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亚楠;李夏雨;李倩倩;沈守荣

    血清胃蛋白酶原(sPG)可以确切地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以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sPG与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被誉为胃黏膜病变的“血清学活检”,且检测sPG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非侵入性、便于动态监测等优点;确定合适的sPG检测临界值,更有助于更灵敏地诊断胃部病变。本文就PG的生物特性,影响因素及与胃疾病的关系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测定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华;曹燕;张剑宏;王琦;武希润;申慧琴

    目的 探索血清学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胃癌、47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水平,计算 PGⅠ/PGⅡ的比值(PGR),比较不同组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各指标筛查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 PGⅠ、PGR 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下降,胃癌组的G17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升高,萎缩性胃炎组的G17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GⅠ筛查胃癌的佳界值为PGⅠ<74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75.0%,PGR筛查胃癌的佳界值为PGR<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62.5%.PGⅠ筛查萎缩性胃炎的佳界值为PGⅠ<91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3%和50.0%,PGR筛查萎缩性胃炎的佳界值为PGR<9,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和53.2%,G17筛查萎缩性胃炎的佳界值为G17<6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和63.8%.结论血清学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可以作为筛查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指标,筛查胃癌的佳界值分别为PGⅠ<74 ng/ml,PGR<4,筛查萎缩性胃炎的佳界值为PGⅠ<91 ng/ml,PGR<9.

  • 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相关致病因素分析

    作者:罗晓燕;陆岩;李伟;唐亚梅;方建飞

    目的 探讨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的相关致病因素.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老年NUD患者(NUD组),选择同期116例健康查体的老年人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焦虑、抑郁及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临床致病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NUD组患者HP感染率为70.1%(68/97),对照组为54.3%(6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5,P<0.05).老年NUD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中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缺乏规律运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NUD患者中无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肯定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NUD组中长期(半年以上)非甾体抗炎药服用率30.9%(30例),高于对照组10.3%(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38,P<0.05).NUD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178.7±13.6)μg/L与(125.2±10.5)μg/L、(28.8±5.3) μg/L与(14.7±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71、1.960,均P<0.01). 结论 老年NUD患者与HP感染、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及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密切相关.血清胃蛋白酶酶原Ⅰ、Ⅱ可用于在老年消化不良患者病因的筛查.

  • 老年胃黏膜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

    作者:马颖杰;王惠吉

    目的 探讨老年胃疾病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276例,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4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炎组)71例,消化性溃疡组(溃疡组)105例,胃癌组66例.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结果 对照组PG Ⅰ、PG Ⅱ和PGR分别为(149.26±62.45)/μg/L、(15.66±8.97)μg/L和10.62±3.30,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 Ⅰ[(119.32±41.87)μg/L]、PGR(7.19±3.02)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癌组PG Ⅰ[(95.39±22.80)μg/L]、PGR(5.86±3.8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溃疡组PG Ⅰ[(175.29±33.69)μg/L]、PGⅡ[(21.81±8.91)μg/L]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含量的变化及PGR对癌前状态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血清PGⅠ及PGR严重降低时,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 两种血清学方法在胃癌及其癌前状态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李梦颖;张德庆;陆绚;陈卫昌

    目的 初步评价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法(旧"ABC"法)和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筛查法(新"ABC"法)在胃癌及其癌前状态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278例受试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水平.分别根据两种血清学筛查方法的分组标准将受试者进行分组,以胃镜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胃癌及其癌前状态筛查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旧"ABC"法中,血清学结果阳性207例,阳性率为74.46%;新"ABC"法中,血清学结果阳性152例,阳性率为54.68%.在胃癌的预测方面,旧"ABC"法血清学结果阳性预测胃癌的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29.46%,诊断符合率为41.37%;新"ABC"法血清学结果阳性预测胃癌的灵敏度为92.59%,特异度为54.46%,诊断符合率为61.87%.在胃癌的癌前状态预测方面,旧"ABC"法的灵敏度为75.81%,特异度为36.00%,诊断符合率为58.03%;新"ABC"法的灵敏度为62.10%,特异度为75.00%,诊断符合率为67.86%.结论 与旧"ABC"法相比,新"ABC"法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较高,对胃癌的癌前状态诊断的特异度较高而灵敏度稍低.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海锋;张瑜兰;薛挺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和胃泌素17(G17)与胃癌的相关性,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248例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胃癌组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81例,胃溃疡组68例.选择同期该院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PGⅠ、PGⅡ和G17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Ⅰ[(43±7)μg/L]和PGR(5.6±0.5)水平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及对照组[PGⅠ:(47±7)、(69±14)、(75±17)、(112±22)μg/L;PGR:10.3±2.6、10.5±2.5、11.9±2.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Ⅰ:F=58.42,P=0.000;PGR:F=6.15,P=0.034),而血清G17[(43.8±4.3)pmol/L]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及对照组[(22.4±3.6)、(10.7±2.1)、(13.2±2.4)、(5.8±1.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2,P=0.000);PGⅠ、PGR及G17三项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度(88.6%)、特异度(9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86)亦高于单项检测(78.3%、89.0%、88.4%;72.9%、87.0%、73.2%;0.848、0.912、0.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19;χ2=6.42,P=0.044;χ2=9.10,P=0.012);确立的回归方程可对胃癌的确诊和排除提供依据.结论 血清PGⅠ、PGR和G17与胃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三项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 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赵靖;李艳珍;王桂香;张亚梅;倪鑫;张杰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上括约肌水平.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和语言发育迟缓.近10年的研究支持咽喉反流与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系,但是咽喉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确切病因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对近期有关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总结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新进展.

