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11例分析

    作者:叶晋;陈义华;万志刚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出现淋巴漏的临床资料,对出现淋巴漏患者实行禁食、全胃肠外营养(TPN),加用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治疗.结果 145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出现淋巴漏11例,发生率为7.58%.其中9例经非手术治疗后7~22 d治愈,2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治愈,1例因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六例分析

    作者:刘伟中;徐志丹;梁超

    胃癌是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随着无瘤术观念的增强,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相对扩大,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病例增多,术后致淋巴漏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1].本院1996年12月~2000年12月共施行478例,术后致淋巴漏6例.现就胃癌根治术后致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 采用阿托品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建辉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71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37例与34例.A组给予整体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0%,B组是76.4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0.71±14.62)分,B组为(50.81±14.90)分,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评分为(77.69±17.42)分,B组为(65.73±17.25)分,可见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普遍升高,且A组显著优于B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无较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20.242.3、22.193.1,B组分别为38.732.1、39.541.8,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患者实施整体治疗,可以获得极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淋巴漏6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吕璞;王建;吴洌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淋巴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我院6例患者的发生情况。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时,未切除淋巴结者未见有淋巴漏发生。因腹股沟根部淋巴结肿大妨碍手术操作而行淋巴结切除12例,其中6例患者出现淋巴漏。量约50-200ml/d。结果本组淋巴漏6例中经一般治疗自行闭合2例,使用泛影葡胺注射后闭合1例,经腹股沟切口局部运用低剂量放疗闭合1例,再手术缝扎闭合2例。结论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切除是造成淋巴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采用个体化措施治疗,效果好。

  • 乳癌根治术致淋巴漏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晓荣

    淋巴漏是乳癌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及淋巴细胞的丢失,既使机体血容量减少,又发生低蛋白血症,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进而威胁、加重淋巴液的的渗出,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及时观察、发现淋巴漏,做好淋巴漏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对124例乳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其中发生淋巴漏10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20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毛小敏

    为探讨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20例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有一定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例于术后第3天并发淋巴漏,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余19例均顺利康复.表明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手术方式新颖,复发率低,护士正确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巩固手术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膀胱癌行回肠膀胱术9例术后护理

    作者:张玉枝;谢玉环;孙吉花;沙诊萍;赵萍

    2003年以来,我院为9例膀胱癌患者实施回肠膀胱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9例膀胱癌患者,45~66岁,均为男性.首次发病6例,术后复发3例.术前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CT报告:癌肿浸润深达膀胱肌层,无后尿道受侵.均行膀胱全切术+回肠膀胱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漏、尿囊漏尿各1例,经积极处理均痊愈.随访3~6个月,患者遗尿现象明显减少,贮尿、排尿、控尿功能趋于稳定.术后9~23个月B超及IVP检查未发现肾积水,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

  •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漏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作者:张艳辉;韩彦华;段高静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漯河医专一附院(漯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淋巴漏均发生于术后早期(2 ~5 d),采用早期禁食或低脂膳食、肠外营养、持续生长抑素及腹腔充分引流等保守治疗,其中33例引流液逐渐减少,8~26d治愈;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10d引流量持续> 1000 mL/d,于术后第14天再次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治愈;另1例患者因合并腹腔感染、营养消耗衰竭死亡.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漏首选保守治疗方法,腹腔引流管局部处理和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为主要措施,大多数治愈.而长时程引流量>1000 mL/d或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治疗.

  • 下肢血管手术并发淋巴漏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平;贺亮;王志宏;张大林;董文武

    探讨下肢血管手术并发淋巴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 2月下肢血管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大隐静脉曲张术后6例,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后10例,下肢动脉取栓术后13例,下肢动脉血管重建术后22例.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1例再次手术,切口下留置引流、负压吸引治疗后治愈;15例采用缝匠肌肌瓣填塞术后治愈.术前标记切口,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对于不同手术引起的淋巴漏,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切口及移植物感染的发生.

  • 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宇清;谭鑫;胡卫国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84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淋巴漏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46例(5.42%)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其中42例为淡黄色引流液,4例为乳糜样引流液,引流量为300~1150ml/d.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与淋巴漏发生有关.46例患者经限制饮食或禁食、静脉营养及引流等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淋巴漏的临床症状依据发生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出血量是淋巴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保守治疗及充分引流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轻柔操作、提高手术技巧及术后预防性禁食可预防淋巴漏发生.

