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三阶段疗法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37例疗效观察

    作者:戴红;陈金波;覃莉;刘殿秀;叶静;任敏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7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科就诊的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18 ~ 69岁,平均30岁;病程3d~1年,平均1.6个月;有肛门非保护性接触史者28例.所有病例经HPV病毒分型、梅毒血清学及HIV病毒检测,其中HPV6,11型阳性35例,HPV16,18阳性2例;合并梅毒2例,合并HIV病毒感染3例.以CO2激光治疗的肛管尖锐湿疣22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例,诊断和入选标准同治疗组.

    关键词:
  • 线状银屑病1例

    作者:王文娟;漆军;李承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左手拇指斑丘疹,脱屑,痒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手拇指伸侧出现小片红斑,皮损逐渐增多扩大融合,形成线状浸润性斑块,其上少许细小鳞屑,并左手拇指甲板桡侧缘逐渐缺失,轻微瘙痒,自行外用多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效果,皮损无季节变化,不能白行缓解.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药物史,局部无外伤史.皮肤科情况:左手拇指背条带状浸润性暗红斑,其上少许黄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左手拇指甲板桡侧缘可见宽约2mm条带状缺失,甲板表面多数横向黄色沟纹,余甲板未受累(图1).

    关键词:
  • UVA1治疗成人色素性荨麻疹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强燕;陈利红;沈渊;张颖惠;赵肖庆;郑捷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装修工人.胸腹、四肢多发色素性丘疹2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胸部出现多个米粒大小褐色斑疹和斑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诊治.近2个月加重,皮疹渐累及腹部及四肢近端,经酮替芬1mg,每晚睡前1次,口服治疗1个月效果不显,且出现头晕、嗜睡,拟以“色素性荨麻疹”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否认骨骼及消化道系统症状,否认过敏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史,否认阿司匹林、吗啡等药物使用史.

    关键词:
  • 连圈状秕糠疹1例

    作者:袁伟畅;齐潇丽;李诺;白彦萍;郑占才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发现腰背部褐色斑片30年.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褐色斑片,直径约4cm,不伴瘙痒、疼痛等症状,未系统治疗.其后皮损数目不断增多,逐渐累及背、臀部,皮损面积未扩大.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好,饮食好,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高血压病史40余年,现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病史20余年,现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约6mmol/L.高血脂病史40余年,未系统治疗.10年前于本院诊断为“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现恢复尚可.

    关键词:
  • 阿维A治疗毛囊角化病1例

    作者:闫慧敏;赵惠娟;姜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双大腿皮疹伴瘙痒30年.3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大腿起群集分布的红色小丘疹,偶有瘙痒,日光照射及遇热加重,冬重夏轻,外院多次以“毛囊角化症”予间断每天口服维生素A 10万U,皮疹可缓解,但时常反复,渐累及臀部.1个月前皮疹及瘙痒加重.曾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已痊愈,父亲患有毛囊角化病.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双大腿及臀部可见针尖至米粒大红色或褐色毛囊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状或斑块,并可见乳头瘤样增殖性损害,表面覆盖有褐色鳞屑或油腻性痂皮(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基底层上方裂隙形成,棘层松解,可见圆体和谷粒,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毛囊角化病.

    关键词:
  • 扑热息痛片致泛发性固定型药疹1例

    作者:龚锦;刘进先;吴世平;龚少智;赵艳;鲁昌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右手腕、背部起疹约半年,再发增多5d.患者诉约半年前因咽痛发热明显,至当地医务室就诊,予扑热息痛2片/次,2次/d口服,1d后右手腕及背部出现3处红色椭圆斑,伴瘙痒,未特殊处理.约1周后皮疹变为暗褐色,瘙痒缓解.约1个月前患者再次发热咽痛,于当地医务室就诊,再次子扑热息痛片2片/次,2次/d口服,次日右手腕及背部暗褐斑再度泛红、水肿,伴瘙痒,且背部出现类似新发红疹,未治疗,约10d左右红疹颜色变暗,转成暗褐色,瘙痒缓解,6d前再次发热咽痛,患者自行口服自备药物扑热息痛片,2片/次,2次/d,次日右手腕及背部暗褐色斑再度泛红、瘙痒,且双手腕、手背及双足背出现多处类似新发红斑,伴瘙痒明显,部分红斑表面出现水疱,于当地就诊,口服氯雷他定片3d,皮疹颜色略变暗红,但仍觉瘙痒,至本院就诊.

