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贫血发生的机制

    作者:乔颖进;谌贻璞;芮宏亮;董鸿瑞;刘章锁

    目的 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 贫血的发牛机制.方法 用62只SD大鼠筛查血红蛋白(Hb),求正常值.随机选择24只Hb正常的大鼠,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各12只,后者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fRJ断灌胃制作CAAN模型.在给药前及8周末,分别检测两组各6只大鼠体质量、Hb、尿蛋白量(24 h)及肌酐清除率(Ccr),然后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做 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红细胞生成素(EPO)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中I型胶原(Col I)、氨基肽酶P(APP)、低氧诱导因子(HIF)lα及2α的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的正常Hb值为(155.9±16.5)g/L,低于123.6 g/L为贫血.给药前,对照组与模型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周末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b和Ccr显著下降(121.66±15.68)g/L比(169.00±12.89)g/L,(0.63±0.13)ml/min 比(1.27±0.18)ml/minl;尿蛋白量(24 h)显著增多l(27.04±9.40)mg/d比(6.11±0.84)mg/d];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及Coll相对面积显著增加[(12.89±2.33)%比(0.55±0.10)%,(13.92± 2.92)%比(1.32±0.84)%];肾组织APP蛋白表达和EPO mRNA表达显著下调[(0.55±0.23)% 比(3.77±1.06)%.0.005±0.001比0.032±0.013];HIF-1α和 HIF-2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2.55±0.16比1.12±0.46,2.33±0.33比1.15±0.27)(均P<0.01).结论 CAAN的贫血发生可能与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毁坏所导致的EPO产生减少有关,虽然HIF表达已代偿性增强,但仍未能 阻止贫血发生.

  • 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巍巍;王葳;姜燕;张金元

    脂肪源性干细胞( ADSC)具有取材方便、对供体损伤小,以及少量组织即可获取大量干细胞等优点.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ADSC可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的损伤,抑制细胞凋亡,而将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转染ADSC后其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观察ADSC移植对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肾功能、肾组织学等变化的影响.

  •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白蛋白过负荷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王沛;梁献慧;刘章锁;骆红;马瑨

    长期蛋白尿可致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转分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EC)[1],因此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是蛋白尿患者肾脏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低氧诱导因子1(HIF-1)可诱导多种细胞转分化[2]。本研究检测大鼠TEC(NRK-52E细胞)在含高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培养基中是否发生转分化,以及shRNA- HIF -1α能否抑制BSA致NRK-52E细胞转分化的作用,以探讨HIF- 1α在蛋白尿致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 腹膜透析大鼠模型膈肌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淋巴管新生的关系

    作者:张晓东;钱家麒;戴慧丽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通过调控多种生长因子表达,参与机体病理生理过程[1].有研究提示,在长期腹膜透析(PD)过程中存在膈肌淋巴孔及淋巴管新生的改变[2].

  • siRNA干扰HIF-1α抑制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化

    作者:姜萌;王长谦;王彬尧;黄定九

    背景与目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在促血管新生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基因沉默方法研究促肿瘤发展因子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可为体内抗癌治疗提供指导.本研究构建了HIF-1α的RNA干扰(RNAi)质粒,在体外研究其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向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分化的影响.方法:质粒重组技术构建siRNA-HIF-1α质粒,电穿孔转染质粒,计算转染效率;RT-PCR法检测HIF-1α、HIF-1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在质粒转染前后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常氧/低氧下和siRNA-HIF-1α质粒转染后12 h HIF-1α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FITC-CD31+的EPCs/EC在各组细胞转染3~10天后的组间差异;一氧化氮酶法鉴定各组细胞VEGF依赖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含量;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及分化程度.结果:重组子质粒测序鉴定证实siRNA-HIF-1α构建与设计相符,电转效率约20%;转染6 h各组HIF-1α mRNA在常氧中及低氧中均表达,并可被siRNA-HIF-1α不同程度抑制(P<0.05),相应的下游靶基因VEGF表达下调(P<0.05),HIF-1β表达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示常氧及低氧1 h HIF-1α蛋白无表达,低氧3 h成倍出现,6 h达高峰,24 h降至基线水平;siRNA-HIF1α抑制后低氧12 h,HIF-1α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siRNA-HIF-1α抑制后CD31+细胞较对照组在常氧及低氧中表达下调(P<0.05).siRNA减少eNOS含量,并与培养时间及VEGF刺激浓度呈反比(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示低氧可诱导并加速EPCs向EC定向分化、扩增,但可被siRNA-HIF-1α抑制.结论:固有的或低氧诱导的HIF-1α表达足以影响下游靶基因表达,siRNA能抑制促血管新生的靶基因,抑制EPCs向EC分化.

