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归巢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春彦;戴鑫;冯泽国;郭全义;杨静;张娜;余军;张卫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已有研究证实BMSCs移植可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理想结果.然而,当前研究表明移植后的BMSCs仅有少量能到达并停留在靶组织,限制了BMSCs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当前研究中提高BMSCs的迁移及归巢效应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归巢的研究进展

    作者:关雪晶;吴宏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开展,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多种实体瘤、某些遗传性疾病等的有效方法,尤其在白血病治疗中应用较多[1].目前常用的移植方法是从外周静脉输注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HSC随血液循环.初出现在包括骨髓、脾、肝、肺、甲状腺等多个器官,而后特异性地停留在骨髓(鼠类还有脾)中,这一过程称为"归巢"(homing),只有归巢后的HSC才能继续增殖分化、重建造血.

  • 造血干细胞的归巢与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冯刚;伍伟锋

    心肌缺血、缺氧能引起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增高.CD34+细胞可向梗死区迁移,并黏附、定位于梗死区,在其细胞因子作用下共同参与梗死区心肌组织修复.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这种自我修复的作用较弱,如能利用干细胞技术提高外周血中的CD34+细胞数量,促进其向梗死区归巢,则可增强梗死区组织的修复作用,达到再生心肌与血管的目的.

  • CD22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洪来;肖敏;刘强(综述);潘光栋;陈忠华(审校)

    CD22为Ⅰ型跨膜糖蛋白,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成员。作为 B 细胞受体(BCR)的抑制性共受体,CD22对B细胞激活信号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CD22能够与包含α-2,6连接唾液酸的糖蛋白配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BCR,也使CD22胞质区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中的酪氨酸迅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抑制钙离子内流而减弱 BCR信号。 CD22参与 B 细胞的归巢过程。因CD22相对特异地表达于B细胞表面,已成为调节 B细胞免疫及治疗某些 B 细胞肿瘤的良好靶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研究进展

    作者:李培蕾;林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 [1] 等,并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参与组织修复.因此,BMMSCs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并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果 [2-4],但是其到底是怎么归巢到靶器官,仍不是很清楚.本文就BMMSCs归巢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司兰;周建中

    近年来,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死率极高,在欧美国家已占到总人口死亡数的1/3~1/2.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反复的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病变.自1997年,Asahara等[1]首次从循环外周血中分离得到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内皮祖细胞以来,已有大量临床前试验证明内皮祖细胞具有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及修复损伤内皮的潜能,并在临床上通过EPCs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获得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本文将就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动员、归巢、分化机制及与冠心病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趋化性迁移研究进展

    作者:郑毅雄;陈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体内外的趋化性迁移研究试图阐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组织归巢的潜在机制.对趋化因子受体在其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功能性趋化效应轴与细胞迁移、定向募集的关系等进行综述,为细胞治疗或组织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在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郝牧;孟恒星;李刚;漆佩静;徐燕;李长虹;王亚非;邱录贵

    目的 探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来源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CD34+细胞与MSC细胞共移植入经放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移植后20 h NOD/SCID小鼠骨髓及脾脏中人CD34+细胞,计算其相应的骨髓和脾脏的归巢效率.将脐血CD34+细胞与脐带MSC体外共培养,检测MSC细胞对CD34+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并于培养4、7 d检测培养后CD34+细胞表面CD49e、CD31、CD62L、CD11a等归巢相关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①移植后20 h采用流式细胞术成功在小鼠骨髓和脾脏中检测到人CD45+细胞.共移植组CD34+细胞骨髓归巢率[(7.2±1.1)%]高于单移植组[(5.4±0.9)%](P<0.05).②RT-PCR结果 显示共移植组小鼠骨髓细胞和脾脏细胞,单移植组小鼠脾脏细胞扩增得到人GAPDH基因片段,而单移植组小鼠骨髓细胞未见明显扩增条带.③MSC存在时,CD34+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为(35.7±5.8)%,显著高于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3.5±0.6)%,P<0.05].④CD34+细胞与MSC体外共培养后细胞表面CD49e、CD31和CD62L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于CD34+细胞单独培养组.结论 MSC细胞与CD34+细胞共移植有利于CD34+细胞向骨髓、脾脏等造血器官归巢,这可能与MSC促进CD34+细胞迁移以及维持CD34+细胞表面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相关.