    关键词:
  • 皮肤混合瘤1例

    作者:吴娜;惠海英;党倩丽

    患者男,41岁.右侧鼻孔下方结节8个月.皮肤科情况:右侧鼻孔下方可见一肤色圆形结节,结节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有一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可见大小不一的管状、囊状腔埋在丰富的间质内,间质表现为黏液样改变及软骨样基质.诊断:皮肤混合瘤.

    关键词: 混合瘤 皮肤
  • 汉族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1例

    作者:赵云;李露;余德厚;龙义国;何勤;刘水清;符元华

    患者男,39岁.全身斑块结节伴瘙痒、疼痛1年余.患者为异性恋,有不洁性生活史.实验室检查示:ⅢⅤ初筛及确认试验均为阳性,CD4+细胞计数70个/μL,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均符合Kaposi肉瘤.

  • 双侧乳腺癌术后皮肤转移1例

    作者:周优优;于晓虹;宋智琦;高明阳

    患者女,46岁.右乳腺癌术后2年,左乳腺癌术后半年,胸、腹、背部皮疹3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左右乳房均缺如,遗留手术瘢痕.胸、背、腹部弥漫性水肿性红斑,手术瘢痕附近可见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结节.右侧背部皮疹融合成斑块,表面可见糜烂结痂,无明显渗出.皮损组织病理提示皮肤转移癌.诊断:双侧乳腺癌术后皮肤转移.患者拒绝治疗.

    关键词: 乳腺癌 皮肤转移
  • 获得性对称性肢端角化病1例

    作者:胡凤鸣;戴品;张磊

    患者男,38岁.双手、足起褐色角化性斑片5年.皮损特点为双手及双足背部褐色角化性斑片,接触水后局部变白,冬季明显缓解.患者有鱼鳞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也均有鱼鳞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获得性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 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并血小板增高1例

    作者:李明娥;申小平;陆洪光

    患儿男,6岁.全身皮肤逐渐出现红斑、脓疱半个月,血常规示血小板492×109/L.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层下脓疱形成,颗粒层变薄,部分消失,棘层肥厚,部分呈棒槌状伸入真皮,海绵水肿,见Kogoji微脓肿,真皮浅层组织疏松,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外渗,散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诊断: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并血小板增高.

  • 疣状角化不良瘤1例

    作者:张欢;储召娓;向桂琼;耿松梅

    患者女,40岁.右颞部褐色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右颞部可见约1.2cm×1.2cm大小褐色角化性结节,中心呈脐形凹陷,表面不光滑,无红肿、破溃,边界清楚,质地较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杯状凹陷内充有角栓,棘层肥厚,凹陷内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即圆体和谷粒.诊断:疣状角化不良瘤.

    关键词: 疣状角化不良瘤
  • 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

    作者:林挺;杨慧兰

    患者女,53岁.右面颌部起红斑、丘疹、结节和斑块3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可见伸入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2+),CD68(+),CD1a(-).诊断:皮肤Rosai-Dorfman病.

    关键词: 皮肤Rosai-Dorfman病
  • 皮肤淋巴管畸形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英;陈晓红;边可;黄洋;曾令芬;袁伟

    例1男,16岁,发现左侧腹股沟处水疱2d.例2女,10岁,右肩部群集性水疱10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真皮浅层见内皮细胞构成的淋巴管扩张,腔内见嗜酸性黏液样物质,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皮肤淋巴管畸形.

    关键词: 皮肤淋巴管畸形
  •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9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顾静;刘保国;周萌;刘青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疗情况,为提高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的研究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共946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946例,占所统计年份皮肤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11.30%.男女比例为0.92∶1,中位年龄为66岁,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3.95%.其中基底细胞癌(BCC) 264例,占27.91%,鳞状细胞癌(SCC) 196例,占20.72%,二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18%和59.69%.Paget病68例,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高(88.24%).结论 近十年本院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病例数整体呈增加趋势,发病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

  •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32例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周璟;孔祥君;金可;李倩男;刘媛媛;张峻岭

    目的 总结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皮肤镜下图像的特征.方法 收集本科门诊根据临床表现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32例患者共计162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其皮肤镜下的图像特征.结果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皮损处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淡红色云雾状背景下大小不一的红色点球状、斑片状结构及棕黄色片状结构,并可见褐色网状色素结构.结论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的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皮肤镜检查可作为本病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手段.

