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弹头自动导航肝癌治疗系统紧急恢复一例

    作者:张虎军;黄晓明;张超群

    我院引进的新型医疗仪器--多弹头自动导航肝癌治疗系统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肝癌治疗设备.主机采用康柏电脑,配置如下:奔腾MMX200MHz,16M内存,2.1G硬盘.

  • 超声在无水酒精介入性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作者:邹娜;赵崇豹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广泛用于临床①.PEI是一种有效的肝癌微创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对PEI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PEI技术也日益成熟,并开始强调量化治疗及个别化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显示了PEI在治疗肝癌方面的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1年12月间共65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直径1.5-3.5cm,每个病灶每次注射酒精2-6ml,每周2次,4-6次为l疗程.结果:治疗后11个瘤灶消失,40个缩小,15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影像学上呈囊性化趋向,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65例治疗前肿块内血流丰富治疗后41例血流消失,25例血流明显减少.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经组织学检查的瘤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结论本疗法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肝癌确实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关键词: 肝癌 超声 介入治疗
  •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分析

    作者:伍从清;金昌琼;崔昌松;陈啸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5月的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肝癌50例,然后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在50例患者中,36例肝癌患者病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证常肝组织,14例肝癌患者呈相对高密度.螺旋CT增强检查检出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没有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病灶靠近大血管和肝脏包膜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可有效进行组织学分析,同时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影像学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史和增

    目的 探究影像学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B超、CT和MRI检查.分别进行B超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影像学检查均能有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MRI确诊率高于CT确诊率高于B超确诊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对比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节约患者医疗费用,提高肝癌存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癌 影像学 诊断
  • 26例肝癌的CT诊断与分析

    作者:张丽琴;王小彬

    目的:探讨CT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诊治的26例肝癌患者,其中男20例,占76.9%,女6例例,占 23.1%,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4.6岁,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扫均为低密度,其中密度不均匀14例,占53.8%,密度均匀12例,占46.2%.病灶边缘边缘清晰5例,占19.2%,病灶边缘模糊21例,占80.8%,20例患者进行了强化,其中1 7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3例未见强化,26例肝癌患者中检出弥漫型肝癌2例,占7.7%,结节型肝癌8例,占30.8%,巨块型肝癌1 6例,占61.5%.结论:肝癌CT平扫均为低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晰是主要特征.

  • 肝癌的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应用价值

    作者:赵瑞虹

    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占80%以上,继发性肝癌则主要由其它脏器肿瘤的转移所致.声像图上肝癌可因其大小、肿瘤发生的疾病背景、内部回声、包膜回声及肿瘤周围回声不同而分成多种类型,但主要有弱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及等回声分型,这些灰阶声像图的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近些年来多普勒超声在肝癌的肿瘤血管方面的深入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肿瘤血管的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肝癌诊断和鉴别.1 HCC的多普勒超声表现1.1频谱多普勒1.1.1肿瘤内同时检出脉动和连续的血流波形,有人认为此为HCC的特征血流频谱.1.1.2肿瘤内仅检出脉动血流波形,收缩期峰值速度可≥40cm/s,RI可大于0.70,癌灶动静瘘形成或门静脉受累时,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可≥80cm/s.1.1.3肝动脉血流量增加,门静脉血流量增加不显著,肝固有动脉(PHA)和门静脉(PV)的血流量的比值可由正常人的1∶5.6增至1∶1.6.

  • 临床不规则肝切除治疗肝癌

    作者:于雷

    目的 了解不规则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肝癌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规则肝切除手术;试验组采取不规则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住院时间、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试验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则肝切除治疗肝癌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手术用时短、出血少、3年生存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肝动脉造影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

    作者:尧茂付

    目的 探讨在肝癌精准肝切除术之前应用经肝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常规检查,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经肝动脉造影,两组均依据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行术中的定位切除治疗.分析术前造影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面积、AFP测定以及Child-Pugh分级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 cm病灶检出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应用动脉造影可有效提升病灶检出率,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预后均有很大临床价值.

