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对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预后评估

    作者:黄水萍;潘志坚;宁儒凤;陆富华;林源;方琳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水平,为其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00例,其中并发绒毛膜羊膜炎57例,为研究组,43例无并发绒毛膜羊膜炎,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评估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11.46±1.13)ng/mL、(13.61±1.08)mg/L和(11.48±1.83)×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4.25±0.78)ng/mL、(6.42±0.91)mg/L和(7.65±1.4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9、10.17、9.74,均P<0.05);患者血清PCT、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7%、88.37%和82.46%、79.09%,均高于白细胞计数的59.65%、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8、8.93、8.82、9.11,均P<0.05),且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6.58±1.06)ng/mL、(6.90±0.97)mg/L和(7.11±1.24)×109/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1、9.60、9.22、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血清PCT、CRP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白细胞计数,有助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 内脂素、多项血清因子预测宫内感染的意义

    作者:姜文英;吴雅枫;卓广超;王志华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早破患者母血、脐血中内脂素、多项流式细胞因子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探讨其在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过程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意义。方法选择胎膜早破确诊宫内感染患者30例为研究组A;选取胎膜早破非宫内感染患者30例为阳性对照组B;另选取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30例为阴性对照组C,分析3组间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母血中白介素-6、白细胞、CRP、内脂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 t值分别为2.488、5.386、3.843、4.347,均P<0.05)。母血CRP、白细胞、白介素-6及内脂素的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819、0.830、0.753、0.784,与诊断宫内感染的金标准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4个指标均在0.7~0.9之间,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母血内脂素及白介素-6的检测对于预测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IL-6、高敏CRP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郭海香;刘艳丽;唐迎泉;张大微;张金风;初晓丽;黄丽萍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意义,为寻找胎膜早破的病因提供新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孕妇血清中IL-6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不同组别间IL-6和hs-CRP的水平,探讨IL-6、hs-CRP的相关性.结果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L-6(13.06±0.45 pg/mL vs 6.32±1.06pg/mL,t=5.46,P<0.01)、hs-CRP(3.76±0.75 mg/L vs 0.86±0.25 mg/L,t=4.52,P<0.0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6和hs-CRP之间呈正相关,r=0.493,P<0.05.结论 IL-6和hs-CRP水平增高对预测胎膜早破有重要意义.

  • 母血白细胞介素6、17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彩凤;傅晓冬

    目的 通过测定胎膜早破和非胎膜早破孕妇血中白细胞介素6、17含量,探讨白细胞介素6、17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母血白细胞介素6、17的值.结果 ①胎膜早破组母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3.16、-3.53,P<0.01);②胎膜早破有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母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6,P<0.05;t=-3.57,P<0.01);③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母血和脐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明显升高.破膜<12小时组与≥12小时组中母血白细胞介素6、17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7,P<0.01;t=-3.38,P<0.05).结论 母血中白细胞介素6、17水平对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方法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 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高危因素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分析

    作者:冯子鉴;滕平;张春磊;周立;郑艳艳;张成元

    目的 探讨发生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高危因素及其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诊断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其中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共189例,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组,病理证实无胎盘、胎膜病变者为对照组,共131例,分析引起绒毛膜羊膜炎的高危因素,并比较其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绒毛膜羊膜炎组中剖宫产、胎膜早破>24h、产前发热、产前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65、13.386、18.693、15.933,均P<0.05),虽然单纯胎膜早破>12h无统计学意义,但当胎膜早破<12h并合并母亲产前发热、产前CRP升高时,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94、6.522,均P<0.05).②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感染性肺炎、围产期脑损伤及围产期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074、31.411、8.928、10.247、8.829、7.155,均P<0.05).结论 胎盘病理诊断对新生儿发病病因诊断及预防、治疗新生儿并发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胎膜早破>24h,以及虽然胎膜早破时间短但合并产前发热、产前CRP升高、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均应行胎盘病理检查.对于高危孕妇尤其是合并胎膜早破或产前发热者,需要动态监测血清CRP水平.

