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胡宏阁;金学民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方法 A组26例(26眼)NVG患者先行贝伐单抗(1.25 mg/0.05 ml)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B组行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结果 A组26例(26眼)注射前眼压(44.04±1.58) mmHg(1 mmHg=0.133 kPa),注射后7d眼压(43.16±1.50) mmHg,引流阀植入术后6个月眼压(13.20±5.70) mmHg,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和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41,P=0.000).治疗成功18例,成功率69.23%.B组32例(32眼)治疗前眼压(49.10±14.32)mmHg,广泛视网膜光凝和引流阀植入手术后6个月眼压(13.80±6.23) 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P=0.001).治疗成功20例,成功率62.50%.两组成功率比较(x2=0.288,P=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26眼玻璃体内注药后7d内有21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5眼部分消退.观察6个月,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和复发病例共19例(73.08%).B组32眼在治疗后有21眼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10眼部分消退,1眼未消退.观察6个月,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和复发病例共15例(46.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45).结论 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能快速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创造好的手术条件,但远期效果不如广泛视网膜光凝和引流阀植入术.

  • 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作者:姚晓明;黎明;曹端荣;诸凤娇

    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转归.方法 新西兰白兔54只,制成单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眼,A组碱烧伤后结膜下立即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B组碱烧伤后3d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C组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为对照组.共观察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行眼前段照相并计算其面积,伤后7、14、28 d各组随机取6例角膜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 A、B及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别为(5.9+0.8)d、(3.5+0.6)d及(3.4+1.1)d,其中A组明显较C组延长(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8).伤后各时间点A、B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均明显较C组减少(P<0.05),A组与B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C组烧伤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而A组角膜炎性细胞较少,烧伤区无新生血管形成,B组见少量新生血管侵入烧伤区.3组基质层均可见纤维及瘢痕组织增生,其中治疗组纤维增生程度与瘢痕组织均较对照组轻.结论 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可抑制角膜炎性细胞形成,改善损伤角膜基质,促进角膜愈合,从而减少碱烧伤引起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在早期注射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贝伐单抗联合益气复明汤治疗wAMD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艳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联合益气复明汤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w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wAMD患者76例87眼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38例44眼行贝伐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益气复明汤治疗.对照组38例43眼单纯用贝伐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检查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接受联合治疗6个月后视力平均值由(0.89±0.16)升至(3.1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值由(14.26±4.98) mmHg升至(17.98±8.4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值由(358.32±104.65)μm下降至(218.97±11.68)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视力提高更明显,黄斑中心凹厚度更趋于正常,并发症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联合益气复明汤治疗wAMD,能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

  • 贝伐单抗联合中药治疗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继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军;沈志华;黄一涛;蒋丽琼

    目的 总结治疗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继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6例(20只眼)经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联合中药治疗的VKH综合征继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视力小于0.1由3例减少到1例,视力0.1~0.5的由12例减少到4例,视力达到0.6~0.9的由4例增加到11例,另有4例视力提高到1.0.所有因新生血管引发的视网膜或玻璃体(少量)出血均大部分吸收;OCT提示20只眼黄斑及视盘的水肿均有不同程度减轻;FFA显示有10只眼继发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已见萎缩和退化;9只眼荧光渗漏明显减弱;有1只眼治疗后第2天眼压升高,局部点用降眼压药可控制,考虑玻璃体注药后一过性高眼压,余未见明显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 单次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联合中药治疗VKH综合征继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有较好的疗效.

