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作者:王红艳;蔡凡;徐春亮;曹久妹;陈晓南;吴方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主动脉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株并分为三组: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组、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丹参酮ⅡA(1μ,mmol/L)组及对照组,共培养10 min、lh及2h后分别收集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COX-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及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下,内皮细胞内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且p-p38MAPK和p-NF-κB水平也同步提高(P<0.01).加用丹参酮ⅡA处理后,内皮细胞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p38MAPK和p-NF-κB水平也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 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COX-2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的磷酸化有关.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

    作者:王伟;赵金红;张新金;李建美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表型转化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TGF-β1-TAK1-p38MAP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用10-6 mol/L的AngⅡ诱导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加入20 kU/L的EPO进行预干预,同时加或不加15 μmol/L的SB203580进行处理,以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作为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内SM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信号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性激酶1(TAK1)、p38MAPK以及磷酸化的TAK1(p-TAK1)和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20 kU/L的EPO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CF细胞表型转化,减少CF细胞内α-SMA蛋白的沉积,降低CF表型转化相关信号分子TGF-β1、p-TAK1、TAK1、p-p38MAPK和p38MAPK的活化或表达,且加入SB203580后该作用增强.结论 EPO可抑制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减轻心肌纤维化,并可降低相关信号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初步考虑EPO抑制心肌纤维化,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是通过TGF-β1-TAK1-p38MAPK进行的.

  • 硫化氢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徐文明;郭润民;林建聪;沈宁;陈培熹;冯鉴强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DOX)引起的损伤.方法 应用DOX处理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为观察H2S的保护作用,在DOX处理心肌细胞前,应用400 μmol/L硫氢化钠(NaHS,为H2S的供体)预处理细胞30 min.Western blot法测定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在15 ~60min的时间范围内,5μmol/L DOX呈时间依赖性地上调心肌细胞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水平;在DOX作用心肌细胞前,400 μmol/L NaHS预处理30 min能明显地抑制DOX对p-p38MAPK表达的上调作用,并能显著地阻断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和ROS生成均减少;与NaHS的保护作用相似,p38MAPK的抑制剂SB203580(3 μmol/L)预处理60 min能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DOX引起的损伤.结论 p38MAPK通路参与DOX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H2S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对抗DOX诱导的损伤.

  • 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的表达及左归复方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勇军;喻嵘;成细华;夏金华;吴慧

    目的 观察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左归复方(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组方)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MKR小鼠经鉴定后,随机分为MKR模型组、左归复方高、低剂量组、文迪雅组,每组10只.C57BL/6J(C57)野生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各药物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给药30天.于给药前、第15天及第30天,分别作空腹血糖测定.末次给药后0.5 h,心脏取血,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左归复方干顸治疗后,其高剂量具有显著的降低MKR小鼠空腹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P<0.05,P<0.01);②MKR鼠具有显著增高的炎症因子水平,而左归复方干预治疗后具有降低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作用(P<0.01);③MKR小鼠脂肪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c-jun 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均上调,但与C57野生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复方干预治疗后,MKR小鼠脂肪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P<0.01),左归复方下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与阳性对照药文迪雅作用相当.结论 左归复方能显著改善MKR小鼠糖代谢及其炎症损伤,其机制为下调脂肪组织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增强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炎症抑制作用.

  •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通路的拮抗作用

    作者:梁长清;杨志明;龚鸿裕;卢万可;高然;张娜娜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细胞随机分两组:Ⅰ组: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不同浓度Ang (1-7)组;Ⅱ组:对照组,AngⅡ组,Ang (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 (1-7)+A-779组,A-779组.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培养细胞用RT-PCR法测定Ang(1-7)的特异性受体Mas受体的表达.结果 100 nmol/L Ang(1-7)可以拮抗100 nmol/L 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Ang(1-7)剂量的增加p38MAPK磷酸化表达逐渐减弱,在1000 nmol/L Ang(1-7)时即有明显减弱.Ang(1-7)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779可显著抑制Ang(1-7)的此作用.结论 Ang(1-7)呈剂量依赖性拮抗AngⅡ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通路的作用.

  •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慧宇;杨志明;边云飞;张娜娜;梁斌;肖传实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组,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10-6mol/L)可以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诱导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迭水平显著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 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上述效应,并且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作者:边云飞;杨慧宇;杨志明;张娜娜;高奋;肖传实

    目的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随机分为:①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基;②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不同浓度(5、25、50和75 mg/L)组;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不同时间(6、12、24、48和72 h)组;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组;⑤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组.用RT-PCR及EusA法检测Fractalkin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 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一定浓度范围及作用时间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诱导Fractalkine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佳作用时间为48 h,佳作用浓度为50 mg/L;②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使用SB203580干预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先用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20 μmol/L)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60 min后,再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48 h后,Fractalkine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 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P38活化和MMP-2 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潘涛;肖志辉