  • 胃蛋白酶在咽喉反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陈伟;王秋萍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近年来被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并引起重视的一种疾病.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将其定义为胃内H+和胃蛋白酶原经食管到达咽、喉、鼻、中耳、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随着逐渐深入的研究,学者对胃蛋白酶在咽喉反流病中的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认为胃蛋白酶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方法诊断咽喉反流病.

  • 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关系

    作者:陶伟;张宁;杨力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 Ⅰ、P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63例(胃癌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消化性溃疡92例)及正常对照88例,采用快速尿激酶实验、病理吉姆萨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进行H.pylori检测及PG Ⅰ、PGⅡ含量测定.结果 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阳性率为71.7%,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正常对照分别为63.5%、56.7%和55.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 Ⅰ、PG Ⅰ /PGⅡ下降,PGⅡ上升,消化性溃疡患者PG Ⅰ/PGⅡ下降,PG Ⅰ、PGⅡ上升(P<0.05或P<0.0l).胃癌患者PG Ⅰ、PG Ⅰ /PGⅡ较正常对照降低,但PGⅡ升高(P<0.0l).正常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伴肠化及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 /PGⅡ比值与单纯萎缩性胃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PG Ⅰ /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0.01).单纯萎缩性胃炎、萎缩伴肠化、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PGⅡ比值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变化关系不大.

  • 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曼茹;李修岭;丁松泽;李晓芳;房新辉;丁辉;黄宇博;蒋振华;李毅;晁帅恒

    目的 研究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因胃部不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且H.pylori抗体阳性患者共213例,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组,萎缩性胃炎95例,非萎缩性胃炎118例;胃窦萎缩性胃炎组45例,胃体萎缩性胃炎组28例,全胃萎缩性胃炎组22例;轻度萎缩性胃炎组54例,中度萎缩性胃炎组31例,重度萎缩性胃炎组10例.入选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其空腹血清PG、G-17水平,H.pylori抗体阳性为定性分析,根据内镜和病理结果,评估G-17联合PG Ⅰ、PGR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按照标准共纳入213例,其中萎缩性胃炎95例,非萎缩性胃炎118例.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 Ⅰ、PGR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之间血清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性胃炎组PG Ⅰ、PGR水平分别低于中度萎缩性胃炎组、轻度萎缩性胃炎组(P>0.05).萎缩性胃体胃炎组的PG Ⅰ、PGR水平低于萎缩性胃窦胃炎组(P<0.05).萎缩性胃窦胃炎组G-17水平低于萎缩性胃体胃炎组(P<0.05).根据ROC曲线,PG Ⅰ、PGR两者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佳临界值分别为85.60 μg/L、7.1.结论 血清G-17、PG分别是胃窦萎缩和胃体萎缩的标志,PG Ⅰ<85.60 μg/L,PGR< 7.1,可作为具有萎缩性胃炎风险建议行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的依据.

