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黄对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卫俊涛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病患者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胃肠道表现.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大黄
  • 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探讨

    作者:孔立;田正云;张飞虎;郝浩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领域的重大课题和难题,其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和抑制炎症反应.抗生素的使用在控制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针对炎症反应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而中医在此方面则有明显优势.全身炎症反应的根本病机是气机逆乱,而中焦是气机逆乱的枢纽,因此笔者以中焦脾胃为突破口,运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理中焦气机,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 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的中医对策

    作者:吴建鹏;赵云燕;何鸿烈

    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胃肠功能障碍,所以在肠内营养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称为肠内营养不耐受,又叫"食物不耐受综合征".有研究显示ICU中有62.8%的患者出现过一次或更多次的喂养不耐受,并且这种喂养不耐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1].喂养不耐受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以及诊断、治疗标准.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提出食物不耐受综合征的诊断常基于复杂的临床评估,没有单独明确的症状或指标来定义[2].当经过72 h,20 kcal/(kg·d)的能量供给目标不能由肠内营养途径实现,或者因任何临床原因停止肠内营养,需考虑食物不耐受综合征.一般认为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胃残余量增多、腹胀、腹泻、呕吐、反流和便秘等,喂养因此中断而达不到目标热量就可以认为是出现了喂养不耐受.近些年来,笔者在优化肠内营养管理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介入治疗,显示了良好疗效.

  • 经方治疗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初探

    作者:盛海忠

    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发生率很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息息相关[1].胃肠功能障碍可分为三类:一是解剖组织的缺陷,如肠大量切除、梗阻、肠外瘘;二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如炎性肠病、胃肠激素分泌不足;三是肠屏障功能障碍,如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均可造成机体缺血、缺氧、循环障碍,使肠黏膜功能受损[2].其治疗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内环境稳定性,改善组织血供与氧供;肠内营养;黏膜上皮特殊营养物,如谷氨酰胺、膳食纤维等;微生态制剂的应用[1,3].中医药在诊治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中有独特的优势,既往研究显示包括通腑攻下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等[4].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组方严谨,疗效确切.

  • 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理论阐释

    作者:刘畅;王琛琛;王枭;付征;远庚;王颖辉;赵昕;蓝海涛;齐文升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既是MODS的局部器官表现,又是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进一步破坏的启动因子,造成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移位,促使MODS恶化.本文结合古今文献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归纳出脾胃升降失常是导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特点,“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变的基本法则.采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可达到升清降浊、促进胃肠气机复常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阻断MODS的进一步发展.

  •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不同中医证型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作者:杨敏春;张召才;吴佐剑;蔡国龙;胡才宝;许雅萍;严静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GIDF)患者胃肠激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69例MODS住院患者(热毒证16例,血证8例.气阴两虚证31例,阳气亏虚证14例)为对象,进行MODS和GIDF评分;另取15例体检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血检测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结果 MTL、VIP、GIDF等在各证型MODS伴GIDF间相近;MODS在血证组时高,较两种虚证者显著增高,而与热毒证相近;P物质在热毒组高,其次为气阴两虚证组,再次为血证组,低为阳气亏虚组.结论 MODS伴GIDF患者SP水平随着中医证型的变化而不同.动态观察SP水平可作为MODS伴GIDF辨证的相关参考指标.

  • 蔡炳勤主任医师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1例

    作者:傅岳武;李幸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腹部外科危险性较大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胃肠功能障碍,其次为瘘、出血及感染.我院在名老中医蔡炳勤主任医师指导下应用中医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多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范铁兵;杨志旭

    目的 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对138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心神>肾>肺>肝的趋势;病性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证型分布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脾虚痰阻证>热盛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趋势,实证呈痰热扰神证>肺热壅盛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证的趋势.结论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基本中医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素是脾、胃、心神、肾、肺、肝;证型分布为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阻证等.

  • 早期应用大黄在治疗严重多发性创伤胃肠功能障碍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李天泉;龚光远;陈维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大黄在治疗严重多发性创伤胃肠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对2014-2016年该院重症监护室(ICU)中的175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使用大黄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早期使用大黄患者(早期组,85例),另一组为采用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组,90例).其中早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大黄,对照组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再给予大黄治疗.比较两组胃排空能力、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ICU住院时间.结果 早期组胃排空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预防性使用大黄能够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胃肠神经症误诊为慢性胃炎1例

    作者:余化平;陈长宇

    胃肠神经症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它不同于一般的胃肠道疾病,而是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特殊类型,精神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在病理解剖上无器质性病变。因临床医生常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而忽视了其心理变化,所以其治疗效果往往不明显。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胃肠神经症患者,院外误诊为慢性胃炎长达半年之久,现报道如下。

  • 荨麻疹与抗过敏药

    作者:张石革;宋菲;郝红兵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团"或"风疙瘩",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出现在皮肤或粘膜上,表现为局限性、暂时性或瘙痒性的潮红斑和风团.荨麻疹大多与变态(过敏)反应有关,多属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少数属于Ⅱ、Ⅲ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可因接触多种物质而引起,包括异种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动物蛋白(蛋、肉、虾、蟹等)、细菌、病毒、寄生虫、毛皮、羽毛、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及尘螨、油漆、染料、塑料、化学纤维和药物(阿司匹林、阿托品、青霉素、吗啡、磺胺、维生素B1等)等.此外,物理因素(冷、热、光)、病灶(龋齿、扁桃体炎)、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紧张也可引发荨麻疹.