    目的 观察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活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P38的活化对MM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和SB203580干预组,每组12只.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处理组给予相应的干预.各组分别于第3天和第7天处死大鼠,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38蛋白的活化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MMP-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氧组大鼠肺组织P38的活化和MMP-2 mRNA表达水平较空气组和干预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38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活化增强,可能参与MMP-2 mRNA表达的调控.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孙新刚;马乾;王改青;王荔;胡为民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对照组、SAH组及p38 MAPK干预组,每组18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干预组于术前30 min经侧脑室注射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造模后24 h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p38 MAPK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AH组大鼠脑含水量(t=-196.35,P<0.01)及p38 MAPK的mRNA水平(t=-24.75,P<0.01)均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低(t=201.08,P<0.01).与SAH组相比,干预组脑含水量(t=75.67,P<0.01)及p38MAPK的mRNA水平(t=9.43,P<0.01)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t=-81.68,P<0.01).免疫组化示SAH组及干预组均有p38MAPK表达,但干预组较SAH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3.37,P<0.01).结论 p38MAPK在EBI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防治EBI的药物作用新靶点.

  • 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部位研究(Ⅱ)

    作者:刘云海;方建国;王文清;汤杰;施春阳;伍三兰

    目的探讨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活性.方法用板蓝根F022部位溶液分别作对LPS致小鼠死亡的影响、对LPS诱导P38MAPK活性的影响及其化学成分丁香酸对内毒素的破坏作用,检测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板蓝根F022部位可降低LPS致小鼠死亡率;可抑制LPS诱导鼠单核细胞分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且有剂量依赖性;板蓝根F022部位的丁香酸成分可破坏内毒素,破坏率达83.16%.结论体内外有多项实验显示板蓝根F022部位有抗内毒素活性,该部位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沉默抑制子宫内膜癌侵袭与转移的机制

    作者:刘心怡;吴佳捷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表达后对p38MAPK通路的影响,从而了解HMGB1影响子宫内膜癌侵袭与转移的机制.方法:运用RNA干扰技术,设计合成4条HMGB1shRNA,将HMGB 1沉默效果好的HMGB1 shRN转染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m印迹技术检测转染后细胞HMGB1及p38MAPK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MTT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生长活力状态.结果: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均证实HMGB1 shRNA载体成功抑制HMGB1和p38MAPK在HEC-1A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MTT结果显示HMGB1 shRN转染后HEC-1A细胞生长明显受抑(P<0.05).结论:HMGB1表达下调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此过程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进行调节.

  • NF-κB p65,p38 MAPK在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葛丽荞;明婷;侯瑾;闫静;王强;乔峰

    目的:探讨反复缺氧条件下,核因子κB(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在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组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每组20只.缺氧组大鼠每天在自动控制间歇性缺氧试验箱饲养8h;对照组正常喂养、不加处理.所有大鼠饲养35 d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测定NF-κB p65和p38 MAPK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缺氧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缺氧组肺泡间隔厚度(2.15±0.49) μm,对照组肺泡间隔厚度(0.45±0.12) μ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肺组织上皮细胞、纤维细胞、炎性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NF-κB p65及p38 MAPK棕褐色阳性染色表达均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缺氧组NF-κB p65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 p65及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在间歇缺氧大鼠肺组织重构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鞘内注射SB20358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刚;黄长盛;王懿春;郭曲练;蒋海鹰;文继舫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术后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Sham组、NS组、DMSO组和SB组,其中Sham组做假手术,后3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模型。模型成功后,术后第6天开始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二甲亚砜、SB203580,每天2次,连续5 d。术前1 d、术后第1,3,5,7,9,11天测定机械性痛阈。术后第11天测定机械性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测定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术前相比,Sham组术后机械性痛阈无明显改变(P>0.05),NS组和DMSO组在术后第1至11天机械性痛阈降低(P<0.05),SB组在术后第1至5天机械性痛阈降低(P<0.05),与NS组和DMSO组比较,SB组在术后第7至11天,机械性痛阈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S组和DMSO组脊髓背角COX-2蛋白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评分均高于Sham组(P<0.05),SB组COX-2蛋白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评分低于NS组和DMSO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SB203580可使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明显镇痛效应;可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OX-2蛋白的表达,p38MAPK参与COX-2蛋白表达的调节。

  • p38介导油酸对小鼠c2c12细胞PGC-1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洪涛;邹琪婧;钟警;曹仁贤;文格波

    目的 研究油酸(OA)对小鼠c2c12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油酸及p38抑制剂SB203580(SB)分别处理c2c12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GC-1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蛋白表达.结果油酸处理组PGC-1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OA+SB组PGC-1α表达减低(P<0.05).结论油酸能促进c2c12细胞PGC-1α 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 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抗炎机制研究