  • 贝伐单抗与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身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戴艳丽;魏世辉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与雷珠单抗(Ranibizumab)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全身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2月1日.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RCT,合计2382眼.各项研究中的全身安全性指标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Bevacizumab组与Ranibizumab组相比,在总死亡率率[RR=1.093,95%CI (0.759,1.573)]、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率[RR=1.011,95%CI (0.673,1.520)]、中风发生率[RR=0.830,95%CI (0.390,1.766)],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RR=0.969,95%CI (0.482,1.951)],血管源性死亡发生率[RR=1.236,95%CI (0.627,2.436)],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RR=2.458,95%CI (0.986,6.131)]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Bevacizumab与Ranizumab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相似的全身安全性,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 曲安奈德与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志强;金学民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及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 C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焦作市五官医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85例(85只眼)因BRVO继发CME而分别接受贝伐单抗及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贝伐单抗组和曲安奈德组两组。其中,贝伐单抗组45例(45只眼),患者接受贝伐单抗1.25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40例(40只眼),患者接受曲安奈德2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重复注射次数、佳矫正视力( 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 CMT)、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CMT及眼压以均数±标准差( x珋±s)的形式表示,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的CMT及眼压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13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重复注射次数、BCV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6个月,贝伐单抗组和曲安奈德组分别有29例(64.4%)和17例(42.5%)患者注射次数≥2次,两组患者≥2次重复注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治疗后6个月贝伐单抗组患者佳矫正视力≥0.4者30例(66.7%),曲安奈德组佳矫正视力≥0.4者25例(62.5%),两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3,P >0.05)。治疗前贝伐单抗组患者CMT为(500±140)μm,治疗后1周为(315±89)μm,治疗后1个月为(325±102)μm,治疗后3个月为(360±118)μm,治疗后6个月为(386±129)μm;治疗前曲安奈德组患者CMT为(485±138)μm,治疗后1周为(320±122)μm,治疗后1个月为(316±108)μm,治疗后3个月为(366±132)μm,治疗后6个月为(390±115)μm。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贝伐单抗组和曲安奈德组两的组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25,P >0.05)。两组CMT的术后各时间点比术前变薄( F时间=5.63,P <0.05)。再对各组内各时间点的CMT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贝伐单抗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5.43,5.25,2.27;P <0.013),曲安奈德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2,3.23,4.13,2.12;P <0.013)。治疗前贝伐单抗组患者眼压为(13.70±2.67) mmHg (1 mmHg=0.133 kPa),治疗后1周为(14.20±3.16)mmHg,治疗后1个月为(14.07±2.22)mmHg,治疗后3个月为(14.37±2.02)mmHg,治疗后6个月为(14.61±2.28)mmHg;治疗前曲安奈德组患者眼压为(14.00±2.16)mmHg ,治疗后1周为(19.45±3.20)mmHg,治疗后1个月为(22.47±2.38)mmHg,治疗后3个月为(25.62±3.10)mmHg,治疗后6个月为(20.10±2.20)mmHg。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曲安奈德组眼压高于贝伐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5.43,P <0.05)。曲安奈德组眼压上升幅度高于贝伐单抗组(F交互=5.78,P<0.05)。再对各组内各时间点的眼压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贝伐单抗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3.43,0.79,1.02;P >0.013),曲安奈德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16.67,19.45,12.51;P <0.013)。贝伐单抗组有2例(2只眼)患者治疗后1 d角膜上皮出现小片状剥脱,4例(4只眼)患者注射部位结膜下出血,全部病例均未出现眼压升高、并发性白内障、感染性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曲安奈德组有4例(4只眼)患者治疗后1 d角膜上皮出现小片状剥脱,14例(14只眼)患者发生眼压升高(≥30 mmHg),1例(1只眼)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1例(1只眼)患者发生并发性白内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3, P <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与贝伐单抗治疗BRVO继发CME均可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提高视力,但均需重复注射。但使用曲安奈德治疗后并发症多,而使用贝伐单抗治疗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 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子夜;朱丹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发病率仅低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黄斑水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贝伐单抗在小儿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二例

    作者:张珑俐;李筱荣;张琛

    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bakexydatuve retinopathy,是一种以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特发性眼底病变.大部分Coats病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斜视或白瞳症.眼底检查主要是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内渗出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接受治疗的Coats病患者终会表现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病变始于毛细血管扩张部位,逐渐进展累及全视网膜.视网膜下物质呈现出金黄色,常表现出胆固醇结晶.视网膜高度脱离甚至接触到晶状体后囊,将晶体虹膜隔前移,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贝伐单抗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及与放疗的协同作用研究

    作者:仲召阳;王东;卿毅;李梦侠;李增鹏;曹晓静;戴楠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及其联合放疗对骨肉瘤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人骨肉瘤细胞系9901接种的裸鼠16只,随机均分为4组.贝伐单抗组(每周注射贝伐单抗2mg/kg,1次/周,共2次),放疗组(5Gy/周,共2次),联合组(联用贝伐单抗和放疗)和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过程中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治疗第13天计算抑瘤率(TIR).通过病理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肿瘤的坏死、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贝伐单抗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TIR分别为32.87%、26.39%和87.50%(P<0.01),3组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11.49%±0.20%,10.30%±0.12%和27.15%±1.08%(P<0.01).对照组的MVD及增殖指数高于、凋亡指数低于其余各组(P<0.01),联合组的MVD及增殖指数低于、凋亡指数高于放疗组和贝伐单抗组(P<0.01).结论 贝伐单抗能显著抑制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贝伐单抗与放疗具有协同作用.

  • 贝伐单抗对耐药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婷婷;徐江平;刘辉

    目的 体外观察贝伐单抗(bevacizumab)对耐药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人鼻咽癌低分化细胞系CNE2及其顺铂(DDP)耐药细胞亚系CNF2/DDP为研究对象,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贝伐单抗和DDP处理细胞,MTT法检测两种药物对CNEZ/DDP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测定CNE2和CNE2/DDP的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CNE2、CNE2/DDP及贝伐单抗处理的CNE2/DDP细胞中bcl-2、ba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10μg/ml贝伐单抗对CNE2/DDP细胞的杀伤率(5.2%±4.3%)与空白对照组相似(0.0%±4.1%,P=0.180),10μ/ml贝伐单抗分别与0.1、0.2μg/ml DDP联合的杀伤率均高于单用DDP(42.3%±6.5% vs 34.4%±5.4%,P=0.041;62.6%±5.5% vs 50.0%±5.9%,P=0.009).10μg/ml贝伐单抗+0.1μg/ml DDP联合作用后CNE2/DDP细胞的凋亡率(87.3%±3.4%)明显高于单用DDP(50.6%±8.8%,P<0.05).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CNE2、CNE2/DDP及贝伐单抗处理的CNE2/DDP中bcl-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3、0.952和0.135,bax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5、0.387和1.751.结论 贝伐单抗可以显著增加耐药细胞CNE2/DDP对DD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细胞表现为凋亡抑制,而贝伐单抗能促进其凋亡.