  • 检测胃蛋白酶原相关指标的血清学活检方法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秀丽;赵晖;崔培林;姚士伟;徐有青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相关指标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3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非萎缩性胃炎550例(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300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8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萎缩性胃炎亚组(100例)、中度萎缩性胃炎亚组(120例)和重度萎缩性胃炎亚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的水平,并计算PGⅠ与PGⅡ比值(PGR).结果 三组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6,P>0.05).胃癌组PGⅠ和PGR明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70.41±39.42)μg/L比(83.10±30.08)和(165.5±41.40)μg/L、3.76±2.03比5.08±1.82和6.84±1.88],萎缩性胃炎组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萎缩性胃炎亚组PGⅠ和PGR明显高于重度萎缩性胃炎亚组和胃癌组[(95.50±30.80)和(82.10±31.42)μg/L比(70.12±20.12)和(70.41±39.42)μg/L、5.84±2.88和5.08±1.89比3.90±2.78和3.7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萎缩性胃炎亚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萎缩性胃炎亚组与中度萎缩性胃炎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PGⅠ的佳临界值为74.8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75%;PGR的佳临界值为4.46,AUC为0.837,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2%;PGⅠ和PGR联合检测的AUC为0.906,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5%.结论 PGⅠ联合PGR检测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指标,推荐临界值为PGⅠ≤74.80μg/L和PGR≤4.46.

  • 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变化及对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影响

    作者:李洁;孙岩;苏伟;陈坤;孙成哲

    目的 研究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PGⅡ的变化,及该术式对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施行胃转流手术的患者63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切除幽门窦组(33例)与保留幽门窦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G17、PGⅠ、PGⅡ、PGⅠ/PGⅡ,统计分析2组数据的变化及不同术式与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切除幽门窦组G17在术后第6个月、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GⅠ、PGⅡ在术后第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GⅠ/PGⅡ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可减少术后G17、PGⅠ、PGⅡ的分泌,但不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

  • 萎缩性胃炎血清学指标与基因p53、bc1-2联合检测的意义

    作者:徐光辉;刘斌;王泽衍;柏乃运;吴奇;王娟;仇敏洁

    目的 研究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epsinogen Ⅰ、Ⅱ,PGⅠ、Ⅱ)、胃泌素(gastrin,GAS)、幽门螺杆茵抗体(helicobacter pylori IgG antibodies,Hp IgG)以及黏膜组织p53、bcl2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PGⅠ、PG Ⅰ/Ⅱ比率(PGR)、GAS、Hp IgG以及p53、bc1-2的基因检测作为发现胃癌前病变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本研究总共纳入患者396例,失访12例,后完成384例,根据胃镜和病理结果分为4组;萎缩性胃炎组135、例,胃溃疡组95例,胃癌组79例,浅表性胃炎组75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标本PG Ⅰ、PGⅡ、Hp ⅠgG抗体,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GAS水平以及黏膜组织p53、bc1-2的单克隆基因蛋白;Hp感染检测方法:胃镜病理切片银染色法、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67.4%(91/135),高于浅表性胃炎组Hp阳性率48.0%(3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溃疡、胃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Ⅰ/Ⅱ水平明显低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组,高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GAS水平低于胃溃疡、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CAG、异型增生患者中PGⅠ水平、PGR明显低于轻、中度患者,而PGⅡ、GAS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hc1-2的表达水平与CAG不同程度有关,其中以重度CAG、异型增生组患者Hp感染率高,在重度CAG、异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具有p53、bc1-2的高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G患者表现为低水平PGI、PGR和GAS的增高,而胃癌筛查可通过低水平PGⅠ、PGR,高水平GAS和组织p53、bc1-2的表达来确定,Hp感染与CAG、胃癌相关.具有p53、bc1-2表达和高水平GAS的CAG需高度重视,有必要长期内镜随访.

  • 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联合14C呼气试验在健康体检人群胃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王书彩;朱希燕;李琛琮;刘庆利;杜亚强

    目的 评价联合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14C呼气试验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胃癌筛查的效果,为健康体检项目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参与胃癌筛查项目的40岁及以上职工1 18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并行14C呼气试验及无痛胃镜检查.结果 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14C呼气试验及联合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46.5%(219/471)、42.0%(198/471)、46.8%(206/440)、63.7%(242/380),其中联合筛查的阳性率高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14C呼气试验(P<0.008 3).共130例受试者参与无痛胃镜检查,检出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癌前病变分别有5、30、29、4例.联合筛查的胃溃疡、胃息肉阳性检出率高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14C呼气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各筛查项目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癌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14C呼气试验能提高胃黏膜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项目.

