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错配修复基因在5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作者:吴海霞;宋剑婵;师宜荃;刘易欣

    目的 研究50岁以下中青年子宫内膜癌中DNA错配修复(MMR)基因 MLH1 、MSH2、MSH6和PMS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4项指标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分级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5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女性作为实验组,50岁以下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及60岁以上子宫内膜癌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R蛋白,分别进行比较,观察上述各项指标在50岁以下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结果 4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有27例(67.5%)至少有一种MMR蛋白表达阴性,在复杂不典型增生、单纯性增生和正常周期子宫内膜组中4项指标至少有一项为阴性的比例分别为5/15、1/13、1/11,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2.5%、12.5% 、35.0%和30.0%;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MLH1和MSH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H2的表达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95).MMR中4项指标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但MSH6的阴性表达更倾向于发生在高BMI病例中.结论 MMR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临床病理指标上,除MSH6缺失表达与高BMI相关外,其他4项MMR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系的MLH1基因两个胚系新突变

    作者:王朝夫;周晓燕;孙孟红;蔡崎;张太明;徐烨;蔡三军;施达仁

    目的初步评价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胚系MLH1基因突变中新突变的病理性.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 Ⅱ标准的12个不同家系的12例患者外周血,用特异引物和耐热性逆转录酶特异地逆转录MLH1的mRNA;利用长模板PCR扩增酶扩增逆转录产物(cDNA);测序分析扩增产物;利用PCR-Genescan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有新突变患者肿瘤组织的5个微卫星位点(BAT26,BAT25,D5S346,D2S123和Mfd15)和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例患者中检出4个MLH1突变,其中2个突变为第12外显子的第384密码子(1151 bp处)GTT→GAT的突变,该突变是已报道的病理性突变;另外2个突变分别是第8外显子的第217密码子(649 bp处)CGC→TGC突变和第16外显子的第581密码子(1742 bp处)CCG→CTG突变;后两者为尚未报道的新突变.2个新突变的患者肿瘤组织均呈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两者的瘤组织MLH1蛋白均失表达.结论 MLH1第8外显子的第217密码子突变和第16外显子的第581密码子的两个新突变很可能为病理性突变.

  • 中国人遗传性非腺瘤病性结直肠癌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蔡崎;孙孟红;付刚;丁纯伟;莫善兢;蔡三军;任双喜;闵大六;徐晓丽;朱伟萍;张太明;施达仁

    目的分析符合不同临床标准的中国遗传性非腺瘤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突变状况,评价不同临床标准预示突变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应用DNA直接测序对24个符合Amsterdam标准、15个符合日本标准家系先证者和19个符合Bethesda指导纲要患者(字系中仅1例患者)进行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突变检测.对检出突变的家系进行家庭成员的突变筛选.并对检出突变患者进行肿瘤组织突变的检测.结果在16例家系先证者中检测到6个hMSH2突变和11个hMLH1种系突变,其中12个突变是国际上尚未报道过的新突变.突变位于不同外显子中,其中6个突变位于hMLH1第14~16外显子.Amsterdam标准家系突变阳性率为50%(12/24),以日本标准所筛家系突变阳性率为3/15,以上两组家系以外的Bethesda指导纲要患者突变阳性率为1/19.突变类型包括移码突变、无义突变、剪接异常、框架内插入或缺失以及错义突变.基因突变与疾病共分离,检出突变家系先证者的肿瘤组织错配修复基因表现出3种不同基因型:(1)野生型等位基因丢失;(2)肿瘤组织基因型与生殖细胞一致;(3)突变型等位基因丢失.结论中国人HNPCC家系hMSH2和hMLH1突变谱广泛,突变类型多样,hMLH1突变较hMSH2突变多见,突变较为集中于hMLH1外显子14~16.不同临床标准预示突变的敏感性不同.突变基因型与疾病表现型共分离.家系成员中尚未发病的突变携带者应予密切监测.

