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临床观察

    作者:兰平起;黄慧俐;李莉;刘朝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在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2007年6月-2010年6月解放军533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确诊后5~10 min开始使用面罩NPPV;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鼻导管高流量氧气吸入.监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效果更显著.治疗组有效率(93.3%)、住院时间(1215)d及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有效率(80.0%)、住院期间(18±8)d及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NPPV在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氧合、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治疗有效率.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作者:甘乐文;刘辉;张睢扬

    机械通气是呼吸机按照一定的指令(参数)定时地将一定量的气体送入患者的肺内并被患者呼出,以改善患者全部或部分肺的通气和换气的过程[1].根据有无气管插管,将其分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和无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又分为无创负压机械通气(目前临床很少使用)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目前,NIPPV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危重症患者和家庭中需要呼吸支持患者的救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其适应证和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争议[2-6].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刚;王涛丽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184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12 h后,两组患者PaCO2、MAP、HR、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aO2、ChE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气血指标及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在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PaCO2、PaO2、R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R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简便、可靠等特点,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建新;孔令宇;任芳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常规对症治疗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受试者 PaO2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而 PaCO2,pH,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无死亡患者和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在120急救转运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效果分析

    作者:谢英新

    目的:利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20急救转运急性左心衰患者,探讨应用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急救中心接收的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20急救转运急性左心衰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比较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临床症状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在1~2h内即可改善其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情况,随后心率和呼吸频率也有所下降,相关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7%,低于试验组的81.5%,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20急救转运急性左心衰患者,见效快且成功率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

    作者:焦亚静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将其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4例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接受常规方法+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比对照组79.41%高,患者血气分析数值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时,再予以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佳.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作者:谭大清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痊愈率、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

  • 雾化吸入联合NPPV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CC16、SP-D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琳;张军;陆军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Clara细胞蛋白(CC16)水平影响性.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加用雾化吸入联合NPPV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含量水平变化、营养状况[转铁蛋白(TRF)、总蛋白(STP)、白蛋白]和CC16、SP-D表达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排痰困难、口干咽痛发生率分别为28.57%、30.95%,研究组相对应分别为4.76%、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FEV1、PaCO2分别为:(62.34±10.34)mmHg、(51.34±2.55)mmHg、(1.22±0.41)%,研究组分别为:(70.12±11.34)mmHg、(44.56±1.67)mmHg、(1.53±0.44)%,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RF、STP、ALB、CC16、SP-D含量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TRF、STP、ALB、CC1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SP-D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以上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NPPV能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状况和CC16、SP-D含量水平,提高肺功能,改善排痰困难和口干咽痛症状.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作者:纪托;陈海莲

    目的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传统治疗方法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2例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方法以后,在平均住院时间上,住院病死率上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的高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安全可靠选择.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谢日禧;姜松鹿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血气改善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大吸气压、大跨隔压及跨隔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与血气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有效地改善,并能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耐力与呼吸肌肌力,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无创正压通气减少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再次插管

    作者:高海红;谈林华;张彩云;何小军;杜立中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应用于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减少再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表现呼吸费力、呼吸功能不全经常规治疗无效,已符合二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无创BiPAP通气应用前后临床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转1月.结果 (1)25例患者共30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其中25例次患者(25/30,83.3%)在应用无创BiPAP通气后成功地避免了再次插管.4例患者共5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衰竭无法改善予气管捕管.(2)该组患者平均在撤离有创通气后9.4 h(0-72)h应用无创BiPAP治疗,BiPAP应用时间1.96 d(0.03-12)d,并发症少而轻微.(3)应用无创BiPAP治疗1 h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气pH,SaO2 PaO2/FiO2显著升高(P<0.05),A-aDO2显著下降(P<0.05);4 h后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氧合,降低氧耗量,减少再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的呼吸支持手段.

  • 院外急救中无创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陶旭

    目的 探讨院外急救中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对维持生命体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南通市急救中心运送的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无创通气,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氧饱和度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在院外急救中即予以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生命体征,疗效显著.

