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杜义安;俞炎平;王实;程向东

    目的 观察内镜联合125 Ⅰ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难以进行胰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采用内镜进行支架介入术,观察组额外采用CT或超声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获得较大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6,P>0.05),而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6.2%和76.9%(x2=7.80,P<0.05).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3.7±3.4)个月和(8.4±3.8)个月,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1),而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和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 结论 采用内镜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老年人胰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患者疼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 老年人白塞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作者:赵莉;王征;许乐;谢鹏雁

    目的 研究老年白塞病累及消化道的临床表现、内镜与病理特征. 方法 收集8例白塞病患者,入组条件:临床诊断白塞病,年龄≥60岁,累及消化道;总结入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患者均进行消化道活检并观察组织学表现,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染色以证实血管炎改变. 结果 白塞病累及食管比例为16.7%(9/54),老年患者6例(11.1%),食管病变中老年患者占66.7%(6/9);白塞病累及回结肠比例为9.3%(5/54),老年患者4例(7.4%),回结肠病变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为80.0%(4例).6例患者出现胸骨后痛,其中2例伴吞咽困难;4例伴腹痛及便血;实验室检查:4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均阴性.查体6例见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2例曾有反复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病史.眼炎6例,皮肤损害4例.6例见食管多发溃疡,以浅溃疡多见,溃疡表面白苔干净,溃疡周边有充血、水肿;累及回盲部及升结肠的4例.病理表现为典型小血管炎.经治疗后胸骨后痛症状消失,食管溃疡愈合. 结论 白塞病患者出现消化道累及与病程有关,病程长,消化道受累可能性增加,老年患者食管受累多见,老年白塞病患者累及食管,胸骨后痛可能为其相对特异的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和(或)沙利度胺治疗有效.

  • 老年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作者:张瑛华;曾志刚;李友佳

    目的 评价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J)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72例行PEG/PEGJ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死亡率、造瘘管拔管情况、血清生化指标、营养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72例中,术后1个月死亡11例(15.3%);4年总死亡率44例(61.1%),主要死亡原因是肺炎;PEG相关的死亡1例,死亡率1.4%.患者术前及术后各点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胞免疫指标术后各点均高于术前(P<0.01),术前CD4+/CD8+为1.86±1.19,术后1、2、3、4年分别为1.89±1.0、2.21±1.05、2.18±0.93、1.9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长期应用PEG/PEGJ,在维持营养、提高免疫方面是有益的.

  • 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诊疗进展(摘译)

    作者:谷俊朝

    胃肠手术中可弯曲的内窥镜的联合使用Incorporation of the flexible endoscop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西班牙]/Noguera JF…//Cir Esp.2012Jan 17.[ Epub ahead of print]可弯曲内窥镜并不是外科医师常规使用的工具.在不久的将来,术间可弯曲内窥镜可能成为手术室中可使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微创手术和可弯曲内窥镜技术发展的分析发现,一方面,胃肠内窥镜正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可弯曲内窥镜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hybrid"NOTES的技术发展显示,在手术室中并不常规使用的一些工具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可弯曲内窥镜可能就是那种可以提供改善性能的技术.外科医师应当与胃肠病学家紧密合作,并且应当培训这些技术,以成为各方面都精通的专家.

  • 胃肠道间质瘤11例临床内窥镜诊断分析

    作者:董玉莲;王晓波;党彦华;杨喜丰;张美琴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内窥镜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内窥镜资料(形态、表面情况、大小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GIST患者的症状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肿瘤与肠壁的关系、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良恶性间质瘤内窥镜下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窥镜下表面光滑者85.7%为良性,14.2%为交界性;表面有溃疡或糜烂均为恶性,内窥镜下肿瘤表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窥镜深取与免疫组化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检测配合可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肿瘤表面的溃疡或糜烂对内窥镜下鉴别良恶性有重要意义.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2例的内镜治疗

    作者:麻树人;赵志峰;张宁;赵云峰;高飞;潘汝明;杨琳;宫照杰;袁爱娇

    目的探讨内镜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82例患者均经内镜治疗成功,在应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采用胆道内支架引流(ERBD)治疗25例,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140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EMBD)治疗17例.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手段.

