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H、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胸腺肽α1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戴杰;程亮;程丽芳;陈大为

    目的:考察pH、温度、光照等因素对胸腺肽α1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胸腺肽α1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变化,将浓度变化与时间作线性回归,求得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曲线方程,利用降解速率常数反映出胸腺肽α1在恒温条件下的适pH.结果:酸、碱、光照及高温均能促进胸腺肽α1的降解,药物的稳定pH在5~6之间,且在醋酸盐缓冲液中较稳定.结论:温度、pH、光照等因素对胸腺肽α1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 肝素钠注射液对美罗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影响

    作者:郑宓;张瑜;鄢琳;郑沁鈊;吴文斌;曾茂贵

    目的:考察肝素钠注射液对美罗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pH 6.5,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8 nm.考察在37℃下含或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美罗培南腹膜透析液放置30 h的外观性状、pH及含量.结果:在本方法中,美罗培南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1.0 m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RSD为2.2%.9h内任何一袋透析液的颜色均未发生改变,第12h起颜色均变成微黄色,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颜色变化更明显.整个过程中,两组透析液均未见混浊、沉淀,pH无明显变化.在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可达6h;在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仅有3h.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含量测定;37℃条件下,1.0 g美罗培南在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中6h内是稳定的,对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有效的;在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仅有3h,可能会影响临床疗效.

  • 市售滴眼用利福平临用配制后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考察

    作者:何勇;吴阳

    目的:考察市售3个厂家滴眼用利福平配制后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 × 1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枸橼酸溶液(30∶ 30∶ 26∶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4 nm.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不同厂家滴眼用利福平配制后在室温避光、避光冷藏2种贮存条件下,0、l、3、7、14、28 d利福平的含量.结果:3厂家滴眼用利福平配制后稳定性存在差别,滴眼用利福平在避光冷藏下稳定性较好,但14 d后,3厂家利福平含量均下降超过5%.结论:配制好的利福平滴眼液应低温、避光保存,生产厂家应标注配制后的使用时限.

  • 甲啶铂原料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陈宏;栾春芳;丛艳伟;张琪;普绍平;彭娟

    目的:建立甲啶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甲啶铂原料药的纯度,并研究甲啶铂在酸碱、氧化还原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PR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1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于200 ~ 400 nm内检测含量并分析纯度.在甲啶铂溶液中添加HCl、NaOH、H2O2和NaHSO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考察甲啶铂在酸碱、氧化还原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此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测定甲啶铂含量,甲啶铂质量浓度在0.02~0.2 m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R2>0.999 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4 ng和0.22ng.此方法可以同时将甲啶铂与顺铂、三氯氨铂酸钾和顺式-二氯-氨、(3-甲基吡啶)合铂(Ⅱ)等杂质有效分离.纯度分析表明,试制的3批甲啶铂原料药纯度高.稳定性试验显示,碱性及氧化环境对甲啶铂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结论:此方法可用于甲啶铂原料药及其制备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在甲啶铂原料药保存和制剂研究过程中应避免与碱性和氧化性物质接触.

  •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四环素杂质及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李秀琴;符惠;张庆合;苏福海;李清

    目的:研制兽药四环素的纯度标准物质并对其杂质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HRTOF/MS)对四环素及其杂质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环素标准物质进行定值以及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对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UPLC-HRTOF/MS鉴定出四环素中的4种杂质,分别为差向四环素、金霉素、差向脱水四环素和脱水四环素.四环素纯度标准物质定值结果为95.6%,扩展不确定度为1.1%(k=2).在-20℃下避光保存可以保证在12个月内量值稳定.结论:四环素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可为食品检验、卫生检验检疫、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测量和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量值溯源保障.