  • 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淋巴漏的动物实验

    作者:徐顺利;吕翔;王义生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淋巴漏的主要原因.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选择左右侧腹股沟区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通过剥离髂血管周围淋巴管模拟临床牵拉伤,3d后应用亚甲蓝示踪了解表浅和深部淋巴显影情况.结果 对照侧可见浅表及深部淋巴管和淋巴结显影良好,无亚甲蓝漏出;实验侧中8例显示髂外静脉周围淋巴漏,但髂总静脉处淋巴结和淋巴管未显影;2例显示髂外静脉周围显影剂无漏出,而髂总静脉处淋巴结显影.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淋巴漏的主要原因为术中移动髂血管时对深淋巴结和淋巴管造成了损伤,应对其一些步骤进行改良以避免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 安可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正伦;王颖;冯云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安可胶对预防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手术完成后将安可胶均匀喷涂于手术创面.结果:观察皮下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安可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减少皮下积液效果好.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诊治体会

    作者:赵万刚;张文刚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行胃癌根治手术的7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75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8例,占1.058%(8/756).发生时间为术后3~7 d,引流量为200~1000 ml/d,引流时间8~40 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出现淋巴漏,保守疗法均可治愈.

  •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张冬雁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65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患者发生淋巴漏18例,占2.75%,经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引流情况,采取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控制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8例淋巴漏均顺利愈合,无感染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康复.

  •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的处理

    作者:陈铁;蒋松琪;江晓晖;陈志刚;谢湖阳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普外科及泌尿外科常见术式,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是其常见并发症.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8例,其中发生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19例(50.0%),现将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如下.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吕柯;曹青;宋展;李德周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手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结果 655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9例,占1.37%(9/655),根据术前营养状态、不同胃癌分期及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发生淋巴漏的例数进行比较,其中术前为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术前非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P<0.05);Ⅱ~Ⅲ期胃癌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Ⅰ期胃癌(P<0.05);D2+、D3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D1及D2者(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有关,充分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随意扩大清扫范围和术中用丝线结扎淋巴管网是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体位分析

    作者:刘秋荣;聂艳玲;李雪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合理体位。方法7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体位分组,展望式体位组48例,外展式体位组30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展望体位组神经损伤0例,皮下积液率14.6%;外展体位组神经损伤3例,患肢手指麻木1例,上肢针刺感2例,皮下积液率16.7%。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展望式手术体位,能充分暴漏手术野,神经、血管、淋巴管解剖走向易显露,减少术中神经损伤率和淋巴漏发生率。

  • 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罗琼;付友琴;胡春莲

    对60例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淋巴漏患者严密观察,采取控制饮食、补充营养、负压吸引、碘伏纱布填塞、加压包扎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60例患者均顺利治愈,无感染发生.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康复.

  •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淋巴漏及其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蔡开琳;王国斌

    胃十二指肠术后淋巴漏主要是由于手术或其他创伤因素导致胸导管或腹腔淋巴管破裂使淋巴液进入胸、腹腔所致.一旦发生高流量淋巴漏时,经常导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丢失,病人出现营养不良而衰竭;另外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随着淋巴液丢失可引起体内淋巴细胞功能低下而继发感染,不仅延缓康复时间,严重者可造成病人死亡.淋巴漏后积极行营养支持治疗可帮助病人顺利康复.本文主要从淋巴漏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这几个方面对术后淋巴漏进行阐述分析.

  • 肾移植术后伤口淋巴漏和淋巴囊肿分析

    作者:费继光;陈立中;王长希;郑克立;杨永洁

    目的:探讨尸肾移植术后发生伤口淋巴漏和髂窝淋巴囊肿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统计489例尸肾移植患者,对其中发生术后长时间伤口淋巴漏或症状性髂窝淋巴囊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尸肾移植术后发生长时间伤口淋巴漏8例,症状性髂窝淋巴囊肿7例.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引流、硬化剂治疗及腹腔内引流术等.结论:肾移植手术应防止操作粗暴,以减少受者淋巴管的损伤和移植肾淋巴液漏出;对术后长时间伤口淋巴漏和出现症状的髂窝淋巴囊肿,应给予积极处理.

157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