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移植后复发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伴药物性肝炎1例

    作者:蔡少平;罗生强;王晓峰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肝炎肝硬化乙型活动性合并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于2001年3月28日行肝移植术.2002年7月20日起自觉乏力、纳差.查ALT 965U/L,AST382U/L,TBIL 40.30μmol/L,予积极保肝治疗.8月12日查ALT 27U/L,AST 33U/L,TBIL 141.2μmol/L,CRE209μmol/L,8月13日肝脏穿刺病理结果:(外院读片)肝细胞多灶性淤胆,疑为慢性排异反应的早期改变.加量服用抗排异药:FK506及霉酚酸脂.8月27日MRCP检查: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 脂蛋白肾小球病一例

    作者:高远赋;刘光陵;夏正坤;张连丰;樊忠明;伏洁;付元凤

    患儿男,11岁,因尿检异常4个月入院. 患儿4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诊治时化验尿常规示蛋白(++),当时不伴水肿,亦无血尿.此后多次查尿常规示蛋白(++)~(+++),WBC 1~3/HP, RBC 1~8/HP,偶见颗粒管型,24 h尿蛋白定量0.45~0.77 g.血补体C3、C4均正常.患儿自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好,无发热,无皮疹,饮食如常.其母1 年前在当地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及霉酚酸脂(MMF)治疗至今未见效果.入院体检: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轻度贫血貌,无皮疹,各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心率92次/min,律齐,无杂音.

  • 作者:

    关键词: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肾移植后粒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

    作者:杨建民;周莉华;周清华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常给予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三联抗排斥治疗,一般患者的感染率达16.7%[1],且时常并发粒细胞减少.虽然新一代免疫抑制药物不断出现,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如霉酚酸脂(MMF)等,但MMF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仍有10.9%[2].

  • “新三联”疗法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王甫剑;吴天麟;朱同玉

    目的:探讨新三联疗法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1996年10月~2000年10月间肾移植患者119例,分为2组,其中新三联组(霉酚酸脂+环孢霉素A+强的松)59例,传统组(硫唑嘌呤+环孢素A+强的松)60例.结果:随访6~20个月,新三联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0.17%(6/59)(P<0.01)环孢素A的剂量为(3.46±0.29)mg·kg-1·d-1,血CsA谷浓度(107±10.14)μg/L;传统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7%(19/60),环孢素A剂量(6.56±0.67)mg·kg-1·d-1,血CsA谷浓度187.6±7.8μg/L,且新三联组未见有肝肾毒性等并发症,仅表现有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结论:新三联疗法有减少和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且可减少环孢素A的用量,减少肾移植患者的肝肾毒性作用.

  • 霉酚酸酯应用对近期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作者:董坚;王祥慧;杨尚琪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骁悉,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近期(3个月)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尸肾移植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MMF(2.0 g/d)组和硫唑嘌呤(AZA)组,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环孢霉素A(CsA)和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观察3个月,急性排斥发生率,MMF组60例,为16.6%(10/60);AZA组52例,为41.5%(22/52);两组差异显著(P<0.01).MMF组5例发现血白细胞、血小板等不同程度下降,3例出现腹泻,在MMF减量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未见有MMF引起的肝、肾功能异常病例;AZA组有9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 MMF具有预防和减少近期急性排斥反应效果,且副作用轻,为可逆性.

  • 霉酚酸脂(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0例报告

    作者:张洪旭;黄岚;丁智;王莉;江琛;梁晓玲

    目的 "霉酚酸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肾病综合征病人经规则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的病人给予单一的霉酚酸脂20~25 mg/(kg·d),规则撤减激素,同时观察霉酚酸脂的负反应、治疗前后血桨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变化,所有病人疗程6个月.结果 所有病人均显示治疗有效,临床浮肿症状均先后消失,三项实验指标前后对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霉酚酸脂对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的病人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与研征.

  • 霉酚酸脂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凡钦;朱晓浚;刘次伟;许德清;毛越萍;李希清;张军民

    目的:研究霉酚酸脂(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采用MMF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MMF剂量为0.75~1.5g/d,分2~3次口服,疗程大于3个月,并同时测定有关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22例LN患者平均服用MMF7.91±5.76个月;服药后第3、6、12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服药前,降幅分别为37%,45%和58%,差别有显著意义(F=2.79,P<0.05),尿蛋白变化与时间有关(F时间=4.84,P<0.05;F尿蛋白=8.01,P<0.05);ANA与抗-dsDAN-ab滴度同步下降,服药3月后下降幅度为45%-65%,尤以抗-dsDNA-ab明显,较服药前差别具有显著意义(F=2.93,P<0.05);MMF可显著改善低补体血症,以C4明显,服药前后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F=9.07,P<0.01);在服药过程中,9例出现感冒次数增多,2例带状疱疹,3例心律失常,1例脂膜炎,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胃肠不适;没有发现骨髓抑制及肝毒性损害.结论:MMF治疗LN有显著降尿蛋白作用,与服用时间相关;能有效地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和改善低补体血症;副作用小,但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无骨髓抑制和肝脏毒性作用.

