。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有症状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强调显微手术镜下操作,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和保护脊髓。

  • 中风后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促进局部脑缺血后神经再生

    作者:朱兴宝;Jasmine Lee;Jill Wong;Wan Loo Tan;王延华;冯忠堂;肖志成;Ivan Ng

    目的 评价中风后给予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对局部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成功诱导左侧局部脑缺血后,经腓肠肌注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立体定向注射生物素葡聚糖胺追踪皮质红核投射的新生轴突. 结果 中风后给予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可增加跨过中线终止于对侧红核相应区域的生物素葡聚糖胺标记阳性交叉纤维(P<0.05). 结论 中风后给予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可促进局部脑缺血后的轴突再生.

  • 大鼠实验性脑室出血后LN及LNR-1在脑内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孟辉;张礼均;王俊伟;邓聪颖;冯华

    目的 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层粘蛋白(LN)及其受体LNR-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出血后慢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实验组,将枸橼酸化的0.1 ml自体静脉血注入实验组大鼠侧脑室内建立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模型(假手术组注入0.1 ml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 方法 观察出血后不同时间LN及LNR-1在脑内的表达变化. 结果 实验组30 d出现脑积水为80%(4/5)、其余组别未出现慢性脑积水;实验组出血后LN在纵裂池、软脑膜、蛛网膜、硬膜、脑内毛细血管壁、蛛网膜下腔血管壁的表达在3 d时增加,7 d表达继续增加,14 d表达强,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30 d仍强烈表达;实验组出血后LNR-1在脉络丛的立方上皮细胞胞浆及顶质膜、室管膜细胞、软脑膜细胞、蛛网膜细胞、硬膜、纵裂池、胶质细胞的表达增加.LNR-1在蛛网膜下腔的表达变化与LN基本一致. 结论 大鼠脑室出血后LN及LNR-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蛛网膜纤维化的过程,从而在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14-3-3β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曹磊;章翔;曹卫东;章薇;林洪;董文鹏;甄海宁;杨晓亮;霍军丽

    目的 探讨14-3-3β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3-3β亚型在8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14-3-3蛋白β亚型只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在胶质细胞中未见表达.β亚型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达阳性率及免疫反应评分(IRS)分别为60%、1.86±1.83.Ⅰ~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β亚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50%(10/20)、70%(14/20)和80%(16/20).Ⅰ~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β亚型IRS分别为0.88±0.27、1.15±0.28、2.19±0.37和3.23±0.47.不同恶性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中,14-3-3蛋白β亚型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但其IRS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4-3-3β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且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强,14-3-3蛋白β亚型住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莺要作用.

  • 微血管多普勒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世明;徐峰;惠品晶;刘曼;崔岗;卞杰勇;王中;周幽心;周岱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MVD)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在23例26个脑动脉瘤夹闭前、后,使用MVD对动脉瘤、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动脉瘤夹闭后,瘤体内涡流存在时,加强瘤颈的夹闭力,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血流降低或消失时,改变动脉瘤夹夹闭位置,使载瘤动脉和或穿支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 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检测到涡流或毛刺样血流信号.21个动脉瘤夹闭术后,瘤体内涡流消失,载瘤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频谱良好;3个动脉瘤行孤立术后,瘤体内频谱消失,2个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夹闭加清除术.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完全夹闭2个动脉瘤,4个动脉瘤载瘤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调整动脉瘤夹夹闭位置后,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术后头颅CT示,所有病例无脑梗死.3例眼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和1例小脑上动脉瘤出院前作DSA检查,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和相关血管无闭塞或狭窄现象.其他病例均作CTA复查,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保留良好,动脉瘤消失. 结论 MVD在动脉瘤夹闭术中是一种安全直接,快速简便和经济有效的监测 方法 .

    关键词: 多普勒 动脉瘤 手术
  • 大鼠嗅上皮神经干细胞自体免疫原性的体外测定

    作者:薛涛;查定军;乔莉;陈福权;卢连军;邱建华

    目的 本实验拟阐明大鼠嗅上皮神经干细胞(NSCs)的免疫原性,为临床NSCs移植治疗和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方法 本实验通过将成年大鼠嗅上皮分离、培养出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NSCs.将大鼠嗅上皮NSCs分别与自体以及异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共培养,共分为4组,使用cck-8比色法测定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能力,观察不同来源NSCs刺激PBMCs的增殖情况. 结果 异体的嗅上皮NSCs对于PBMCs的刺激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同体细胞. 结论 嗅上皮NSCs在体外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促进PBMCs增殖,移植时需注意免疫排斥问题.