  • 贝伐单抗致高血压1例

    作者:赖彬玲;薛鸿林;林秀丽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3岁.因结肠癌手术后巩固治疗入院.患者平素无高血压病史,血压在125~130/75~85 mmHg.行贝伐单抗+mFOLFOX6方案化疗.为预防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用药前30 min给予口服苯海拉明50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西咪替丁400 mg,监测血压正常,用药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及有无急性变态反应发生.化疗进行到第3周期,次日晨起监测血压180/90 mmHg,第3天血压达180/120 mmHg.考虑为贝伐单抗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 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研究进展

    作者:贾佳;刘慧龙;王志忠

    脑胶质细胞瘤是成年人中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占总数的50%~60%,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1].脑胶质瘤发病率虽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但因治疗手段有限、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且呈浸润性生长,预后差、平均生存期短.

  •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作者:张洪岩;邹庆华;杜宝昌

    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临床以化疗和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一线治疗后容易复发和转移,二线治疗有效率低、缓解期短.研究显示,血管生成不仅可促进肿瘤进一步生长,也提供了使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并终形成远处转移.据此推测,使用血管靶向药物治疗SCLC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目前,抗血管生成药主要由抗体(贝伐单抗)和小分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凡德他尼和沙利度胺)组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SCLC的治疗提供参考.

  • 作者:

    关键词:
  •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境生;庄洪卿;李丰彤;董洋;陈华明;宋勇春;王晓光;袁智勇

    目的 评估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期间行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后,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脑坏死患者14例.应用贝伐单抗治疗,剂量5 mg/kg,每3周1次,至少连用3次.以治疗前后脑坏死症状变化、颅内水肿体积、脑坏死体积、脑坏死MRI信号变化为第1观察点.以贝伐单抗治疗的不良反应为第2观察点.结果 治疗后贝伐单抗治疗脑坏死病灶前后水肿指数、脑坏死体积、核磁信号比分别为7.05 ±6.48、(55.96±32.91)ml、2.70±4.78和3.59±4.74、(26.99±31.40) ml、1.82±0.53,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6、3.952、4.507,P <0.01).贝伐单抗不良反应较轻,未见2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贝伐单抗联合P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生存周期的影响

    作者:丁权;朱燊

    目的 探究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 (PC) 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疾病控制率及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 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卡铂+紫杉醇治疗, 观察组予以贝伐单抗+卡铂+紫杉醇治疗, 3周为1个周期, 共4个周期.对比治疗后两组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5.56% (34/45) 高于对照组53.33% (24/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NSCLC, 可提高疾病控制率, 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患眼视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艳红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其对患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确诊收治的84例DME患者,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密切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中央黄斑厚度(CMT)、黄斑总体积(TMV)和视力表LogMAR得分.结果 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积极疗效,但组间相较可知观察组治疗12周后CMT(284.6±105.4)μm、TMV (9.8±1.95) mm3较对照组(374.5±121.5) μm、(10.7土2.03)mm3明显较低,治疗后视力检测LogMAR(0.34±0.07)较对照组(0.91±0.09)也显著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2周内的不良反应率7.14%较对照组23.91%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黄斑肿胀症状,提高患者的视力,且不良反应较少,短期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本次研究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

  •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作者:马红丹;万灵侠;王春燕

    目的 探究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并选取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中晚期肝癌60例随机分组(TACE组、联用组,各30例),TACE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联用组在TACE治疗前采用导管经动脉灌注4~6 mg/kg贝伐单抗,分别采用mRCIST(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生存质量卡氏评分评估两组术后临床收益率及生存质量情况,检测两组血清甲胎蛋白,并采用统计学SPSS20.0软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结果 术后收益率、12个月生存率比较,联用组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比较,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联用组改善情况优于TACE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安全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大肠癌治疗进展

    作者:周政涛;王金万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论是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位居前列.几十年来,5-FU/LV方案一直是大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案,但其有效率仅为25%左右,晚期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仅有12个月左右:近几年来,随着草酸铂、开普拓以及靶向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出现,大肠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贝伐单抗致肾梗死

    作者:曾卫强;张晓娟;林纯静;马冬;杨冬阳;劳海燕

    1例62岁女性结肠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采用贝伐单抗(5 mg/k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14 d为1个周期。第7周期结束后,患者出现腰部不适,体温38.6℃。腹部CT检查示双肾梗死。怀疑肾梗死与贝伐单抗有关。停用贝伐单抗,继续FOLFOX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改为卡培他滨单药口服。4个月后复查CT,示双肾梗死面积缩小。

641 条记录 5/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