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温室颤不阻断升主动脉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作者:杨新卫;郭林静;秦太昌;梁法禹;傅昱

    心肌保护一直是心内直视术围术期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和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我们对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间423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34例重症患者行低温室颤不阻断升主动脉,左心充分引流技术,效果良好,现将此心肌保护技术总结分析如下.

  • 七氟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成钢;郭志佳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溶栓术等心脏治疗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七氟烷(Sevoflurane)是近年新上市的吸入麻醉药,因其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而逐步应用于心脏手术麻醉中.研究七氟烷的心肌保护作用对临床防治MIRI有重要意义.

  • 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再次开胸手术常见原因及临床防治

    作者:焦同立;杜慧芳;郭天利

    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作者:周红琴;高佩蓓;陈潇君;王莉洁

    心脏直视手术需阻断心脏循环,切开心脏,提供无血手术野进行心内操作。阻断循环期间将人体静脉血引流到体外至替代心肺的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维持周身循环,这种绕道心肺辅助血循环方法即为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常存在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进程,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总结了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呼吸道管理、术后呼吸道管理、脱机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认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有助于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作者:胡丽琴

    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2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的患者65例,男47例,女18例,年龄14~66岁,平均42.6岁.其中先心病33例,换瓣27例,搭桥5例.机械通气时间4~16小时.

  • 无创正压通气减少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再次插管

    作者:高海红;谈林华;张彩云;何小军;杜立中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应用于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减少再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表现呼吸费力、呼吸功能不全经常规治疗无效,已符合二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无创BiPAP通气应用前后临床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转1月.结果 (1)25例患者共30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其中25例次患者(25/30,83.3%)在应用无创BiPAP通气后成功地避免了再次插管.4例患者共5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衰竭无法改善予气管捕管.(2)该组患者平均在撤离有创通气后9.4 h(0-72)h应用无创BiPAP治疗,BiPAP应用时间1.96 d(0.03-12)d,并发症少而轻微.(3)应用无创BiPAP治疗1 h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气pH,SaO2 PaO2/FiO2显著升高(P<0.05),A-aDO2显著下降(P<0.05);4 h后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氧合,降低氧耗量,减少再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的呼吸支持手段.

  • 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浆对肌钙蛋白I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慧;胡亮;夏劲;吴耀华;王杰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 I 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麻醉前(T1)、体外循环前(T2)、后(T3)、术后2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于五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3 ml,用 ELISA 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 I(cnTI)的浓度。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 I 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在 T1、T2、T3、T4、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儿在 T1,T2,T3时间段肌钙蛋白 I 含量分别为(0.46±0.16)μg、(0.47±0.16)μg、(0.49±0.16)μg 与对照组患儿的(0.44±0.15)μg、(0.46±0.16)μg、(0.50±0.17)μ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儿在 T4,T5时间段肌钙蛋白 I 含量分别为(0.51±0.17)μg、(0.55±0.16)μg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5±0.14)μg、(0.82±0.17)μg(均P <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前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镇静撤机法在婴幼儿心脏手术机械通气后的效果观察

    作者:韦靖;杨红叶;何静;吴艳;刘琼

    目的 探讨镇静撤机法在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以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46例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清醒撤机法,实验组实施镇静撤机法.结果 2组患儿在拔管过程中出现心率增快、烦躁、收缩压升高的例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例数、重插管例数、拔管后肺不张例数、拔管后肺部感染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镇静撤机法不仅使患儿保持安静,而对其呼吸功能没有抑制,减轻拔管的刺激,有利于改善及提高心、肺功能,顺利撤离呼吸机.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作者:王本毅;张蕊;周红蕾;沈春生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病人术后监护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我科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电解质、引流液、输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低心排发生率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麻醉清醒早,引液量、输血量少,拔管早,住院天数缩短. 结论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可早期拔除各种引流管,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

  • 心血管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监护

    作者:董丽霞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是心输出量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是心血管疾病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院白1987年4月~1996年4月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心血管疾病246例,其中发生LCOS者56例,死亡7例.现就本组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LCOS的临护,作一探讨.