  • 孕40周以上各周妊娠结局比较

    作者:

    70年代以来,引产在妊娠40周以上孕妇中的应用日益增多.ACOG建议对妊娠≥42周、宫颈条件成熟的孕妇进行引产,而对孕40~41周孕妇的处理尚无定论.本文对妊娠40周,41周和42 周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从1988年1月1日到1988年12月31日,达拉斯Parkland医院,妊娠≥40周的总分娩数为82 835 例.高血压、疤痕子宫、糖尿病、胎儿畸形、臀位和前置胎盘、妊娠≥43周分娩不入选本研究,符合本研究共56 317例孕妇.妊娠周数通过末次月经,宫高和B超推算确定.对妊娠≥4 2周,尚无宫缩发动和破膜的妇女,进行催产素引产.催产素开始剂量从6mU/min开始,每40 分钟增加一次,每次增加6mU,大量为42mU/min.第1次引产无效者,3天后进行第2次引产.如正规宫缩≥200次/小时,经过2~4小时试产,产程无进展者诊断为难产.收集研究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分娩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分孕40周、孕41周、孕42周3组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孕40周共29 136例为A组,孕41周共16 386例为B组,孕42周共10 795例为C组.3组孕妇的年龄无明显差别(年龄≤15岁,P=0.035;年龄≥35岁,P=0.07).在初产妇和西班牙裔孕妇中,B组和C组较A组自然分娩率显著升高(两者均P<0.001).A组中催产素引产者688例(2%),B组1 111例(7%),C组3 769例(35%)(P<0.001).A组中绒毛膜羊膜炎1 465例(5%),B组1 457例(9%),C组998 例(9%),感染率随分娩孕周的增加显著升高(P<0.001).A组产程为5.5±4.9小时;B组产程为6.6±5.3小时;C 组产程为8.8±6.5小时,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第2产程>2小时者A组为2%,B组为3%,和C组的4%相比,A 、B两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B组和C组的产钳使用率及剖宫产率均较A组明显上升(产钳:6%比8%比9%,P<0.001;剖宫产率:7%比10%比14%,P<0.001).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难产和胎心异常.进入新生儿中心监护室A组109例(0.4%),B组85例(0.5%),C组64例(0.6%),C组进入率升高(P=0 .006).C组的败血症率为0.3%,而A组和B组均为0.1%(P=0.001).出生体重>4 000克A组2 415例(8%),B组2 028例(12%),C组1 620例(15%),出生体重随分娩孕周增加明显升高(P<0.001).A组中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4分共61例(0.2%),B 组31例(0.2%),C组30例(0.3%),3组无明显差别(P=0.29).脐动脉血p H≤7.0,A组91例(0.3%),B组59例(0.4%),C组45例(0.4%),发生率同分娩孕周无关(P=0.34).出生24小时内发病率A组为0.1%,B组为0.1%,C组为0.2%, 差异无显著性(P=0.12).3组死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亦无显著差异.目前,多数产科医师对妊娠41周的孕妇进行引产,引产的时机和优点尚有待考证.本研究提示妊娠41周前后引产可能会导致绒毛膜羊膜炎,产程延长和手术分娩等分娩并发症升高,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改善.就我国情况而言应于40周内结束分娩.(康乐摘程忠平校)

  • 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海英;马秀菊

    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常对母婴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找出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弄清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是预测、预防胎膜早破发生的依据,也对临床上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至今虽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造成的.近年来,对感染、胎膜酶、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基因多态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显示,胎膜破裂与胎膜本身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有关胎膜早破发病因素的探讨已进入分子水平.

