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作者:高润芳;丁卫;李国民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我科住院病人50%以上为乳腺癌,90%以上为Ⅱ~Ⅲ期癌,手术仍以根治术为主,因创面大、渗血多,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感染导致延期愈合,一度困扰着我们,同时影响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延长住院日,增加经济负担.1995年后我们改进某些方法,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增加,现统计1995年前后各30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分析如下.

  • 新型敷料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的应用

    作者:褚昭萍;褚春飞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对35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患者应用丹麦 Coloplast 公司生产的康惠尔伤口湿性敷料代替原来的普通敷料,改进伤口治疗方法.结果:创面面积较前缩小30-70% 9例,全部愈合26例.结论:采用新型敷料换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痛苦.

  •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中医外治

    作者:彭锦芳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 20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缩短病程的作用,并且价格低廉、经济、操作简单,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

    作者:朱辉琴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3例给予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治疗,14例行乳腺癌改良术,3例接受保乳根治术治疗 结果:本组110例患者31例发生皮下积液,其中,有32.26%(10例)发生皮瓣坏死;79例无皮下积液患者有11例(13.92%)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者与无皮下积液者的皮瓣坏死率(32.26%vs13.92%)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引发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一切措施(如合理使用电刀、术后皮下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包扎)可有效改善皮下积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 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处理体会

    作者:范文君;高军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例乳腺癌术后9例出现皮瓣坏死,30例发生皮下积液.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与切口设计、皮瓣游离、电刀使用和皮下积液等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万淑莲;蒙睿红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为主,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目前多主张采用改良根治术.该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诸如创面出血、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皮瓣坏死等[1].近年来,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作者:王建锋

    目的 探讨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实施乳腺癌手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发现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有50例,其中皮瓣坏死的有12例,患侧上肢水肿的有15例,皮下积液的有23例.结论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一般与手术操作的过程、引流以及手术后对腋窝的加压包扎有着密切联系.对此,乳腺外科手术中,应当仔细注意手术的操作、手术后要积极护理,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变化及处理

    作者:蒋靖兰;朱本白

    目的 探讨皮辩血管危象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皮瓣血管危象的针对性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了12例皮瓣转移术后出现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表现,分析了产生血管危象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挽救皮瓣的成活.结果 12例中动脉危象8例,主要表现为皮瓣颜色苍白,皮瓣发冷,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延迟或消失;静脉危象4例,主要表现为皮瓣发暗,水肿、起水泡.结论血管痉挛、蒂部受压、皮瓣下血肿形成是造成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只有采取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措施,才可能保证皮瓣的成活;临床中也应注意针对以上原因进行血管危象的预防.

  • 楼丽华教授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治疗经验

    作者:李元英;赵虹

    楼丽华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病乳腺病中心建设基地负责人,国家"十五"、"十一五"计划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从事乳腺疾病临床研究20余年,擅长乳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利用中医思路换药配合中药内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作者:周斌;朱明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80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被分为两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作为对照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切口采用Stewart切口或纵切口,且术后不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作为研究组(手术切口采用改良Stewart切口,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对两组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是31.25℅,而研究组是9.3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Z形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的双管引流,合理包扎及丹参、医用伤口护理膜的使用均是预防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

  • 缝合固定、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

    作者:林思园;张利华;李想娣;梁宝珍

    目的 评价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方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缝合固定、加压包扎156例,观察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发生几率.与前期1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切缘皮肤全层缝合的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相比较.结果 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方法的156例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7.6%,皮下积液发生率3.8%.单纯切缘皮肤全层缝合的164例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18.2%,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2.8%.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的皮瓣坏死发生率与皮下积液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缝合固定、加压包扎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

  • 乳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处理方法探讨

    作者:杨先智;洪黔霞

    目的探讨新的操作和处理方法对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将2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76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19.7%下降至8.0%,效果显著.结论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双管引流,合适包扎.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整形外科皮瓣坏死后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郭佳;李玉红;李莎莎;商建涛;李莉;刘丁香