  • 三种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在胃癌筛查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姜锐

    目的:对近期胃癌筛查项目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 PC)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分析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G2个亚群PG1员和PG2含量及两者比值(PGR)。结果 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0.00%、63.00%、67.00%,特异度分别为74.00%、82.60%、77.00%。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大医院检测PG可首选TRFIA;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医院可选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而ELISA则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PG首选。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芙蓉;宋丽;韦兴静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分析血清PG水平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PHG)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试验组肝硬化患者11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77例,酒精性硬化18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9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6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0名.全部参与对象检查胃黏膜状态诊断PHG,其中肝硬化不合并PHG组59例为试验1组,肝硬化合并轻度PHG 31例为试验2组,肝硬化合并重度PHG 20例为试验3组.检测试验组、对照组及不同类别硬化病例血清中PGⅠ、PGⅡ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比对.结果 对照组血清PGⅠ水平(183±62)μg/L均高于试验1组(160±53)μg/L、试验2组(82±34)μg/L、试验3组(85±35)μg/L(P<0.05);试验1组血清PGⅠ水平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5);试验1组PGⅡ水平(17±5)μg/L和对照组血清中PGⅡ(23±6)μg/L水平均高于试验2组(13±4)μg/L、试验3组(12±4)μg/L(P<0.05);对照组血清中PGⅡ水平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中PGⅠ、PGⅡ值中位数值递减;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GⅠ和PGⅡ能较好地评估胃黏膜分泌功能,可初步预测肝硬化PHG的形成,依据两者含量水平对不同病程的PHG进行评估和临床治疗.

  •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与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霄腾;吕宾;冀子中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s)作为评估胃黏膜萎缩的指标,可反映胃黏膜功能和形态学状态.OLGA/OLGIM是一种结合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程度和范围的胃炎分类方法,已逐步被接受并应用于胃癌筛查.目的:分析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PGs检测(ABC法)与组织学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的相关性,评价PGs检测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331例,分别采用血清学ABC法和组织学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OLGA/OLGIM组间Hp感染率、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PGR)的差异,分析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与ABC法的相关性.结果:OLGA/OLGIM分组中,stage-0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四组,stage-Ⅳ组则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5),PGR随分组等级升高逐渐降低(P<0.05);OLGA分组中,PGⅠ亦随分组等级的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Gamma系数分析显示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与ABC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G=0.589,P<0.05;G=0.440,P<0.05).结论:血清学ABC法与组织学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方面存在密切联系.血清PGs检测在我国可用于胃癌前病变筛查,为后续是否需作胃镜精查提供依据.

  • 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价值的初探

    作者:冯业;李晓波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能引起胃黏膜细胞的慢性炎症,促使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反映胃黏膜萎缩状态,为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依据.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Hp感染检测方法.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电力医院行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64例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以病理学结果评估Hp感染情况.比较慢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中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PGR)以及肠化生情况,并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的准确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P<0.05);而P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亚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P<0.05),PGR显著降低(P<0.05),肠化生率显著升高(P<0.05).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的总体准确率为96.3%,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6.1%.结论:Hp感染与血清PG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生率.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有效的Hp感染检测方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检测可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阿司匹林相关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柳晖;刘菲

    背景:低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上消化道损伤.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胃酸分泌显著相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研究血清PG水平和Hp感染与阿司匹林相关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8月-2016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已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3个月的患者240例,以ELISA法检测血清PG Ⅰ、PGⅡ和胃泌素17 (G17)水平,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状态,改良Lanza评分评估内镜下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程度.结果:重度胃十二指肠损伤(IGI)组中位血清PG Ⅰ水平(154.61 ng/mL对117.15 ng/mL,P=0.00)和Hp阳性率(75.0%对40.0%,P=0.00)均显著高于轻度胃十二指肠损伤(MGI)组,两组间血清PGⅡ、G17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PG Ⅰ水平和Hp感染是阿司匹林相关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 Ⅰ水平预测阿司匹林相关IGI准确性较高,cut-off值为125.50 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5%和62.54%.Hp阳性高PG Ⅰ(≥125.50 ng/mL)患者的IGI发生风险显著增高(OR=16.87,95% CI:2.04~135.44).结论:高血清PG Ⅰ水平(≥125.50 ng/mL)和Hp感染是阿司匹林相关胃十二指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两者联合检测筛查潜在的阿司匹林相关胃十二指肠损伤高危患者.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李梦颖;马晨;焦晨阳;陈卫昌

    背景: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有研究指出,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可用于胃癌的筛查.目的:探讨血清PG和G-17水平筛查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11例患者,以67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和Hp-IgG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PGR显著降低(P<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胃癌组PGⅠ水平、PGR均显著降低(P<0.01),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PGⅠ、PGR和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佳界值分别为74.74 ng/mL(敏感性88.3%,特异性78.0%)、6.59(敏感性87.0%,特异性73.8%)、13.02 pmol/L(敏感性54.2%,特异性84.4%).PGR和G-17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GⅠ、PGR和G-17联合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84.4%.结论:血清PGⅠ、PGR、G-17可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指标.PG联合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独血清P G或G-17更高.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