  • 蛋白质组学在围产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林晶;何晓宇

    蛋白质组学是整体、动态、定量地研究蛋白质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路线包括样品的制备、分离、蛋白质的鉴定和生物信息的分析.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围产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该文就其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 胎盘早剥的复发

    作者:万俊;崔满华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母儿的生命.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3%~0.73%,复发率为4.4%~15%,且重度胎盘早剥的易感性存在种族差异.尽管,我们认为某些因素比如吸烟,绒毛膜羊膜炎,胎膜破裂延迟和高血压等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上,对于曾患有胎盘早剥的孕妇再发率问题仍然不清.

  •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早产儿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观察

    作者:王星星;刁元南;陈强;谢永丽;单若冰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对小于34周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胎盘病理有无CA,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差异.结果 1)纠正年龄6月龄时A、B组体重及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纠正年龄12月龄时B组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纠正年龄6月龄时A组MDI、PDI得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6、12月龄时A、B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

  • 绒毛膜羊膜炎及脐带炎暴露与早产儿生后常见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永丽;陈强;王博;单若冰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及脐带炎与早产儿生后常见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产科分娩且住新生儿科<34周早产儿151例,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CA)(-)脐带炎(FV)(-)组33例,CA(+)FV(-)组61例,CA(+)FV(+)组57例,收集孕妇及患儿围生期相关资料,比较各组患儿生后常见疾病发生率及各感染指标差异.结果 3组比较,各疾病发生率随炎症进展逐渐增高,且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产前发热、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及新生儿降钙素原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感染指标增高,CA及FV发生率随之增高,而产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患儿感染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脐带炎暴露时,可导致早产儿生后常见疾病发生率增加,且与肺炎、RDS、NEC发生密切相关.母亲产前C反应蛋白(CRP)及早产儿生后新生儿降钙素原(PCT)水平可作为预测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一项指标.

  • 胎盘早剥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双洁玉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因素,并分析有无绒毛膜羊膜炎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比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12月3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20例有绒毛膜羊膜炎,32例无绒毛膜羊膜炎.结果:胎盘早剥有易发因素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因素、羊水过多、外伤、原因不明.在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早剥患者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然而,围产儿结局如新生儿室息、新生儿死亡、低脐动脉pH值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不同.结论:胎膜早破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早剥患者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相比,尽管早产的发生率不同,但新生儿的情况没有明显不同.

  • 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败血症关系探讨

    作者:杨宇艳;高世泉;郭丽侠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C A ))与早产儿败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48例)和非绒毛膜羊膜炎(45例),其中绒毛膜羊膜炎患儿按照是否发生败血症及其他并发症进行分组对比,同时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儿对比。结果: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为39.5%,而非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仅为4.4%,同时绒毛膜羊膜炎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结论: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可给孕产妇和新生儿造成严重并发症,早期干预和治疗对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 绒毛膜羊膜炎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宇艳;高世泉;高彩云;闫爱霞;才海燕;郭丽侠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58例绒毛膜羊膜炎的新生儿(观察组),观察其合并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与92例同期出生无绒毛膜羊膜炎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比较。并在1岁时进行后期随访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炎、HIE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呼吸窘迫(RDS)及窒息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 RRI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减少胎膜早破,控制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以及后期引起幼儿 RRI 的重要因素。

  • 175例胎膜早破患者阴道液FFN与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迟新红;严丽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母婴感染,易继发早产、难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1],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近来,有研究发现在诊断PROM中,检测阴道液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是一种较为有前途的产前预测性诊断方法,与绒毛膜羊膜炎密切相关[2]。早期采取恰当的临床处理措施,可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病死率。本文对7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PROM者采用FFN与传统常用CRP检测方法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旨在研究FFN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临床上预测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提供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的测试方法。

  • 孕产妇阴道内菌群分布情况调查

    作者:范虹;沈玫廷;沈霞

    在妊娠过程中,因激素水平、阴道PH值的变化、合并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易引起阴道菌群失衡,导致阴道炎症改变,而阴道炎又使绒毛膜羊膜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低体重儿等发病增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1]:产后妇女因为哺乳、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缺乏、性生活等导致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失衡,发生阴道感染的机宰沐幅度增加,当患者症状较轻微时,不以引起注意而延误诊治.