    目的:总结整形外科术后皮瓣坏死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二病房4例整形术后皮瓣坏死后清创的患者使用 VSD 治疗,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2例行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的患者经过2个周期 VSD 处理,创面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呈细小颗粒状,毛细血管丰富,无水肿,创面面积缩小至2 cm ×2 cm,植皮修复后伤口愈合良好;1例行扩张的脐旁皮瓣的患者经过1个周期的 VSD 处理,创面面积缩小至1 cm ×1 cm,经过4次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肩胛皮瓣的患者经过3个周期的 VSD 处理,创面面积缩小至2 cm ×3 cm,植皮修复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整个 VSD 治疗过程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整形外科术后皮瓣坏死患者清创后采用 VSD 治疗,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作者:许月善

    临床上发现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包扎中,由于包扎过紧.引起腋部血管受压,导致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或胸带松脱引起皮瓣下渗液和出血,导致皮瓣坏死、感染.影响刀口愈合.我院采用了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乳腺癌根治术的刀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自制充气式胸带用于乳癌术后患者

    作者:王天松;刘传莲;胡风鸣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发生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为此,笔者研究制作充气式胸带,用于乳癌术后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头皮缺损颅骨外露的皮瓣修复术配合

    作者:陈焕

    部分头部外伤或颅面部肿瘤切除后导致头皮缺损颅骨外露.我院整形科自1994年至1997年收访患者13例,根据头皮缺损大小及局部创面情况进行皮瓣修复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60岁,平均34岁.头皮缺损颅骨外露的原因:高压电击伤5例;肿瘤切除后5例;外伤后感染3例.头皮缺损大面积17 cm×8 cm,小面积2 cm×3.5 cm.修复方法中清创后以枕动脉轴型皮瓣修复3例;颞浅动脉顶支轴型皮瓣修复3例;局部随意皮瓣4例;侧胸游离皮瓣2例;中厚皮片移植4例.本组2例出现皮瓣坏死,余11例均Ⅰ期愈合,随访1年,效果良好,外观满意.

  • 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的改进

    作者:汪小萍;李津津

    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国内手术治疗乳癌的常用方法,术中须切除患侧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并进行附近脂肪结缔组织和淋巴结清扫.由于手术范围广,很可能会累及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的损伤,故传统锻炼方法主张术后9~10天行肩关节的活动,临床上往往因过早活动、牵拉而影响术后血液循环及未完全重建的皮瓣愈合,伤口往往出血裂开及皮瓣坏死.为此,我们对患肢肩关节锻炼时间与功能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

  •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作者:陈化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途径.方法 95例1997年6月前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乳癌根治术(对照组),60例1997年7月后接受治疗者接受乳癌改良根治术(研究组):保留皮下脂肪,尤其是在厉切口3 cm以上的地方,创口置双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降低皮瓣缝合处的张力.观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指标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皮瓣坏死的发生率为3.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5/95,P<0.05).研究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5.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30.5%,29/95,P<0.05).结论 严密缝合切口、防止腋下淋巴管瘘、创口置双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以及皮瓣缝合不能有或零张力,是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

  • PGE1脂微球对乳腺癌术后皮瓣缺血的作用分析

    作者:韩晶

    目的:观察PGE1脂微球(Lipo PGE1)对乳癌根治术后发生缺血的皮瓣的疗效.方法:对163例乳癌根治术后发生皮瓣缺血的患者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术后使用PGE1脂微球治疗,通过静脉连用5-7d,共62例;第二组为术后使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通过静脉连用7-10d,共53例;第三组为术后未用药物,共48例.术后2周观察皮瓣情况.结果:第一组皮瓣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第一组皮瓣坏死面积多在5.0cm×5.0cm以下,和另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的皮瓣愈合率及面积小于5.0cm×5.0cm的皮瓣坏死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GE1脂微球对乳癌术后皮瓣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

  • 血塞通在预防电刀分离乳腺癌薄皮瓣后皮瓣坏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宇宁;吴祖培

    目的 探讨血塞通在预防乳腺癌电刀分离薄皮瓣后皮瓣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入医院行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ASA Ⅰ~Ⅱ,采用随机数字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30 min予以头孢曲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予以血塞通,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引流量、引流留置时间、术后治疗费用,观察两组皮瓣坏死情况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引流量、引流留置时间、术后治疗费用分别为(12.18±2.51)d、(182.06±25.26) mL、(5.29±1.19)d、(1159.63±129.1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可降低电刀分离薄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454 条记录 1/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