  • 红蓝光对炎症性痤疮患者白介素8和白介素17的影响

    作者:蒋震;陈德宇;李杰;王俊

    目的 观察红蓝光对炎症性痤疮的疗效及对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50例炎症性痤疮患者予红蓝光照射,100例健康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l、对照组2.比较分析研究对象前后炎症性皮损评分及疗效,比较分析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8周血清中IL-8,IL-17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炎症性皮损评分降低,4周有效率42.00%、8周有效率60.00%;红蓝光治疗后外周血IL-8,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均高于健康人群(P<0.05) 结论 红蓝光治疗炎症性痤疮可能与IL-8,IL-17水平降低有关.

  • 以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易秋秀;周贤;许飏

    目的 探讨以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及内窥镜和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以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腹痛为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出血;60.00%患者1周内出现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皮损,且以腹部剧烈绞痛为主,2周后出现皮损者占12.00%,以轻度腹部隐痛为主,部分患者腹痛与进食的食物密切相关.内窥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多发点状出血点、散在不规则多发溃疡;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肠壁肿胀增厚、淋巴结增大.结论 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但内窥镜下有类似皮肤紫癜的表现,影像学有非特异炎症水肿的表现,这有利于其早期诊治.

  • 泛发性带状疱疹患者21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分析

    作者:沈芳;谢韶琼

    目的 分析泛发性带状疱疹(HZG)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21例HZG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ZG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另各选择21例本院局限型带状疱疹(HZ)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ZG组与局限型HZ组、健康对照组相比,CD3+ CD4+T细胞百分比、CD3+ CD4+T细胞绝对值、CD3+T细胞绝对值、CD3+ CD4+/CD3+ CD8+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血B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ZG患者中19.05%有肿瘤性疾病.结论 HZG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于局限型HZ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HZ血源性播散引起HZG的重要原因;肿瘤性疾病患者更易患HZG.

  • 伴斑点状色素沉着的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乌云;林志淼

    目的 对伴有斑点状色素沉着的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个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明确其病因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家系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KRT5及KRT14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20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家系中共有11例患者,疾病在家系中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出生后反复摩擦后水疱及大疱改变,随年龄增长好转,伴全身皮肤逐渐加重的斑点状色素沉着、毛发稀疏及点状掌跖角化改变.在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中发现KRT5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74位核苷酸C发生突变(c.74C >T),导致编码角蛋白5氨基酸序列发生错义突变(p.P25L),家系中患者均带有该突变位点,突变位点与疾病符合共分离.20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 患者家系确诊为伴斑点状色素沉着的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KRT5基因p.P25L突变为本家系疾病的病因.

  • 寻常性痤疮患者皮肤由紫外诱导的红色荧光与痤疮炎症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许德田;齐显龙;崔勇;刘玮

    目的 探讨痤疮患者皮损部位毛孔表面由紫外诱导的红色荧光(UVRF)与皮肤炎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利用VISIA皮肤记录和分析系统摄得痤疮患者面部紫外(UV)照片和红色模式照片,导出后选择大小一致、位置相同的痤疮皮损部位,利用阈值分离法分离出毛孔部位的紫外荧光点,同时分离同一部位的红色模式照片中的炎症红斑区域,以分离面积作为严重程度指标,通过色彩学方法分析UVRF与皮损部位炎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 UVRF与皮肤炎症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UVRF与痤疮丙酸杆菌密度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皮肤的炎症程度不相关,其在痤疮皮损中的密度可能并不高.

  • 以皮肤多形红斑为表现的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国内首报

    作者:齐思思;赵颖;朱敏;杨勤萍

    目的 提高皮肤科医生对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hronic natural killer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NK-CLPD)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国内首次报道1例以皮肤多形红斑样皮疹为表现的NK-CLPD,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中青年女性,发病11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及全身泛发性多形红斑样皮疹,根据病程、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血象、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骨髓穿刺及病毒学检验可明确NK-CLPD诊断,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NK-CLPD是罕见的NK细胞疾病,以外周血成熟NK细胞慢性扩增为特点.外周血和骨髓可见到大颗粒淋巴细胞,典型免疫表型为CD2+,sCD3-,CD16+,弱表达CD56.以多形红斑样皮疹为表现的NK-CLPD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该病呈惰性病程,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有转变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 IFN-α联合苦参碱对人皮肤淋巴瘤细胞系HH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吴芳妮;谷晓广;张芊;张春雷