  • 658例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胡晓儒;徐灿;亢野;王涛;张莹;杨向红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658例连续的结直肠癌病例,患者中男性409例,女性249例;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63±5)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和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结肠癌病例中的BRAF突变,分析MMR蛋白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58例结直肠癌有44例(6.7%)发生MMR蛋白表达缺失,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1%(27/658)、2.3%(15/658)、2.4%(16/658)、4.3%(28/658).MMR蛋白表达缺失以MLH1与PMS2表达联合缺失(61.4%,27/44)、MSH2与MSH6表达联合缺失(34.1%,15/44)为主;PMS2和MSH6蛋白表达单独缺失的各有1例(2.3%,1/44).进行BRAF V600E检测的27例MLH1蛋白缺失的病例中有7例(25.9%)为BRAF阳性,提示该7例患者可能存在因BRAF基因突变导致的MLH1蛋白表达缺失,属于散发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临床分期以及肿瘤血行转移无关(P>0.05),与更低程度的肿瘤组织分化、组织学类型和发病部位以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目增加显著相关(P<0.01);其中MLH1、PMS2蛋白表达缺失与组织学类型相关(P=0.049,P=0.013),常伴黏液腺癌分化;MLH1、PMS2蛋白表达缺失多发生于右半结肠(P=0.006,P=0.002);MSH2与MSH6蛋白表达缺失的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P=0.014,P=0.023);MSH2与PMS2蛋白表达缺失与性别相关,MSH2蛋白缺失多发生于女性(P=0.048),PMS2蛋白表达缺失多发生于男性(P=0.031).结论 MMR蛋白缺失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低,组织分化程度低,发生部位多位于右半结肠,癌组织常伴有黏液腺癌分化.

  • 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蔡崎;孙孟红;陆洪芬;张太明;朱雄增;施达仁;莫善兢;徐烨;蔡三军

    目的了解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用微解剖、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及直接DNA测序方法,检测4例HNPCC患者的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hMLH1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以及生殖细胞突变.结果4例先证者5个肿瘤组织均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3例表现为hMSH2蛋白表达异常,1例表现为hMLH1蛋白表达异常.检测出3个生殖细胞病理性突变.结论中国人典型HNPCC病例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率较高.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hMLH1蛋白表达异常与错配修复基因生殖细胞突变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基因蛋白分析可作为DNA测序前的筛选手段.

  • 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毕蕊;涂小予;肖遥星;单波儿;王华英;蔡旭;周晓燕;杨文涛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相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150例子宫内膜癌连续病例,收集临床病史,复阅病理切片并分析组织学类型、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42/10 HPF)、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带、肿瘤异质性等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并分析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43例(28.7%),其中MLH1/PMS2配对表达缺失27例(18%),MSH2/MSH6配对表达缺失7例(4.7%).MSH6单独表达缺失6例(4%),PMS2单独表达缺失3例(2%).5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3.3%和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具有家族肿瘤史患者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患者中,其年龄<50岁的比例(4/6)明显高于错配修复蛋白正常表达患者(P=0.014).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P =0.033)、显著的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带(P<0.001)2项病理特征相关,也与浸润深度< 1/2肌层(P=0.039)及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卵巢透明细胞癌2例,肠癌1例;P=0.0322)相关.但与病变位于子宫体下段、肿瘤异质性、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增多、显著的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带是错配修复蛋白缺失子宫内膜癌相对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应引起病理医师的重视.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无明显年龄相关性,但在有相关肿瘤家族史患者中小于50岁者多见.

  • 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

    作者:庞淑洁;郭东辉

    子宫内膜癌中约5%为家族遗传性,其中多数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Lynch综合征)相关,故称之为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从发生学角度,这些肿瘤很难完全归入子宫内膜癌二元发生模式中的Ⅰ型(激素依赖性)或Ⅱ型(非激素依赖性)之中,往往被临床或病理医师忽视.正确认识该病并识别此类人群对降低患者及其家族的致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检测手段进行综述,并讨论其早期筛查手段和临床意义.