  •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增强造血干/祖细胞归巢效率的机制研究

    作者:代红胜;高静韬;张彤雯;杨舟;车永哲;郑以州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调节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中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脐血CD34+细胞移植入接受照射(对照组)或联合TNFα预处理(实验组)的BALB/c受鼠.移植后20 h,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脐血CD34+细胞在BALB/c受鼠中的分布(外周血、肝脏、肺脏)与归巢(骨髓、脾脏)特征,计算其相应的归巢效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ALB/c受鼠血清基质衍生因子(SDF)-1α水平;FACS检测TNFα预处理前、后脐血CD34+细胞表面CXCR4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ALB/c受鼠骨髓及脾脏组织切片中SD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脐血CD34+细胞主要归巢于BALB/c受鼠骨髓和脾脏;经TNFα预处理的实验组BALB/c受鼠骨髓归巢率[(0.65±0.13)%]显著高于对照组[(0.30±0.09)%,P<0.01];但TNFα预处理同时显著抑制脐血CD34+细胞归巢于BALB/c受鼠脾脏(P<0.01);不同剂量的TNFα预处理不影响受鼠血清SDF-1α水平;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与不同浓度TNFα共孵育18 h后,其表面CXCR4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但TNFα预处理受鼠骨髓龛组成细胞SDF-1α表达增高,且脾脏红髓区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内皮细胞SDF-1α表达增高.结论 TNFα通过提升骨髓龛SDF-1α浓度梯度促进HS/PC归巢于骨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可行性HS/PC归巢增效剂.

  • 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表面归巢相关分子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以州;张莉;王慧君;韩忠朝;高桥恒夫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表面归巢相关分子(HRM) 表达谱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度灵敏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UCB)、动员后的外周血(mPB)及骨髓(BM)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表面系列HRM表达水平.结果 UCB、mPB及BM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均高度表达黏附分子CD44、 CD11a、CD18、 CD62L、CD31及 CD49d; 但UCB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及CD34brightCD38-细胞黏附分子CD49e、CD49f、CD54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mPB及BM来源者;上述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均不表达其他趋化因子受体,包括CCR-1、CCR-2、CCR-3、CCR-5、CXCR-1、CXCR-2、CXCR-3 及CXCR-5;更为有意义的是,只有mPB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CD34bright MMP-2+及CD34bright MMP-9+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1.4±4.9)% 及(27.6±7.8)%.结论 UCB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某些HRM,这可能是UCB移植后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 不同来源人造血干/祖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归巢能力的差异

    作者:杨舟;卢士红;李妍涵;刘斌;王慧君;贾海蓉;郑以州

    目的 比较不同来源的人造血干/祖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归巢能力的差异性,并探讨其体内归巢能力与膜表面归巢相关分子CXCR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新鲜脐血、冻存脐血、动员后外周血(mPB)及骨髓来源的CD34+细胞表面CXCR4表达水平;将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人CD34+细胞移植入接受照射的NOD/SCID小鼠,移植后20小时检测已归巢于NOD/SCID小鼠骨髓及脾脏中不同来源的人CD34+细胞,计算其相应的骨髓及脾脏归巢效率;并将小鼠股骨制成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CD34+细胞在小鼠骨髓腔内的分布.结果 新鲜脐血、冻存脐血、mPB和骨髓CD34+细胞膜表面CXCR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52±1.12)%,(46.12±2.29)%,(48.50±2.48)%和(65.39±1.27)%,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骨髓的归巢效率分别为(3.00±0.44)%,(2.84±0.46)%,(4.06±0.70)%及(5.76±0.52)%;在脾脏的归巢率分别为(1.88±0.12)%,(1.80±0.15)%,(1.90±0.22)%,(2.16±0.34)%.归巢的CD34+细胞主要分布于小鼠股骨的骨内膜区域.结论 脐血CD34+细胞膜表面CXCR4水平低于mPB和骨髓.经冻存复苏后脐血CD34+细胞膜表面CXCR4水平略有下调.脐血CD34+细胞在照射NOD/SCID小鼠的骨髓归巢效率低于mPB和骨髓.