  • GDNF诱导分化骨髓基质细胞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束汉生;朱成;王淮;王昊;汪恩焕;温振东;周钟阳;闫秀琴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诱导分化骨髓基质细胞(BMSCs)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分离和纯化的BMSCs,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和GDNF诱导分化.分别将经GDNF诱导分化(A组)和未经GDNF诱导分化(B组)的BMSCs移植到P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PD模型对照组(D组).于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旋转行为变化,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方法 分析比较各组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 结果 ①旋转行为检测显示,C组和D组在所有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在移植后7~30 d,A组和B组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旋转行为明显减少(P<0.05);A组比B组旋转行为减少更为显著(P<0.05).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显示,A组与B组比较,GFAP和T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但各组自身各时程比较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组的BMSCs脑内移植有效地改善了PD大鼠模型的旋转行为,提高了移植后TH阳性细胞的数量.

  •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探讨

    作者:刘鸣;华续明;江峰;万亮;王旭辉;仲骏;李世亭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及综合治疗. 方法 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血管内栓寒技术治疗cAVM 20例,栓塞剂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 结果 6例达到完全或90%以上栓塞,10例60%~70%栓塞,4例50%左右栓塞.未能完全栓塞的14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Ⅲ级;6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痊愈,4例病灶缩小. 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 方法 安全性好,损伤小,单纯栓塞可治愈部分cAVM,栓塞深部的供血动脉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c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是c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九节龙-Ⅲ经BAD凋亡途径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

    作者:林洪;章翔;程光;汤海峰;章薇;董文鹏;甄海宁;曹卫东

    目的 研究九节龙-Ⅲ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及其内在机制. 方法 四甲基偶氨唑蓝(MTT)分析药物对U251细胞及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染色、Hoechst 33342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子(BAD)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 结果 九节龙-Ⅲ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U251细胞活性(P<0.05,IC50=8.2μg/ml),诱导染色质浓聚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改变,且浓度低于40μg/ml时不抑制胶质细胞活性(P>0.05).Western blotting发现U251凋亡细胞内BAD表达明显增加、去磷酸化并被裂解. 结论 九节龙-Ⅲ经BAD去磷酸化和裂解的凋亡途径诱导了胶质瘤U251细胞的显著凋亡.

  • 超早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诊疗体会

    作者:丁文锋;徐向飞

    我院1998年至2007年共收治53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现报道如下:

  • 颅脑火器伤的治疗探讨

    作者:张渊;李建勋;赵天来;石存兰

    近年来民用枪械的不断增多,颅脑火器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我们对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进行研究.近几年共收治颅脑火器伤32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弥漫性轴索损伤30例救治探讨

    作者:张兰田;魏心礼;周斌彦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头颅在外力作用下,颅内剪切力引起神经轴索断裂变性为特点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意识障碍为特点的综合症.DAI存在于各种程度的颅脑损伤中,约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42%,死亡率高达50%,恢复良好者不及25%[1].

  •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8例报告

    作者:郑大海;胡军;惠鲁生;王芳;刘国锋;李会光;王科文

    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7年4月采用锁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8例,现报告如下:

  • microRNA与胶质瘤的研究现状

    作者:秦娜;邓艳春

    microRNA(miRNA)是继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之后,发现的又一调节mRNA稳定和mRNA翻译的一类非编码RNA.

    关键词: microRNA 胶质瘤
  • STAT3 与脑胶质细胞瘤

    作者:尹一恒;章翔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浸润广泛,手术极难全切,辅以放化疗效果也不佳,所以寻找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细胞信号的转导及细胞周期调控等领域.

  •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作者:牛立健;袁绍纪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如:先天性脊柱裂、脊髓纵裂、硬脊膜内、外脂肪瘤、腰骶脊膜膨出修补术后脊髓粘连等原因引起脊髓或圆锥受牵拉,致使脊髓末端位置过低,脊髓发生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变性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征[1~3].

  • 伴随moyamoya病的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1例

    作者:王来兴;刘建民;黄清海;杨志刚

    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distal anterior ehoroidal artery aneurysm,DAChAA)是一少见疾病,伴随moyamoya病的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更是罕见.现将我院成功救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手术及血管内栓塞治疗PCOAA伴发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利勇;杜立新;刘卫东

    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通常是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分叉出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的常见类型.

