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刘会彩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血清水平检测在狼疮肾炎( LN)患者诊断及肾脏病理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确诊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125例,其中84例合并狼疮肾炎( A组),41例未合并狼疮肾炎( B组),另选择同期收治其他类型的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 C组)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抗核小体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和B组阳性率分别为94.2%和90.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C组54.5%(P<0.01)。且3组间ANuA水平差异显著,其中A组高,C组低(P<0.05)。各类型肾脏改变中ANuA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Ⅳ型患者血清中ANuA含量高( P<0.05)。结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反映肾脏病变程度,对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科朋;张芹;谢志军;李增变;张攀科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有57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56例,分析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及免疫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效果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更佳。

  •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

    狼疮性肾炎是因全身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导致出现类似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表现.而全身性红斑狼疮是早发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血清中可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出现阳性及抗ds-DNA抗体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 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朱祥兰;彭付珍;王凌燕

    目的:探讨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系统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不良反应率低,治疗依从性高,症状改善时间短,心理状态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对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情绪、症状、治疗配合度及不良反应等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介。

  • 狼疮性肾炎意外怀孕1例

    作者:李清芬;孟凡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孕龄女性多见.因此,此病能否怀孕,佳时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轻则引发SLE活动,重则易有生命危险,甚至死亡.本病例是以意怀孕所致.

  • 糖皮质激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骨密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妍婷;李振江;孙燕;王晓明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探讨LN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方法以初次诊断为LN并使用GC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与使用GC治疗前相对照。使用GC治疗过程中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 ACR)指南建议给予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每6月监测骨密度。结果入组患者共82例,其中女性74例,男性8例,年龄14~72岁,平均(35.8±14.5)岁,使用GC (7.5-63.4)月,平均(30.3±18.0)月,累积使用GC剂量(8.5-32.5)g,平均(18.6±6.8)g。 GC治疗过程中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20.73%和10.9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GC治疗过程中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随着使用GC时间的延长以及累积剂量的增加,骨密度呈递减趋势;GC的累积剂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LN患者应长期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同时对预防和治疗等干预进行评估,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狼疮性肾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

    作者:何芳;刘述文;魏日胞;汤力;林淑芃;董燕;陈香美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导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见于育龄期女性,约80%的患者合并肾脏损害,10% ~ 40%的患者抗磷脂抗体试验阳性.现将我院及时诊断、成功治疗的1 例狼疮性肾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报道如下.

  • 380例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者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解加泳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共3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在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的时期、部位、病原体种类及总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104例患者共发生119次感染(2次感染者11例,3次感染者2例),感染发生率为27.4%,感染例次数为31.3%。63例次(52.9%)感染发生在诱导期,发生时间为(2.5±0.9)个月,56例次(47.1%)发生于维持期,发生时间(19.7±9.8)个月。感染发生部位以皮肤软组织(44.5%)、肺(22.7%)及泌尿系统(20.1%)为主。诱导期感染以皮肤软组织感染率高,其次分别为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维持期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高,其次分别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率和肺部感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51、4.762、15.010,P<0.05)。感染中以细菌感染常见,其次为病毒、真菌感染。诱导期病毒及细菌感染比例较高,而维持期细菌感染比例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8、10.776、4.175,P<0.05)。结论 LN患者在诱导治疗的前3个月为感染高发期,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种类在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均存在差异。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涛;王文莉;王芳;高红宇

    目的 对比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狼疮性肾炎(LN)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 2月医院收治的39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刘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LN,将其分为SLELN组(合并LN)101例和SLE组(未合并LN)293例.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相关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SLE组有141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8.12%,SLELN组有4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6.53%,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6,P=0.783),主要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在SLELN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83.61%、革兰阳性菌9株占14.75%、真菌1株占1.64%;在SLE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37株占76.97%、革兰阳性菌32株占17.98%、真菌9株占5.06%;两组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6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10%,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SLELN组患者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SLE组(P<0.05).结论 SLE患者及LN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且LN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更加严重,临床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要给予密切的关注和充分的重视,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 狼疮性肾炎患儿医院感染血清与尿液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张书锋;刘翠华;吴丽娟;田明;厉洪江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儿医院感染血清与尿液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为医院感染控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发生医院感染患儿60例为感染组、单纯狼疮性肾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患儿为非感染组,同期门诊正常体检60名儿童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及尿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8及 IL-23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IL-6、IL-8、IL-18、IL-23水平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及尿液IL-6、IL-8、IL-18、IL-23水平感染组、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活动期患儿血清及尿液IL-6、IL-8、IL-18、IL-2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血清及尿液IL-6、IL-8、IL-18、IL-23水平与SLEDAI评分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儿血清及尿液中IL-6、IL-8、IL-18、IL-23水平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发生医院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

    作者:金美芳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42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2例单纯狼疮性肾炎患者为B组,4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将3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目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清IgG(19.25±3.31)g/L、IgA(3.26±1.08)g/L、IgM(1.52±0.64)g/L、CD8+ (38.62±3.67)%显著高于B组及C组,补体C3 (0.54±0.12) g/L、C4 (0.11±0.03) g/L及CD3+(68.42±5.14)%、CD4+(35.35±4.86)%、CD4/CD8比值1.01±0.12则显著低于B组及C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异常,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 狼疮性肾炎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毅;谢福安;王丽萍;杨银泉;陈建;余英豪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方法收集住院治疗并发真菌感染的LN 26例,对真菌感染和狼疮活动控制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单一真菌感染6例,复合感染20例,其中G 菌22例,G+菌3例,真菌检出部位以口腔、肠道、呼吸道为主;LN治疗总有效率为73.1%;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80.8%. 结论 LN医院感染率为48.6%,医院内真菌感染率为12.0%,LN并发真菌感染是完全可以控制的,LN的治疗效果与真菌感染控制效果相一致.

