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手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报告

    作者:柳进耀;沈国权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巨大突出物是造成非手术治疗该症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胡氏认为影象学检查示突出椎间盘超越上、下腰椎椎体后下、上缘,向后超过椎管前后径1/2为巨大突出[1].

  • 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腰椎结核

    作者:蓝旭;许建中;罗飞;刘雪梅;葛宝丰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和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神经或输尿管损伤,术后随访无结核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结果正常.结论 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矫形满意,前路清除结核病灶彻底,椎管减压确切,植骨融合可靠.

  • 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钱军;荆珏华;田大胜;许新忠;吕浩

    目的 观察研究下腰椎前方、侧方毗邻的血管结构的位置及走行,并测量各节段手术空间的大小,为腹腔镜下行腰椎手术提供安全区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15例成人尸体标本(男9例,女6例),记录腰椎前方和侧方毗邻的主要血管解剖学参数,并测量出相应的结果.结果 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点、髂总静脉汇合点主要集中在L<,4-5>之间;骶正中动脉均起源于腹主动脉分叉处后壁,在骶前沿中线左或右侧下行,骶正中静脉与之伴行;L<,5>-S<,1>,节段前路手术安全区间位于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所形成的" "三角形区域内;L<,3>动静脉走行变异小,始终走行于腰椎体侧方中部的凹沟内,L<,4>动静脉走行变异较大,约33%走行于L<,4-5>椎间隙表面;腰升静脉纵行于腰椎两侧的椎弓根外侧的凹沟内,髂腰静脉南髂总静脉和腰静脉汇合而成;L<,3>-S<,1>节段左右侧方均有无血管神经分布的区域,可以满足手术需要的空间,且该区域面积左侧较右侧大.结论 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是可行的,各节段通过不同的入路能获得镜下操作所需求的手术空间.

  • 下腰部神经根管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亮;杨安礼;蔡丰

    目的 探讨腰骶神经根管的形态、结构、走行及比邻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提高对病因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5具无脊柱疾患的成人腰骶椎段标本,依照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手术探查的习惯入路,分别对下腰部椎管和神经根管后方冠状面、神经根管后壁、前壁及椎间盘横断面进行解剖及观察.结合临床78例腰骶椎手术患者的椎管和神经根管探查所见,相互印证.结果 下腰部神经根自硬膜囊穿出后,随着序列的下降,与硬膜囊的夹角也随之减小,而出发点则随之升高;在途径椎管内及椎间管内两个阶层中,前段一般不受退变及异常应力作用产生形变,增厚的黄韧带多为致病因,后段为纤维管道,不越过间盘组织,可能与骨退变及增生有更大的相关性.结论 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因序列不同,出发点及角度均不同,与椎间盘关系亦不同,在作髓核摘除时应避免损伤;在整个神经根行走径路中,均可由自身的增生退变或以合并存在的形式导致途径的神经根发生嵌压引发临床症状和体症,由于病变部位和病变组织性质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

  • 急性创伤型腰4椎体V°滑脱1例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翁龙江;张秀琼

    患者,男,19岁.因7d前弯腰挖煤时被近半吨重煤块击伤腰部,当即感腰痛难忍,活动明显受限,双小腿不能活动,二便不能自解.于2003-05-06由外院转入我科.

  • 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作者:王宵光;王淙清

    目的 探讨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4年6月259例下腰椎后路手术病例,腰间盘突出症174例,腰椎管狭窄症36例,腰椎滑脱症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再手术3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依次为8、5、2、6例,共计21例.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术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侧俯卧头低腰高体位,引流管拔除时管口皮肤全层缝合,或经引流管口填塞明胶海绵+管口皮肤全层缝合及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2例经术中及术后处理,切口1期愈合,未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SFL),9例术后发生CSFL,轻型2例、中型4例、重型3例.其中重型1例发生感染,其余8例术后9~24d治愈.感染病例予以再次手术,再手术后第35d治愈.术后随访9~31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未发生脑脊液囊肿形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下腰椎后路手术发生CSFL,术中尽可能修复硬脊膜破损口并以明胶海绵填塞,术后采用头低腰高体位,适时拔除引流管并全层缝合管口皮肤等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

  • 棘突椎板作为骨源椎间植入在下腰椎椎间融合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文;丁真奇;周亮;黄哲元;芮昊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棘突椎板作为骨源椎间植入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在下腰椎椎间融合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自体棘突椎板作为骨源椎间植入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下腰椎98例,其中椎间盘脱出症30例,椎间盘突出症复发11例,腰椎不稳45例,椎管狭窄12例.结果 10例失访,88例术后随访12~56个月,腰腿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腰椎间融合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减少.结论 棘突椎板作为骨源椎间植入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在下腰椎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及融合效果好的优点.