  • 脑胶质瘤细胞糖酵解表型特征及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高峰;白晓斌;王茂德;谢万福;李瑞春;李传坤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株SHG44糖酵解表型特征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化学模拟法(CoCl2)建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体外缺氧模型.Realtime-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mRNA、PDKl mRNA、PKM2 mRNA、LDHAmRNA和蛋白的表达;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值;酶法检测上清中乳酸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条件下,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HIF-1αt和糖酵解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内ATP水平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缺氧能诱使肿瘤细胞出现糖酵解表型特征.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与其代谢特征有关.

  • 电离辐射对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惠华;傅志超;王凤玫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HepG2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从理论上寻找一种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有效性的方法.方法 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单纯照射组和缺氧加照射组.缺氧组:氯化钴处理细胞模拟缺氧条件;单纯照射组:按照照射率4 Gy/min,共8 Gy的剂量利用X射线照射细胞;缺氧加照射组:氯化钴处理细胞一定时间后,按照与单纯照射组相同的剂量照射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MTT法分析细胞存活分数,RT-PCR技术检验各组肝癌细胞中的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 (1)细胞凋亡情况:对照组未观察到细胞凋亡,缺氧组中少部分肝癌细胞出现凋亡,单纯照射组中大量肝癌细胞出现凋亡,但缺氧加照射组肝癌细胞凋亡情况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减少(P<0.05).(2)MTT检测结果:细胞存活分数排列顺序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照射组>单纯照射组.(3)HIF-1α表达情况:缺氧加照射组>缺氧组>正常组(P<0.05).单纯照射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VEGF表达变化情况:缺氧加照射组>缺氧组>单纯照射组>正常组(P<0.05).结论 提示HIF-1α可能通过VEGF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实体瘤中内部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 低氧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HIF-1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亚莉;徐琳;邱健;李志樑;王剑青;李锐;刘会;朱红敏

    目的 探讨模拟低氧环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低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细胞,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用于实验.将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常氧对照组采取常规培养,低氧处理组分别用50、200、400、800 μmol/L二氯化钴(CoCl2处理,并于24、48、72 h收集细胞进行以下指标检测: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③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a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1:低氧模拟环境下,细胞在形态上呈较明显变化,并随CoCl2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显著;2:MTT实验结果显示,与常氧对照组比较,CoCl2处理组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4 h)相比,50 μmol/L CoCl2和200 μmol/L CoCl2低浓度处理组HIF-1a mRNA的表达均有上调,且上调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1:CoCl2模拟低氧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低浓度(50~200 μmol/L)CoCl2组HIF-1a mRNA表达上调并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3:本研究涉及的低氧模拟环境对HL-60细胞未引起明显的诱导分化现象.

  • pcDNA3.1+-HIF-1α载体的构建和初步表达鉴定

    作者:傅锐斌;吴平生;戴铁英;赖文岩;邱建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重组子.将构建好的pcDNA3.1+-HIF-1α用脂质体法转入HE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扩增出HIF-1α cDNA全长,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载完全一致,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HEK293/PcDNA3.1+-HIF-1α.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带人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并证明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红珍;钟志青;周添标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低氧诱导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有三个亚型HIF-1、HIF-2和HIF-3.每个HIF由氧应答亚单位α和组成型表达的核亚基β组成.HIF-1α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如近端小管、远端小管、连接小管和集合管.本文综述HIF-1α在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及中毒、肾小球肾炎、肾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多囊肾综合征、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发病关系及研究进展.

  • 低氧诱导因子-1与糖尿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龙;谢鹏;王江;郑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流行性慢性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作为心血管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5~2.99倍[1]。因此,要想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学科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功能完整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是围术期正常心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内源性机制,它在转录水平通过调控下游上百个基因来调节多种细胞功能事件如血管再生、血管舒缩调节、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红细胞生成、细胞增殖和生存能力等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然而,随后人们发现糖尿病状态下 HIF-1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消失,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 HIF-1与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 HIF-1与糖尿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去铁胺对大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表达及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福祥;夏前明;徐朝霞;全燕;李鸿雁;连亨宁;胡绳;张彦

