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骶管阻滞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蒋中晗

    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方案中,以静脉推注氯胺酮全身麻醉作为主要麻醉方式,但静脉给药量大,患儿苏醒延迟.笔者在运用骶管神经阻滞麻醉结合氯胺酮静脉基础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气腹肌松良好,静脉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麻醉效果良好,苏醒迅速,安全性高.具体报告如下.

  • 米索前列腺醇片联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观察

    作者:蔡慧英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腺醇片阴道内塞药后联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A组采用米索前列腺醇片剂阴道给药后人流中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麻醉。 B组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单纯静脉麻醉。观察2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及丙泊酚追加量,宫颈松弛度,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指标。结果:2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的呼吸术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丙泊酚加前列腺醇组的宫颈松弛度好,手术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患者苏醒快,镇痛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结论:米索前列腺醇联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镇痛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适合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

  • 2种全麻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奕林;李其妹;罗慧红;陈光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2组,静脉麻醉组以丙泊酚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吸入麻醉组以七氟醚诱导,维持以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对2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睡眠时间、语言能力恢复时间及MMSE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麻醉方法,除了手术时间外,吸入麻醉组患者术后的睡眠时间和语言能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对于术中需进行全麻的老年患者采用吸入麻醉的方法可较大程度的改善其认知功能恢复的效果。

  • 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黄海

    目的:评定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点筛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骨科救治的骨科手术患者91例,以不同麻醉方法为依据,对91例患者分组:观察组(46例,施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45例,施以静脉复合全麻),同时对照、观察2组"优良率"、"并发症"、麻醉前后"收缩压"、"心率"变化等.结果:行不同麻醉方法后,观察组优良率95.65%,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术中"收缩压"、"心率"值,优于麻醉诱导前,(P<0.05),且观察组诱导后、术中"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P<0.05).此外,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观察组4.35%,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展开麻醉工作时,建议选择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方法,在改善机体优良率的基础上,可充分防治并发症,从而提升骨科手术操作流程安全性.

  • 异丙酚、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湘红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和硫喷妥钠进行比较.方法: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异丙酚组(P组)和硫喷妥钠组(T组),每组各15例.诱导方法为静注芬太尼4ug/kg, 观察2分钟静注异丙酚2.0mg/kg-2.5mg/kg或硫喷妥钠6mg/kg-8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2.0mg/kg后气管插管.应用Dash3000监测仪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5分钟测定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诱导后P组的血压和RPP与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在插管后即刻P组的血压,RPP和HR上升幅度比T组小,T组与诱导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迅速、平稳,可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插管刺激引起的高血压反应比硫喷妥钠轻.异丙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全麻诱导药.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晶;张爱良;陆金彪

    目的:了解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门诊胃镜检查患者 120例 ,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n=60),麻醉组静注丙泊酚注射液,对照组仅予咽喉部表面麻醉. 对照观察2组患者在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程度和检查前、中、后的呼吸、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P<0.01) 检查中血压、心率下降(P<0.05),但无需处理,检查结束后可恢复正常,检查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普通胃镜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0.05),与无痛胃镜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尚铁军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阿片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消退快、镇痛强等特点.本院自2002年7月将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并与丙泊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异丙酚浓度变化对术中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作者:崔红岩;王亚舟;胡勇

    目的:探讨异丙酚浓度变化对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中实施异丙酚静脉全麻和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护.在麻醉诱导期间,观察SEP、MEP随异丙酚浓度增加的变化.在矫形操作完成后的伤口缝合过程中,观察SEP、MEP随麻醉浓度降低的变化.分别记录相应异丙酚剂量增加和剂量减少后电位达到平台期的延迟时间.结果:异丙酚浓度的变化不会引起SEP和MEP潜伏期的显著变化(SEP:36.1±2.6ms vs 36.2±2.3ms,P>0.05;MEP:27.0±1.5ms vs 27.1±1.6ms,P>0.05).异丙酚浓度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SEP波幅值(1.91±0.53μV vs 1.37±0.55μV,P<0.001)和MEP幅值(175.7±134μV vs 127±81μV,P<0.001);异丙酚浓度降低则显著增加SEP幅值(1.26±0.64μV vs 1.50±0.56μV,P<0.005)和MEP幅值(143±100μV vs 169±133μV,P<0.005).SEP、MEP的变化相对于异丙酚剂量变化存在滞后效应.当剂量增加时,延迟期显示SEP为18.5±6.5min,而MEP为10.5±3.6min;当剂量减少时,延迟期显示SEP为29.6±10.6min,而MEP为13.56.3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剂量升高可造成SEP和MEP幅值的快速下降,剂量降低可使其峰值增加;MEP较SEP对异丙酚剂量变化更为敏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准确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慧敏(综述);赵艳;郭向阳;崔德华(审校)

