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内注入红霉素溶液治疗乳糜胸

    作者:姚培炎

    我科自1993年以来,使用红霉素溶液作为胸腔硬化剂注入胸腔,促使肺、胸膜粘连治愈复发性气胸、肺切除术后残肺创面漏气40例,有效率为90%.此外还治愈3例乳糜胸患者.治疗方法:(1)红霉素溶液配制:注射用红霉素粉剂0.75 g溶于25%葡萄糖溶液40 ml;(2)无菌操作下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排除胸内积液,使肺充分膨胀;(3)为减轻红霉素溶液注入胸腔后的疼痛反应,在注药前1 h肛内纳入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栓剂1支,如无禁忌同时肌肉注射哌替啶(度冷丁)50~75 mg.并用1%利多卡因40 ml先于注药前0.5 h从胸引管内注入胸腔;(4)将准备好的红霉素溶液从胸引管注入胸腔,夹闭胸引管,经上述方法给药,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均能耐受;(5)给药后要患者每小时转动身躯,改变体位1次,使药液在胸腔内均匀分布.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

    作者:李英姬;胡红;工藤翔二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人种特异性疾病,其疾病概念和治疗方法均确立于日本.随着红霉素疗法的发现和确立,DPB的预后有了划时代的变化.近,关于DPB研究的大进步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DPB的人种特异性和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第二,关于红霉素及其它14员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 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年芳;郑瑞强;林华;陈齐红;於江泉;邵俊

    目的 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 (75±19)vs(130±23) ml; d3:(72±16)vs(120±21) ml; d4:( 71±22)vs(125±18)ml;P< 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 vs 37.8%; d3:51.4%vs 27.0%; d4:45.7% vs 18.9%;d5:40.0% vs 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APACHEⅡ)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 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Ⅱ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服用红霉素后心悸、气短1例

    作者: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4岁.于1989年11月行食道癌外科根治术.1991年3月因感冒,出现咳嗽症状;服用红霉素后突感心悸、气短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

    作者:赵铁梅;刘又宁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92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应用红霉素、克林霉素、螺旋霉素纸片行三纸片扩散法,检测148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应用PCR检测148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中介率+耐药率)为42.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7.6%、66.7%.148株红霉素耐药株中,耐药基因以ermB基因(79.1%)为主,耐药表型以内在型耐药(cMLS)(85.1%)为主.携带ermB基因的肺炎链球菌,74.4%的菌株对红霉素的MIC值>16.0 μg/ml;而携带mefA基因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MIC值在0.5~4.0 μg/ml之间.结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表型以cMLS 为主,耐药基因以ermB介导的靶位改变多见.

  • 红霉素干预对烟雾暴露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作者:何志义;彭公永;于亮;钟南山;冉丕鑫

    长期小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的氧化爆发,抑制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削弱肺部炎症反应[1].长期吸烟会导致气道、肺部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本实验观察了红霉素干预对暴露于香烟烟雾中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 红霉素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核因子-κB的激活

    作者:李梅华;钟小宁;柳广南;何志义

    以往的研究证实,红霉素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建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红霉素抑制TNFα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探讨红霉素的抗炎机制.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4例

    作者:陈钊成;吴海桂;吴峰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而病因尚属不明的一种疾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促.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4例DPB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 心脏原发性神经鞘瘤一例

    作者:宗佩君

    患者男,29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7 d前症状加重伴鼻塞、流涕及咳嗽,于2002年7月20日入乡镇医院治疗.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心前区无隆起,心脏浊音界向右扩大,心率85次/min,律齐,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伴干性音.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用红霉素0.5 g加5%葡萄糖盐水静脉点滴,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口唇紫绀、呼吸困难,20日下午3时心脏、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 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作者:韩明礼

    目的:探讨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养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应用谷维素+呋喃唑酮+红霉素进行治疗;B组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p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谷维素+呋喃唑酮+红霉素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 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冯强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咳嗽、发热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3%(17/60)(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迅速缓解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对比

    作者:达力哈·哈拉克拜

    目的 本文就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8)予以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参照组(n=48)予以阿奇霉素单用疗法.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97.92%>83.33%),症状完全消退时间快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10.42%<39.58%),组间比较P<0.05.结论 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又有效,可使患儿症状快速消退,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用疗法.

  • 对比口服克拉霉素和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超

    目的 分析对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予以口服克拉霉素、静滴红霉素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实验组患儿予以口服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效率高于静注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静注红霉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予以口服克拉霉素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056幽门保留型胃切除后红霉素诱发幽门松弛而后胃体收缩

    作者: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丹

    目的:对比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30例,以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以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症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 7%(23/30),2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 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4%,2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 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明显优于红霉素治疗法.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

    作者:张军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各40 例,比较2 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为97.5%,红霉素组的总有效率为75%,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红霉素组,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住院天数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洁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胃食管反流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都给予常规西沙比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红霉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明显不良反应,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能促进胃排空,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观察

    作者:周金凤;张晓红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新生儿呕吐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每天3mg/kg~5mg/kg的小剂量红霉素口服.结果:新生儿呕吐20例,与20例未给予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控制呕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天~4天,表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较为满意,尤其对单纯性呕吐、胃食管反流疗效更佳.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作为胃动力剂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新生儿呕吐,改善喂养,但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红霉素 新生儿 呕吐
  • MEBO在洗眉中的应用

    作者:郭兆美

    目的:深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在洗眉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研究条件,用随机分组方法观察洗眉术后外用MEBO和红霉素治疗的效果,MEBO组与红霉索组各60例,均采用双波长脉冲调QND:YAG激光治疗机洗眉,尔后分别应用MEBO和红霉素眼膏涂抹创面,直至愈合.结果:MEBO组平均愈合时间5.24d±2.77d,无疼痛及色素沉着,创面无瘢痕;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8.76d±2.43d,60例病人均有痛感,45例有色素沉着.结论:MEBO用于洗眉术后治疗,在缩短愈合时间、缓解疼痛、减少色素沉着等方面均优于红霉素治疗组.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度和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燕;刘全忠

    目的 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实验设计.入选200例患者,剔除3例,脱落24例,纳入安全性分析197例,疗效分析173例,治疗组87例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86例给予维A酸软膏,均每晚外用1次,疗程为8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4.37 %(56/87)和58.14 %(5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1%和1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2615 条记录 11/131 页 « 12...891011121314...1301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