    目的:观察去铁胺对大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及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肺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两部分,(1)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腹腔注射去铁胺(DFX)200 mg/kg后,分别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在各个时相点(0、2、4、8、24 h)检测肺组织HIF-1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2)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常氧对照组(N),急性低氧时照组(H0),急性低氧组(H1),DFX处理组(DFXo),DFX处理+急性低氧组(DFXI).各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测定N、Ho、DFX0组肺组织HIF-1α mRNA,观察N、H1、DFX1组肺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浓度及Na+-K+-ATP酶活性.结果:(1)大鼠腹腔注射DFX后肺组织未表达HIF-1α蛋白质,对照组(O h)大鼠肺组织少量表达HIF-1α mRNA.2 h后开始升高,4 h达峰值(p<0.01),以后逐渐下降,24 h后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大鼠腹腔注射DFX 200 mg/kg,1次/d,5 d后,DFXo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o和N组(P<0.01).(3)经模拟海拔6 000 m急性低氧24 h后,H1组肺组织NO浓度和Na+-K+-ATP酶活性低于N组(P<0.01),而DFXl较Hl组明显升高(P<0.01).(4)经模拟海拔6 000m急性低氧24 h后,H1组肺出现明显的间质性水肿.而DFX1组则水肿明显减轻.结论:DFX可以促进大鼠肺组织表达HIF-1α mRNA:间断腹腔注射DFX可以减轻大鼠低氧性肺问质水肿并提升肺组织NO浓度和Na+-K+-ATP酶活性.

  • SUMO 特异性蛋白酶1在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顾剑民;薛松

    目的:探讨SUMO特异性蛋白酶1( SENP1)在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4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的右心房组织,建立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和大鼠心肌组织SENP1的mRNA变化。对H9 C2细胞株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后检测 LDH释放率,观察细胞死亡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14例患者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内SENP1 mRNA含量为(4.845±1.248),较灌注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缺血处理的小鼠心肌SENP1 mRNA含量较正常组小鼠略高,且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SENP1 mRNA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特异性siRNA敲除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内SENP148 h后SENP1 mRNA水平降至对照组的30%以下,敲除SENP1的H9C2细胞在缺氧及复氧处理后LDH释放增加。结论 SENP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有保护作用,缺乏SENP1可能会加重心肌损伤。

  • 低氧刺激THP-1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

    作者:黄笑妍;何智映;甄晓洲;梁煜明;马静

    目的 观察低氧是否促进人单核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及探讨其是否通过PI3K/Akt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方法 ①体外低氧(1%O2)培养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24 h;②分别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和HIF-1α抑制剂(KC7F2)预处理THP-1细胞后再进行低氧干预;③在常氧下,分别加入Akt激动剂(胰岛素)和HIF-1α激动剂(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THP-1细胞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p-Akt和HIF-1α蛋白表达的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和TNF-α分泌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常氧培养)比较,低氧干预后THP-1细胞p-Akt、HIF-1α的蛋白表达增加,IL-1β、TNF-α分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组(低氧培养)比较,PI3K抑制剂预处理能显著降低p-Akt、HIF-1α的蛋白表达,HIF-1α抑制剂预处理能降低HIF-1α的蛋白表达,但不影响p-Akt表达水平,两种药物预处理都能减少IL-1β和TNF-α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kt激动剂能增加p-Akt、HIF-1α的蛋白表达,HIF-1α激动剂能增加HIF-1α的蛋白表达,但不影响p-Akt表达水平,两种药物预处理都能增加IL-1β和TNF-α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促进THP-1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从而促进慢性炎症的发展.

  • 姜黄素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兴伟;林州;吴正春

    目的 观察姜黄素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及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姜黄素姜黄治疗.结果 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减轻明显,硝酸甘油起效时间及用量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HIF-1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aspase-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姜黄素胶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清中HIF-1α和Caspase-3的含量.

  • 间歇性低氧对肝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孙中新;沈薇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氧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三气培养箱(O2、CO2、N2体积分数分别为2%、5%、93%)8 h/d间歇性低氧处理L02和HepG2细胞1、2、3、4、5d,建立间歇性低氧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及甘油三酯(TG)测定检测肝细胞内的脂滴含量,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观察间歇性低氧对肝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ROS对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2 α蛋白表达的调节,Western blot检测HIF-1α下游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蛋白(FAS)、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FP)的表达.各组TG含量测定行2×5的析因方差分析,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单因素多样本方差分析,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结果 实验组L02和HepG2细胞内油红O染色可见橘红色脂滴增多并出现融合现象,TG含量随着间歇性低氧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多(Fl02=61.83,FHepG2=104.19,P值均<0.01),氧浓度与时间有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L02=39.60,FHepG2=76.39,P值均<0.01).ROS在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有基础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间歇性低氧处理第2天,肝细胞内ROS荧光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03±0.129与3.31±0.198,t02=22.0637;0.617±0.156与2.33±0.42,tHepG2=7.2003,P值均<0.05),随着间歇性低氧处理时间延长,L02和HepG2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多(FL02=1021.84,FepG2=49.89,P值均<0.01).Wesem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 α、SREBP-1c、FAS和ADFP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并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FHIF-1α=371.19,FSREBP-1c=204.49,FFAS=38.2,FADFP=154.31,P值均<0.05;HepG2细胞:FHIF-1α=150.84,FSREBP-1c=107.35,FFAS=279.71,FADFP=352.06,P值均<0.01),H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实验组第1d较对照组增多(tL02=20.76,tHepG2=3.82,P值均<0.05),此后逐渐降低至第4d低于对照组(tL02=3.18,tHepG2=2.54,P值均<0.05).结论 间歇性低氧诱导产生的ROS可能调节低氧诱导因子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HIF-1 α-SREBP-1 c-FAS和ADFP途径导致肝细胞脂代谢异常.