    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微创理念的拓展,微创外科得以快速发展[1~3]。微创手术对传统麻醉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麻醉学的发展[4]。舒芬太尼是目前镇痛作用强的新型阿片类药物,具有心血管功能稳定等特点[5~7]。靶控输注(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技术使静脉麻醉更精确、平稳和可控[8~10]。因此,舒芬太尼TCI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11~21]。然而,舒芬太尼TCI通常采用的药代学参数[22~24]是针对特定患者人群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患者时TCI的准确性如何尚未充分验证,所以TCI的准确性仍需不断检验,以保障临床麻醉的安全、有效和精细。本文对舒芬太尼TCI准确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钰;牟婉兰;叶永青;冯玉;刘丽萍

    目的:观察与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制定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择期行切除手术老年食管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两组患者麻醉前、拔管后5 min的呼吸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肺部感染监测指标及肺部感染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4.0%和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前、后的两个监测时点,观察组患者各项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拔管后5 min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麻醉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术后肺部感染监测指标分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使患者的肺功能保持平稳,加快术后清醒,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确保治疗效果。

  • 304例人工流产患者的血压与心电图变化分析

    作者:黄蓉;余芳;谭志琳

    近年来,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单纯麻醉无痛人工流产、联合麻醉人工流产)与普通人工流产手术三种手术同时在临床应用.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间不同方法人工流产的304例手术的血压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并比较三种手术方式各自的特点.

  • 静脉麻醉在肠套叠小儿水压灌肠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妍;金景平;别爱玉

    我院2004年共收治肠套叠小儿62例,在B超监视下经静脉麻醉完成水压灌肠复位,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胃窦癌行三腔胃肠管留置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黄清松;张花;于小飞;朱云;张晶云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在胃窦癌行三腔胃肠管留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毕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留置术的胃窦癌患者12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分为静脉麻醉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血清应激指标和麻醉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2 h和术后4 h,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胰岛素、皮质醇、IL-6、TNF-α、MAP、HR波动较静脉麻醉组小(P﹤0.05),两组患者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4 h、12 h和24 h的VAS得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t=5.898、7.794、19.887,P﹤0.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在胃窦癌行三腔胃肠管留置术中的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麻醉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异丙酚和氯胺酮麻醉在头面部肿瘤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潘灵辉;王建荔;黄冰;温文钊;钱卫;梁锐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氯胺酮麻醉在头面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清醒度的比较.方法 50例病人,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麻醉组(D),氯胺酮麻醉组(K).D组用异丙酚2.5mg·kg-1诱导,用Graesby-340泵注异丙酚4.5mg·kg-1·h-1维持麻醉;k组用氯胺酮2.0mg/kg-1诱导,静脉点滴氯胺酮3mg·kg-1·h-1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注药后(T1)、插管后(T2)、手术时(T3)、拔管前(T4)5个时点的HR、BP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病人清醒的情况,并比较组内的变化和组间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K组在注药后、插管后、拔管前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而D组在相对时点的HR、BP变化比K组较轻.同时,D组术后比K组清醒明显快.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头面部肿瘤手术中比氯安酮麻醉更为安全.

  • 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孙安;金福森

    目的 分析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吸入麻醉组患者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情况.结果 静脉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 <0.05),吸入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静脉麻醉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及离开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 <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明显升高(t=3.92,P<0.05).结论 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可维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更佳.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在妇科丙泊酚喉罩全静脉麻醉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盛开花;龚志毅;陈雪华

    目的 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在妇科丙泊酚喉罩全静脉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置入喉罩时机和患者意识恢复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30例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行丙白酚静脉麻醉喉罩插管的妇科手术患者,采用Graseby3500-TCI模式,NT监测麻醉深度,用ZEUS麻醉机的自动控制模式控制呼吸,观察患者在入睡、置入喉罩、停药、自主呼吸、睁眼时的NT值(NTI)、NT分级(NTS)、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有无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患者插入喉罩时与入睡时相比,NTI(77±23比30±9)(Z=5.561,P=0.001)、Ce[(1.1 ±0.4)μg/ml比(2.2±0.4) μg/ml](Z=6.38,P=0.006)、平均动脉压(MAP)[(9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比(83±14)mm Hg](t=2.490,P=0.016)、心率(HR)[(74±l5)次/min比(65±10)次/min](t=2.688,P=0.00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与停药时相比,NTI(37±7比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4,P=0.005).患者睁眼时与停药时相比,NTI(37±7比83±13)(Z=6.668,P=0.003)、Ce [(3.1 ±0.4)μg/ml比(1.6±0.2) μg/ml](Z=6.414,P=0.002)、HR[(59±7)次/min比(64±8)次/min](t=-2.825,P=0.00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患者无术中知晓.结论 NT麻醉深度监测仪能有效地指导妇科全静脉麻醉手术中喉罩的置入和拔除.

