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相华;涂汉军;张力;黄宽明;鲁军体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5年30例单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与26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结果:术前监测组与未监测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监测组与未监测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椎管内肿瘤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方法,可减少术中脊髓传导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手术安全.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相华;方娟;涂汉军;张力;魏国耀;王苗

    “微血管减压术”通俗地讲就是将相互压迫的神经、血管分离开来的手术方法,1967年由JannattaPJ教授首次提出,目前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标准方法[1-2].其优点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消除症状的同时,保留面神经正常功能.但仍有10%~30%患者疗效不满意,术后颅神经并发症及死亡仍是患者和医生所面临的挑战[3].目前对责任血管的判断主要依靠术者的临床经验,缺乏客观证据,这可能是疗效不佳的重要影响因素,我科在面肌痉挛的治疗中,采用神经电生理“侧方扩散”技术来判断责任血管,评估减压效果,临床症状显著,现报告如下.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相华;涂汉军;张力;黄宽明;魏国耀;王苗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中听神经瘤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1].临床上以桥脑小脑综合征及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文献报道,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面、听神经周围的显微手术操作可以使中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听神经的功能得到保留[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5年68例单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与52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临床意义.

  • 脊髓栓系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原因如:先天性脊柱裂、脊髓纵裂、硬脊膜内、外脂肪瘤、腰骶部脊膜膨出修补术后脊髓粘连等原因引起脊髓或圆锥受牵拉,导致脊髓末端位置过低,脊髓发生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变性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台征.由Yama-da[1]于1981年先描述.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对该疾病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 慢性失眠的病理机制:脑电生理和脑影像学证据

    作者:黄任之;李卫晖;佘丽珍;李则宣;蒋伟雄

    慢性失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严重损害人们的心身健康.目前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慢性失眠涉及广泛的脑区异常,主要集中在包括前额叶、前扣带、杏仁核,海马和丘脑等在内的不良情绪-认知神经环路上,支持条件性高觉醒和认知神经信息处理增强的机制和/或中枢神经系统从觉醒中退出的抑制能力受损或丧失的机制,提示慢性失眠患者中认知负荷调节失常在慢性失眠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认知负荷失调可能与不良情绪-认知环路的功能或结构模式异常有关.因此,有必要采用心理学、脑电生理学、脑影像学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原发性失眠患者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慢性失眠的脑机制.

  • 黄龙通络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雨中;刘思景;黎勇;郑臣校

    目的:探讨黄龙通络汤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用黄龙通络汤、生理盐水及甲钴胺混悬液灌胃,给药后进行大体观察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学、小腿三头肌湿重(WWT)的测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黄龙通络汤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复合肌肉诱发电位振幅恢复率及WWT恢复率均优于生理盐水组和甲钴胺组(P<0.05);甲钴胺组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黄龙通络汤组、甲钴胺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均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黄龙通络汤组与甲钴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龙通络汤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 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

    作者:宋斌;王玮

    诱发电位技术可反映脊髓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完整性.许多研究证明在脊髓损伤的程度、部位及预后的判断及脊柱手术时监护脊髓功能等方面,诱发电位技术为一项客观评价指标.本文就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肌萎缩性双侧臂瘫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作者:罗翰;黄巧英;褚晓凡

    目的:分析肌萎缩性双侧臂瘫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肌萎缩性双侧臂瘫患者表现为双上肢近端显著无力和双侧上肢带肌明显萎缩,而双下肢功能较少受损。该病进展较经典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对缓慢、女性罕见,发病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结论肌萎缩性双侧臂瘫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学分析对其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模型建立及其电生理变化特点

    作者:李传侠

    目的 探讨肝癌兔周围神经的神经电图变化特征,为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早期发现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将25只健康中国白兔随机分成观察组(1组,n=13)和对照组(2组,n=12),观察组采用开腹行瘤组织小块移植法建立VX2肝癌兔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模型,对照组同样接受该手术处理,但无瘤组织小块植入.之后,应用超声仪对1组实验兔进行监测,同时检测肝功能变化,VX2肝癌兔死亡后,取其肝脏及瘤组织完善病理学检查.定期采用美国尼高力肌电诱发电位仪予两组实验动物进行腓总神经的神经电图检查.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各时间节点的B超结果、实验兔的体重变化结合尸检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可证实癌肿的存在,2个模型失败,1个模型兔术后2 d死亡,成瘤率76.9%(10/13).②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间腓神经末端潜伏期(D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无明显差异(P>0.05);1组术后3周、5周,均出现CMAP波幅较前减低(P<0.01);术后3周,1组DL较2组无明显差异,术后5周较2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①开腹瘤组织小块移植法是一种异位种植少、成功率高、稳定性强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②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首发以轴索变性为主,继之出现脱髓鞘病变.③可疑肿瘤病变时,应关注周围神经电图波幅及DL的变化,尤以波幅为著.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新分类

    作者:高曲文;廖卫平

    近几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癫痫外科学的迅猛发展使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治疗并控制癫痫成为现实.在接受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50%以上病理诊断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1],FCD 不仅是儿童癫痫手术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亦是成人癫痫手术的第二大常见病因,其中33%~50%头皮脑电图不能定位,同时MRI亦无异常发现[2].FCD明确、合理的分类对于癫痫外科术前评估、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术后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Taylor等(1971年)首次命名FCD以来,FCD的分类被不断更新,以下就FCD分类进展予以论述.