  • MiR-20b直接靶向3'-UTR调控HIF-1α表达

    作者:王贺龙;罗玉岚;陶象男;汪忆梦;何晶;郭术俊;宋传旺

    目的:探讨微小RNA-20b (micro RNA-20b/miR-20b) 是否直接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信使RNA的3'-非编码区 (3'-untranslated region, 3'-UTR) 调控其基因表达.方法:采用Target Scan和miRanda算法预测HIF-1α3'-UTR区是否存在miR-20b的配对序列;构建并鉴定表达HIF-1α3'-UTR的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 (pmiRRB-ReportTM-HIF-1α3'-UTR) , 将重组质粒 (recombinant plasmid, RP) 与mimics-miR-20b (M) 或NC-miR-20b (N) 共转染He La细胞, 本研究共分为RP、RP+M、RP+N、P、P+M和P+N六组, 24 h后检测各组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比值.结果:HIF-1α3'-UTR区存在miR-20b配对区域;成功构建了含HIF-1α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重组质粒与mimics-miR-20b共转染的He L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 (P=0.022) .结论:miR-20b可以直接靶向结合HIF-1α3'-UTR区负向调控其表达.

  • 微小RNAs调控低氧诱导因子-1α/2α与低氧肺动脉高压

    作者:余震坤;韩永建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临床病因复杂,由心血管、呼吸等疾病引起肺血管病理生理紊乱发展而来[1].PH形成主要的原因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PAECs)等血管形成细胞的增殖或迁移而致肺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肺血管重建和血管收缩反应增强,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2].低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肺动脉高压类型之一,由于长期低氧或缺氧引起[3].研究表明,HPH形成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la及低氧诱导因子-2α(HIF-1α/2a)激活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促使PASMCs、PAECs等血管形成细胞的增殖或迁移[4-5].因此,HIF-1α/2α在HPH形成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微小RNAs(miRNAs)被广泛研究,它是约22 nt的单链RNA分子,低氧环境中对HIF-1α/2α起到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本文旨在对该调控与HPH肺血管的重建及收缩这一疾病途径进行综述.

  • HIF-1α对 TBI后继发性脑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靳春杰(综述);张建宁(审校)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为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是外伤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包括创伤部位的原发性脑损伤和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TBI发生后数天至数个月内,继发脑损伤仍在持续进行,并且细胞水平继发性的脑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性损害。精细病理学研究证实,伤后脑毛细血管痉挛狭窄、管腔塌陷、血栓形成、血管断裂,24 h达损伤高峰,使血脑屏障破坏,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导致继发性脑损害[2]。脑组织缺血、缺氧是继发性脑损伤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 丹参脂溶性成分对AGEs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及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美琳;徐秒;董佳悦;张梅;谢学军

    目的:研究丹参脂溶性成分对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条件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漏出量、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及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μg/rnl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及5 μg/ml丹参酮ⅡA分别干预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ELISA法分别测定在正常及高、低浓度AGEs(150 μg/ml、75 μg/ml)条件下LDH漏出量以及HIF-1、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及AGEs条件下,各组Müller细胞LDH的漏出量48 h较24 h明显减少,72 h较48 h明显增多,丹参脂溶性成分及丹参酮ⅡA组LDH漏出量较空白对照组小;在AGEs条件下,空白对照组HIF-1表达量较正常条件下显著增高;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条件.丹参酮ⅡA、丹参脂溶性成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抑制HIF-1表达,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结论:各实验组Müller细胞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在48 h时Müller细胞膜活力高.因此选择48 h作为佳干预时间.AGEs能明显提高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的表达,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丹参脂溶性成分及丹参酮ⅡA均能抑制AGEs条件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的表达,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生成量以及谷氨酸(Glutamate,Glu)的浓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277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