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作者:刘小菁;刘永泉

    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首要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1]。导致 ESRD 患者并发 CVD 的因素很多,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贫血、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以外,近年逐渐认识到某些非传统性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的非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转甲基后形成的中间代谢产物,肾脏是其重要的代谢场所。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 ESRD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着炎症因子轻度升高的微炎症状态,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是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主要的急性反应蛋白,是微炎症状态的一项客观敏感的标志物[2],是机体内细胞因子的激活物,也是评价肾功能衰竭时微炎症状态的可靠指标。长期慢性微炎症状态在尿毒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 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霍新爱;牛久欣;张艳疃;梁晓光;刘亚端

    维持性血液透析(M H D )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替代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30%[1]。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伴或不伴有头晕、胸闷、眼花、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肌肉痉挛、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常使透析中断或提前结束,致使透析不充分,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因此,积极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其发生低血压原因,并采取个体化透析模式,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及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金元

    目的: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于我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皮肤瘙痒原因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样本量均为45例的A、B两组.A组进行基础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包括内环境紊乱、过敏及代谢废物潴留等,且经统计学分析检验B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较多,进行临床护理于预可以减少临床不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应用头孢他啶后并发抗生素脑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关亮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应用头孢他啶后并发抗生素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将并发抗生素脑病的2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发抗生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头孢他啶服用时间以及头孢他啶累计用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头孢他啶使用时间、ALb水平以及头孢他啶累计剂量均是导致抗生素脑病并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年龄、头孢他啶使用时间、ALb 水平以及头孢他啶累计剂量,均是导致抗生素脑病并发的危险因素。

  • ESRD患者肾移植后血清Chemerin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健乐;吴秋杰;杨青彦;杨帅平;王长安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移植后血清Chemerin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终末期肾脏病行肾移植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肾移植前、肾移植后、对照组血清Chemerin、肌酐等.结果:肾移植前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后Chemerin浓度明显低于肾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后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肾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在肾移植后趋于正常水平.血清Chemerin浓度降低程度与血清肌酐水平降低程度呈正相关.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作者:尚丽艳;裴莉;马秀霞;朱青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法:终末期肾脏病并发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68例,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毒素清除情况、尿毒症瘙痒评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毒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瘙痒评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纳差,乏力等伴随症状也明显减轻,所有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皮肤瘙痒,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 临床路径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韦凤华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0例和非路径组30例,路径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工作,非路径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比较2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平均检验费、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平均检验费明显低于非路径组(P<0.01),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非路径组(P<0.01).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腹透管入腹下位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

    作者:张文贤;刘伯英;肖艳美;董小伟;戴芳;魏兰;刘彤

    目的:探讨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手术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方法16例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管飘管移位,经证实用常规非手术方法不能纠正,局麻下在腹透管入腹膜下位约5 cm处局部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常规纵行切开腹膜1 cm拉出腹透管,处理并分离粘连的肠系膜,充分游离清理腹腔内腹透管,然后用大导引钳把腹透管送入陶氏腔,并用3号线套扎固定腹透管并把套扎线缝扎于腹膜及腹膜外后鞘内侧缘。逐层处理各层组织,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半年。结果16例患者均用上述方法成功处理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手术切口3 cm,手术时间(40±13) min。局麻耐受性好,有5例术中追加利多卡因5 mg,术后疼痛轻微,仅3例患者夜间应用1次止痛剂。术中电凝止血,术后没有需输血,术后两天可见淡红色腹透液,未见腹水渗漏、伤口渗血等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出现飘管、渗漏、堵管等并发症。术后8月有1例出现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无退出病例。结论对常规非手术方法难以纠正的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患者,及时进行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飘管移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简便价廉。

  • 肾康栓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IL-10、IL-6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斯毅;吴勇

    目的:观察肾康栓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IL-10和IL-6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肾内科CA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0例。对照组行标准CAPD治疗,期间低盐、低脂、低磷优质饮食等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栓。2组均治疗8周。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酶法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比较2组治疗前后SCr、BUN、24 h尿量、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0[(19.56±4.38)μg/ml比(8.98±2.05)μg/ml,t=4.392]较对照组升高、IL-6[(21.82±3.57)μg/ml 比(49.66±5.26)μg/ml,t=5.264]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RRF[(7.86±2.12)比(5.31±1.62);t=2.436, P=0.046]和超滤量[(421.37±81.61)ml/d 比(321.23±71.94)ml/d;t=2.617,P=0.038]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结论肾康栓可调节CAPD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RRF和腹透超滤量。

  • 基于证素分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证候特征研究

    作者:栾洁;孙仲宜;刘文军;王红;朱莉;王绍华;刘鹏;闫二萍;邱模炎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分析其中医证候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36例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舌、脉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进行证素判别,再以证素为依托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辨证和确定证名.结果:出现频率超过50%的症状、体征有皮肤干燥、面色萎黄、唇紫、健忘、倦怠乏力.病性证素分布本虚证中,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被调查人数50%以上,实证以湿、气滞、痰、血瘀为常见;病位证素以肾、肝、脾、胃为常见.可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归纳为:虚证分为肝血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实证分为湿证、气滞证、痰证、血瘀证.结论:本次研究所观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兼有邪实,虚实夹杂.

