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杨键;洪毅;董浩;张宪娣;姜树东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结果 神经节苷脂诱导培养6 h后,细胞表现为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呈阳性表达.结论 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外诱导人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成忠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核心,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保护机体造血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MSCs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体外培养、扩增还可被诱导分化成为神经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细胞样细胞.

  • 砒霜制剂亚砷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李跃;刘喜

    目的 观察亚砷酸(ATO)诱导分化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47例初发A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为观察对象.治疗组给予ATO诱导分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D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到CR的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CR率分别为91.7%和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CR时间(31.8±5.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5±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毒副反应,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O诱导分化治疗初发APL较ATRA联合小剂量DA方案治疗具有CR率相近,达CR所需时间短,毒副反应小等特点,可作为初发APL诱导缓解治疗的一线药物.

  • 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试验研究

    作者:周向阳;邓永文;方芳;伍军;李茗初;高峻玮;柳浩然;方加胜

    目的研究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定向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干细胞分化条件.方法收集新生和成年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以1:3比例同DMEM/F12培基混合,分别对胎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境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分化细胞鉴定和计数.结果新生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与DMEM/F12的混合培基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提高.结论新生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能促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作者:伍军;李茗初;方芳;陈风华;刘劲芳;王延金;邓永文;方加胜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鉴定技术.方法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传代和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结果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获得了大量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殖并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生物反应器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作者:余慧;黄红云;陈琳;王洪美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能向神经、成骨、软骨、脂肪、肌腱、肌肉和心肌等细胞方向分化,是修复再生医学重要的种子细胞.虽然MSCs 取材方便,易于培养[1-3] ,但因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MSCs 需求量逐渐增大,传统培养方法已不能满足治疗所需用量,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则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在生物反应器的悬浮液中培养MSCs,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微载体又给细胞提供更大贴壁面积,促进细胞大量增殖.

  • 膜联蛋白A2异常表达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秦呈林;查文章;姚登福;张海健

    联蛋白(annexin,ANX)是一类受Ca2+调节、能够结合带负电荷膜磷脂的蛋白超家族,家族有12个成员(A1-A11,A13),它们的基因定位及相互作用蛋白见表1[1],蛋白分子包含数个长重复序列的同源性区域,每个长重复序列由7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凸面和凹面.凸面面向胞膜,包含钙离子和磷脂结合位点,凹面包含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广泛存在于细胞质膜下、储Ca2+细胞器附近、核内及细胞基质中并参与一系列细胞活动,如胞吐、胞吞、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细胞骨架活动、信号转导等.其中ANX A2具有RNA结合的特性,与DNA合成、复制有关,其表达异常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介导凋亡、诱导分化等.

  • 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於明明;黄立渠;邓永继

    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干细胞,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将脂肪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成为有功能的平滑肌细胞,为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种子细胞.现就脂肪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为平滑肌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SPIO标记干细胞移植MRI示踪研究进展

    作者:牛翔科;廖嘉煦;杨汉丰

    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多潜能分化能力的细胞,利用这种特性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将其诱导分化为心肌、软骨、肌腱、肌肉、神经元和肝细胞等,这在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科学家开始关注干细胞进入体内后的分布、分化、增殖及转归等生物学行为,从而为评估干细胞移植效果、优化干细胞治疗方案等提供客观依据.而随着磁共振新型造影剂的快速发展和其空间及组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MRI已经达到了细胞和亚细胞水平[1],从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现就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干细胞结合磁共振示踪成像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心脏传导系统的发生与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浩;付炜;徐志伟

    心脏传导系统(CCS)是由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因此心脏传导阻滞,特别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除了安装人工起搏器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及临床患者的迫切需要,CCS损伤修复的研究也逐步铺展开来.组织工程技术包括种子细胞、材料以及构建方法三个方面,然而对于组织工程构建CCS为重要也为棘手的是种子细胞的来源和获取.由于CCS在人体中为心脏特有,终极分化,无扩增能力,体内含量稀少,获取也困难,故无法利用自身CCS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传导束.所以选择替代的种子细胞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难点,学者们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众所周知,利用干细胞或者前体细胞,通过一定的方法诱导分化到需要的成熟细胞,是目前组织工程获取种子细胞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我们要想通过干细胞来分化诱导到传导细胞,首先必须了解CCS细胞的胚胎起源、发育与调节机制.本文就目前为止相关CCS细胞的研究和进展作简要综述.