    目的 研究IFN-α联合苦参碱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探讨IFN-α联合苦参碱治疗CTCL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3 000,5 000,10 000,20 000U/mL IFN-α;0.2,0.4,0.8,1.6mg/mL苦参碱;以及10 000U/mL IFN-α联合0.8mg/mL苦参碱分别作用HH细胞24,48,72h后利用MTS法检测HH细胞的生存率.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 000U/mL IFN-α,0.8mg/mL苦参碱以及其联合作用细胞24h后,HH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Real-time PCR检测10 000U/mL IFN-α,0.8mg/mL苦参碱以及其联合作用HH细胞24h后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Caspase8,Caspase3,Bax以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IFN-α和苦参碱单独作用均能有效抑制HH细胞的增殖,并引起HH细胞的凋亡.IFN-α联合苦参碱比单药对HH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更明显,IFN-α联合苦参碱能使Fas,Caspase8,Caspase3以及Bax表达明显增加,能明显抑制Bcl-2的表达,但对FasL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IFN-α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对CTCL起到治疗作用.与单独使用IFN-α相比,IFN-α联合苦参碱能明显提高C,TCL的治疗效果,减少IFN-α的使用量.

  • TGM1基因表达沉默对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及角质化包膜形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三泉;高歆婧;丘文苑;梁景耀;周欣;田歆;唐志平;赵恬;张芳

    目的 观察转谷氨酰胺酶l基因(transglutaminase 1,TGM1)表达沉默前、后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及角质化包膜形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TGM1基因表达前、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K10、内披蛋白、丝聚蛋白及角质化包膜形成相关的兜甲蛋白和富含脯氨酸的小蛋白(small proline-rich proteins,SPRRs)的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TGM1沉默后细胞K10、兜甲蛋白和富含脯氨酸的小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而内披蛋白和丝聚蛋白呈中等阳性表达或强阳性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TGM1沉默后K10、兜甲蛋白和富含脯氨酸的小蛋白的蛋白条带亮度明显降低,而内披蛋白和丝聚蛋白条带亮度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TGM1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K10的表达影响表皮细胞分化;通过抑制角质化包膜形成相关蛋白兜甲蛋白和富含脯氨酸的小蛋白的表达影响表皮细胞角质化包膜的形成.

  • 昆明市MSM人群指长比分析

    作者:李彩霞;李琪;王玉淼;李真晖;贾曼红;马艳玲;罗红兵;丁文立;宋丽军

    目的 探讨昆明市MSM人群指长比的特点.方法 采用人类体质测量法,测量115例MSM人群和115例对照组双手第2~5指的长度,并分析指长比(2D∶3D,2D∶ 4D,2D∶5D,3D∶4D,3D∶5D,4D∶ 5D).结果 昆明市MSM人群的指长特点为:2D∶3D <2D∶4D <3D∶4D <2D∶5D<4D∶5D<3D∶5D;MSM人群右手的2D∶4D高于对照组;同一组别的人群左右手指长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4D或许可作为昆明市MSM人群的生物学标记.

  • 沈阳地区275例白癜风患者血清抗酪氨酸酶IgG抗体及其亚类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金宁;李铁男;刘文力;程欣;刘奕;贺莎;吴善东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抗酪氨酸酶IgG抗体(TYR sIgG)及其4种亚类与白癜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沈阳地区275例白癜风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G抗体及其4种亚类的含量.结果 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TYR sIg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组中TYR sIgG亚类的阳性率为IgG3> IgG1> IgG4,≥2种TYR sIgG亚类同时阳性61例,占TYR sIgG阳性白癜风的51.26% (61/119).白癜风男女患者TYR sIgG及其4种亚类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酪氨酸酶可能刺激白癜风患者免疫系统产生TYR sIgG,与白癜风发病有关,检测TYR sIgG可为自身免疫性白癜风的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一种科学的依据.TYR sIgG主导亚类为IgG3和IgG1.