    关键词: 肝癌 切除 动脉造影
  • 19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梅;荆秀荣;景少娟;李艳明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充分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前宣教,使患者对介入治疗有一定了解,以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应对介入手术.术中及术后制定相应的观察项目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96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正确的病情观察与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 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娟;刘艳萍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系列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赣州市肿瘤医院肝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9例作为感染组,同时间段选择49例肝癌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并发肺部感染的系列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两组肥胖、年龄、脑血管意外史、吸烟史、手术持续时间、既往肺部疾病、术中出血量、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分析,肥胖、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既往肺部疾病均是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 肥胖、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既往肺部疾病均是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通过给予健康宣教以及加强手术前后干预力度,可能会减少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 健康教育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实践

    作者:赵迎芬;杨炫枝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收19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在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术中如何配合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自己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积极配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指导,解除了患者的焦虑,减轻了心理的负担,摆脱情绪的困扰,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通过系统的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解除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保存生命,延长寿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体温恢复状况对患者康复的临床影响

    作者:欧阳秋梅

    目的 探究早期体温恢复状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各22例,三组在不同时间均采用暖风毯复温,比较其各项情况.结果 三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腹腔引流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丙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体温恢复,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对促进患者及早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重要帮助,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 TACE术运用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步晨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TACE术作为近几十年来肝癌治疗的一大手段,在临床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TACE术后的不良反应较多且较重,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运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疑虑,本文就TACE术在临床中的治疗地位及不良反应进行介绍,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进行简要综述,对临床肝癌TACE术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孙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两组均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手术中及苏醒后10min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及苏醒后10minMBP、HR及SpO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是右美托咪定应激反应较轻,能够保障患者的呼吸稳定性,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较小.

  • 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晓丽

    目的:研析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确诊的84例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病患设研究组,与8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设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AFP含量、血清甘胆酸.结果:对照组ALT、AST水平(17.80±3.25)IU/L、(20.31±2.50)IU/L低于研究组(73.35±10.29)IU/L、(118.83±15.44)IU/L;AFP含量、血清甘胆酸水平(1.79±0.55)ug/L、(0.77±0.15)mg/L低于研究组(51.38±13.35)ug/L、(20.85±3.38)mg/L,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甘胆酸可作为评价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的指标,在该病中具较高的诊断价值,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意义.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自刚;杨家印;黄君;郭伟昌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出高危因素,指导临床对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材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11年12月所有肝癌行肝移植病例334例,其中男性200 例,女性134例.早期肝动脉血栓定义为肝移植术后三十天以内诊断的肝动脉血栓.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动脉血管造影.纳入研究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受体性别、受体年龄、受体术前是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变异、动脉吻合方式、移植术式等.结果:在334例肝癌患者中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9例(2.6%).其中肝移植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其肝移植术后早期动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于术前未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增加患者在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于存在肝动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抗凝治疗可降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及提高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率.

  • 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必要性

    作者:谢奎;周军;张越伟

    近年来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时抗病毒治疗的讨论多种多样,各种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肝炎及TACE治疗后肝炎病毒的激活,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结合2011年肝炎防治指南及TACE后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肝癌 TACE 抗病毒治疗
  • 辣椒素与肝癌防治关系的研究

    作者:车平;刘嘉涪

    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从18世纪开始,人们就已认识到辣椒的镇痛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辣椒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文献报道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就辣椒素在肝癌防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辣椒素 肝癌 防治
  •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治疗

    作者:王辉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针治疗肝癌24例,每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1~4次,其中17例患者结合1~4次TACE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或MR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结果:24个病灶完全坏死,余 17个病灶大部分坏死,15名患者现仍存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安全、有效.

  • 双介入治疗对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润苗;许公普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eation,TACE)与经皮穿刺肝癌酒精固化消融术(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therapy,PEIT)联合应用对肝癌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先行TACE后再行PEIT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9例,恶化(PD)1例.CR+PR共11例,占52.38%;结论双向介入治疗TACE+PEIT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性高、疗效好,优于二者单独治疗,可望广泛应用于临床.

13918 条记录 6/696 页 « 12345678...6956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