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

    作者:杨松;刘敏;王玲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干预孕期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变化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40例HBV DNA阳性孕妇采用双盲对照法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孕28周起至产后1周,观察组每日1次口服拉米夫定(片剂)100 mg,对照组则口服与拉米夫定相同形状的食物片剂(安慰剂)1粒.分别于孕28周和40周时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新生儿出生后按乙型肝炎免疫程序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追踪随访婴儿12个月并检测其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抗-HBs定量.结果 (1)孕28周时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组为(3.6±2.5)copy/ml,对照组为(2.9±2.0)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孕40周时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组为(1.8±1.1)copy/ml,对照组为(3.6±1.8)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28周与40周(即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孕28周与40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共分娩41例新生儿,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随访婴儿12个月结束时,有2例失访(5%,2/41).39例婴儿中感染HBV 4例(10%,4/39),其中观察组2例(10%,2/20),对照组2例(11%,2/19)(P>0.05).(4)4例感染HBV婴儿的母亲在孕28、40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分别为(3.1±3.4)、(3.1±3.2)copy/ml,未感染HBV婴儿的母亲在孕28、40周时分别为(3.4±2.2)、(2.6±1.5)copy/ml.(5)观察组抗-HBs平均为(594±416)U/L,对照组平均为(458±398)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期给予拉米夫定进行干预,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可明显下降,但拉米夫定并没有降低乙型肝炎感染例数.

  •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淑敏;章文华;吴令英;赵芳辉;黄曼妮;李楠;陈凤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5月,对山西省宫颈癌高发现场的9075例35~50岁的已婚妇女,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对其中HPV-DNA阳性妇女,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结果 2087例HPV阳性妇女中,子宫颈炎1402例(67.2%),子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663例(31.8%),子宫颈浸润癌(SCC)22例(1.1%).急、慢性宫颈炎的HPV-DNA含量分别为108±13和150±1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255);不同级别子宫颈癌前病变的HPV-DNA含量,CINⅠ为332±29,CINⅡ为 358±35,CIN Ⅲ为 370±31,均明显高于宫颈炎(P=0.000),但不同级别CIN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C的HPV-DNA含量为593±86,显著高于不同级别CIN和宫颈炎的HPV-DNA含量(P<0.05,P<0.01).结论 HC-Ⅱ方法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DNA含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可作为子宫颈癌的一种初筛方法.

  • 高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晚孕期应用替比夫定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丽芬;虞勤

    目的:观察高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晚孕期应用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其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60例慢性 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用药方式,将其分为LdT组(n=30)和对照组(n=3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T组孕妇自孕龄为28~32孕周开始口服LdT(600 mg/d),对照组孕妇未接受抗HBV感染治疗。检测两组孕妇孕龄为28~32孕周前及分娩时血清 HBV DNA载量,LdT组服药期间肝、肾功能水平,新生儿娩出时脐静脉血 HBV DNA载量,所生婴儿月龄为7个月时血清 HBV表面抗原(HBsAg)情况。观察 LdT组孕妇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孕妇孕龄为28~32孕周前血清 HBV DNA载量比较[(1.12±1.46)×108拷贝/mL vs.(9.01±6.65)×108拷贝/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24);②LdT 组孕妇分娩时(治疗后)HBV DNA载量下降均>102拷贝/mL,其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达100%,且两组分娩时 HBV DNA载量<5.6×103拷贝/mL孕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1);③LdT 组出现丙氨转氨酶(ALT)轻度升高孕妇为7例(23.3%),无一例孕妇出现肾功能异常,治疗期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④LdT组脐静脉 HBV DNA载量<5.6×103拷贝/mL 新生儿为30例(100%),对照组为26例(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⑤LdT组月龄为7个月婴儿血清 HBsAg 均呈阴性(100%),对照组呈阴性婴儿为28例(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结论 HBV高病毒载量孕妇晚孕期应用 LdT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分娩时血清 HBV DNA载量水平,可有效阻断 HBV垂直传播。

