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囊助产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杨阳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中国孕产妇死因中居第2 位, 占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1 位[1].对于合并心脏病的产妇,临床上常行剖宫产,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且造成的一些近、远期手术并发症,对母儿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2].但合并心脏病的产妇若宫颈条件好,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可考虑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 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钱萍;冯春芳

    目的 探讨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29例医源性早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改善认知,疏导负性情绪,通过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解除患者生活中的一些心理社会刺激源。让产妇学会接纳事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注意心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SAS和SDS量表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通过对医源性早产产妇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以积极的言语和行为影响和改变产妇,可促使产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 医源性早产108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震溟;林建华;汤希伟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08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征和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在孕30周后羊膜腔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314例医源性早产临床分析

    作者:田颖;李跃霞;杜晓艳

    目的:研究医源性早产的高危因素及发生率,探讨不同孕周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14例医源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率、相关发生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率为6.76%,占早产总数的31.06%,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因素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性出血,双胎妊娠,子宫因素,胎儿因素及产科合并症。分娩时间≥34周较<34周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源性早产已成为早产的重要原因。为改善早产儿预后,产科医师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适当延长孕周至34周及以后。

  • 足月妊娠合并心脏病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咏梅;肖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母亲严重心功能不全使胎儿处于不良生长环境,并且往往为抢救母亲而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由于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种诊断技术的进步与外科手术的发展,患心脏病的孕妇在孕前、孕期均能得到有效的监护,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怀孕至足月者较前增多,但这也为临床诊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足月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指导临床.

  • 142例医源性早产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海倩;周红银

    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 ±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

  • 135例医源性早产临床分析

    作者:唐琼秀;肖梅

    目的:减少医源性早产,改善围产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医源性早产原因、围产儿结局.结果:分娩6601例,早产416例,其中医源性早产135例,发生率2.05%.其主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及妊娠合并心脏病、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及羊水过少,其中前4种原因占91.85%.胎盘因素成为近年来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医源性早产与自然早产相比,剖宫产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要改善围产儿预后需在产前就重视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作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 152例医源性早产分析

    作者:何艳君;高锦文;叶云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52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征和前置胎盘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常见原因.有规律的产前检查和在治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同时,有计划地应用羊膜腔内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152例医源性早产分析

    作者:何艳君;高锦文;叶云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52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征和前置胎盘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常见原因.有规律的产前检查和在治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同时,有计划地应用羊膜腔内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医源性早产1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金海英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的指征,促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分娩时机的选择及终止妊娠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26例医源性早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早产常见因素为妊高征(35.71%),其次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前置胎盘等.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33周以后,在有计划地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下,早产儿窒息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对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产前定期检查和适当干预,选择恰当孕周终止妊娠可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医源性早产2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萍;薛丽丽

    目的:了解医源性早产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并探讨掌握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降低医源性早产发生.方法:对该院2005年1~12月分娩的早产病例分成医源性早产组、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5年全年分娩早产病例472例,其中医源性早产233例,占早产的49.36%,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分别为22.25%、28.39%.医源性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为20.17%,无围产儿死亡;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为49.52%和35.07%,围产儿死亡率为8.57%和6.72%.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胎儿宫内窘迫、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膜早破,而<34周医源性早产原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子痫前期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剖宫产率为100%,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分别为9.52%和11.94%.结论:医源性早产在早产中的比例为49.36%,医源性早产围产儿近期质量明显优于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重视医源性早产原因的预防及提高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医源性早产儿的出生.

  • 医源性早产71例分析

    作者:谢利萍;孙建英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1].近年因围牛期监护的加强及早产儿治疗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有所提高,医源性早产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现对71例医源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共7 059例,其中早产347例,早产发生率4.92%.在347例早产中,孕妇年龄大40岁,小20岁,平均27.24岁;初产妇290例,经产妇57例;孕周≤32周74例,32+1~34周81例,34+1~36+6周192例;单胎妊娠325例,多胎妊娠22例.

  • 医源性早产的母婴结局分析

    作者:方嵘

    医源性早产是指由于产科并发症或内外科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将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需要早产终止妊娠者,不包括胎膜早破和自发性早产临产.近年来已成为早产的重要原因.作者对本院2004至2005年155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处理以及母婴结局等分析如下.

  • 未足月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征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林晓峰;徐宁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发的疾病,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不清,迄今尚无确切疗效的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报道使用熊去氧胆酸(UCDA)治疗该病.因本病易引起自发性及医源性早产,作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比较维生素C、葡萄糖液静滴,熊去氧胆酸口服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静滴,鲁米那口服2种方法的生化指标改善、分娩孕周的延长情况,报道如下.

  • 医源性早产45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振莉;章锃瑜

    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称为医源性早产,临床上主要是指一些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作者就近10年来在本院发生的医源性早产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干预性早产135例分析

    作者:董婕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干预性早产是指由于一些产科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提早结束妊娠,亦称医源性早产[1].近年来干预性早产对提高围产儿死亡率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益.本文对我院干预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相关问题.

  • 近5年医源性早产原因分析

    作者:李艳虹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发生原因及提升早产儿存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9年~2013年间收治的医源性早产病例,统计其早产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及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某院接收医源性早产者582例,分别占到分娩总数和早产总数的6.5%、43.9%;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总数的31.9%、18.5%;产前定时产检可以有效提升医源性早产母婴结局,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控制在3.8%、0.7%,无围产儿死亡例,优于不定时产检组及无产检组观察组;剖宫产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分娩方式,占到总数的88.8%。结论:医源性早产占早产比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妊娠高血压和前置胎盘为主要原因,通过定时产检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医源性早产母婴结局。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医源性早产

    作者:陈焱;苏琦枫;王彦林;苏涛

    早产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即使存活,早产儿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多,给病孩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不幸.而ICP患者由于疾病因素本身易早产,再加上医疗干预造成的医源性早产,使得ICP占了早产的第一位[1].因此,我们对我院2002年ICP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围产结局与医源性早产的关系.

  • 医源性早产44例分析

    作者:孙琦;杨祖菁;王磊

    目的分析医源性早产的影响因素及新生儿预后.方法我院1998~2001年44例医源性早产的病例,并选取同时期我院因其他原因需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早产病例64例,分成两组,分析此两组产妇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儿的转归并进行比较.结果医源性早产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前置胎盘,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疾病);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果.结论剖宫产终止妊娠,加强产后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

  • 早产孕妇1963例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杜培丽;张慧丽;何玉甜;刘传鑫;孙斌;陈敦金

    目的 探讨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比不同孕周分娩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并对自然早产及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1 963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 早产孕妇1 963例,其中自然早产1 290例,医源性早产673例.自然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臀位及妊娠合并贫血,医源性早产主要危险因素为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及羊水过少;医源性早产中流产史、剖宫产史、不规律产检史及高龄妊娠均较自然早产多;医源性早产中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生后1 min Apgar评分<7所占比例、转儿科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较自然早产组高;医源性早产的剖宫产率(98.1%)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43.5%);孕周≥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明显低于<34周的早产儿;剖宫产与阴道产相比并不能改善早产儿预后.结论 自然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医源性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子痫前期和前置胎盘.规律产检,避免流产史、剖宫产史及高龄妊娠,控制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发病危险因素,适当延长孕周,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对避免早产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56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