  • 中国 Lynch 综合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作者:李晓芬;袁瑛

    遗传性结直肠癌是指基因种系突变所致的结直肠癌,可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给后代。引起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一系列疾病称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Lynch综合征是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致病基因属于错配修复基因家族,具有发病年龄早、肿瘤好发于近端结肠、肠外恶性肿瘤常见等临床特征。本文就我国关于该病的研究,尤其是基因突变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 Lynch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蒋来;李德川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其特征是家族性聚集,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右半结肠,伴同时性或异时性的肠外恶性肿瘤,特别是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等。早在1913年Warthin就首先报道了一个Lynch综合症家系,特征为家族多发的非息肉性结肠癌,同时伴有高发的胃癌和子宫癌,称之为G家族[1,3]。1966年,, Lynch 等[2,4-5]又报道了2个大家系的Lynch综合征病例,并命名为“癌症家族综合症”。1991年阿姆斯特丹会议将其定名为HNPCC,强调其遗传性及有别于家族性息肉病。至2004年 Bethesda 标准提出继续使用Lynch综合征的命名,多数医学专家认为HNPCC的命名忽略了肠外恶性肿瘤的高发率,沿用Lynch综合征的命名更为确切,Lynch综合征又分为LynchⅠ型(家族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呈现结直肠癌遗传)及LynchⅡ型(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家族呈现结直肠癌和其他肿瘤遗传)[6-9]。 Lync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约为80%[8]。与DNA错配修复基因( DNA mismatch repair , MMR )的突变有关,50%~80%的Lynch综合征患者会发生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10-12]。按AmsterdamI、II及日本临床诊断标准,Lynch综合征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比率分别达1.24%、2.15%和2.93%[13]。

  •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旭林;袁瑛;张苏展;蔡善荣;黄彦钦;许则丰;郑树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性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31个家系资料,应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hMLH1和hMSH2基因的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31个家系中共发生136例次恶性肿瘤(多原发肿瘤14例),其中结直肠癌106例次,占所有肿瘤患者的77.9%,诊断年龄均数为48.6±29.0岁;胃癌14例.肿瘤先证者中共检出分属于17个不同家系的23个碱基变异位点,经DNA序列分析,证实10个家系存在10个不同的碱基突变(10/31,32.9%),其中3个为同义突变未引起蛋白质序列的改变,另外7个为病理性改变,分别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这10个突变中7个位点为首次报道.外显子区检测到5个已知SNP,内含子区检测到8个碱基改变.结论(1)符合中国人HNPCC标准家系约有1/3可检出hMLH1、hMSH2基因遗传性种系突变.(2)中国人HNPCC家系以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多见.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直肠癌的家系和临床研究

    作者:刘合代

    目的探索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族成员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寻求简单、有效的筛查和防治方法. 方法调查家族史,分析9例成员的染色体脆性部位(fragile site, FS)和 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先证者祖父两次婚配,祖父母子孙发病接近1/2 ,5例祖父母后代和5例HNPCC患者FS检出率均为80%(4/5),总检出率为56%(5/9).HNPCC患者11人共发生15例次癌, Lynch综合症Ⅱ型和多原发癌各3例,占27%(3/11),同时性癌1例;病理检查显示11例次均为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88%(7/8),有3例次已生存10年以上. 结论 (1)该家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及早发现并经腹手术治疗效果好;(3)FS的高检出率方便了发病的预测和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晓霞;郭杰;马思平;张兢茹;林涛;喻卫红;徐兰;师影;王舒宝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Amsterdam*#标准的45个HNPCC家系共264个患者绘出其家系图,确定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同时和异时癌等.结果 45个家系中264例患者,男142例,女122例,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5 0岁.305个原发癌灶中,大肠癌灶180个,大肠多发癌28例,肠外癌125个.结论 HNPCC垂直传递特征突出,肠外癌以肺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多见,同时多原发癌和异时多原发癌比较多见.