  • 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调查

    作者:亓晶;李丽;郭燕;王耀华;张艳梅;和作珍;杨秋鸿

    目的 探讨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现状及高危因素.分析HR-HPV与宫颈浸润癌(SCC)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妇科普查的6528例长期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聚居地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R-HPV DNA载量.HR-HPV DNA载量判断标准:样本的相对光单位(RLU)与阳性对照临界值(CO)之比.根据RLU/CO值,将本组受试对象分为HR-HPV阴性组(RLU/CO<1.00)、低度载量组(RLU/CO为1.00~9.99)、中度载量组(RLU/CO为10.00~99.99)、高度载量组(RLU/CO≥100.00).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HR-HPV DNA载量与宫颈病变类型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组6528例受试者的HR-HPV感染阳性率为12.55%(819/6528).根据本组1680例宫颈疾病患者(纳西族妇女为1173例,非纳西族为507例)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炎症组为5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组为607例,CINⅡ组为435例,CINⅢ组为112例,宫颈浸润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组为26例.其中,纳西族妇女分别占61.80%(309/500),79.08%(480/607),65.29%(284/435),74.11%(83/112)与65.38%(17/26).纳西族妇女与其他民族妇女的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受试者的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1,P<0.05).首次性生活年龄越小,HR-HPV感染率越高(χ2=14.79,P<0.05);孕、产次增多及2个以上性伴侣者,HR-HPV感染率亦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5,316.97;P<0.05).文化程度与HR-HPV感染率无相关性(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R-HPVDNA高度载量所占比例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425,P<0.05),慢性炎症组、CINⅠ组~CINⅢ组及SCC组分别为1.00%(5/500),3.62%(22/607),9.89%(43/435),49.11%(55/112)及65.38%(17/26).结论 受试者年轻、首次性生活年龄<18岁,孕、产次多及多个性伴侣是HR-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宫颈HR-HPV感染及其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 HIV感染孕产妇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分析

    作者:王临虹;方利文;龚双燕;张麒;李燕;张伟;莫云;孙定勇;蒋岩

    目的 了解HIV感染孕产妇的免疫状况和病毒复制水平、在孕产期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河南、广西、云南和新疆四省(自治区)中的15个县/市/区,确诊为HIV感染的237例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3个月等时期分别采集血样本,使用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测定血样本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通过逆转录PCR试验(RT-PCR),测定HIV感染孕产妇外周血病毒载量. 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值是18个/μ1,大值1097个/μ1,中位数381个/μ1.CD4+/CD8+细胞比值低0.04,高2.13,中位数0.40.病毒载量的范围从无扩增至6.06 log/ml,中位数4.32 log/ml.HIV感染妇女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从孕期、产时至产后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但各期的病毒载量变化不显著(P>0.05).除产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相关不明显外,孕期和产后的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各期的CD4+/CD8+细胞比值与病毒载量之间表现出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免疫机能较差,病毒复制水平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与病毒载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好.

  • 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助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作者:尹玉竹;周瑾;张培珍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既往有学者报道,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可降低HBV母婴传播率[1,2],但亦有学者提出异议[3],认为妊娠期使用HBIG不能降低孕妇病毒载量,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无效[4,5].本研究分析了538例妊娠晚期使用HBIG和817例妊娠期未使用HBIG的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资料,旨在探讨妊娠期使用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先天性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脑脊液病毒载量与听力损伤相关性

    作者:刘海峰;彭华保;邝晓敏;邱秀琴;车玲

    目的 探讨症状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新生儿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CMV DNA载量与感音性听力损伤(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相关性.方法 36例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患儿,PCR法检测CSF CMV DNA载量,并于出生1个月内、生后6个月及1年左右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1)36例患儿,其中CSF CMV DNA阳性15例,阳性率41.2%,SNHL17例,SNHL发生率47.2%.(2) CSF CMV DNA阳性组SNHL发生率60.0%(9/15);阴性组SNHL发生率38.1% (8/21),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94).(3)CSFCMVDNA阳性组中,SNHL组与听力正常组CSF CMV DNA载量为3.35 ±0.68和3.17±0.56,两组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结论 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患儿CSF CMV DNA是否阳性及其载量不是预测SNHL的指标.

  • 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亦栋;尚世强;陈志敏;杨子浩

    目的 比较2008和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5至9月),我院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相关因素差异,为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的预警与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和2009年,流行期间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28例,并收集同期疱疹性咽炎患儿80例作对照;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 154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1.82%(126/154),其中EV71占57.14%(72/126),80例疱疹性咽炎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8.75%(55/80),EV71为0例;手足口病2008年以EV71流行为主,2009年以EV71和CA16流行为主,两年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P=0.000)(P<0.01).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5,P=0.000)(P<0.0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92.86%(26/28),明显高于普通病例36.51%(46/126)(X2=29.22,P=0.000)(P<0.01);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中重症组与轻症组在性别(x2=0.135,P=0.714)和病毒载量(t=0.141,P=0.88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P=0.009),重症组患儿年龄小于2岁占88.89%(8/9),普通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19岁..结论 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可能在性别和病毒载量上没有差异,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