  •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下腰椎骨折

    作者:陈红卫;肖嵩华;张西峰;赵钢生;张根福

    1998年5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骨折19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8~63岁.骨折部位:L311例,L46例,L5 2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压缩性9例,爆裂性5例,屈曲分离性2例,骨折脱位3例.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7例,12例无神经症状,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12例.外伤至手术时间为5 h~14 d,平均6 d.AF固定10例,GSS固定6例,USS固定3例.均常规摄术前、术后X线片并行CT扫描.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CT下小关节形态学测量的意义

    作者:吴天亮;徐宏光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的形态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关系.方法:对30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人,通过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对照组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的L3/4和L4/5小关节角分别为52.3°、45.1°和44.2°、34.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峡部裂性滑脱组的L4/5小关节横径减少,L3/4和L4/5的小关节的不对称程度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下腰椎小关节角偏向冠状位面,小关节横径减少,接触面积增大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小关节的不对称性则加速了疾病的发展.

  • 42例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蒋理云;龙玲

    目的:探讨椎间脊柱融合术对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7月~2006年7月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病例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2~60岁,平均55岁,病程3个月~19年,平均3.5年.病变节段:单节段27例(L4、5节段15例,L5/S1节段12例);双节段15例(L4、5与L5/S1);所有患者均采用椎间脊柱融合术手术治疗.结果:4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植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伴有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出现根性症状明显减轻,术后3天根性症状基本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转变为阴性.下腰痛症状卧床休息1个月后出现明显好转,但随着下床活动后其症状常有反复,80%患者3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20%患者术后半年症状基本缓减.术后2例单纯髂骨植骨前路脊柱融合术患者1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髂骨块向前滑脱约5 mm,经卧床休息3个月达到植骨融合,余40例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应用椎间脊柱融合术,同时采用内固定,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稳定,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影像导航下腰椎椎弓钉内固定术13例护理配合

    作者:方素娟;黄祥凌

    2006年6月~2008年2月,我们对1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影像导航引导腰椎椎弓钉内固定手术,经密切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继彬;郭开今;袁锋;辛兵;冯虎;张新珠;吴东迎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 2014年3月,采用椎管潜行减压改良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37 ~75岁,平均58.6岁;病程10个月~16年.全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双侧开窗减压术,完整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切除增生的黄韧带及部分增生内聚的小关节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椎间隙以自体骨并单枚Cage融合.术中注意保证棘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的完整性.采用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45±35) min,出血量(650±135) ml,术后伤口引流量(205±24) ml.并发硬脊膜破裂2例,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7个月,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TLIF手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破坏对侧结构、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并且术后即刻稳定性较常规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 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在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忠友;张建乔;严卫锋;汤永华;陈国军;金才益;王斌;江春宇;吴鹏

    [目的]探讨在瞄准器引导卜经皮行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病变2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29~70岁,平均52.0岁,病史1.5个月~30年,平均47.1个月,均有腰痛病史,伴双下肢放射4例,伴一侧下肢放射20例.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Ⅰ度)3例,腰椎问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例.病变部位:L4、5节段21例,L5S1节段3例.L3、4L4、51例.L4、5L5S11例.采用全麻,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行椎板天节突螺钉固定并小切口完成椎管减压、髓核摘除及椎间融合器置入术.[结果]本组切口长3.8~5.9 cm,平均4.4 cm,手术时间 55~100 min,平均72 min;术中出血量100~380 ml,平均190 ml,均未输血;术后切口引流量50~300 ml,平均162 ml.术后切口无感染、无皮肤坏死,术中、术后未出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以及下肢神经根功能恶化现象.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8个月,本组病例除1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于术后6个月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6.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现象,亦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但大部分病例出现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下降,融合器部分陷入终板.后随访时JOA评分南术前的11~16(平均13.1分)提高到21~27(平均24.6分),改善率为60.6%~89.7%,平均71.6%.[结论]瞄准器引导下经皮行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具有简单、准确和安全等优点,其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 下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

    作者:吴兵;王强;王春辉;李子恢;朱瑞罡;王自刚

    [目的]探讨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特点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23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按损伤部位分为3型:Ⅰ型单椎体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Ⅱ型多椎体骨折,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Ⅲ型合并骶椎的骨折,采用腰骶髂的联合内固定.术前术后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高度、腰椎前凸角,CT片测量椎管占位率,分别以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随访1~5年,伤椎椎体高度从34%(20%~50%)恢复至88%(70%~9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35°±7°到38°±10°,椎管内占位面积由55%(35%~90%)减少到6%(0~10%),ASIA分级提高1~3级,按Charles标准临床疗效优良率85%.[结论]对不稳定的下腰椎爆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并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分别采用长、短各异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及腰骶髂联合的内固定方法.

