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寰齿关节研究进展

    作者:胡勇;谢辉;杨述华

    探讨如何既可达到牢固的固定,同时又可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这将是未来脊柱内固定生物力学发展的趋势.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是既能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又能保留寰枢关节旋转功能的可行性技术.作者从人工寰齿关节的理念、人工寰齿关节解剖、生物力学、人工寰齿关节置入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 寰枢椎失稳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兴文;李宁;宋敏

    寰枢椎是构成头颅旋转运动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的连续性.外伤、炎症、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寰枢椎解剖关系上的紊乱,而导致寰枢椎失稳,若处理不及时,随时可发生压迫脊髓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有作者把上颈椎不稳对脊髓存在的潜在危险,称之为上颈椎危象[1].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寰枢椎失稳从局部应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现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莫亚仿

    寰枢关节失稳是上颈段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站立工作转变为伏案工作,伏案时间延长,使得寰枢关节失稳机会增多等.外伤、长期低头工作劳损,本身颈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退变、感受风寒等诸多因素导致寰椎、枢椎的轻微移位及其软组织挫伤,其常见症状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脑胀、视力模糊等.

  • 枕颈融合术治疗陈旧性寰枢不稳

    作者:胡玉华;王长峰;胡传亮;姜景辉;殷磊

    目的探讨陈旧性寰枢不稳的原因和枕颈融合术的疗效.方法自1985-1988年共施行枕颈融合术治疗陈旧性寰枢不稳10例,其中行寰椎后弓全部切除8例,一侧寰椎后弓切除2例.结果术后随访13~42个月,参照贾连顺等疗效评定标准,优4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达70%.结论①陈旧性寰枢不稳主要原因是齿突骨折不愈合和寰枢椎旋转脱位与固定;②枕颈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 颈后路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

    作者:王人彦;倪斌;宋哲明;刘祖德;沈强

    目的:对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探讨.方法:对21例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7例可复性寰枢椎半脱位行寰枢椎间植骨钛缆或Apofix固定术;14例难以复位者行枕颈间植骨Cervifix固定术.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2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X线显示均获骨性融合,19例患者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2例虽无改善但无神经损害发展.结论: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为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提供牢固的融合固定,且以早期手术为佳.

  • 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价值

    作者:韩敏

      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一般外伤性脱位多发生在活动范围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不坚强,结构不稳定的关节。普通X线检查即可。无需进行CT检查。但某些小关节和骨骼未完全骨化的关节脱位,特别是不完全脱位,X线征象不明,诊断困难。CT良好的组织和空间分辨率给这类病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7年4月引进的SOMATOM、AR、SP后至1998年7月间25例资料较完全的临床可疑第1、2颈椎半脱位的病人。男性21例,女性4例,比例大约为5:1。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40岁。棘突压痛,颈部活动受限,神经根刺激症状者20例。四肢肌力消失1例。CT检查时间为伤后2小时~2个月,平均约5天。扫描方法均为准直器宽度2mm,床移厚度3mm,螺旋扫描,1~2mm重建。其中17例进行了多轴向重建或三维图象。25例中24例为外伤,1例为上呼吸道感染。

  • 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

    作者:胡旭华

    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是一种寰枢间的关系异常,表现为寰枢关节旋转运动失常.本院自1992年至1998年共收治24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4例.年龄3~60岁,平均29.3岁.病程1小时至7天,平均2天.病因:颈部创伤20例,其中扭伤4例,跌伤4例,滚跌伤2例,坠落伤6例,卡压伤1例,推拿伤1例,车祸伤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自发性2例.合并症:脑震荡2例,Colles 骨折1例,尾骨骨折1例,多处软组织挫裂伤5例.

  •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罗为民;熊波;汤敬武;陈先礼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指导选择安全稳定可靠的术式.方法:29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病例,男22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2岁.齿状突骨折19例中,Ander-sonⅡ型16例,浅Ⅲ型3例;另外,寰椎横韧带损伤6例,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1例,Hangman Ⅰ型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寰椎骨折合并寰椎横韧带损伤1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单侧枢椎上关节骨折1例.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其中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10例,后路Magerl螺钉固定6例,Magerl联合Gallie 5例,Magerl联合Brooks双钛缆固定2例,Magerl联合Apofix椎板夹固定2例,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4例.19例后路手术中11例采用C1、C2椎板间颗粒状植骨,8例未行植骨融合.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术中未出现椎动脉或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内固定断裂.1例术后出现舌下神经麻痹,2周后缓解.10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中9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齿状突螺钉固定发生松动,枢椎前方皮质破裂,取出齿状突螺钉,改行后路Magerl+Gallie法固定,获得骨性融合.19例后路手术中8例未做融合的病例获骨折愈合,其中6例行内固定取出,基本恢复头颈旋转功能,其余11例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新鲜齿状突骨折不适于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时,后路C1、C2椎弓根钉板暂时固定,可保留寰枢旋转功能.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在生物力学稳定及适应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 脊柱生物力学的测定及其相关临床意义