  • 人参皂苷Rg3促树突状细胞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洋;方美云;姜凤;荆源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3联合细胞因子对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例健康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人参皂苷Rg3联合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培养14 d诱导DC,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抗原呈递能力.结果 (1)单核细胞经人参皂苷Rg3联合细胞因子诱导均产生了不同比率的具有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的DC.这些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能刺激产生MLR反应.(2)Rg3(5.0 μg/ml)联合细胞因子(GM-CSF 150 ng/ml,IL-4 50 ng/ml,TNF-α 40 ng/ml)使单核细胞-DC获得率(以CD80、CD86双阳性定义DC)由43.31%提高到59.75%,并提高了DC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人参皂苷Rg3联合细胞因子可以将正常人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成为形态、表型和功能符合DC特征的细胞,可使单核细胞诱导DC产率增加,并提高其抗原呈递功能.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

    作者:钟晓琳;李昌平;胡莲;万居易

    目的: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制瘤素M(OSM)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及效果.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取第3代按以下分组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A组:低糖杜氏改良培养基(DMEM-LG)+100 mL/L胎牛血清(fetal calf,serum,FC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C组:HGM+20 μg/L HGF;D组:HGM+20 μg/L OSM;E组:HGM+20 μg/LHGF+20 μg/L OSM,于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表达,高碘酸-希夫氏(PAS)染色检测糖原表达,谷氨酰胺脱氢酶法检测上清液尿素含量.结果:C,E组于诱导第7天出现AFP阳性表达,以后其阳性表达率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诱导第7天E组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χ2=6.322,P<0.05).C组、E组分别于诱导第7、14天出现CK18阳性表达,于诱导第7天开始出现糖原阳性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表达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E组CK18(14 d:χ2=4.811,P<0.05;21 d:χ2=6.902,P<0.01;28 d:χ2=5.771,P<0.05)及糖原(14 d:χ2=6.902,P<0.01;21 d:χ2=6.818,P<0.01;28 d:χ2=6.818,P<0.01)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C,E组培养上清液中尿素浓度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增高,E组增长幅度比C组高.A,B,D组各时间点均未见AFP、CK18、糖原表达及尿素浓度变化.结论:MSCs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HGF能够诱导MSC s分化肝样细胞,OSM与HGF联合使用,能促进MSCs的分化,明显提高分化率.

  •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鉴定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

    作者:刘焱;李江利;施晓雷;方胜;仇毓东

    目的:分离、鉴定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在体外多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获取小鼠骨髓干细胞,进行体外贴壁培养、纯化,观察不同传代次数细胞形态特点.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传代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45和CD90.分离后的MSCs再经含有HGF,FGF-4,EGF三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体系继续培养21 d,分别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的白蛋白(ALB)、细胞角化蛋白18(Cg18)、以及甲胎蛋白(AFP)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培养的骨髓干细胞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形态趋向为长梭形.传代到第5代,基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90阳性细胞从原代的25.42%增加到93.47%,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45表达阳性细胞从原代的86.49%降低到2.77%.通过RT-PCR可检测出诱导第7天细胞表达AFP mRNA,ALB mRNA及CK18 mRNA;通过Western blot可检测出诱导第21天的细胞表达ALB和CK18.结论:小鼠MSCs可以在体外被有效地分离纯化,可以被诱导为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的肝细胞样细胞.

  •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类肝细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作者:何念海;赵文利;王宇明

    目的:对MMSCs来源类肝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从人胎儿骨髓中分离MMSCs,在10 g/L Matrigel作基质,2.5 mmoL/L AZA预处理10-12 h,HGF 10 μg/L+FGF4 10μg/L+HGM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收集诱导培养4,7,14,21,28 d时的细胞爬片,SABC免疫组化法DAB显色检测肝细胞早期标志AFP,CK19及早期转录因子GATA4,成熟肝细胞标志ALB,CK18,GST-π,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提取诱导分化10 d和第28 d细胞RNA及蛋白质,设计AFP,CK19,ALB,CK18,CYP1B1,CYP2B6引物,进行RT-PCR,观察在mRNA水平肝细胞标志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K18,AFP,ALB的表达量.结果:未诱导培养的MMSCs中,有较少的细胞表达AFP,未见其他肝脏特有的转录因子或者胞质蛋白标志.免疫组化显示在诱导早期可见较多细胞呈GATA4,AFP和CK19阳性表达,至诱导后期表达下降,而ALB,CK18,GST-π和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阳性细胞比例逐渐上升.RT-PCR显示,未诱导的MMSCs仅可表达微弱的AFP mRNA,诱导早期可见AFPmRNA和CK19mRNA表达,诱导后期未见扩增,而ALB,CK18,CYP1B1 mRNA早期和后期均可见表达,在诱导后期可见CYP2B6 mRNA表达,但很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诱导细胞中AFP,ALB和CK18蛋白的表达趋势同基因表达类似.在65 ku和68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AFP和ALB目的条带,在45 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CK18目的条带.未诱导的细胞和诱导早期细胞中AFP有表达,后期未见.诱导早期和后期CK18和ALB均有表达,且后期增强.结论:MMSCs向类肝细胞的横向分化是先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再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在本实验诱导条件下可获得在复制及翻译各环节肝细胞标志阳性的类肝细胞.

