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视杯人群视盘面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邵运良;阎亦农

    目的研究大视杯人群视盘面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39例大视杯受试者(60眼),杯盘面积比介于0.36~0.75之间.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患者的视盘参数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进行测量.根据视盘面积的大小,把患者分为大视盘组(视盘面积≥2.8mm2)和小视盘组(视盘面积<2.8mm2).结果小视盘组视盘面积为:2.38mm2±0.29mm2,杯盘面积比:0.50±0.13,神经纤维厚度为:87.73μm±18.59μm.大视盘组视盘面积为:3.26mm2±0.36mm2,杯盘面积比:0.58±0.10,神经纤维厚度为:100.67μm±18.56μm.大视盘组神经纤维厚度显著大于小视盘组神经纤维厚度(P<0.01). 结论大视杯人群中,视盘面积是反映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视盘越大,神经纤维厚度越大.

  • 黄斑中心凹血管一例

    作者:高彦军;叶存喜;郭秀瑾;张斌;赵文静

    患者,男,7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个月来诊.视力:右眼0.6,近视力1.0,左眼0.5,近视力1.0,双眼各向运动无受限,右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前节(-),眼底可见一血管通过黄斑中心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显示:左眼臂-视网膜充盈时间9.8s,静脉充盈时间2.5s,黄斑中心凹可见一血管通过,静脉期充盈,该血管无渗漏;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各层结构无异常.

  •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综合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毅;马进;周一龙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较少见,患者常因突发的视力下降而就诊.检眼镜检查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检查有助于确诊,频域O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该病变的视网膜解剖关系.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确诊为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者3例,结合频域OCT、FFA和/或ICG检查,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前房角镜对前房角检测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海涛;朱红军;杨华;王保君;徐英英

    房角关闭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对前房角结构改变的观察十分重要.目前前房角镜仍被认为是检测房角的金标准,但角膜透明性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1].傅立叶OCT不仅可准确测量视网膜组织,而且其CAM模块可在无需增加硬件投入的条件下实现眼前节扫描.本研究利用傅里叶RTVue OCT检测受试者前房角并与房角镜检查对比.

  •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关改新

    目的 观察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145例受检者,男女比例为75:70,均采用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观察145例受检着的筛查结果,分析OCT对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影响.结果 145例受检者行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结果符合率为:黄斑裂孔为99.23%,单纯性黄斑出血为98.79%,黄斑区视网膜劈裂为98.56%,黄斑视网膜前膜为97.93%.结论 合理应用OCT对各类型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具有积极影响意义,是提高眼底黄斑部疾病确诊的可行性筛查方案,有利于提高此类病症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OCT 眼部 黄斑疾病 筛查
  • 眼底检查联合OCT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威娜;曹坤;房磊;王丹娜

    目的:探讨眼底检查联合OCT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2例PIHS患者眼科检查资料.结果:①42例患者84只眼眼底检查,其中正常眼底4只(4.76%),Ⅰ期44只眼(52.38%);Ⅱ期28只眼(33.33%);Ⅲ期8只眼(9.52%)②42例患者84只眼中OCT检查异常76只眼(90.48%),其中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40只眼(47.62%),色素上皮层及椭圆体带改变26只眼(30.95%),其他改变如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脱离等10只眼(11.90%)③将妊高征患者眼底检查与OCT检查结果做等级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呈正相关(r=0.8942,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行眼部检查非常重要,眼底结合OCT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PIHS患者视网膜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 频域OCT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莉;汤晓东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PACG 52例( 52眼),应用OCT对不同时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检测,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APACG RNFL平均厚度明显增厚后变薄.结论:OCT能够反映青光眼RNFL厚度的改变,并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信息,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青光眼 诊断 OCT RNFL
  •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作者:马征来;吴婷;李艳;常青;王丽京;杨雪松

    目的 探讨使用7.5%明胶-15%蔗糖(w/v)代替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技术的改良.方法 4.0%的多聚甲醛固定组织后,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剂包埋,经-80℃冰箱冷冻后,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结果 使用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组织后可以顺利的进行冰冻连续切片.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7.5%明胶-15%蔗糖替代OCT包埋剂后切片可以打破冰冻切片不能连续切片的常规,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及节省了实验材料,并且切片效果良好、组织切片完整、厚薄均匀、不易形成皱折.