  • IL-10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祖细胞治疗小鼠急性移植抗宿主病模型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峰;吴德沛;孙爱宁;符粤文;常惠荣;冯宇锋;朱子玲;朱明清;李佩霞;陈列松;阮长耿

    间充质干细胞(MSC)除在造血微环境的形成及造血调控(如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及定植等)中起重要作用外,近年其免疫学特性也颇受重视.有报道显示MSC可减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1-2],但部分Ⅱ期研究与体外及动物实验的结论并不一致.

  •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药物对小鼠血管内皮作用的研究

    作者:曾令宇;闫志凌;贾路;丁爽;许世娟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难治性血液系统及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移植并发症是影响移植成功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损伤是引起HSCT并发症的重要冈素,并且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我们采用环磷酰胺(cy)和白消安(Bu)为预处理方案,观察在清髓时药物对小鼠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的影响,从而探索发生HSCT并发症的又一可能机制.

  • SDF-1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干/祖细胞归巢中的作用

    作者:孙苏平

    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基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或称为趋化蛋白SDF-1及其配体CXCR4参与了趋化造血干/祖细胞向骨髓的迁徙、与骨髓微血管内皮的粘附、穿内皮迁徙、与骨髓基质细胞粘附的归巢全过程,在干/祖细胞归巢过程中可能有关键性的作用.

  • 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与胃癌发生关系探讨

    作者:李海文;赵自明;任金玲;林钟宇;赵金媛;赖秋华;曾进浩;潘华峰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是干细胞的2个基本特征。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所在器官组织中细胞的潜能。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起源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胃癌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胃癌细胞中可能存在胃癌干细胞( GCSC)。但由于缺乏特异性表面标志物,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技术分离出人GCSC,只能通过形态学与功能上的特点分离鉴别GCSC。现将GCSC的存在、起源、归巢与胃癌的关系探讨如下。

  • 内皮祖细胞与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何胜东;陈平;陈燕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组具备相似特征的异源性异质祖细胞.这些细胞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表达祖细胞相关标记和具备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胎儿期EPCs参与血管系统的发育.出生后,EPCs来源于骨髓干细胞池,参与内皮修复和血管生成.骨髓中的EPCs经活化、募集进入外周血中.内源性及外源性EPCs具备归巢能力,即在特定生理条件下,EPCs定向迁移至特定部位,黏附及进入血管内皮层.EPCs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EPCs是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有效生物标志物;EPCs参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也是呼吸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外源性EPCs还是呼吸系统疾病靶向基因治疗的潜在载体.

  • 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在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鑫;许文静;彭江;卢世璧

    间充质干细胞已在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及免疫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在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可迁移到损伤的部位,但其潜在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趋化分子受体、补体及黏附分子在白细胞向特异性组织归巢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了造血前体细胞的运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很可能有相似之处.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其归巢促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内外因进行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瞿海龙;边剑飞;周英莲;杨伟红;麻晓静;梁璐

    炎症性心肌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患,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改变其心衰的结局,寻求有效治疗策略成为目前研究 重点.众多证据表明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心功能,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还具有免疫抑制特 性,使其在治疗炎症性心肌病时具有独特优势.现就炎性感染如何诱发MSCs的功能、如何促使其归巢到受损心肌、静脉 应用MSCs的可行性作一综述.

  • 内皮细胞在定向造血干细胞归巢中的作用

    作者:萨如拉;吴岩

    血管内皮细胞因其特殊的解剖学定位,成为构成髓血屏障的主要结构,是造血细胞出髓与归巢的"门户".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造血调控因子,将定向造血干细胞定居于"壁龛"中,从而调控其增殖和分化.本文就近年来内皮细胞与定向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关系作一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膀胱脱细胞基质的标记与归巢

    作者:程诚;易发现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示踪与归巢技术在多个临床学科已进入临床治疗阶段,同时膀胱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科学的进展也为膀胱的损伤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故本文就BMSCs的示踪及归巢在膀胱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91 条记录 3/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