  • HGF和FGF4体外诱导人骨髓CD45-CD117-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李文晰;段芳龄;马军;陈香宇

    目的:探讨在HGF、FGF4诱导下人骨髓CD45-CD117-细胞能否向肝细胞分化,并探讨两种生长因子在诱导分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来自4名4-40岁健康志愿者的胸骨或髂骨.用两步磁式分离法分离出CD45-CD 117-细胞,分别用含有FGF4,HGF,HGF+FGF4或不加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相应地分为A,B,C,D四组.分别于新分离时和培养7 d,14 d,21 d,28 d时留细胞.备作免疫细胞化学检测AFP,CK18,白蛋白,PAS染色检测糖原等肝系细胞的特征型标志,RT-PCR检测C、D组细胞c-met(HGF受体)和FGFR2(FGF4R)mRNA表达情况.结果:A,B,C三组加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后的细胞均可检测到肝系细胞的标志,D组细胞不加生长因子培养后没有检测到肝系细胞的标志.c-met和FGFR2mRNA在新分离的和D组培养7 d,14 d时的细胞均有较弱的表达,而在C组细胞诱导培养7 d,14 d时表达升高.结论:HGF和FGF4可诱导人骨髓CD45-CD117-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生长因子诱导分化的作用可能通过与其受体之间的正反馈调节.

  • 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

    作者:俞瑞珺;刘海林

    目的: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BMSCs)为肝样细胞,提高分化效率.方法:将第一代BMSCs随机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加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抑瘤素M等进行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CK18)、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和细胞色素P450 2b9(CYP2b9)的mRNA表达,Alb合成以及Alb和CK18蛋白标记细胞阳性率.结果:诱导组第3天出现多边形细胞,5-7 d上皮样细胞呈岛状分布,14 d呈铺路石状.对照组细胞为长梭形.第7,14,21天,诱导组细胞AFP,Alb,CK18 mRNA和Alb蛋白检测阳性;第14,21天,细胞表达TAT和CYP2b9 mRNA.对照组除AFP mRNA呈弱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第7,14,21天,诱导组CK18阳性率分别为71.4%,75.9%,80.6%;Alb阳性率分别为75.0%,79.7%,81.1%.而对照组第7天CK18和Alb阳性率仅2.3%,1.7%,与诱导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CK18=1.97×10-5,PAlb=3.08×10-6).结论:BMSCs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诱导率高可达80%以上.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诱导分化

    作者: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肝细胞祥细胞的诱导分化,观察诱导分化细胞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并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纤维生长因子-4(FGF-4)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OF),分别于7、14、21、28 d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白蛋白(ALB)、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的mRNA表达.将诱导分化28 d的细胞经DAPI染料染色后,经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大鼠体内,经24、48、72及168 h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组织内荧光细胞的分布.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将1×106及5×106个诱导分化细胞经门静脉注入大鼠体内,经48、168 h采血查肝功,168 h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间充质细胞经上述3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形态和生物学行为方面都发生向肝细胞样细胞方面的转化,经门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后,有大量该种细胞在肝组织内分布,24 h荧光细胞多,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可持续7 d.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诱导分化细胞经门静脉注入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后,大鼠肝功能有所好转,注入1×106细胞大鼠ALT由注入前238.0±113.5 U/L,48 h后降至189±68.4 U/L,168 h后降至149.0±54.2 U/L,TBIL由注入前2.9±1.6 μmol/L,48 h至3.0±1.4 μmoI/L,168 h至1.3±0.3 μmol/L;注入5×106个细胞者(ALT)由注入前238.0±113.5 U/L,48 h后降至169.7±46.0U/L,168 h后降至103.7±46.0 U/L,TBIL由注入前2.9±1.6μmol/L,48 h至2.9±1.3μmol/L,168 h至0.9±0.3 μmol/L.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可在某些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下发生类肝细胞样转化,将转化细胞经门静脉植入同种异体大鼠体内后可在肝组织内存活并对大鼠肝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

  • 腺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大鼠成体肝干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钟晓刚;何生;殷舞;邓靖宇;陈波

    目的:研究腺病毒感染成体肝干细胞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成体肝干细胞.方法:采用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CMW驱动的E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pAd-CMV-EGFP,在293细胞中包装制备腺病毒,并用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成体肝干细胞WB-F344,观察腺病毒携带的外源基因EGFP在WB-F344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析病毒对肝干细胞的感染效率.进一步单克隆培养纯化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细胞株(WBEGFP),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诱导分化实验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构建腺病毒载体,并包装制备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EGFP.重组腺病毒有效的感染WB-F344细胞,感染率约40-70%.建立WB-EGFP细胞株,持续传代8-9代均较稳定表达EGFP及肝干细胞表面标记,仍保持干细胞样的增生、分化等基本生物学特性.结论:腺病毒可高水平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成体肝干细胞,是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稳定表达EGFP的肝干细胞株观察直观、可连续传代,并保持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用于体内外肝细胞研究中的追踪、鉴定.

  • 骨髓造血干细胞与肝再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鹤桦;潘兴华;庞荣清;高士争

    感染、中毒等引起的急慢性肝损伤治疗是临床医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干细胞的研究为肝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肝再生的细胞学机制涉及肝细胞、肝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新近发现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转化的潜能,可以在体内外被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移植到肝损伤动物体内可以修复肝组织损伤,这为肝再生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参与肝细胞再生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肝损伤治疗的有效措施.

  •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的可能性

    作者:盛瑜;韩国庆

    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潜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特定微环境下,造血干细胞能诱导分化成肝细胞,也有研究对此表示争议.本文对造血干细胞是否能有效诱导分化成肝细胞作简要综述.

998 条记录 4/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