    作者:韩伟佳;程崑;王玉;李丽波;李涛

    目的 研究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与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5μg/ml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抑制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并且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与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共同作用后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结论 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而抑制了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OX-2表达,这可能是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发挥抗炎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短发夹RNA对H9C-2心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远红;周燕;刘烈;陈东骊;林纯莹;陈泗林;林曙光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短发夹环RNA(shRNA)质粒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构建3种P38MAPK shRNA质粒并测序鉴定,将其转染入H9C-2心肌细胞中,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脏细胞P38MAPK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38MAPK shRNA质粒分布在心肌细胞的胞浆及细胞核中,与心肌细胞组比较,AngⅡ组和shRNA阴性组的P38MAPK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1,P<0.01);与AngⅡ组比较,shRNA1、shRNA2和shRNA3组的P38MAPK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0.05,P<0.05,P<0.01).结论 P38MAPK shRNA质粒成功转染心肌细胞,P38MAPK shRNA3质粒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P38MAPK的表达.

  •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BMP-7和p38 MAPK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肖瑛;方开云;石明隽;刘瑞霞;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目的 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管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DMT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16和24周测定生化指标和肾脏指数,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P-7、p-p38 MAPK、α-SMA和FN蛋白的表达;K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BMP-7 mRNA的表达.结果 随DM病程延长,BMP-7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N组低,至24周时BMP-7蛋白仍有少量表达但mRNA无表达,DMT组表达显著增多;p-p38MAPK蛋白于N组无表达,DM组显著增多,8周时达高峰,DMT组则显著减少;α-SMA开始表达于DM 16周组,而DMT组无表达.24周DM组和DMT组BMP-7蛋白表达与24h尿蛋白、肾脏指数、α-SMA、FN和p-p38MAPK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BMP-7与p38MAPK之间可能相互调节,共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硫化氢通过p38MAPK和TGF-β1影响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丁利;宋冰;张浩强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ALX组)、H2S治疗组(ALX+H2S组),每组6只.采用四氧嘧啶(ALX) 200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NC组和ALX组每天自由饮用自来水;ALX+H2S组自由饮用浓度为90μmol/L的NaHS(H2S供体)溶液.8周后取材,监测空腹血糖、血脂;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TGF-β1及Col-lagen Ⅰ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38MAPK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ALX组血糖、血脂升高(P<0.05),心肌组织胶原表达量增加,心肌间质出现明显纤维化,p-p38MAPK、TGF-β 1及CoHagen Ⅰ蛋白表达增高(P<0.05),p38MAPK和TGF-β 1 mRNA表达增加(P<0.05);糖尿病小鼠经H2S干预,血糖、血脂改善(P<0.05),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p-p38MAPK、TGF-β1及CoHagen Ⅰ蛋白表达下降(P<0.05),p38MAPK和TGF-β1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 H2S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心肌纤维化,可能与调节p38MAPK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 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程傲冰;丁宁;许立新;佘守章

    目的 探讨p38信号通路在丙泊酚抑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不行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常规通气组(B组)潮气量(VT)为8 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C组)VT为30 ml/kg;大潮气量通气+丙泊酚组(D组)VT为30 ml/kg,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8 mg/(kg·h).机械通气4h后处死动物,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肺湿干重比值(W/D)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HMGB1蛋白含量以及p38的激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组别间的比较.结果 通气4h后,与A组相比,C组总蛋白水平(1.58±0.46) g/L、白细胞计数(112.05±21.33)×107/L、肺W/D比值(8.25±0.92)、MPO活性(3.08±0.85) U/g、HMGB1蛋白(0.43±0.13)和mRNA( 0.30±0.08)表达以及p38激酶活性(0.52±0.11)均明显增加(P<0.05);与C组相比,D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改善VILI肺内炎症反应,可能与通过p38信号通路抑制HMGB1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

  • 补阳还五汤预先干预对大鼠脑死亡后肾脏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洁;曾耀英;曾慧兰;陈孝银;苏泽轩;刘嘉雯;王乔峰;李伟;吴文燕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预先干预对大鼠脑死亡后肾脏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活性氧族(R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与补阳还五汤组脑死亡诱导成功后6 h,如平均动脉压>80 mmHg,则作为脑死亡供体,获取大鼠肾脏、外周血,用RT-PCR检测肾脏TNF-α与IL-1β mRNA表达,Westem blot测定肾脏TNF-α与IL-1β蛋白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TNF-α与IL-1β mRNA、蛋白以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以上指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较对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肾脏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与TNF-α、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关系密切.模型组RO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卜调(P<0.05);而补阳还五汤组ROS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筹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预先干预能显著抑制脑死亡大鼠肾脏炎症细胞因子与ROS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多层次多靶点有关.补阳还五汤预先干预可望成为改善移植前脑死亡供体肾脏质量的一种理想途径.

369 条记录 15/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