  •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中S-对映体的测定及稳定性考察

    作者:金薇;彭兴盛;江文明;杨永健

    目的:建立肾上腺素对映异构体中S-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 μm×42 cm,有效长度32 cm),以含13 mmol·L-1 DM-β-CD pH 2.5的缓冲体系(含0.10 mol·L-1磷酸和0.07 mol·L-1三乙胺)为背景电解质溶液,在20 kV分离电压下,于214 nm波长处测定S-对映体.结果:肾上腺素R-对映体和S-对映体浓度分别在0.0026 ~0.103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9(n=6);定量限分别为0.3和0.4μg·mL-1(S/N≥10),检测限分别为0.1μg·mL-1( S/N≥3).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中S-对映体的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 甲苯咪唑片和咀嚼片质量研究与分析

    作者:唐立超;黄剑英;郑淑凤;胡猛慎;段营辉;李玲玲

    目的:研究甲苯咪唑片和咀嚼片的有效晶型、杂质谱、溶出行为及稳定性,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改进方向.方法:采用前处理后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制剂中的甲苯咪唑晶型,考察晶型有效性;采用HPLC法,以乙腈-0.75%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甲苯咪唑片和咀嚼片中的有关物质;根据甲苯咪唑溶解特性,采用2种溶出介质考察各企业产品溶出行为;通过高温高湿试验考察样品稳定性.结果:(1)本次抽验所有国产样品均为有效C晶型,部分国外制剂为无效A晶;(2)有关物质含量在0.07%~0.41%之间,其中降解产物杂质A是主要的杂质来源;(3)在2种溶出介质中,参比制剂均完全溶出,部分咀嚼片在探索性试验中呈现极低溶出量,提示部分咀嚼片的处方及生产工艺与参比制剂存在差异;(4)高温高湿试验结果显示,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各企业产品均呈现转晶趋势,且有关物质增多,溶出度降低.结论:国产样品晶型有效性及杂质控制情况良好;片剂溶出结果合格并相对一致,咀嚼片溶出行为存在差异;晶型、杂质量及溶出度受温湿度影响显著;铝塑包装与复合膜包装产品稳定性优于塑料袋包装产品,建议企业宜优选包材.

  • 国家药品对照品有机氯农药混合对照品溶液的研制与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乔菲;金红宇;孙磊;马双成

    目的:制备适用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的农药标准物质.方法:以药典通则2341中规定的22种农药为研究对象,以农药标准物质为原料,用容量法制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协作标定进行定值,并对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22种农药的质量浓度范围为9.9~10.5 μg·mL-1,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8%~8.4%.结论:有机氯农药混合对照品溶液符合国家药品对照品的技术要求,可为药品检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测量和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量值溯源保障.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缩宫素注射剂含量及其与生物效价测定法比较和应用

    作者:黄青;陆益红;史清水;金卫红;汪玉馨;张玫

    目的:针对缩宫素注射液现行标准中采用生物效价测定法进行含量控制的情况,建立缩宫素注射剂含量的HPLC测定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通过对8个生产企业的414批缩宫素注射剂样品含量的测定,了解HPLC法与生物效价测定法结果的相关性,并对样品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流动相A,以水-乙腈(1∶1)作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缩宫素主峰和杂质峰分离良好;缩宫素浓度在0.36 ~ 23.04 IU·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14批缩宫素注射剂中,缩宫素含量为54.1%~129.5%;HPLC含量测定结果与生物效价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Pearson相关系数为0.683;储存2年后,8批缩宫素注射剂样品HPLC平均含量下降4.5%.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可作为缩宫素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替代生物效价测定法.现行标准中生物效价测定法,存在动物个体差异和人为测定误差,难以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有必要将生物效价测定法修订为HPLC方法,以稳定控制药品质量.缩宫素注射剂储存2年后,主药可能发生部分降解导致含量降低,需注意储存期.

  • 甘松新酮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国林;刘勇;石晋丽;房楠;李健;吕跃伟;吴玟萱

    目的:考察甘松新酮及其溶液的稳定性,为对照品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将甘松新酮固体放置高温、高湿以及光照条件下10 d,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变化;在室温下将甘松新酮乙醇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调节pH至设定值,放置72 h,考察pH对其醇溶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甘松新酮醇溶液在室温下和4℃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甘松新酮固体在高温(60℃)以及高湿条件下稳定,在10 d内光照条件下降解到92.19%;甘松新酮乙醇溶液在碱性环境下基本稳定,在酸性以及高温环境中则迅速降解,且温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甘松新酮醇溶液在室温下的有效期(t90)为73.18 h,4℃下为1 621.22 h.结论:甘松新酮对光以及高温敏感,应避光保存;在提取分离以及给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低于40℃以及溶液pH在7~12范围内.