  • 下腰椎骨折的诊治进展

    作者:胡笑

    下腰椎有不同于胸腰椎的结构特点,骨折发生率低,但损伤程度常常较为严重,且多合并有神经损伤.临床上治疗下腰椎骨折的争议较多,随着对下腰椎骨折机制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手术技术及理念的不断革新,其治疗方式及手术适应证也在发生变化,现将下腰椎骨折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下腰椎围手术期并发症

    作者:闫传柱

    目的:系统回顾分析下腰椎手术中、手术后短期并发症,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调查1995~2003年收治下腰椎手术患者599例的临床资料,对其2周内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其中男367例,女232例,平均年龄45.5岁(21~81岁),术前诊断主要依据术前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并对不同疾患、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99例患者中,2周内发生并发症者62例(10.4%),主要包括神经症状加重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32例(占并发症的48.4%.多数患者通过对症处理、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于2周内缓解),腹胀等消化道症状8例(13.1%),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其余为切口血肿4例(6.6%),脑脊液漏3例(4.8%),尿潴留2例(3.3%),切口感染1例(1.9%),血栓形成2例(3.3%),泌尿系感染3例(4.8%),脂肪液化6例(9.7%),系统处理得以恢复.结论:只要遵循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操作慎重,早期观察并及时处理,将极大地避免相应并发症.

  • 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邢建强;房清敏;孙兆忠;仲江波;王大巍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人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L3~S1神经根前支、闭孔神经及腰交感干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L3~S1神经根前支位置及走行相对恒定;骶髂关节间隙上缘至L4.5神经根前支外侧缘及闭孔神经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8.96±2.59) mm,(23.29±2.48) mm,(15.49±3.01) mm;骨盆界线与骶髂关节间隙交点至腰骶于外侧缘的水平距离为(6.20±2.08)mm;骶骨岬前外侧缘到第1骶前孔上缘切线的垂直距离为(28.73±2.93) mm.[结论]下腰椎侧方神经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

    作者:谭军;贾连顺;袁文;周许辉;王广积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明确诊断为下腰椎不稳的32例患者进行后正中入路下的椎管狭窄减压手术,椎弓根螺钉植入并行椎间隙撑开,双侧切除椎间盘保留侧方以及前方的纤维环,刮除终板的软骨层,植入足量的松质骨以及椎板切除物,后植入双条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压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较常规手术无显著差别.28例获得手术后的3个月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大部恢复,行走距离增加为明显.椎间高度术前2.8~6.7mm,平均高度4.2mm,术后椎间高度11.8~14.3mm,平均12.6mm.在3个月随访时平均高度为10.8~13.2mm,平均11.6mm.椎间孔3个月后较术前增加6mm.27例显示椎间隙的活动度小于2°,椎体与植骨块交界处无透亮区.1例植骨块吸收,但症状改善.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漏和神经根牵拉刺激,终缓解.结论: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合椎弓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满足充分减压,即刻的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骨性融合治疗的基本要素.

  • 腰椎间盘术后并发硬膜内骨块1例

    作者:江华;苏家庆;杨军丽;周叶金;刘海燕

    女性,48岁,以腰椎间盘术后14年,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无力半月于1998年7月30日入 院。患者14年前因L4~5椎间盘突出于我院骨科行L4~5全椎板切除,髓核摘 除术。半月前突发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无力,足下垂。查:下腰椎各椎间隙压痛,伴右下 肢放射,右侧Laseque sign 40°(+),右小腿后外侧,右足背及其外缘感觉减退,右侧AJ(- )。CT:L4~5椎板再生,椎间盘突出并右侧隐窝狭窄,L5S1水平硬膜内有4.0×5 .0mm2卵园形高密度影(考虑为碘油)〔图1〕。MRI:L3~4、L4~5椎间盘突 出,L5S1水平近后方硬膜处有一卵园形低信号影(T2加权),考虑为骨化块。

  • 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静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邢建强;房清敏;孙兆忠;仲江波;王大巍

    目的 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L3、L4节段静脉、髂腰静脉(iliolumbar vein,ILV)和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ar vein,ALV)的出现率、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L3、L4节段静脉、ILV和ALV出现率分别为90.48%、85.71%、69.05%和54.76%,其汇入点、外径及形态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与L3、L4静脉相比,ILV和ALV变异更为显著,其缺失率高,形态学变异较大.结论 下腰椎侧方静脉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130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