  • 儿童艾滋病患者免疫因子水平断面研究

    作者:张福杰;靳昌忠;赵燕;姚航平;赵红心;吴灵娇;魏红山;李在村;吴南屏

    儿童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S)患者的病情特点不同于成人患者,有其特殊之处,表现为高病毒载量,低免疫学状态,疾病进展快,常伴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代谢异常等,而且机会性感染、卡波西肉瘤等并发症也较成人多见,病程与成人比较更为复杂.目前我国儿童AIDS方面的资料较少,治疗经验有限,因此,研究我国儿童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十分必要.本实验对我国部分省份1992-2002年间感染的109例AIDS患儿Th1/Th2免疫因子、趋化因子及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acrophage stimulated protein, MSP)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为我国儿童AIDS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前后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隆玉;乔志强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负荷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0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选择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Hybrid Capture-Ⅱ,HC-Ⅱ)技术,对纳入研究的患者手术治疗前及术后复查时均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HPV-DNA负荷量的变化.结果:106例CIN患者中,51例行宫颈LEEP术,55例行宫颈锥切术.行LEEP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19.7和16.2,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36.1和13.9,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宫颈LEEP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治疗后HPV转阴率分别为84.31%和85.45%,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DNA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CIN疗效及随访观察的预后指标.

  • 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患者不同样本HHV-8DNA病毒载量与临床分期关系初步分析

    作者:王晓东;高翠荣;陈婧弘;王慧;惠艳

    目的:了解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Kapos's sarcoma,KS)患者皮损、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唾液和尿液中人疱疹病毒型(HHV8) DNA病毒载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探讨HHV8病毒载量与经典型KS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03-09-2012-11-11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8例经典型KS患者的4种类型32份样本中扩增HHV8 DNA ORF26基因片段,应用RT-qPCR测定32份样本中HHV8病毒载量,评价载量负荷与经典型KS疾病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资料均获完整基因组DNA.新疆经典型KS患者不同样本中HHV8 DNA检出率为100%.标准曲线良好,扩增产物特异,其中,HHV8病毒载量负荷皮损组织为205.75±124.02,唾液为70.75±53.01,PBMC为39.88±26.98,尿液为28.25±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06,P<0.001.HHV8病毒载量水平皮损组织>唾液>PBMC>尿液.结论:新疆经典型KS患者多样本中均有HHV8DNA检出,HHV8病毒载量水平在皮损中高,在尿液中低,与新疆经典型KS临床分期之间未呈现相关性趋势.

  • 组织微小RNA-21表达和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胡文格;陈彩霞;柯学礼

    目的 探讨组织microRNA-21表达、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载量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间东莞市东城医院接诊的150例宫颈病变并行宫颈活检患者.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为宫颈癌检测呈现宫颈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为无宫颈疾病者.分析microRNA-21在患者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宫颈疾病与HPV感染率、HPV病毒载量中位数和HPV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150例患者中,宫颈病变明显者占80.0%.观察组患者microRNA-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感染率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高度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达93.8%,患者的HPV感染阳性与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病毒载量高,其次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CIN中伴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剧,HPV病毒载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CIN的HPV病毒载量又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伴随宫颈疾病的病变程度不同,其HPV病毒载量的分布情况也大不相同.结论 MicroRNA-21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存在异常,HPV病毒载量是严重影响宫颈病危险因素之一,宫颈癌的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与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关系.病毒载量越高,宫颈癌的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就会越高.

  • 新疆不同民族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病毒载量分析

    作者:张洋;胡尔西旦·尼亚孜;赵化荣;刘攀;张蕾;张宋安;巴敬茹;包永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已被证明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病因[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PV高危型(16/18亚型)感染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2-4].因种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地域差异,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白种人患者感染HPV的概率是黑种人的10倍[5].由于HPV的感染存在着较明显的种族差异,我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情况,探讨新疆不同民族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差异.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预测宫颈病变和分流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的价值

    作者:康乐妮;赵方辉;陈凤;陈汶;李静;张询;乔友林

    目的 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预测宫颈病变的发生风险,及其对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效果.方法 筛查队列来源于1项多中心子宫颈癌筛查项目.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的相对光单位与域值比值来衡量HR-HPV病毒载量,按照HR-HPV的病毒载量分为阴性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按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理诊断分组.采用趋势x2检验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计算并比较基线不同病毒载量组1年内发生CIN2+的风险,分析不同病毒载量界值预测CIN2+的效果.结果 共纳入基线和随访数据完整的女性2 725例.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P <0.001).在基线病理诊断正常组和CIN1组中,病毒载量阴性者1年内CIN2+的发病率为0.11%,而中、高载量者中CIN2+的发病率分别为3.14%和6.09%,与病毒载量阴性者相比,RR值分别为29.05(95% CI为6.07 ~138.99)和56.34(95% CI为12.89 ~246.30).随着基线病毒载量临界值的升高,随访检出CIN2+的灵敏度逐渐降低,特异度逐渐升高.当病毒载量临界值为15.00时,1年后需要随访的人数由774例下降到412例,检出CIN2+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47.94%.结论 HR-HPV病毒载量越高,发生宫颈癌及高度病变的风险越高,提高病毒载量界值可以进一步分流HPV阳性人群,从而更合理的分配卫生资源.