  • 36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显微手术分析

    作者:张施远;游潮

    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表现: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24~66岁.<40岁7例,≥40岁29例,平均年龄49岁.首发症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35例,伴颅神经麻痹4例,瘫痪4例,1例因颅内占位症状就诊.8例合并有高血压病.术前动脉瘤破裂出血一次25例,二次7例,三次4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6例,Ⅳ级3例.

  • 加强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付洛安

    脑膜瘤(meningioma,MG)是颅内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7%~20%,仅次于胶质细胞瘤.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年幼者较少,其中又以女性为多见.脑膜瘤多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主要发生于蛛网膜颗粒或绒毛.

  • 颅脑损伤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作者:张毅;赵婧;刘恩重

    我国颅脑损伤发生率和致死残的患者在逐年增加,但不少临床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法属于经验性,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合理性,甚至是错误的.积极开展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埘照研究,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来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 额颞开颅硬膜外治疗鞍结节脑膜瘤7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刘军;李忠民;王健;位振清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方法 ,提高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7例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病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6~65岁,平均(43.6±2.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7例均先行额颞开颅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 结果 按Simpson手术切除的分级标准:Ⅰ~Ⅱ级5例(71.4%),Ⅲ~Ⅳ级2例(28.6%),无1例死亡.本组6例(85.7%)视力或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视力无改变者1例(14.3%),无视力恶化者. 结论 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采用额颞入路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大限度的保护视神经及周围结构,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预后.

  • 环氧化酶-2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新军;徐宏;夏祥国

    目的 通过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人脑膜瘤、正常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人脑膜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方法 检测人脑膜瘤、正常脑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侵袭性、瘤周水肿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47例脑膜瘤组织中,36例有COX-2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6.6%,正常脑膜无COX-2表达.COX-2在患者的年龄(P>0.05)、性别(P>0.05)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肿瘤病理分级(P<0.01)、侵袭性(P<0.05)、瘤周水肿(P<0.05)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OX-2在脑膜瘤中普遍表达,其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侵袭性、瘤周水肿等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COX-2可能在人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雷霆;舒凯;韩林;陈坚;陈劲草;王和平;郭东生;李龄

    目的 探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相关问题的处理 方法 .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6年问我科收治的37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过程及疗效预后情况. 结果 所有病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并按Simpson手术分级评定手术 结果 .肿瘤令切(Ⅰ、Ⅱ)32例,其中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力下降3例,2例不全瘫痪.术后1年MRI扫描,Ⅰ、Ⅱ级切除组病例未见肿瘤复发,Ⅲ级切除有2例复发,次全切除组(Ⅳ级)全部复发. 结论 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仔细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间的蛛网膜间隔,在充分保全与肿瘤粘连血管、神经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肿瘤复发.对未能全切病例,术后放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 侧脑室脑膜瘤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蔡博文;朱创业;周良学;陈兢;杨咏波;游潮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脑膜瘤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 方法 和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分析51例脑室内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手术 方法 . 结果 本组病例82.3%存在头痛与视乳头水肿,17.6%表现为阵发性头痛加重,27.4%出现内囊、丘脑、视放射、Werniche区受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采用颞间沟后部人路20例(39%),顶枕入路31例(61%).肿瘤全切48例,新出现偏盲或视野缺损扩大6例,术后出现感觉性失语2例.3例肿瘤大部切除辅助伽马刀治疗.死亡3例(5.9%). 结论 侧脑室内脑膜瘤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少数伴有阵发性头痛加蘑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入路主要有经颞部与顶枕部两种,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注重微创原则,可得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脑膜瘤生物学特性与MRI信号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陶英群;卢亦成;白如林;骆纯

    目的 探讨脑膜瘤手术前MRI信号特征对手术中肿瘤牛物学特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以WHO 2000年腩膜瘤病理分类为基础,追踪研究85例脑膜瘤患者,寻找肿瘤MRI信号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包括供血、质地以及瘤-脑界面是否清楚及其内在联系. 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的脑膜瘤,表现出不同的MRI信号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多数良性脑膜瘤MRI信号均匀、形态规则,肿瘤周围水肿由肿瘤生长部位决定.非典型脑膜瘤MRI信号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瘤周围水肿不明显,间变型脑膜瘤周围水肿则非常明显.血管瘤型、间变型和部分非典型脑膜瘤血供丰富.微囊型、多数上皮型和多数血管瘤型脑膜瘤质地偏软,纤维型、化生型和砂粒体型则质地偏韧、硬.间变型、部分非典型和部分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瘤-脑界面不清楚. 结论 脑膜瘤MRI信号特征的分析能为判断其病理哑型和生物学特性提供线索,有助于临床上制定手术策略,提高疗效.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