  •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对中枢性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勤功;赵丽;赵嘉训;李国华;刘鑫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对中枢性乙酰胆碱(Ach)释放的影响.方法采集50例健康人血浆,30例手术患者术前和静脉麻醉后全麻状态下术中、术后血浆,应用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Ach的活力水平.观察麻醉后不同时间普鲁卡因滴速、血浆普鲁卡因浓度、血浆Ach活性及Ach活性降低率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血中Ach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全麻状态下Ach活性又低于术前Ach活性,当术后患者恢复意识时Ach活性又基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普鲁卡因等麻醉药可使Ach的释放受到抑制,麻醉时,突触的胆碱能释放功能受到抑制,麻醉苏醒时,该功能恢复正常.

  • 犬颅内压增高后肺动静脉分流的变化

    作者:林江凯;王宪荣

    一、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16只,雌雄不拘,体重11.5±1.5kg,随机分为高颅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3%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维持体温37℃~38℃,监护心电,气管内插管.左股动脉插管,采集动脉血用,右股静脉插入Baxter7F四腔漂浮导管至肺动脉,取混合静脉血用.犬改俯卧,头架固定,双侧顶结节各钻孔一个,左顶行侧脑室穿刺接压力传感器测压,右侧额顶部硬膜处置乳胶球囊,经硅胶管连接注射器,封闭骨孔.高颅压组向球囊内注入37℃生理盐水,维持颅内压在8±0.4kPa 6h以上.分别在颅内压升高前和升高后30min、1h、2h、3h、4h、6h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对照组不升高颅内压,在上述相应时象点采集血标本.根据公式计算Qs/Qt(肺分流率),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观察犬呼吸.6h后放血活杀,立即开胸观察肺改变并取右肺膈叶标本行光镜、电镜观察.余肺称重为湿重,置65℃烘干72h,称重为干重,计算湿重/干重比.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冉菊红;马民玉;李丽伟;张卫

    目的 观察小儿眼科手术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联合丙泊酚(propofol)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儿眼科手术4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试验组)和芬太尼(fentanyl)组(Ⅱ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及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及拔管时6个时问点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Ⅱ组插管后即刻及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插管后即刻及拔管时SBP、DBP、HR均平稳(P<0.05).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及清醒拔管时间Ⅰ组较Ⅱ组短(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良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静脉麻醉方法.

  • 双管喉罩在小儿斜视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作者:杜怀清;许幸;李萍;杨春燕;吴新民

    目的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比较双管喉罩(PLMA)与普通气管导管(TT)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中机械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120例,年龄3-13岁,随机分为两组:PLMA组(n=60),TT组(n=60),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插入PLAM或TT.诱导插管时观察两组患儿肢动、咳嗽、挣扎及插管次数,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牵拉眼肌及拔管后5min记录HR、MAP及SPO2.在插管即刻、手术10min及牵拉眼肌时记录Ppeak及PETCO2.手术开始10min两组患儿各20例从挠动脉取血,检测血气.拔管后即刻记录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及药物总量,观察困难拔管及拔管后24小时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咳嗽、喉痉挛、舌后坠、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麻醉及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LAM组在各时间点的HR与T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两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心反射,其中HR低于60次/min,PLMA组28例,TT组27例,两组各有2例HR明显减慢至22~30次/min.两组Ppeak及PETCO2在术中未见明显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血气分析(n=20)PaCO2显示,PLMA为44.4±3.1mumHg,TT组为43.9±2.7 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时出现呛咳PLMA组22例,TT组18例.拔管时PLMA组出现1例从食管通道胃液返流.结论PLMA操作简便,患儿插入与拔出时咽喉部刺激性小,诱导及麻醉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平稳,密封性好,通气可靠,适用于小儿斜视手术的麻醉.

1863 条记录 8/94 页 « 12...567891011...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