  •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评价

    作者:申建国;魏丽丽;周晓燕;齐策;陈羽

    目的 探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三叶因子(ITF)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试验组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3 d及7 d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ITF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变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改善TNF-α及ITF水平.

  • 大黄粉剂对创伤性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并MODS患者kE及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桂银

    目的:研究大黄粉剂对创伤性休克(VS)后胃肠功能障碍(GD)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患者 kE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92例病患确诊为发生 VS后 GD合并 MODS。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另加用大黄粉剂。对比两组疗效,GD症状的缓解时长以及 kE及TNF-α水平的变化和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GD症状的缓解时长显著少于对照组;kE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剂治疗 VS后 GD并 MODS病患,可降低病死率。

  • GDNF基因治疗对帕金森病小鼠TH阳性神经元损害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吴少璞;祁亚伟;李学;杨红旗;马建军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治疗对帕金森病小鼠临床症状,以及对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损害和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健康组.实验组小鼠接受表达GDNF的慢病毒骨髓干细胞转导,对照组和健康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移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MPTP建立帕金森模型,健康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3组小鼠建模后行为学变化、TH阳性(H+)多巴胺能神经神经元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神经元数目数目、体质量变化、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果 GDNF在移植后的小鼠中成功表达.实验组小鼠爬杆时间明显长于健康组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转棒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健康组并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实验组和健康组小鼠的(TH+)多巴胺能神经神经元数目分别为:(8 610.26±833.64)、(1 117.54±1 037.18)、(1 369.87±1 440.16)×10-4/μ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黑质中的TH+多巴胺神经元纤维比对照组更密、颜色更深,比健康组更疏、颜色更浅.造模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实验组小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明显低于健康组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DNF基因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修复TH+神经元细胞损伤,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

  • 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萍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危重症.常发生在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症过程中.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及时发现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关键.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自2001年以来诊断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2例报道如下.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国凤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危重症,常发生在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症过程中.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及时发现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关键.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自2001年以来诊断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32例报道如下.

  • 空回肠间中胚叶混合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作者:孙成兴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 ,20岁 ,未婚 ,因腹痛、腹胀、呕吐、纳差、消瘦、肛门两天未排气就诊 ,门诊以"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收住外科.患者于 1991年 5月 22日凌晨 2点突发性右上腹部脐周阵发性腹痛 ,无呕吐和腹泻 ,无发热.当日 12时解黑红色粪结 4粒 ,未就诊.次日下午上腹和脐周阵发性绞痛加重而到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急诊手术.麻醉和手术顺利 ,切除阑尾长约 5.0cm,直径 0.5cm,颜色呈粉红色.术后禁食、抗炎、支持治疗.但在术后第二天出现呕吐 ,肛门未排气 ,并自觉脐周腹腔内有"包块游动" ,在阵发性绞痛时更明显.经治医生疑为"胃肠功能不好"给予口服"助消化药" ,脐周用松节油敷但无明显疗效.术后第 9天行 B超检查示 :"肠腔胀气 ,腹腔积液" ,临床医生分析为"胃病、胃肠功能障碍"而给予服用三九胃泰.

  • 卡巴胆碱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作者:程爱斌;陈辉;刁增利;王瑞刚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入组0h、用药后24h、48 h、72 h、d7或死亡前取血行血浆内毒素、血D-乳酸的测定.临床动态监测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胀、排便、肠管积气、积液情况,以在上述各时点评定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卡巴胆碱治疗组与莫沙必利治疗组相比,血浆D-乳酸、内毒素及胃肠功能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卡巴胆碱能有效改善MODS病人肠道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

  • 谷氨酰胺治疗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贾民;吴莉;于永福;樊锦春

    [目的]观察药理剂量的谷氨酰胺治疗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的评分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和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同时给予药理剂量谷氨酰胺,B组仅给予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和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30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胃肠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17,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19,P=0.042 2).[结论]采用药理剂量的谷氨酰胺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感染患者,其胃肠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有明显的改善.

  • 30例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杨莉;廖志;谭玲;韩彦青;刘忠强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9月我院住院的30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早产儿中合并新生儿窒息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呼吸暂停3例,羊水吸入综合征10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其中<33周早产儿21例,体重<2 000g21例.结论:胎龄小,体重轻,有其他合并症的早产儿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

711 条记录 31/36 页 « 12...28293031323334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