  • 纳米银溶胶稳定性的考察及其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影响

    作者:李秀明;李金阳;刘新兰

    目的:考察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与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其稳定性对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影响.方法:用电子透射显微镜和zeta电势对银溶胶及加入电解质或酸碱后的银溶胶进行了表征,并用zeta电势对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段的银溶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选择了苏丹红Ⅲ、盐酸西布曲明、盐酸吡格列酮3个化合物做为探针分子,对比了它们在分散的银溶胶及沉降后的银溶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差异.并比较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段测定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2个月之内的银溶胶基本能保持稳定,2个月之后,稳定性显著下降.而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银溶胶极易沉降失活.加入电解质或酸碱后,银溶胶颗粒迅速凝聚.分散的银溶胶对于苏丹红Ⅲ、盐酸西布曲明、盐酸吡格列酮3个化合物均有较理想的增强效应,沉降后的银溶胶对3个化合物的增强均不明显.环境温度变化对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的佳时间为样品与银胶混合后的1h内,时间过长,纳米沉降使得光谱信号显著减弱.结论:外来酸碱对银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比一般的电解质要大.时间和温度也是影响溶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散的银溶胶具有较强的拉曼增强活性,沉降后的银溶胶增强活性明显下降.

  • 罗红霉素在胃肠道介质中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稳定性及原研片溶出行为研究

    作者:王建;曾红霞;洪利娅

    目的:测定罗红霉素在胃肠道介质中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稳定性,并研究原研药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规律,为罗红霉素固体制剂的剂型、处方和溶出度检查方法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油水分配系数以正辛醇-水为模拟系统,溶出度检查采用转篮法、转速为100 r·min-.结果:罗红霉素在酸性介质中极不稳定,在胃肠道近中性pH范围,罗红霉素的溶解度较低、油水分配系数较大,属于BCS分类系统Ⅱ类.原研片在酸性介质中溶出较少,15 min溶出量仅为14%,而在pH5.5醋酸钠缓冲液介质中快速溶出,15 min溶出量在85%以上.结论:通过对罗红霉素理化性质和原研药片溶出规律的研究,认为其制剂设计为类似于肠溶制剂更为合理,应当在酸性介质中溶出少、在近中性介质中快速溶出.

  • 蜂胶搽剂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香;刘振;段更利

    目的:建立测定球松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该方法对蜂胶搽剂稳定性进行测定.方法:以Agilent XDB-C18(4.6 mm×150 mm,5 μm)为色谱分析柱;以甲醇-1.6%冰醋酸水溶液(4: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9nm;柱温:30℃.结果:球松素在1~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38.932C-37.103(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为2.15%.通过该方法的测定,蜂胶搽剂在光、热、加速实验等因素影响下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以为蜂胶搽剂稳定性研究提供灵敏、准确的方法.

  •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三氟柳及其活性代谢物2-羟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

    作者:钱亚芳;丁黎;潘丽萍;李倩;程旻露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三氟柳及其代谢物2-羟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HTB)的LC-MS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浓度甲酸水溶液作为酯酶抑制剂时三氟柳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终以4%甲酸水溶液作为酯酶抑制剂.以LC-MS法分别测定三氟柳及HTB的血药浓度,使用Hedera ODS-2色谱柱,ESI方式.三氟柳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测定,流动相为乙腈(A)-含0.1%醋酸的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B)系统,进行梯度洗脱(0 ~0.1 min,20%A;0.1~0.15 min,20%A→30%A;0.15 ~6min,30%A;6~6.5min,30% A→100%A;6.5 ~9.5min,100%A;9.5 ~ 10 min,100% A→20%A;10 ~ 13.7 min,20% A),流速0.4mL·min-1;三氟柳监测离子为[M-H]-(m/z 247.0),内标对乙酰氨基酚监测离子为[M-H]-(m/z 150.0).HTB用乙腈沉淀后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含3%甲酸的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75∶25),流速0.25 mL·min-1;HTB监测离子为[M-H]-(m/z 205.0),内标水杨酸监测离子为[M-H]-(m/z137.0).结果:血浆中三氟柳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 ~20.37 μg·mL-1,血浆中HTB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7~159.9 μg· mL-1.以本法测定的三氟柳定量下限(0.01 μg·mL-1)低于文献报道定量下限(0.03 μg·mL-1),可以更准确地估算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本方法成功地运用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论:本方法均可用于药代动力学以及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人血浆中三氟柳及HTB浓度的测定.