  • 中国东北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多原发癌的特点分析

    作者:唐元新;李晓霞;孙公平;李鑫;赵萌;闫一飞;孟金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多原发癌的特点.方法 对登记的85个严格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HNPCC家系共509例患者的多原发癌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85个HNPCC家系中,共25个家系55例患者发生多原发癌,其中17个家系45例患者发生异时性多原发癌,12个家系16例患者发生同时性多原发癌,4个家系6例患者合并异时性和同时性多原发癌.结论 中国东北地区HNPCC家系中多原发癌患者明显增多,常见的为右半结肠癌、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等.

  • 典型和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研究

    作者:崔龙;金黑鹰;孟荣贵;阎于悌;王金穗;刘飞;徐洪莲;喻德洪

    目的研究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病理及其hMLH1和hMSH2基因种系突变的特点.方法随访13个典型HNPCC家系54例患者,并与19个非典型HNPCC家系的38例患者进行比较.对典型和非典型HNPCC各6个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hMLH1和hMSH2基因的PCR-SSCP检测,对异常者进行测序确定突变类型. 结果典型HNPCC盲肠、升结肠肿瘤占39.7%,横结肠肝区癌为5.0%;非典型组直肠癌占65.8%,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时性多原发癌为11.5%,典型HNPCC患者的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4.0%、45.3%和31.2%,而非典型HNPCC组分别为54.4%、42.3%和26.8%,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例先证者中,PCR-SSCP共检测到MLH1 11外显子(c3、c1)、hMLH1 12外显子(c8)、hMLH1 18外显子(c4)、hMSH2 11外显子(c13)、hMSH2 1外显子(c6),hMSH2 13外显子(c11)和hMSH2 15外显子(c4)的异常条带.除MLH1 11外显子(c3)为内含子多态性外,6例(50%)发现7个外显子的突变,测序证实错义突变4处、插入突变7处,无义突变1处.结论中国人的典型HNPCC是一种发病年龄早、近段结肠多见预后较好的大肠癌,而通过比较,发现中国非典型HNPCC与典型HNPCC非常相似.中国人的典型HNPCC家系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hMSH2多见,而非典型的hMLH1突变多见.

  •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筛选中的作用

    作者:金黑鹰;崔龙;孟荣贵;刘飞;阎于悌;丁义江;姚航;傅传刚;喻德洪

    目的探讨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筛选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2例符合Amsterdam 标准的HNPCC患者和16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本进行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查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结果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筛选HNPCC家系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 87.5%;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0%;两者结合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3.8%. 结论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筛选HNPCC家系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而且方法简单、经济,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罗定存;蔡崎;孙孟红;倪耀忠;陶崇苇;陈哲京;施达仁

    目的探讨总结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总结温州地区12个HNPCC家系临床病理特征.用显微切割、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直接DNA测序法,检测HNPCC患者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错配修复基因hMHL1和hMSH2蛋白水平表达及hMHL1和hMSH2基因种系突变.结果 12个家系32例患者中,患第1癌的中位年龄45.2岁;75.0%的患者在50岁以前发病;51.1%的肿瘤位于脾曲近侧结肠,34.4%为多原发结直肠癌,53.1%为组织分化差的癌,68.8%为Dukes A、 B期.12个家系中6个家系伴有7例肠外肿瘤患者;19例健在患者生存1~28年,13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6.4年.9例患者肿瘤组织均表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其中5例患者表现hMSH2或hMLH1蛋白失表达(5/9);5个家系中3个家系存在hMHL1或hMSH2突变(3/5),其中有2个新发现的突变.结论 HNPCC有特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HL1和hMSH2序列对HNPCC家系的成员具有指导价值;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蛋白失表达是HNPCC的重要特征,可作为测序前的筛选手段.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黄继胜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征,为大肠癌的靶向筛检、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族调查、系谱分析、手术病理和定期随访等手段追踪调查4个HNPCC家系,共计15岁以上成员84人。结果确诊患者23例(A组),与确切无家族史者(B组)30例相比:(1)平均发病年龄:A组43.0岁,B组61.4岁,平均年轻18.4岁;低于50.0岁者:A组78.3%(18/23),B组26.7%(8/30,P<0.01);第1、2、3代平均年龄分别为67.8、45.3、32.5岁,逐代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2)病变部位:右半结肠A组73.9%(17/23),B组36.7%(11/30,P<0.01),(3)合并腺瘤:A组0,B组23.3%(7/30,P<0.05)。(4)低分化腺癌:A组76.2%(16/21),B组36.7%(11/30,P<0.01)。结论 HNPCC患者临床并非少见,且具有典型的遗传特征。