  •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石海燕;陆峰;王青云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9-11月在本中心健康查体的267例首次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为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管理;以同期在中心健康查体的29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焦虑程度较宣教前由22.1%降至2.9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6.04%),患者、相关人员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统一了工作标准,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 采用腺管开口分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大肠肿瘤

    作者:姜泊;智发朝;刘思德;韩宇晶;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周殿元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新方法.方法 2000年11月~2001年8月结肠镜检查1 250例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内镜黏膜切除术50例次.结果 282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478个,共检出大肠黏膜内癌3例,黏膜下癌1例,进展期癌57例,其中Ⅱa、Ⅱb、Ⅱa+Ⅱc病变44个.LST型病变16个,直径16~58 mm,其中Ⅱ型1个,ⅢL6个,Ⅳ8个,Ⅴa型1个,2例黏膜内癌,1例Ⅱa+Ⅱc病变,肿瘤已浸润到浅肌层.内镜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50例次,包括侧向发育肿瘤(LST)病变14个,Ⅱa 病变22个,Ⅱb病变14个.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V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合于大肠平坦型病变的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醋酸染色辅助诊断内镜下黏膜病变的价值

    作者:孙雅亭;马师洋

    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查新技术的出现,更多癌前病变、早期癌或者有特殊表现的良性黏膜病变被观察到,降低了漏诊率.醋酸染色与其他染色技术比较,具有安全、省时、价廉等优点,尤其在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监测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操作性与成本效益比,醋酸染色结合放大内镜以及窄带成像等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腺癌,但客观性与一致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醋酸染色在胃黏膜肠化范围判定、胃早期癌识别等方面初步显示出应用价值,在结直肠黏膜病变肿瘤与非肿瘤鉴别中也有应用,但在观察胃与结直肠病变时,醋酸染色与其他内镜技术联合应用的优势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 老年病人电子肠镜检查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张竞;刘悦

    电子肠镜是一项对下消化道疾病直观、清晰、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在施行内镜下检查的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老年人是大肠癌高发人群,故电子肠镜检查是老年人肠道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 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胃肠息肉癌变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屹然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与常规外科手术切除胃肠息肉癌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入我院诊断为胃肠息肉癌变患者共162例(息肉198枚),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息肉切除,病理证实为癌变。该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后,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87例),对照组患者经内镜下病理证实为癌病后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息肉治疗,比较2组患者息肉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腹痛、腹胀、尿潴留等)发生率,随访1年后复查胃肠道内镜,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息肉的山田分型和息肉切除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者给予暂禁食;腹痛者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和解痉治疗;出血者局部喷洒止血药;针对穿孔者行胃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痊愈。2组患者随访内镜下行病理分析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无痛消化内镜下氩气刀切除癌变胃肠息肉,可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且创面损伤小,肿瘤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改良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楠楠;陈明锴;曾西;王芳;刘仕倩

    目的 探讨圈套器辅助钛夹组成的改良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使用改良牵引法行ESD的25例胃食管病变患者为改良牵引组,选取25例未使用该方法的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剥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良牵引组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7±1. 6)cm比(3. 5±1. 4)cm,P=0. 595],黏膜下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19. 9±6. 5) min比(26. 4±9. 2) min,P=0. 001],总的黏膜剥离时间[(27. 5±8. 1) min比(35. 1±10. 7) min,P=0. 003],单位面积黏膜剥离时间[(2. 4±1. 1) min/cm2比(3. 3±1. 3) min/cm2,P=0. 009]均明显缩短.改良牵引组和传统ESD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48).两组均无患者发生穿孔.结论 圈套器辅助钛夹改良牵引法可以使ESD术中黏膜下层视野更加清楚,明显缩短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牵引法.