  • U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UP302的含量

    作者:朱凌;张双庆;闻镍;于敏;李佐刚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血浆中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UP302的方法,并用于研究UP302在大鼠、狗、猴和人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大豆苷元经2倍体积甲醇沉淀后进行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 C18(50mm×2.1 mm,1.9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 -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B),梯度洗脱,梯度流速恒定为0.2 mL·min-1,柱温为30℃,整个分析时间为6min.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和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在5~2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血浆中UP302低定量下限为5ng·mL-1;本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在99.2%~107.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3%.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浆中UP302浓度的测定.

  • 药物晶型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陈桂良;李君婵;彭兴盛;陶巧凤;李慧义

    介绍药物晶型的基本概念,综述药物的多晶型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列举药物晶型的控制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应用,为制订药品晶型研究指导原则提供参考.

  • 甲硝唑及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聂小春;冯光;陈品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原料及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国产YWG-C18 10 μm 150 mm×4.6 m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水(8.5∶91.5)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25 nm,以峰面积归一化法处理结果.结果:原料药可分离2个杂质峰,注射剂可分出3个杂质峰,强光照射注射液可使一杂质峰显著增加.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样品中杂质的检测方法.

  • 卡马西平与氢氯噻嗪共晶的表征与性质的研究

    作者:朱玉苹;张燕;杨钊;张帅华;刘坤

    目的:制备卡马西平与氢氯噻嗪共晶,并对共晶的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液结晶法制备卡马西平与氢氯噻嗪共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SCXRD)、X-射线粉末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法(IR)对共晶进行表征,并通过HPLC对共晶的溶解度以及在人工胃液中、水中,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同时考察共晶在高湿条件下的吸湿性.结果:在75%、90%的高湿条件下,卡马西平与氢氯噻嗪的物理混合物10d的吸湿性分别为0.022 9%、0.028 0%,共晶的吸湿性分别为0.003 5%、0.004 0%;在光照条件下,卡马西平、氢氯噻嗪10 d产生的杂质含量为0.36%、0.13%,共晶中的卡马西平、氢氯噻嗪10 d产生的杂质含量为0.13%、0.00%;在水中的溶解度,共晶中的卡马西平比原料药卡马西平的溶解度提高约1倍.结论:卡马西平和氢氯噻嗪形成共晶可以降低药物在高湿条件下的吸湿性,同时对原料药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有小幅度提高,并提高了卡马西平在水中溶解度.

  • 药物利培酮的晶型表征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作者:王昉;盛沈俊;黄东;马青玉

    目的:建立利培酮药物A、B与E的多晶型和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并以A晶型为例,计算和推导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和热分解反应机制.方法: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药物进行测试.同时,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Vyazovkin法计算药物的分解动力学参数,运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进行分解反应机制的推导.结果:3种晶型药物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其热稳定性从小到大依次为:E<B<A.A、B和E晶型药物的X射线2θ强衍射峰分别出现在19.64°、21.18°、14.96°;A、B和E晶型药物的红外强峰分别位于1456、1468、1455 cm-1;利培酮A晶型的熔点为442.50 K,熔融焓为107.59 J·g-1,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45.81 kJ·mol-1,指前因子为19.92 s-1;其降解动力学方程模型为dα/dt=Aexp(-E/RT)(1-α).结论:热分析技术是研究药物多晶型和稳定性强有力的分析手段之一,与其他分析技术联合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准确地表征药物的晶型、形貌、稳定性和反应机理.同时,本研究也为利培酮药物的制备、检定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特征曲线谱和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盐酸艾司洛尔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的商榷

    作者:赵慧玲

    对现阶段盐酸艾司洛尔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和限度制定的现状及审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7968 条记录 389/399 页 « 12...386387388389390391392...3983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