  • 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呼吸系统感染的调查研究

    作者:黄远航;罗正茂;朱起之;童俊容;张虹;张建林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医院呼吸系统感染(RSI)的状况. 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住院的LN患者并发医院RSI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LN患者的医院RSI发生率为43.7%,以G-杆菌感染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结论抗菌药物滥用和大剂量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高度狼疮活动是LN患者的医院RSI的主要因素.

  • 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病理的关系

    作者:王立琼;赵红玲;金向群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 N )并发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的60例L 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0例LN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46.67%;主要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泌尿道、消化道及皮肤;感染病原菌以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50.00%、革兰阴性菌占28.57%,真菌次之;急性肾炎综合征型、急进型肾炎综合征型、肾病综合征型、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感染率分别为80.00%、75.00%、56.25%、66.67%,均显著高于尿检异常型与终末期尿毒症型(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着病理类型的提高,感染率也随之而增大;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治疗患者(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住院时间、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SLEDAI评分、补体C3及肌酐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并发医院感染与临床、病理类型,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长时间住院等密切相关。

  • 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骆玉璇;俞凯;王鹤秋

    目的 探究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措施、预防和控制狼疮性肾炎患者感染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医院2007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3例狼疮性肾炎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其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391例狼疮性肾炎住院患者,其中18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46.80%;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3例患者为病毒感染(2例带状疱疹、1例疱疹性结膜炎);感染以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12株占62.92%,革兰阴性菌25株占14.05%,真菌41株占23.0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血肌酐>707 μmol/L、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及行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血白细胞数<3×109/L、血浆白蛋白<30 g/L是影响狼疮性肾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以细菌、真菌为主,应根据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相应治疗方案,并建立防护措施,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保证生存质量.

  • 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旭;黄慧

    目的 研究分析狼疮性肾炎(LN)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临床、病理、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住院治疗的LN149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部位及因素分析.结果 LN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病毒、真菌为主;LN医院感染率为38.9%,病情恶化的11例中9例并发感染,其中5例直接死于严重感染;LN临床活动、病理类型呈Ⅲ、Ⅳ型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0.0%和52.8%;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肾功能与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激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亦与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率较单用激素明显增高(P<0.01),而常规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歇冲击治疗和常规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较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LN医院感染率高达38.9%,与狼疮临床活动、病理、治疗方法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

  • 狼疮性肾炎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贞;史添立;徐柏平

    目的: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发生感染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41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6种病理类型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率、感染时期、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结果415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51例,感染率36.4%;其中85例发生在诱导治疗期,感染率为56.3%;66例发生在维持治疗期,感染率为43.7%;不同感染部位的感染率诱导期、维持期依次为皮肤软组织49.4%、31.8%,肺部34.1%、15.2%,泌尿系统9.4%、36.4%,消化系统4.7%、10.6%,生殖系统1.2%、4.5%;病原体检测细菌感染86例、病毒感染52例、真菌感染13例,诱导期、维持期分布率依次为细菌45.9%、71.2%,病毒41.2%、25.8%,真菌12.9%、3.0%;诱导期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感染维持期高于诱导期(P<0.01),病毒以及真菌感染诱导期高于维持期(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在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均可发生,以细菌感染为主,主要发生于肺部、皮肤软组织、泌尿以及消化系统,对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严格监控其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 妊娠合并狼疮性肾炎的处理

    作者:张乃怿;杨慧霞;廖秦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其病程具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的特点.狼疮性肾炎是SLE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50%[1].SLE患者出现蛋白尿、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升高、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和高尿酸血症时提示SLE合并肾损伤(狼疮性肾炎).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新生儿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狼疮性肾炎患者面临生育问题.多数观点认为妊娠增加SLE加重的风险,恶化率为50%~60%,妊娠前病情未控或孕期病情活动者,孕产妇死亡率可达2%~3%[2-3].

  • 美国风湿病学会“狼疮性肾炎的筛查、治疗及管理指南”解读

    作者:孙雯;何玉甜;陈敦金

    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在2012年6月发表了"狼疮性肾炎的筛查、治疗及管理指南"[1].该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中妊娠期合并狼疮性肾炎部分进行解读,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个体化原则应用指南.

  • 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对狼疮性肾炎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

    作者:周杜鹃;吴小川

    目的 系统评价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5月,检索范围包括www.guideline.gov,www.nice.org.uk,mdm.ca/cpgsnew/cpgs/index.asp,www.show.scot.nbs.uk,www.nzgg.org nz,www.eguidelines.c o.uk,www.-n.net,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了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对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共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CTX)治疗对照的RCT4篇,他克莫司与CTX治疗对照的RCT3篇.无论是环孢素A治疗组还是他克莫司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均有明显下降.与CTX治疗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24 h尿蛋白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P=0.005),但环孢素A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P=0.28).他克莫司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大于CTX治疗组(Z=3.64,P=0.0003),不完全缓解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P=0.6),总有效率他克莫司治疗组优于CTX治疗组(Z=2.2,P=0.03).结论 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24 h蛋白尿,且他克莫司的疗效优于CTX,但可靠的结论 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的进一步验证.

1796 条记录 8/90 页 « 12...567891011...89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