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主动脉窦途径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作者:尹志超;杨波

    目的 探讨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成功时靶点心电图等心电生理学特征.结果 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8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心电图特点:Ⅱ、Ⅲ和aVF导联为高大R 波,胸导联R 波移行较早,V1 导联R/S 波振幅比≥30%,V1 导联中r/QRS 波时限比≥50 % ,V5 、V6 导联为高振幅R 波、无s 波.有效消融靶点心内电图示心室波明显比体表心电图QRS 波提前<30 ms.消融成功10例,放弃消融1例.结论 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相对独特的心内电生理学特征,常规心内膜途径消融困难时可考虑从主动脉窦途径标测消融,明确消融导管与冠状动脉口的关系十分必要.

  • 主动脉瓣上膜性狭窄超声表现1例

    作者:沙淑芳

    患者女性,45岁,以“血压增高几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高血压200/110mmHg。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扩大(舒张末约61mm、收缩末约42m 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明显肥厚(均约15m m),近对称分布。主动脉窦部、升段(呈瘤样)扩张,内径分别约:44m m、65mm,弓部内径约37mm,降部内径约22mm;主动脉瓣叶呈三叶式,距环部约1.8c m处见一条强回声光带垂直于主动脉前后壁。测得血流速度约3.08m/s,压力梯度约37.9mmHg,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口检出轻--中度返流血流信号。

  • 1例难治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孙氏手术后的护理

    作者:杨乃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1]。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累及升主动脉,甚至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病变复杂,手术治疗难度大,因为弓部手术涉及众多重要血管,手术风险极高,术后监护极需谨慎。我院于2014年2月为1例难治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了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切除,升主动脉及全弓人造血管置换加术中降主动脉带膜支架置入术(即孙氏手术),该患者主动脉夹层广泛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窦、主动脉弓及三个分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术中探查已有大量血心包形成,情况非常危急,经过我院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手术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靳晨亭;周晓舟;朱桂平;周万兴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 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Ⅴ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 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 S. 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 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 高血压与主动脉窦内径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王彦利;梁雨露;黄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主动脉根部内径在主动脉窦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二维超声下测量了1010个研究对象的主动脉窦直径.其中,高血压组有438例,血压正常组有546例.同时记录了相关的生理性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收缩压、舒张压等,所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比,除了身高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差异性(P<0.01).在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男性主动脉窦内径均大于女性(P<0.01),多重线性回归中,调整了年龄、体质量、BMI、BSA变量后,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与主动脉窦呈正相关,(r =0.22,r =0.22,P<0.01).结论 高血压与主动脉窦扩张存在线性关系.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可以防止主动脉根部的进一步扩大.

  • 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临床心电学特征及消融治疗

    作者:柴婵娟;杨志明

    心室流出道是特发性室速/室早常见的起源部位(约70%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针对有症状的室性早搏高负荷、室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采用导管消融治疗.该治疗手段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旨在学习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

  • 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性早搏心电图对比分析

    作者:刘玉平;赵文婷;陈庆兴;邹操;杨宝诚;李勋;杨向军;朱文青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心电图特征的差别。方法选取12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 A组)心电图作为对照,分析12例主动脉窦部室早( B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与A组相比,B组V1、V2导联的R波时间指数增大[V1导联:(0.23±0.10) vs.(0.49±0.28);V2导联:(0.24±0.12) vs.(0.57±0.23);P均<0.05]。 V1、V2导联的R/S波幅指数A组小于B组[ V1导联:(0.10±0.02) vs.(0.87±0.55);V2导联:(0.21±0.14) vs.(1.13±1.49),P均<0.05]。 A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3导联或其后,B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1或V2导联。 A组V1、V2导联的R波移行指数小于B组[V1导联:(0.25±0.15) vs.(1.30±0.68); V2导联:(0.31±0.20) vs.(1.71±1.14), P均<0.05]。结论主动脉窦部室早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在V1、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S波幅指数、胸前导联R波移行位置及移行指数上有明显的差别。

  • 马凡综合征伴慢性硬膜外血肿手术麻醉一例

    作者:薛杨;王波;褚庆福;任洪智

    患者,男,23岁,身高181 cm,体重56kg,因头痛进行性加重半月,CT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入院.拟行颅骨开窗血肿清除引流术,术前常规脱水治疗.既往先天性心脏病马凡综合征23年,自述上三层楼感喘憋明显.查体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区Ⅲ级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脱垂、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室增大、主动脉窦部及根部扩张、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 影响ApoE-/-小鼠动脉病理变化因素的探讨