  • OCT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中的应用

    作者:宋锐;李晨晨;王朝杰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RRD患者120例(120只患眼,120只健康眼)为研究对象,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术后行全面眼科检查测定佳矫正视力(BCVA),并在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诊时对双眼进行OCT检查,测量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SMF)高度及光感受器内外连接(IS/OS)交界线、视网膜外界膜(ELM)等微结构改变,分析术后黄斑区微结构改变与其视力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OCT可见IS/OS与ELM层断裂,光感受器外节反光带不规则或增粗,术后IS/OS、ELM形态主要为IS/OS、ELM连续,IS/OS断裂、ELM连续,IS/OS连续、ELM断裂,IS/OS、ELM均断裂;术后2周患眼BCVA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术后3个月、6个月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前患眼SMF高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高于对侧健康眼(P<0.01),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术前,但仍高于对侧健康眼(P<0.01),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MF高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6个月患眼BCVA呈负相关(P<0.05).结论 OCT在RRD术后有较高应用价值,可较好评价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SMF、IS/OS、ELM等微结构,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的肾脏定位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一兵;高雅文;张淑芹

    对正常大鼠及模型组大鼠肾中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存在部位进行定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或变性区后黄斑厚度和视力的变化

    作者:朱敏怡;李瑞庄;庞燕化;赵桂玲

    目的 观察倍频532激光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或变性区后视网膜厚度和视力变化.方法 对视网膜干性裂孔或格子样变性区的患者30例(31眼)行倍频532 nm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采用3D-OCT追踪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黄斑中心凹、距中心小凹3 mm上、下、鼻、颞侧扇形面积下视网膜全层的平均厚度,并测量其视力.结果 术术后1周,患眼黄斑中心凹及上、下、侧3 mm扇形面积下的视网膜全层厚度均比术前增厚(P<0.01或0.05),视网膜水肿于术后1周达高峰,术后1个月慢慢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以及术后1、3个月的视力分别为5.00±0.18、4.70±0.13、4.80±0.12、4.90±0.15,患者视力术后出现先下降后逐渐回升的趋势.结论 倍频532 nm激光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和变性区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均出现视网膜水肿,水肿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消退,同时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但术后会逐渐恢复.

  • 钾离子通道干预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水肿的影响

    作者:孙伟;李涛;林少芬;李静;唐仕波

    [目的]观察K+通道激动剂吡哪地尔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水肿的影响.[方法]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及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造模成功后4、8及12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Kir4.1通道蛋白的变化情况.②成模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K+通道抑制剂氯化钡(20 mg/mL),K+通道开放剂吡哪地尔(20 mg/mL)干预至第12周,全身麻醉状态下采用FFA联合Spectralis HRA+OCT(SD-OCT)动态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情况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并观察Müller细胞上Kit4.1通道蛋白的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糖尿病大鼠至第12周Western Blot检测到Müller细胞上Kit4.1蛋白数量减少,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Kir4.1蛋白数量减少,分布异常.②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K+通道激动剂吡哪地尔后,FFA造影未出现视网膜渗漏,OCT测量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P<0.01);成模糖尿病大鼠使用K+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12周后Müller细胞上Kit4.1蛋白升高,免疫荧光较对照组增强.[结论]K+通道激动剂吡哪地尔,会增加糖尿病大鼠Müller细胞上Kir4.1的蛋白含量,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水肿.

  •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的OCT特点

    作者:孙雯琦;李鹏程;彭冲;刘飞

    目的 分析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BCD的21例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及OCT检查,观察其病变特点;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方法对患者进行CYP4V2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所有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夜盲、眼底见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大量结晶样颗粒.此外,3例患者6眼合并角膜结晶样物质沉积.其中1例患者合并虹膜高褶型青光眼.OCT影像显示,所有患者均可见视网膜各层次内大小不一的高反射点,其中17例患者32眼有外层视网膜管腔,1眼合并网膜下纤维血管膜,3眼合并视网膜前膜.21例患者42眼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为(154.29±59.39)μm,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平均(151.40±51.00)μm.遗传筛查显示CYP4V2基因的c.1091-2A>G、c.992A>C、c.802-8_810del17insGC是常见的BCD致病突变.结论 BCD患者中心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萎缩变薄及外层视网膜管腔等改变,可能是晚期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外显子7、8、9是CYP4V2基因的突变热点.

  •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作者:谢静;曾祥云;唐爱东;叶慎菊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视盘旁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OCT)测量中低度近视(A组)、高度近视(B组)、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C 组)及正常眼(D 组)的视盘上方、颞侧、下方、鼻侧4个象限和测量视盘周围 RNFL 厚度,黄斑外环区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分析各组患者屈光情况与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关系。结果:A组与D组各象限RNFL 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患眼各象限 RNFL 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近视度数与上、下、鼻侧厚度呈负相关,与颞侧RNFL厚度呈正相关。C组与各组相比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厚度均减小(P <0.05)。随着近视度数逐渐增高,各组视盘周边上、下、鼻侧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变薄,颞侧RNFL 厚度增加。在黄斑外环区颞侧和上方的RNFL 厚度变薄,C 组更为明显。结论:检测RNFL厚度和黄斑区外环厚度对早期诊断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提供临床指导。