  • 磁共振阴性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柏霖;郭燕舞

    癫痫是临床的常见病,患病率达7‰,我国目前有近1000万癫痫患者。多数癫痫患者经过严格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控制或治愈,但仍有20%~30%的病患无法通过药物得到有效控制,终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等致痫灶定位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重要手段[1]。

  • 颅脑损伤检测方式研究进展

    作者:徐嘉;郑重

    颅脑损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常见的病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承重负担,对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预测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颅脑损伤患者诊治及预后预测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及统计分析,主要分为临床行为学、血清生化、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4类,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尚缺乏任何单一准确有效的监测手段.

  • 果蝇中枢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研究及进展

    作者:刘洋;刘进

    1980年以来,膜片钳技术已可用于很多细胞系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电生理学研究,它和基因克隆技术并驾齐驱,给生命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从此豁然开朗,同时,人们找到了研究神经电生理学的佳切入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现代电子技术对神经电生理学研究的推动

    作者:王敏;张丽君;曹茂永

    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对神经电生理实验手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神经电生理的研究手段是记录麻醉动物的单神经元放电活动.当今,现代先进技术能用长期植入的细胞外电极同时记录清醒、活动动物大量神经元,从而对神经电生理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阶段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技术进展状况作一综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析

    作者:邹艺;刘英;李素荣;胥勋成;羊洁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H反射检测.结果 患者EMG、MCV、SCV、H反射的异常率分别为91.4%、67.2%、46.6%、70.7%.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早期定位神经根病损的范围,判断程度和预后,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 脑电活动的偶极子定位及其在癫痫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明

    电图在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能反映出脑功能的变化,因而在神经电生理学及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脑电图已进入数字化、多导联阶段,但仅能提供脑电活动正常与否,或病理波的定侧及某导联下所代表的病理波同步放电的大致范围(通常大于6cm2),此外,更无时间-空间概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场理论、数字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ethod,DLM)能对头皮脑电活动进行无创性病灶定位,本文特对此技术及其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 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方法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亚爽

    目的:观察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方法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乳果糖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乳果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乳果糖治疗,每次30 mL,3次/d.治疗15 d后,通过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自身治疗前后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中疗效优于其它2组(P<0.05).结论: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乳果糖组.为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护理方法.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文娟;王玉凯;谢坚;彭伟英

    目的:对比研究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探讨这些检查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例MMN和22例CIDP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分析两组间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特点.结果:MMN与CIDP两组患者运动远端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传导阻滞、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电图检查中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形态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N患者在神经传导及肌电图表现方面与CIDP患者明显不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

  • 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检测所见与电生理检查结果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洪弘;王战业;陈勇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高频超声检查正中神经结构改变与电生理结果的相关性,以作拟定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法:对上肢麻木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诊断为CTS后再进行高频彩超检查,重点测定受压正中神经细处、粗处的前后径,并计算细处与粗处之比。电生理主要检查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SCV )及波幅,对超声检查结果及电生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CV与直径的 Pearson相关性为0.850,呈高度相关性;运动末端潜伏期与直径的Pearson相关性为0.419,呈中度相关性;感觉传导波幅与超声所测直径的 Pearson相关性为0.220,为弱相关性;运动传导波幅与超声所测直径的 Pearson相关性为0.256,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性;所有电生理数据与神经细粗比的 Pearson数据均低于0.2,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性。结论:正中神经SCV与细处直径呈高度负相关,运动末端潜伏期与细处直径呈中度负相关,与正中神经解剖改变有关。

  • 12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学表现

    作者:赵朝晖;吴占勇;吴华荣;张连锁;孙国栋;徐伟坤;范会龙

    目的:根据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学表现来推断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125例LSS患者行双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传导速度(NCV) 、F波、H反射,以及双下肢肌肉及椎旁肌进行肌电图(EMG)检查,然后按神经传导动作电位波幅和肌肉的神经原性损害分成正常组、轻度异常组和重度异常组.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27例;轻度异常44例,表现为周围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轻度异常和(或)部分肌肉神经原性损害;重度异常54例,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CMAP波幅明显降低或未测出,下肢肌肉和多节段椎旁肌神经原性损害.结论: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推断神经根受压程度,指导LSS患者的治疗.EMG重度异常的LSS患者,说明其多神经根受压,损伤程度重,应及时手术,且可能术后恢复时间长.

87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