    作者:陶文剑;詹冬梅;艾炳蔚

    目的 探讨不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饲料喂乔对于早期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变化的影响.万法 8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成2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组(H组)4只,给予含21%脂肪、1.25%胆固醇的饲料喂养14周,中等脂肪饮食组(M组)4只,给予含10%脂肪的饲料喂养14周,观察比较不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饲料喂养后的血生化、Lee's指数、体脂比、肝体比和动脉病理切片的变化.结果 M组和H组的血清生化、Lee's指数、体脂比、肝体比无明显差异,常规HE染色切片、油红O冰冻切片显示20周的M组和H组主动脉都处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条纹期,斑块中表达大量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存在大量坏死核和胆固醇结晶体,H组的主动脉窦上形成动脉瘤,M组腹主动脉形成动脉瘤,H组主动脉窦斑块中的胆固醇结晶体含量多于M组.结论 2组不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饲料对于早期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存在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变化不大.

  • 下壁呈R型,V1呈qrS型的室性期前收缩消融1例

    作者:林加锋;陈延茹;陈小锋;杨亚莉;黄晓芳;林佳选

    本文报道1例下壁呈R型,V1呈qrS型的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加重半月,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PVCs,24h动态心电图示PVCs 28 762次.服用倍他乐克、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无效入院.入院时心电图可见频发PVCs,结果在左右冠窦交界处、右冠窦、无冠窦标测与试消融无效,后在右侧希氏束附近标测到“早”心室电位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群33ms,并在此处单点消融成功,提示V1呈qrS型,下壁呈R型的PVCs并非均起源于左右冠窦交界处.

  • 双侧希氏束下方联合消融室性期前收缩1例

    作者:林加锋;陈延茹;陈小锋;黄晓芳;林佳选

    报道1例经双侧希氏束下方联合消融成功终止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加重半年,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s),动态心电图示PVCs 21788次/24h.服倍他乐克、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无效入院.先经右希氏束下方标测与消融,图形发生改变,终经左希氏束下方消融成功.

  • 起源于主动脉窦的期前收缩

    作者:郜玲;卢喜烈

    一、定义起源于主动脉窦(aortic sinus cusps,ASC)的期前搏动称为主动脉窦的期前收缩.主动脉窦内特发性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及毗邻结构,临床上常与其他部位的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相混淆.

  • 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林加锋;张建华;姜文兵;陈晓曙

    目的 探讨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4例(13例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1例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I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3导联之后,V1、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0.3.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特征与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但其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2导联之前,V1、V2导联(尤其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0.8.13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45~156min,X线曝光时间8~28min.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 以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高血压病3例报告

    作者:谢银莲;汪泓

    高血压病人因鼻粘膜小动脉破裂常可引起鼻鼻丑,由于出血量大,需五官科急诊填塞止血.以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少见,本文报告3例.1 病例介绍例1 男性,49岁,地质队工作.确诊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高24/16kPa(180/120mmHg).间歇服降压药.停药半月余,连续数日勘探,过度劳累,突起咳嗽,痰中带血丝,次日咯鲜红血数口,以高血压病、咯血原因待查,收入住院,以往无咳嗽、咳痰,气喘、咯血病史.体检:神清合作,一般情况可,T 37℃、P 60次/分、R 18次/分、BP 26/16kPa(195/120mm Hg).咽无充血,扁桃体(-)、胸廓正常,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无杂音,二肺无音.心电图示左室肥大伴劳损.胸正位片二肺清晰,心脏呈主动脉型,眼底示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Ⅱ期,心脏彩超示(1)符合高血压心脏病声像图改变;(2)动脉硬化伴主动脉退行性改变,轻度主闭;(3)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查血、大小便常规、血脂、血糖、血沉、肝、肾功能及肝胆脾双肾B超正常,经卡托普利、心痛定、低右、丹参等药治疗3天,咳嗽咯血缓解.住院13天,血压稳定正常,带药出院.门诊随访,降压药治疗,血压基本控制正常,未再发作咳嗽咯血.