    作者:杨述华;胡勇

    1 脊柱正常生物力学和病理生物力学1.1 颈腰椎的共轭特性一般认为寰枢关节有显著的共轭现象,多数学者观察到颈1在纵轴上的轴性旋转总伴有纵轴方向上的平移,认为这与该关节的双凸形状和齿突的方向有关[1].腰椎有数种共轭运动形式.明显的共轭运动之一是侧屈和屈伸活动之间的共轭.轴性旋转与脊柱的侧屈之间的共轭关系与颈椎和上胸椎相反,棘突转向凹侧.

  • 钢丝与不同钛缆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枢椎失稳的抗扭转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刘铁龙;章允志;严望军;李家顺;袁文

    目的:比较襄枢椎不稳后路Brooks法固定技术中钢丝及不同钛缆内固定系统抗扭转生物力学性能.方法:6例新鲜寰枢椎复合体标本(枕骨-C3).在WD-5力学试验机上,分别测量正常寰枢椎复合体(N组)、寰枢椎不稳(M组)以及不稳时行寰枢椎Brooks法新型钛缆固定(A组)、Atlas钛缆固定(B组)、Songer钛缆固定(C组)、钢丝固定(D组)的寰枢椎复合体抗旋转刚度和强度的大小.结果:A、B、C、D组大扭矩分别为12.5、11.3、11.52、11.55N·m,抗扭刚度分别为58.81、53.17、54.11、54.35 N·cm/deg,新型双向锁定式钛缆(A组)在相同锁紧拉力条件下抗扭转强度高,同各内固定组与正常组(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ooks法钛缆固定时,新型钛缆因为锁紧方式的改变达到了比钢丝和进口钛缆更好的抗旋转固定效果.

  • Apofix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

    作者:高俊;丁真奇;洪加源;施建东;庄泽民;黄哲元

    目的:探讨Apofix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67岁;依据Levine-Edwards对Hangman骨折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ⅡA型3例,Ⅲ型1例.脊髓功能依据ASIA标准:C级1例,D级3例,E级8例.经颈后路联合使用Apofix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未行寰枢椎融合.术后3个月骨折达骨性愈合后取出Apofix固定器.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稳定,1O例颈部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2例活动度较正常减少20%~30%,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Apofix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是一种有效、安全并能大程度保留颈部功能的较好方法.

  • 颈椎病患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诊治价值的研究

    作者:张明才;石印玉;陈东煜;黄仕荣;王翔;元唯安;陈博;王辉昊;詹红生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骨错缝对颈椎病发病的作用,为临床中医手法诊治颈椎病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设颈椎病和无颈椎病两组,其中颈椎病组(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333例,男119例,女214例,平均年龄(48.11±12.21)岁;无颈椎病组受试者73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曙光医院研究生和进修生及部分社区人员),男18例,女55例,平均年龄(45.99±11.47)岁.对两组受试者的颈椎开口位X线片进行寰枢关节位置关系观测,比较两组中寰枢关节骨错缝的发生率的差异性,并对两组寰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无颈椎病组相比,颈椎病组患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发生率高达81.38%(271/333),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且颈椎病组寰枢关节骨错缝的分型较复杂和多样化,其中单纯平移错缝占50.55%(137/271),单纯旋转错缝占7.01%(19/271),平移合并旋转错缝占42.44%(115/271).结论:寰枢关节骨错缝是各型颈椎病常见X线征象,且寰枢关节骨错缝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临床应重视寰枢关节骨错缝分型的研究,并按照不同临床分型,对寰枢关节进行定性、定点、定向手法矫正,将对颈椎病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手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1例

    作者:周贤华

    寰枢关节半脱位,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中医治疗常以正骨手法为主,由于儿童发育不全或配合不佳,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高位截瘫等并发症.为了探寻佳治疗方案,笔者近几年采用仰头摇正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1例,报告如下.