  • 孕妇血中粘附分子-1、白介素6、白介素8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莺;王冬梅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粘附分子-1、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64例胎膜早破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sICAM-1、IL-6/8的含量,病理检查分娩后胎膜组织.结果:1.胎膜早破组血清中sI-CAM-1、IL-6、IL-8水平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中sICAM-I、II-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ICAM-1、IL-6、IL-8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2.孕妇血清中sICAM-1、IL-6、IL-8水平可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指标.

  • 绒毛膜羊膜炎和脐带炎与早产儿肺部损伤的关系研究

    作者:谢永丽;孙莹;陈强;刁元男;单若冰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和脐带炎(funisitis,FV)与早产儿肺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并收入新生儿科的胎龄< 34周早产儿,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分为无感染组、单纯HCA组和HCA +FV组.比较各组早产儿一般情况、感染指标、呼吸支持时间、氧合参数及校正胎龄40周时潮气肺功能的差异.结果 无感染组33例,单纯HCA组61例,HCA+ FV组57例.HCA+ FV组无创通气时间和过渡到吸人空气时间[M(Q1,Q3)]长于无感染组[0(0,66)h比0(0,0)h,65(0,176)h比0(0,8)h],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M(Q1,Q3)]长于无感染组和单纯HCA组[0(0,4)h比0(0,0)、0(0,0)h,0(0,99)h比0(0,0)、0(0,5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开始呼吸支持后0.5h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校正胎龄40周时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达峰容积等肺功能指标均随炎症程度加重逐渐降低,但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A和FV与早产儿肺部损伤关系密切,胎盘炎症程度越重,早产儿呼吸支持时间越长,但HCA和FV对肺功能可能无明显影响.

  •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关系

    作者:钟元枝;王金虎;陈玉霞;闫玉琴;肖体海;刘玲;何珍;宋威;黄国清;刘华艳;吴本清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新生儿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1~6月收治的宫内感染或疑似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00对为观察组,同期无宫内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00对为对照组,足月儿和早产儿比例1∶1.检测母亲分娩当日外周血常规、CD6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新生儿脐静脉血血常规、CD64、CRP、PCT、血培养,胎盘常规送病理检查,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胎盘病理阳性率、脐血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早产儿胎盘病理阳性率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血培养阳性率高于外周血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脐血培养与外周血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发败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血和脐血CD64、PCT及母血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血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CD64、PCT和脐血CD64、PCT诊断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93和0.852、0.811.结论 宫内感染明显增加新生儿发生早发败血症的风险,联合脐血培养可提高败血症的诊断率.母血和脐血CD64、PCT对诊断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有预测价值.

  • 绒毛膜羊膜炎母亲分娩的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作者:陆忠星;李丽利;王粉;丁守领;滕燕;顾月琴;徐晓程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0,IL-10)的变化,以及母亲CA对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产前无CA临床表现,孕26 ~ 33周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和苏州市立医院正常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取产妇胎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根据病理结果是否有组织学CA分为CA组和无C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生后1、7d测定新生儿血清IL-8和IL-10,同时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记录BPD及脑损伤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67例早产儿,CA组51例,无CA组16例.CA组1、7 d IL-8高于无CA组[1 d:(21.6±9.7) ng/L比(7.3 ±2.3)ng/L,7 d:(26.6 ±12.9)ng/L比(7.3±2.1)ng/L],1 dIL-10低于无CA组[(1.92 ±0.17) ng/L比(2.04±0.18) ng/L],7 d IL-10高于无CA组[(2.42±0.60) ng/L比(2.03 ±0.1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BPD(54.9%比25.0%)和脑损伤(74.5%比43.8%)发生率均高于无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出生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高于无CA组(P<0.05),两组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中,BPD与无BPD患儿、脑损伤与无脑损伤患儿1、7d时IL-8和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亲CA可能影响早产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BPD和脑损伤的发生.

334 条记录 16/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