  • 调理脾胃灸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绍华;邱模炎;程爱华;李楠;谢雁鸣;郝建荣;张启蒙;栾洁;刘鹏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灸法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来源于3个透析中心的109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规律血液透析加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纸管贴穴灸疗器于足三里、三阴交两穴施灸,每周治疗2~3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应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TM 1.3)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83.62±13.27 vs 79.32±22.17)、一般健康(58.88±20.24 vs 48.82±20.89)、活力(77.07±15.56 vs 70.59±22.61)3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活力、症状与不适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均P<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情感健康、社交功能、活力、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功能等7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在活力、症状与不适、认知功能3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均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后全部19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理脾胃灸法可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活力3个领域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随之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进而改善情感健康、社交功能、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功能等领域的生存质量.

  • 终末期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与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绍华;邱模炎;栾洁;孙慧;李葆青;李楠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据中华医学会2000年12月对6个大行政区进行的统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89%接受血液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治疗肾性贫血主要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铁剂等,但即使规律应用促红素及铁剂,贫血纠正情况也不乐观[2、3].

  • 益肾温阳活血法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荣宝;杨翠萍

    目的 观察益肾温阳活血法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高通透量血液透析;治疗组35例,采用益肾温阳活血法加减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60天左右.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在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改善都有较好的效果,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 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 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作者:文吉秋;汪华林;潘光辉

    目的对比血液透析(HD)和肾移植(KT)病人现阶段的一般情况、睡眠状况、回归工作的情况和现阶段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替代疗法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依据.方法对上述2组患者通过门诊、信件及电话追踪等随访方式获得患者现阶段的一般情况、工作情况、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现阶段生活质量(SF-36)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获得75例的资料,其中KT组40例,HD组35例;KT组的年龄较HD组组年轻(p=0.001),而在性别、文化程度和原发疾病等方面无差别;KT组的一般情况、回归工作情况、血红蛋白浓度和SF-36量表的6个维度上优于HD组.结论在生存质量方面,肾移植成功者在整体上优于HD,肾移植是较好的肾脏替代疗法.

  •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佳;庄乙君;李军;陈文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诊疗情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在透析前的体重、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血钾、血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相关指标.并绘制患者透析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生存率差异,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年龄、体重、BUN、TCo2K+、Na+、CRP、HGB、ALB以及CCI值等指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前白蛋白>30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是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高龄、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是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书梅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2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MHD患者纳入观察组,32例未合并急性左心衰竭MHD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血透不充分、干体重不达标、难治性高血压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MHD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相关因素包括血透不充分、未到达干体重、难治性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分泌亢进等,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防治可有效有助于预防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 介绍一种用于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的手动固定装置

    作者:罗纪聪;梁莉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PD患者需要建立通路才能进行透析,这条通路是由永久留置的PD导管、钛接头及PD外接短管3部分组成,被称为PD患者的生命线。其中外接短管使用6个月必须更换,如有污染、破损或开关失灵应立即更换。但目前全国各中心更换外接短管时都需要患者或家属手持无菌治疗碗,以达到浸泡消毒钛接头的目的。为避免消毒液晃动污染,要求患者整个过程(15~30 min)保持固定体位和姿势,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偏瘫、老年、幼小的PD患者需家属协助,人员过多增加了感染几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自制了一种手动固定装置,现介绍如下。

  •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作者:贾翠梅;李芳芳;丁伟芳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对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血透患者的增多,血透室工作量大而繁重,人员活动性大,是一个医院感染高风险场所。在血液透析治疗时,一旦感染传染性疾病,会给血透患者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近年来,我科通过对血透室危险感染因素的分析,制定并落实了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有效地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 授权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杜爱燕;周薇;范建桢;赵从敏;徐仁艳;张渊;蔡晓萍;朱亭立

    授权教育是以患者为主体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患者参与决策,与教育者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在疾病的控制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发展自我管理的内在能力,进而达到更好地管理自身疾病的目的。本文综述了授权教育概念、特点、内容、干预方法、评价指标及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教育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实施授权教育提供参考。

  • CRRT护士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

    作者:于重燕;王兰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血液净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护士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原卫生部于2010年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更加明确了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控制医源性感染的措施。目前,我国血液净化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间还存在差异。在我国血液净化领域中,90%患者接受的是血液透析,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只占10%。特别是近几年来暴发的几起血液透析院内感染事件,折射出血液透析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力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医院进行的中心血透面临巨大的挑战,但相对有更大优势的家庭血液透析治疗在全球的应用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有待进一步推广。此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在重症抢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护士是CRRT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CRRT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如何使CRRT护理队伍的管理更加合理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腹膜透析患者的培训和再培训亦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但世界范围内腹透患者的培训方法、内容和频度仍然呈现较大差异,如何依据现有国际指南,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从准备、计划到实施的完整培训值得探讨。本栏目邀请国内相关专家,结合现有指南、标准、规范及临床经验,进行综述、解读,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495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