  • 主动脉窦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冯致余;马增山;马胜军;董铭峰;柴守栋;唐培哲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8例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心肌保护采用经升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或切开后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冷血停跳液.右房切口4例,右室流出道切口9例,经主动脉直接缝合破口后再经心腔切口补片加强窦壁 15例.其中 1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因活动性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处理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所有病人都自觉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能从事正常工作或一般体力劳动,无抗凝意外事件发生.结论:术前正确的诊断、术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主动脉窦瘤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主动脉窦 诊断 治疗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中的应用

    作者:游丽霞;林鸿;肖晓青

    目的:探讨经胸及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有Ⅲ级以上心脏杂音,诊断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共16例.结果:1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窦瘤破裂13例,无冠窦瘤破裂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9例,合并主动脉瓣脱垂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窦瘤的有无及其破裂口的大小和数目,还可以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心脏畸形的类型作出诊断,很有意义.

  • 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窦瘤一例

    作者:鲁茵;刘德慧;陈卫华

    患者男性,30岁.因胸闷二年余来院就诊.体检: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无抬举性心尖搏动,胸骨旁左第三、四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界稍向左扩大,左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应用LOGI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显示:主动脉窦部增宽,右冠窦向右室流出道膨出约12mm,基底部宽约6mm,未见破裂口.升主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回声稍粗、稍强,闭合不良,未见脱垂.左室明显扩大,左房增大.房间隔连续未见明确中断.余未见异常.CDFI:主动脉瓣下于舒张期探及一股花色血流冲击二尖瓣前叶至左室近中下部,返流束长70mm,Vmax 2.15m/s.于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期探及一股花色血流从左室经室间隔上部缺损口射入右室,起始束宽约4mm,Vmax 2.62m/s.提示: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②主动脉右冠窦窦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

  • 两种非经典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刘晓军;钟敬泉;衣少雷;徐振兴;李曼;张运

    目的 探讨起源于主动脉窦和三尖瓣环部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VT/PVC)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确诊为VT/PVC患者6例,均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消融成功后,结合消融靶点位置对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6例VT/PVC均消融成功,3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其中2例右冠窦,1例左冠窦;另3例起源于右心室三尖瓣环部,其中2例游离壁,1例偏间隔部.主动脉窦起源的VT/PVC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且额面电轴下偏,Ⅱ、Ⅲ、aVF导联呈高耸直立的R波,胸前导联一般在V3导联之前移行,V4 ~ V6导联呈高振幅R波,V5、V6导联一般无s波.三尖瓣环部起源的VT/PVC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Ⅰ、aVL、V5、V6导联呈高R波,Ⅱ、Ⅲ、aVF导联QRS波的极性可正可负,但三者极少同时正向,胸前导联一般在v3 ~ V5导联发生移行.其中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T/PVC与间隔侧起源的相比,具有QRS波限较长、肢体导联QRS波可有切迹和胸前导联移行较晚的特点.结论 与经典部位的VT/PVC相比,两种非经典部位起源的VT/PVC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射频导管消融能够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 主动脉窦造影及局部电生理特点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科;陈良华;宋尚明;刘同宝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造影特征和局部电生理特点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因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行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患者40例,标测导管经逆行主动脉途径测量窦性心律下3个主动脉窦的心房电位(A)和心室电位(V)的振幅,计算心房和心室电位的振幅比率(A/V).结合主动脉造影的X线影像,分析各主动脉窦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左冠窦(LCC)和右冠窦(RCC)心房电位振幅均小于心室,LCC的A/V(0.41±0.15)和RCC的A/V(0.10±0.07)均<1.0.而无冠窦(NCC)心房电位振幅均大于心室,A/V>1.0(5.13±2.56),明显大于另外两个主动脉窦的A/V值(P<0.0001).LAO45°和RAO30°主动脉造影图像显示RCC位于右前方,LCC位于左上方,NCC位于下后方.结论 在射频导管消融过程中,主动脉窦X线影像和局部电生理特点对消融靶点的寻找具有定位作用,使主动脉窦内的消融更准确、安全和有效.

  • 移行区指数在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左海霞;刘宇

    目的 探讨移行区指数诊断主动脉冲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纳入自2014年3月致2017年3月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右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4例.根据起源不同分为右室流出道组和主动脉窦组.所有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前常规行体表心电图检查,计算移行区指数;当移行区指数<0时诊断为主动脉窦起源;≥0时,诊断为右室流出道起源.以射频消融结果 为金标准,计算移行区指数诊断主动脉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及性别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限指数、振幅指数、移行区指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移行区指数诊断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SEN)为81.2500%、特异度(SPE)为93.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7.结论 移行区指数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体表心电图诊断主动脉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93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