  • 雷公藤多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23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玉湘;傅强;张秀春;杜丽霞

    目的 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红斑、丘疹脓疱期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的45例玫瑰痤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口服雷公藤多苷及米诺环素,对照组(22例)仅予口服米诺环素,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82.61%,对照组有效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安全而有效.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49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玉红;高明敏;肖春才;王冬鸽

    目的 评价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98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均予甘油薄荷擦剂适量外擦患处,润燥止痒胶囊2.0g口服,均3次/d.治疗组同时每晚还予依匹斯汀胶囊10mg口服,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51%,对照组为48.98%,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效果显著.

  • 复方甘草酸苷、米诺地尔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儿童斑秃33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强强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片、米诺地尔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92例斑秃患儿随机分为3组,首先评估患儿病情.对照Ⅰ组(29例)予胱氨酸片(50mg,3次/d)及铁锌氨基酸口服液(10mL,3次/d)口服和5%米诺地尔酊外用(2次/d);对照Ⅱ组(30例)在对照Ⅰ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组(33例)除同对照Ⅱ组的治疗方法外,还予液氮喷射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Ⅱ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Ⅰ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虽然均高于对照Ⅱ组,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米诺地尔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1989-2014年南宁市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报告病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斯斯;林新勤;徐永芳;农全兴;陈世艺;徐红;姚敏;覃威翱

    目的 分析1989-2014年南宁市不同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病例报告变化特点.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选取报告地为南宁的已终审卡26 183例艾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南宁市报告病例的医疗卫生机构168家,2005-2014年报告病例较1989-2004年增加5倍,其中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增幅大且随访率较高;病例由以CDC报告为主转变为以医疗机构报告为主,现住址为外地的病例较多,农村地区、中老年病例增加明显.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艾滋病疫情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地区/中老年艾滋病的蔓延不容忽视.

  • 云南彝族人群HIV感染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冯磊;年士艳;徐文波;张兴锋;郭春园

    目的 从多个方面探讨云南彝族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图表形式对玉溪市1995-2011年在册HIV感染者进行分析,了解彝族人群HIV感染情况,结合彝族人群HIV遗传易感性和抗性结果,进行流行情况分析.结果 少数民族感染者比例逐年增加,2011年比例已达41.97%,但彝族人群感染比例(10.44%)明显低于其人口构成比(19.60%);两个主要抗性基因CCR2b-64I和SDF1-3'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达到0.31和0.34,均明显高于美国黑人和高加索人,特别是CCR2-64I还明显高于彝族(四川凉山)、汉族、黎族、仫佬族;而易感基因CX3 CR1-V249I和CX3CR1-T280M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05和0.07,明显低于高加索人.结论 云南彝族人群HIV感染率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对HIV感染具有较强抵抗力.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作者:孔海芳;闫伯英;杨华;赵燕玲;魏刚;胡志东

    目的 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对2 561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术前患者、输血前患者、产前检查孕妇、性病门诊患者).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Youden指数对三种方法进行评价.以TPPA为对照标准,用x2检验分析三种方法对同一标本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PPA,ELISA以及TRUST的阳性率分别为20.30%,20.23%和13.71%.以TPPA为标准,ELISA阳性符合率为98.26%(509/518),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88%,99.56%和9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PPA为标准,TRUST阳性符合率为99.15%(348/351),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92%,99.85%和93.1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快速、准确并且经济的检出梅毒抗体,需联合检测以提高梅毒检测的临床符合率.

  • 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耐药性检测分析

    作者:李爱莉;朱辉;孙杰;张振国;袁阳;王去非;王稳;宋仁广;占城

    目的 对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比较观察不同药物不同疗程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通过检测基因23S rRNA的突变情况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分子耐药机制.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诊治的126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尿道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同时筛选出6例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株,进行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的检测.结果 男女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长疗程治疗方案与其他三组治疗方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治疗方案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增23S rRNA的基因,PCR产物中耐药株测序结果中有1株A2059G突变,有3株A2057G突变,1株A2093T突变,5株有T2611C突变.结论 男女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病率无差别;阿奇霉素长疗程治疗方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治愈率较高;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分子基础是23S rRNA基因的点突变.