  • 专项护理用于呼衰伴有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亲华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方法改善无创机械通气治呼吸衰竭(呼衰)伴有意识障碍患者相关疗效指标.方法:30例呼衰伴有意识障碍患者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NPPV)治疗和专项护理,初始设置为自主呼吸通气模式S/T,吸气压10cmH2O,呼气压4cmH2O,后备通气频率设为12~20次/min,吸氧浓度50%左右.专项护理内容包括面罩选择、体位护理、面部护理、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和消毒隔离等,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相关疗效指标.结果:显效4例(13.33%)、有效21例(70.0%)、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pH、PO2、PCO2 、Sa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1~0.05).结论:专项护理方法可明显改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衰伴有意识障碍的相关疗效指标.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张栋;郎韧;金中奎;赵昕;潘飞;王明锋;贺强;陈大志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PPV)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7例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行NPPV治疗的病例资料,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中,25例(92.6%)经NPPV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从上机前的(118.4±13.4)次/min、(32.1±1.7)次/min降低到上机后48 h的(81.9±8.5)次/min、(19.9±2.1)次/min,PaO2、OI及PaCO2从上机前的(74.1±5.0)mmHg(1 mmHg=0.133 kPa)、(148.2±10.0) mmHg、(28.7±1.6) mmHg增加到上机后48 h的(110.4±20.8) mmHg、(204.5±71.1) mmHg、(38.4±3.6) mmHg,终顺利脱机并过渡为文丘里面罩给氧;2例(7.4%)患者呼吸情况恶化,终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 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使用NPPV治疗的疗效满意。NPPV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学习和掌握,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220例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李秀云;蔡维生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院经面罩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2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2例,男性127例,女性95例,年龄(9~90)岁,上机时间短0.5小时,长740小时,累计12970小时,平均58.4小时.科室分布如下:呼吸科76例、心内科30例、保健科27例、耳鼻喉科22例、急诊科12例、心外科和肾内科各7例、血液科和产科各6例、消化科和胸外科各5例、泌尿外科4例、肿瘤内科和传染科各3例、风湿科、小儿内科和烧伤科各2例.肝胆外科、肛肠外科和放疗科各1例.

  •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向平超;张珺鑫;杨珺楠;张二明;郭伟安;鞠立新;张硕;朱卫京;雷涛;程显声

    目的 探索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PPV)长期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5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常规治疗+HNPPV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分别记录观察前(治疗前)、观察2年后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心理情绪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6分钟行走距离(6MWD);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病死率及每年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MWD、mPAP、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t值分别为1.08、1.15、1.20、1.09、0.86、0.54、0.00、0.00、0.43、0.96、0.76、0.38、0.26、0.24、0.87,P均>0.05).2年后治疗组死亡3例(3/20),对照组死亡8例(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7,P>0.05).2年后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aCO2、PaO2、6MWD、mPAP、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2.4±0.5)分、(2.6±0.6)分、(6.9±2.1)分、(6.1±1.6)分、(49.5±2.2)mm Hg、(60.8±4.7)mm Hg、(213±45)m、(30.3±2.2)mm Hg、(1.4±0.4)次/年,与对照组[(3.9±0.3)分、(4.8±0.4)分、(11.2±2.6)分、(11.6±2.1)分、(61.5±2.3)mm Hg、(52.8±2.4)mm Hg、(127±23)m、(36.4±2.3)mm Hg、(3.9±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53、10.83、4.92、7.83、14.07、5.41、6.07、4.81、10.22,P均<0.01).结论 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有选择性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疗效较为肯定.

  •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航;王臣玉;初美华;所爱英;石磊;毛琦善

    近年来,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IPPV)技术不断提高,已逐渐成为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中对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24例进行长期家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随访1年,现报道如下.

  • 正确认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作者:刘又宁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功能齐全、设计精良的有创呼吸机也可以用于无创通气,而一般专用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因其工作压力等性能所限,不适合进行有创通气.

  •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

    作者:刘海涛;何敬堂;赵梅星;李红;李志娟;王建新;张景

    目的 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寨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2>分压(PaCO<,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2>、PaO<,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2>O,(48±5)cmH<,2>O,(126±11)cmH<,2>O,(0.38±0.01),(263±33)111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2>O,(45±4)cmH<,2>O,(116±8)cmH<,2>O,(0.39±0.02),(244±26)m,(2.6±0.9)次/年1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结论 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186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