  • 早期开角型青光眼OCT佳诊断参数的研究

    作者:孙强;易东;郭波涛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早期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glaucoma,POAG)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检查中的佳诊断参数.方法纳入2004-09-2005-07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被临床诊断为早期POAG患者119眼和易与OCT结果混淆的对照组148眼.采用StratusOCT 3000成像仪,RNFLT3.4程序检测.采用SPSS11.0的统计分析及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大并与机会对角线有显著性差异(α<.05)的9个参数,分别是钟点位的7、6、11及上、下象限和自定义的Imax、Savg、Iavg和Avg.thick;误诊率大于10%的参数是钟点位1、2、3、4,和象限的鼻侧及自定义的Smax/Imax、Smax/Tavg、Imax/Tavg.结论本研究提示OCT佳诊断参数是钟点位6、7、11,上、下象限和自定义参数Imax、Savg、Iavg和Avg.thick.

  • 初探OCT非对称性分析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周绿绿;王晶;谭丽倩;王万杰

    目的 探讨OCT非对称性分析是否可以在青光眼的诊断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研究青光眼患者27例(54眼)和正常人28例(56眼)之间非对称性差异的情况.结果 青光眼患者非对称性分析的差异大于正常对照组,即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厚度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CT非对称性分析可能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证侯与O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莫亚;曾庆华;黄霄;张玲

    目的 研究AMD患者OCT检查结果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为AMD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一种可量化方法.方法 对经按临床诊断标准和FFA确诊入选的AMD患者分组后填写中医症状量化表和行OCT检测,记录以中心凹为圆心的9个区域(包括中心凹区和内外环各4个区域)的RNL厚度,中心凹及其鼻侧、颞侧、上方、下方750μm处5个测量点的RPE/CC厚度.将各组患者所得的RNL和RPE/CC值与中医证候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AMD干性早期到地图状萎缩期RNL平均厚度随中医症状加重而显著减少;从AMD湿性早中期到盘状瘢痕期RNL平均厚度随中医症状的加重有增加趋势;RPE/CC平均厚度随中医症状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OCT可作为中医证候分析的量化指标,积极缓解AMD病人的全身症状,可能有延缓AMD病情发展的作用.

  • 未成年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的研究

    作者:张敏;杨国渊;杨必;刘陇黔

    目的 比较未成年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与正视者的差异.方法 对121例5~12岁未成年人进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测量,其中正视眼组(等效球镜度+0.50~-0.25 D) 42例、中低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0.50~-5.75 D)40例、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6.00 D)39例.比较各组角膜中心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ISA)及巩膜突角(SSA)的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3组研究对象间C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组ACD、AOD、TISA和SSA值均大于正视眼组(P<0.01)和中低度近视组(P<0.05).中低度近视组和正视组比较ACD、AOD、TISA和SSA各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成年人的中低度近视眼前房形态和正视眼无差异;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房更深,房角更宽.

  • 1050nm波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林江;熊柯;吴京

    光学相干层析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眼底及眼前段疾病诊断的重要成像工具.目前临床使用的OCT仪探测波段普遍在850nm左右,实际使用中因受探测功率和光散射的影响,该波段的探测光难透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而测量脉络膜病变情况.新研究表明,1050nm波段OCT对脉络膜能进行较清晰的成像,对进一步明确眼底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现就1050nm波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需进行深度扫描,可实现快速成像[3].此外,还有一种扫频OCT,扫频激光器在不同时刻输出不同频率的激光,从而实现带宽扫描和频域变换.此技术尚不成熟,且光学元器件价格昂贵,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4,5].

  • 不同迁移能力肝癌细胞中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Sox2和Oct4的表达

    作者:王寒琪;王晋星一;陈林;陈妮;陈我婵;潘娅;洪阳;陈腾祥

    目的:观察Nanog、Sox2和Oct4干细胞相关基因在四株不同迁移能力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常规细胞培养无迁移能力的HepG2细胞、低迁移能力的MHCC97-L细胞、中迁移能力的LM3细胞及高迁移能力的MHCC97-H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四株肝癌细胞系中肝癌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Sox2和Oct4的表达.结果: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Oct4和Sox2在四株迁移能力不同的肝癌细胞系中不同程度表达,且在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浆中的表达量亦不同;Nanog在细胞核表达,并随着细胞迁移能力增强而呈递增趋势;Sox2在不同迁移能力肿瘤细胞中表达无明显规律,而Oct4在高迁移能力肝癌细胞的细胞浆及核中高表达.结论:Nanog、Sox2和Oct4在不同迁移能力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但无明显规律,推测肝癌干细胞与肝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144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