  •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王颖梅;朱艳宾;薛凤霞;刘增佑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421例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分为3组:A组:散发性子宫内膜癌,331例;B组:非特异肿瘤聚集性子宫内膜癌,63例;C组:HNPCC相关性子宫内膜癌,27例.比较3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HNPCC相关性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6.4%(27/421);平均发病年龄为49.7岁,明显早于A组的56.3岁及B组的55.2岁,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35).C组患者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的发生率为33.3%(9/27),较A组及B组的5.1%(17/331)及14.3%(9/63)显著升高;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38).3组患者绝经状态及病理类型无显著差异(P均>0.05).C组及B组病理分级G1患者分别为70.4%(19/27)、61.3%(38/62),明显高于A组的45.5%(141/310);C组及B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值分别为0.013、0.023).C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A组,病死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7,P=0.021).C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为96%,B组分别为88%、85%,A组分别为80%、70%.结论 HNPCC相关性较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平均发病年龄早,易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以高分化癌多见,预后较好.

  •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马学功;王颖梅;薛凤霞;张慧英;盛红娜;齐政;刘国艳

    目的 探讨Lynch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相关性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60例进行肿瘤家族史问卷调查和家系图谱分析,并依据阿姆斯特丹Ⅱ(AmsterdamⅡ)标准诊断为Lynch综合征相关性卵巢癌(LS组),分析其发病特点及遗传学特征;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收治的散发性卵巢癌患者100例(散发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260例卵巢癌患者中Lynch综合征相关性卵巢癌10例,占3.8% (10/260);其家系中女性成员共115例,患恶性肿瘤30例,占26.1% (30/115),其中Lynch综合征相关性卵巢癌占8.7%( 10/115).LS组患者的其他相关性肿瘤以结直肠癌多见,其次为子宫内膜样癌、乳腺癌和胃癌等,肿瘤在Lynch综合征家系中聚集发生且呈垂直方式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LS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6±7)岁,明显低于散发组的(56±11)岁(P<0.05);LS组病理类型以卵巢浆液性腺癌(8例,8/10)为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例(4/10),分别与散发组[分别为64% (64/100)、14%( 14/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病理分级G1~G2 9例(9/10),明显高于散发组[55% (55/100),P<0.05];LS组患者的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5%和52.5%,均高于散发组(分别为55.4%和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卵巢癌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发病年龄早、组织分化好、病理类型以卵巢浆液性腺癌多见,其预后好于散发性卵巢癌.

  •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进展

    作者:滕飞;马学功;薛凤霞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估计2016年美国将有60050例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1]。子宫内膜癌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其中2%~3%是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2-3]。Lynch综合征的特征为家族性聚集,发病年龄较早,伴同时性或异时性的肠外恶性肿瘤。早在1913年,Warthin教授首先报道了1个Lynch综合征家系,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同时伴有高发的胃癌和子宫内膜癌,称之为G家族[4]。1966年,美国Creighton大学Lynch教授又报道了2个Lynch综合征的大家系,第1次系统阐述其临床特征,并命名为“癌症家族综合征”,为了纪念Lynch教授所做出的贡献又称其为Lynch综合征[5]。1991年,在荷兰Amsterdam会议将其命名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强调其遗传性及有别于家族性息肉病的特点。2004年,美国Bethesda指南提出使用Lynch综合征的命名更为确切,因为HNPCC的命名忽略了肠外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目前,关于Lynch综合征的研究多集中在结直肠癌,而对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了解甚少,故本文就Lynch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