  • 米诺环素治疗早期梅毒42例疗效观察

    作者:孔维萍;蒋法兴;王娜;朱文;胡白;赵政龙;刘金丽;周海林

    目的 评估米诺环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血清学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06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患者予口服米诺环素100mg,2次/d,疗程15d;对照组64例患者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周.结果 米诺环素组患者的血清学治愈率为95.24% (40/42),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为96.88% (62/64),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治疗失败.米诺环素组患者皮损的消退时间稍晚于苄星青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固定发生率分别为19.05% (8/42)和20.31%(1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早期梅毒效果显著,是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可靠的替代药物.

  • 健康教育对门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马玲;赵宏;乌斯曼·玉素甫;马燕;芮宝玲

    目的 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价并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梅毒患者NHP评分情况,了解门诊健康教育对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梅毒患者进行NHP评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并于健康教育后3个月再次进行NHP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进行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共调查梅毒患者109例,问卷回收率100%.健康教育前不同人口特征比较,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在睡眠、社会生活和情感反应的NHP评分高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P<0.05);梅毒患者健康教育后,其生活质量在睡眠、社会生活和情感反应评分较健康教育前降低;有异性接触史的梅毒患者健康教育后,其睡眠、社会生活和情感反应方面评分较健康教育前降低,男男性行为史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NH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梅毒患者健康教育后,其精力、睡眠、社会生活和情感反应评分较健康教育前降低.结论 结合心理干预的面对面健康教育方式对门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瘢痕疙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周娜;朱莲花;方宇辉;金哲虎

    瘢痕疙瘩具有持续增生力,其实质是纤维组织肿瘤,不仅影响皮肤外观且其不断增生引发皮肤破溃、炎症反应,且影响身心健康.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主要为手术、药物、激光等治疗方法,但手术后复发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药物综合治疗现在成为目前治疗热点.药物治疗一般用于小面积增生性瘢痕,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很多,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细胞外基质靶向药物,第二类是细胞靶向药物,第三类是生化微环境靶向药物.本文就三种瘢痕疙瘩药物治疗的发展现状及新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皮肤损害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袁君;郭会军;金艳涛;蒋自强;李真

    目的 探索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对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cART)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信息来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中医项目地区服用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2009和2012年皮肤损害发生情况,以是否参与中医项目为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对AIDS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有1 081例AIDS患者纳入分析,TCM+ cART组252例,cART组82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RT组在2012年发生皮肤损害的风险是TCM+ cART组的1.74倍(OR=1.74,95%CI1.26 ~2.41);2009年发生皮肤损害的患者更容易在2012年发生皮肤损害,风险是2009年未发生者的4.44倍(OR =4.44,95%CI3.37 ~ 5.85).结论 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皮肤损害的发生率.

  • 广州市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剂临床评估分析

    作者:梁艳华;梁景耀;颜景兰;邓斌;李平;黄平;毕超

    目的 对广州市医疗机构常用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剂功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美国BD公司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试剂和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试剂作为参比试剂,评估4种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和5种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测试剂,每种试剂检测梅毒患者血清189例,健康对照30例,比较各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Kappa值.结果 4种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测试剂和5种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测试剂与参比试剂相比,敏感性、特异性均大于95%,Kappa值均大于0.90,一致性好.结论 广州市医疗机构选用试剂性能较好,试剂评估需每年坚持.

  • 东港地区青少年荨麻疹8年后接触性过敏原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姜启君;王贺;曹娜;宫振波;于华;黄淑平

    目的 探讨有荨麻疹史的青少年发育成长阶段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方法 本研究以人口调查为基础,在相隔8年的两个时间横断面间,以斑贴试验为基础,进行过敏原情况调查.结果 镍等金属制品为主要过敏原,硫酸镍的发病率从13.41%提升到25.61%(P<0.05).女性比男性对镍等过敏原更为敏感,女性占比从63.64%上升到71.43%.对镍、钴、联苯二胺的过敏性,在调查期间内均有增加.各种香水的过敏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指导该人群根据自身经验有目的避开使用自身敏感的金属或化学制剂不失为过敏性疾病比较好的预防措施.

  • 强脉冲光自动脉冲技术联合CO2激光打孔引流治疗中重度痤疮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元文;徐军;刘秀峰;李易;潘文东

    目的 评价强脉冲光自动脉冲技术(automatic-pulse technology,APT)联合CO2激光打孔引流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68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接受APT 420nm联合CO2激光打孔引流治疗,对照组32例仅接受APT 420nm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6~8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11%和12.5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APT420nm联合CO2激光打孔引流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优于单用APT 420nm,不良反应少.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