  •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在ICU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宋均英;杨霞

    通过对1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后的观察,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在ICU中的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对愈后的影响,探讨一系列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显示,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了护患关系,消除了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使患儿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手术与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 体外循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武新乐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本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消化道出血12例,年龄3~62岁,平均37岁.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例,法四根治术3例,室缺修补术1例.本组患者全部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前2例有胃溃疡病史;1例有糜烂型胃炎史,其余患者无胃十二指肠病史.上消化道出血时间在术后6 h到7 d时间,平均2.5 d.出血发生后,均采用保守治疗,应用止血药、制酸剂,停用抗凝剂,胃内灌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同时给予输血、血浆等.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防也相当重要.

  • TRPM4通道抑制剂9-Phenanthrol在幼犬心内直视术下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中亮;刘邕波

    目的:观察TRPM4通道抑制剂9-Phenanthrol在幼犬心内直视下对其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种类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的幼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幼犬给予心脏停搏液建立体外循环;实验组幼犬心脏停搏液中加入TRPM4通道抑制剂9-Phenanthrol建立体外循环.比较两组幼犬在阻断动脉即刻T1、开放主动脉即刻T2、lh后T3以及2h后T4等不同时刻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Ⅰ(cTnⅠ)等指标,分析TRPM4通道抑制剂9-Phenanthrol在幼犬心内直视下对其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实验组幼犬在T1、T2、T3、T4等时刻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幼犬在T1、T2、T3、T4等时刻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Ⅰ(cTn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PM4通道抑制剂9-Phenanthrol在幼犬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可对其未成熟心肌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婴幼儿479例的皮肤护理

    作者:胡汉宇;于丽;左丽红

    婴幼儿的发育尚未成熟,心内直视手术的创伤、低温体外循环的影响以及长时间的呼吸带管等,使患儿末梢循环受损,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感觉迟钝和反应迟钝,增加皮肤感染概率.皮肤护理成为预防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身体各部位受损和感染的重要措施.

  • 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研究

    作者:杨敏

    目的:研究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系统全面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儿中仅有2例死亡,其余58例全部治愈出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期间未见低血糖情况。结论对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心肌肌钙蛋白T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作者:钟星;林辉;蒋杰球;周明阳;何巍

    我们观察了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同心肌酶CK-MB相比较,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 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与心包液中肾上腺髓质素等浓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傅增泮;王云龙;牛红霞;李俊芳

    1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心外科住院的心内直视术患者65例,男31例,女34例.其中冠心病35例,心脏瓣膜病30例.所有患者术前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20例、心功能Ⅲ级21例、心功能Ⅳ级24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打开心包时取未稀释心包液4 ml,同时取桡动脉血4 ml,离心后-80℃冰箱保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包液和血浆中肾上腺髓质素(ADM)、心钠素(ANP)及内皮素-1(ET-1).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血浆NO/cGMP 通路分子的变化以及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峰;韩霞;李雪莹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通路分子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儿科住院并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包括18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26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14例法洛四联症(TOF)患儿.采用PiCCO监测仪分别于术后置入导管即刻(t0)、4 h(t1)、24 h(t2)、48 h(t3)测量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以及血浆蛋白质亚硝基硫醇(RSNO)、环磷酸鸟苷(cGMP)和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NOx)含量.结果 ①三组患儿心内直视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0.05);但是VSD组患儿CI、SVRI、PVPI和中心静脉压(CVP)均优于VSD+PH组和TOF组患儿(P<0.05).②在各时间点,VSD组和TOF组患儿RSNO含量基本一致(P>0.05),但是均高于VAS+PH组患儿(P<0.05).另外VSD组患儿在各时间点cGMP含量均高于VSD+PH组和TOF组患儿,并且TOF组患儿cGMP含量低(P<0.05).③VSD组患儿RSNO与cGMP含量呈正相关性(r=0.452,P<0.05),且与PVPI呈负相关性(r=-0.679,P<0.05).VSD+PH组患儿血浆RSNO含量与CI呈负相关性(r=-0.378,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NO/cGMP通路的抑制作用,血浆RSNO参与围手术期心血管功能的调控作用.

  • 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周付娇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行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手术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的胸液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切口愈合良好。观察组患儿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呼吸及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患儿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体外循环术后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

    作者:刘明霞;郭满;李爱莉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时压力,是评价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有创血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窄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随时可取值,有创动脉测压可用于监测动脉血压,抽取动脉血气和采集其他化验标本,必要时可通过动脉内插管直接进行动脉输血[1],从而省去反复动脉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我院于2006年共行心内直视术268例,术后均行有创血压监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12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