  • 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飞;姜天鑫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与口服西药治疗颈性眩晕(CV)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百会、神庭、天柱、玉枕、头维等穴治疗,针刀每周1次,多行3次治疗,压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每次12mg,每天2次,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胶囊每次7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颈性眩晕的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及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单项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与本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随访时除头痛及总评分略有下降外,余4个单项评分较治疗后均有提高(均P<0.05),对照组随访时总评分及5个单项评分较治疗后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及5个单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可明显减轻CV患者头晕、头痛、颈肩痛,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较西药为优,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 针刺为主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84例疗效观察

    作者:廖善军

    为探讨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有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治疗184例,另设西药对照组181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4%,对照组为3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

  • 整脊配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错缝30例

    作者:葛明;郭建光

    笔者自2004年至今采用整脊配合骨空针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3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针刺风池和外劳宫穴治疗寰枢关节劳损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郑斌;陈红;张耀雷;李建辉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和外劳宫穴治疗寰枢关节劳损与口服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及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针刺双侧风池和外劳宫穴,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次,每天2次,10d为1个疗程.2组分别在治疗10d和6个月后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两者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1例出现副作用.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43.3%,对照组有效率为23.2%,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风池和外劳宫穴治疗寰枢关节劳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口服药物且安全有效.

  •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颈椎损伤的关系探讨

    作者:程少民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上从颈椎损伤角度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进展,指出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机制,儿童在生理、病理、社会等多方面有其发病的基础,同时也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通过推拿、整脊和针刺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纠正和改善寰枢关节半脱位和相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开阔思路.

  • 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正常值的CT多平面重组测量

    作者:林令博;林立勋;韩梅;熊春梅;孔祥荣;肖连祥;王道才;刘凯

    目的:测量MSCT影像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 MADI)的正常值范围,探讨MADI值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4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18岁以上行寰齿关节MSCT扫描的700例患者影像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外伤、累及上颈椎各类疾病者,按年龄分为18~24岁、25~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7组,每组入选100例。对寰齿关节正中矢状位CT影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并测量寰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经过寰齿关节间隙的长度,即MADI。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MADI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MADI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7组由低至高不同年龄患者的MADI值依次为(1.77±0.39)mm、(1.61±0.37)mm、(1.58±0.36) mm、(1.41±0.29) mm、(1.34±0.28)mm、(1.31±0.29) mm、和(1.06±0.47)mm,MADI随年龄增加而递减(r=-0.511, P<0.01)。男性MADI(1.50±0.36)mm,女性MADI(1.38±0.34)mm,MADI 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相关性(r=0.000, P>0.05)。结论在MSCT正中矢状位上MAD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关。

  • 显微镜辅助下寰枢关节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改良Goel术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军;王钟;靳宇飞;金怀剑;王颖博;刘明永;范伟力;刘鹏;赵建华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实施寰枢关节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改良Goel术式)的可行性及技术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上颈椎手术治疗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8~71(35. 1 ± 16. 9)岁;陈旧性齿突骨折不愈合所致的寰枢关节不稳定13例,新鲜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后脱位、不完全脊髓损伤4例,新鲜齿突骨折合并寰椎枕骨化的寰枢关节可复性脱位6例.患者均接受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寰枢关节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术中在2~20倍显微镜下精细解剖寰枢关节后方的神经血管丛,显露并直视寰椎侧块、枢椎峡部全长、寰枢侧块关节后方,并以其为解剖标志直视下确定进钉点、建立钉道,然后植入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峡部螺钉.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以及螺钉位置和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寰枢前间隙(AADI)、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结果 23 例手术顺利实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 8 ± 0. 8) h,出血量(80. 4 ± 17. 8)mL.术后第2天复查CT示枢椎峡部螺钉均位于骨内,位置满意.术后3个月AADI(屈曲位)以及JOA评分分别为(2. 5 ± 0. 8) mm和(11. 8 ± 1. 8)分,较术前的(8. 8 ± 2. 6) mm和(9. 2 ± 1. 5)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 352、12. 058, P值均<0. 01).随访6个月CT示植骨融合良好.未见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结论 术中使用显微镜辅助放大与照明,实施改良Goel术式比裸眼下施术具有更好的可行性;通过对后方神经血管丛的精细解剖,使相关解剖标志可被直视,从而提高了该手术安全性与规范性.

550 条记录 2/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