  • 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马春涛;邹欢;史冬涛;张德庆;李锐;陈卫昌

    目的 评价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长径3~5 c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29例(内镜组)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镜组)胃间质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提取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线资料方面,2组仅在肿瘤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3,P=0.007),内镜组以胃底部病变为主(65.5%,19/29),而腹腔镜组以胃体部病变为主(61.5%,16/26).围手术期资料方面,内镜组手术耗时更短[45(35,60)min比70(60,85)min,U=686.00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15(10,15)mL比20(10,20)mL,U=513.000,P=0.017]、术后通便时间更早[12(6,24)h 比20(18,24)h,U=585.500,P<0.001],但并发症发生率高[55.2%(16/29)比11.5%(3/26),χ2=11.543,P<0.001],瘤体完整取出率较低[89.7%(26/29)比100.0%(26/26),χ2=23.989,P<0.001].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腹膜炎发生率、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上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随访30.0(17.5,50.0)个月,腹腔镜组随访38.5(26.0,49.8)个月,复发转移率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29)比7.7%(2/26),χ2=0.009,P=0.922].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胃间质瘤,内镜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当,均为安全的治疗手段,且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关键问题分析

    作者:王伟;施新岗;金震东;李兆申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内镜治疗的必要性及内镜治疗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治疗的306例上消化道SMT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SMT的部位分布特征、病理类型、内镜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结果 306例病灶中,食管SMT 55例(18.0%),胃SMT 244例(79.7%),十二指肠SMT 7例(2.3%).病理类型:平滑肌瘤142例(46.4%),胃肠间质瘤(GIST)114例(37.3%),异位胰腺15例(4.9%),脂肪瘤14例(4.6%),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2.3%),其他类型14(4.6%).食管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85.4%,GIST比例为5.4%;贲门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78.8%,GIST比例为12.1%;胃底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28.7%,GIST比例为69.0%;胃体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38.6%,GIST比例为45.5%;胃窦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25.7%,GIST比例为14.3%;十二指肠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14.3%,GIST比例为28.6%.306例病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42例(79.1%),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28例(9.2%),内镜全层切除术(EFR)25例(8.2%).食管SMT治疗中ESE 54.5%、STER 40%,胃SMT治疗中ESE 84.4%、STER 2.5%、EFR 10.2%,十二指肠SMT均行ESE.STER主要应用于食管(78.6%),EFR主要应用于胃底(72.0%)、胃体(24.0%).结论 食管、贲门、胃窦部位SMT以良性居多,如无明显相关症状,可定期内镜随访.胃底、胃体SMT以GIST为主,且存在中危、高危病灶,应选择内镜治疗.食管SMT选择STER较为安全,但不适合较大的病变;胃SMT以ESE为主,起源较深的胃底、胃体病变必要时应选择EFR;十二指肠SMT以ESE为主.当内镜治疗风险高或切除困难时,应选择腹腔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质量监测的评价

    作者:黄婵;娄廼彬;王占伟;安芳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质量监测的效力.方法 将使用后的同一型号的胃镜随机分为A、B两组,均由专人执行标准化的清洗消毒流程.A组于清洗及消毒后先进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再进行微生物学采样;B组清洗及消毒后检测方法顺序相反.比较ATP生物荧光法与微生物学监测在内镜清洗与消毒后生物负载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的相关性.结果 有效样本共51例,按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标准,23例清洗合格,清洗合格率45.1%;按微生物学监测标准,47例消毒合格,消毒合格率92.2%.A、B组检测顺序不同,但两组清洗合格率(50.0%比40.0%,χ2=0.515,P=0.473)与消毒合格率(96.2%比88.0%,χ2=0.316,P=0.5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ATP检测,内镜清洗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对数值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0.50比0.88±0.49,t=2.335,P=0.024).消毒合格的内镜无论是清洗后或消毒后,ATP检测RLU对数值均低于消毒不合格的内镜(t=2.505,P=0.016;t=2.485,P=0.016).将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做相关分析,显示内镜清洗后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低度相关,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99,P=0.171);内镜消毒后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存在低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91,P=0.005).内镜清洗后ATP检测结果与消毒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存在低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01,P=0.032).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反应内镜生物负载变化的趋势,可作为内镜再处理流程中质量监控的方法.