  • mdr-1基因转染的骨髓细胞对大剂量MMF治疗的耐受性研究

    作者:李钺;栾晓峰;陈勇;龚建平;陈先锋;丁雄;刘作金

    目的 检测转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骨髓细胞能否耐受大剂量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的杀伤作用,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柔红霉素排出试验检测转染mdr-1基因后的骨髓细胞有无功能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MF处理后转染mdr-1基因骨髓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 骨髓细胞病毒转染率为30.14%,存活率为89.25%;转染后骨髓细胞mdr-1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都存在功能性表达;导入的mdr-1表达产物P-gp有药物外排泵功能;不同剂量的MMF处理后,转染mdr-1基因的骨髓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转染mdr-1的大鼠骨髓细胞能有效耐受超大剂量MMF治疗.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症IgA肾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晓渭;许国双;王汉民;刘宏宝;白淑蓉;孙世仁;陈威;张鹏

    目的:比较霉酚酸脂(MMF)与环磷酰胺(CTX)静滴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重症IgA肾病患者分别采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组,n=21),或采用激素联合CTX静注治疗(CTX组n=20).MMF剂量为1.5 g/d,诱导疗程均≥6个月;CTX剂量为0.4 g,隔日1次静脉滴注,总量≤8 g.两组患者基础病情无差异,随访时间≥12个月,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①临床缓解率:治疗12个月时,MMF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CTX组,分别为90.4%和60.0%(P<0.05);②MMF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CTX组(0.6±0.3 和1.4±0.8,P<0.05);③MMF组血脂明显降低(P<0.05),而CTX组无变化;④MMF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TX组(9.5% 和40%,P<0.05).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重症IgA肾病,临床缓解率高于CTX静脉滴注疗法,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改善血脂水平,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CTX疗法.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临床对照

    作者:苏清涛

    目的:比较霉酚酸脂(MMF)与环磷酰胺(CTX)静滴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IgA肾病患者分别采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组,n=15),或采用激素联合CTX静注治疗(CTX组,n=14).MMF剂量为1.5g/d,诱导疗程均≥6个月;CTX剂为0.4g,隔日1次静脉滴注,总量≤8g.两组患者基础病情无差异,随访时间≥12个月,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缓解率、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①临床缓解率:治疗12个月时,MMF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CTX组,分别为81%和57%(P<0.05);②MMF组24h尿蛋白明显低于CTX组(0.6±0.3和1.4±0.8,P<0.05);③MMF组血脂明显降低(P<0.05).而CTX组无变化;④MMF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TX组(13%和43%,P<0.05).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重症IgA肾病,临床缓解率高于CTX静脉滴注疗法,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改善血脂水平,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CTX疗法.

  • 霉酚酸脂治疗乙肝相关肾小球疾病疗效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临床研究

    作者:金碧辉

    目的:观察霉酚酸脂治疗乙肝相关肾小球疾病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UPO)、血清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添加霉酚酸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UPO、Alb测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酚酸脂治疗乙肝相关肾小球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药物监测概况及研究进展

    作者:付鹏

    随着临床治疗中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由于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是肾毒性,因此,常常需要在低剂量发生移植物排斥和高剂量产生毒性之间取得平衡.除了经典的细胞毒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外,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CsA)、霉酚酸脂(MMF)、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等,由于其治疗窗窄(即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其药代动力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内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处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且不易中毒.

  • 肾移植术后新四联用药中环孢素用量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勇;管德林;韩修武;韩志友;刘静;高居忠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个体、不同病情时,新四联用药中环孢素的用量.方法:分析249例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应用环孢素、霉酚酸脂、激素和百令胶囊联合免疫抑制时,环孢素的剂量和环孢素的血药浓度,以及肝、肾功能的化验指标.结果: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正常的大部分患者:术后前3天应用环孢素为2.5-3mg/kg/d;术后第4天至术后2周环孢素为3.3-4.1mg/kg/d;术后1-3个月环孢素为3.0-3.8mg/kg/d;术后6个月时环孢素为2.7-3.5mg/kg/d;术后1年时环孢素为2.4-2.7mg/kg/d.但是有少数患者应用环孢素始终在1-2mg/kg/d.对于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用环孢素为100mg/d,尿量增加后再逐渐增加环孢素的用量.一年肾存活率为92.3%(230/249),人存活率为96.4%(240/249).结论:应用霉酚酸脂和百令胶囊后,环孢素的用量较传统用量减少.特别是在术后6个月以后,患者进入适应后期,环孢素用量更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