  • 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临床应用

    作者:施宏;杨春康;陈素玉;黄峰;张宇;黄剑云;卓妹妹;应敏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采用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双镜组)切除的46例胃肠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数据、切除标本等相关指标,其中36例胃间质瘤资料另与同期19例采用单一腹腔镜技术(腹腔镜组)切除的胃间质瘤资料比较.结果 双镜组与腹腔镜组手术均成功.双镜组中26例超声内镜表现为腔内型的黏膜下肿瘤采取腹腔镜辅助内镜切除方式,20例腔外型/壁间型黏膜下肿瘤则应用内镜辅助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式:两型患者在切除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均小于后者.双镜组中1例术后第2天发生急性穿孔紧急修补,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对于胃间质瘤患者,双镜组(36例)与腹腔镜组(19例)比较,肿瘤大径/切除标本大径[(0.88±0.14)比(0.65 ±0.15)]、术后住院天数[(6.42±1.96)d比(9.26±3.46)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安全可行,切除精准,保证切缘阴性同时尽可能少切除正常组织,并可对术中的出血、穿孔闭合不全等及时进行补救.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及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兴光;冯志杰;蒋树林;刘丽;梁密云;田慧;时晓冬;马会会;姜慧卿

    目的: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为抗生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治疗,按照治疗后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治疗组(32例)及非抗生素对照组(18例)。于术前、术后1 d、7 d 测定血浆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抗生素组血浆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水平在术后1 d、7 d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抗生素组术后1 d 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7 d 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 <0.05),其中 Child-Pugh A 级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术后7 d 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 <0.01),术后1 d、7 d 降钙素原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差异,而 Child-Pugh(B +C)级患者术后7 d 内毒素和降钙素原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 <0.01)。结论非抗生素组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血浆内毒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增加,提示存在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对肝功能损伤较重的 Child-Pugh B、C 级患者,术后应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

    作者:段宏军;贾瑞芳;周淑珍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60例实施无痛胃肠联合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丙泊酚复合芬太尼;Ⅱ组(n=30):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为指导,当BIS值≤70时开始置镜,检查中BIS值维持在50~70范围.结果丙泊酚总用药剂量Ⅰ组(205.3±33.0)mg显著多于Ⅱ组(127.3±30.3)mg(P< 0.01),镜检中血压、心率低值Ⅰ组[(88.0±7.1)mmHg、(56.0±5.9) 次/min]低于Ⅱ组[(110.8±16.6)mmHg、(61.0±4.3)次/min](P< 0.01).两组呼吸暂停(53.3% vs 43.3%)、低氧血症(6.7% vs 6.7%)均发生在首次给药时,为一过性.镜检中无知晓,麻醉效果满意.苏醒时间Ⅱ组(3.8±1.1) min长于Ⅰ组(2.7±1.1) min(P<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少量的咪唑安定-芬太尼,是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理想选择.

  • 健忘镇痛麻醉在无痛胃肠镜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立;任国玲;冯雪辛;张宏

    目的 探讨健忘镇痛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25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健忘镇痛麻醉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1~1.5 mg,氟哌利多1 mg,芬太尼0 075~0 15 mg,丙泊酚20~30 mg,患者呈浅睡状态后开始置入胃肠镜.术中根据患者反应如肢动和皱眉追加芬太尼0 05 mg或丙泊酚10~20 mg.B组: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静注芬太尼0 05 mg后缓慢推注丙泊酚1.5~2 mg/kg.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刺激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33 73±15 79) mg vs (93 26±20 24) mg,P<0 01],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B组[(0 13±0 04) mg vs (0 07±0 03) mg,P<0 01].清醒时间[(1 35±0 91) min vs (5 28±3 29) min,P<0 01]和离院时间[(22 72±5 06) min vs (24 02±3 67) min,P<0 05]A组明显短于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健忘镇痛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少,进一步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 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9月在沪召开

    作者: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国际交流部暨消化病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美国胃肠内窥镜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和《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共同协办的“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将于2014年9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来自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台北、香港、北京、上海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就当前脂肪肝与炎症性肠病的内科诊治以及内窥镜和手术处理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专家进行学术互动。同期将召开《实用肝脏病杂志》编委会以及编委与读者见面会。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