  • 不同感染状态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

    作者:李婷媛;吴泽妮;姜明月;崔剑峰;刘彬;陈凤;陈汶

    目的 探讨单一或多重感染状态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山西省、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招募2 653名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女性,采用高危型第二代杂交捕获(HR HC2)技术检测所有参与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照TBS分类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571例宫颈标本进行PCR扩增+线性反向杂交HPV分型检测,以确定HPV型别及单一或多重感染;以HR HC2半定量检测结果反映HR-HPV的病毒载量.根据国际人乳头状瘤病毒参照中心中的HPV生物学分类,将HR HC2检测范围内的13种HR-HPV分成不同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宫颈组(4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组(88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组(47例)研究对象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9.82%、85.23%和1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HPV单一感染率及其病毒载量均呈升高趋势(P<0.001).单一感染中,α-9 HR-HPV阳性率及其病毒载量均随宫颈病变的增高而升高(P<0.05);α-7 HR-HPV的病毒载量在CIN1组较高,但各组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感染者的中位病毒载量总体趋势为CIN1组(559.13 pg/ml)高于正常组(37.73 pg/ml,P=0.025)和CIN2+组(332.91 pg/ml,P=0.790),而CIN1组单一感染者的中位病毒载量(167.93 pg/ml)低于多重感染(559.73 pg/ml,P=0.044);α-9 HR-HPV多重感染占所有多重感染的80.56%,其病毒载量随病变增高而升高,但各病变级别的病毒载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α-7 HR-HPV多重感染(66.67%),其病毒载量在CIN1组中较高,但与C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种系HR-HPV单一或多重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以α-9 HR-HPV高病毒载量感染为主,低级别病变中HR-HPV多重感染病毒载量高于单一感染病毒载量.

  • 云南省成人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楼金成;李惠琴;劳云飞;陈庆玲;安靓

    目的 评估云南省成人艾滋病病人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析云南省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从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AIDS病人的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和病毒载量(VL).结果 在治病人病毒抑制率未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女性病毒抑制效果好于男性(P<0.01);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病人病毒抑制率低于其他途径感染的人群(P<0.01);基线CD4<100个/μL的病人其病毒抑制率显著高于CD4> 100个/μL的病人;30岁以上病人病毒抑制率好于30岁以下者;未婚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其他婚姻状况(包括已婚、同居、离异或分居等)的人群差.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情况整体较好,但需要加强对于男性、未婚、30岁以下、吸毒感染,以及基线CD4>100个/μL病人的依从性教育,及时做好VL检测和评估、耐药筛查等工作;基线CD4>350个/μL的病人,加强治疗管理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 不同病期HIV-1感染者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

    作者:姚均;冯鑫;张福杰;赵红心;蒋岩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阶段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和免疫学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流式细胞仪和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正常人、38例HIV无症状感染者、24例HIV有症状感染者和21例艾滋病(AIDS)病人的外周血浆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浓度,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HIV无症状感染者、HIV有症状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血浆病毒载量不同,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滋病组的病毒载量为HIV-RNA 6.04±0.28 log/ml,远远高于HIV无症状组的3.84±0.26 log/ml.3组的CD+4细胞、CD4/CD8比值及IL-2浓度不断下降且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IV-RNA与CD+4、CD4/CD8、IL-2,IL-2与IL-4、IL-10,IL-4与IFN-γ、CD+4细胞之间有高度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HIV-RNA与IL-4、IL-10,CD+4与CD+8、CD4/CD8、IL-2,IL-2与IFN-γ,IL-4与IL-10之间有高度直线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不同病期的HIV-1感染者其病毒载量水平、免疫学状况有明显不同.当HIV-RNA升高,CD4+细胞、CD4/CD8比值下降和细胞因子由Th1型为主转变为以Th2型为主时,提示疾病处于进展中.因此,检测这些指标变化可为HIV的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

  •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

    作者:马鹏飞;邢辉;魏民;全宇;姜树林;邵一鸣

    目的 在目前进口试剂较昂贵的情况下,探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从全国4个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集110份样本,每份样本均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NASBA与深圳匹基生物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测定血浆中HIV R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结果 HIV样本病毒载量处于3.5 × 103~1.0×105拷贝/ml范围时,一致性较好,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小于103拷贝/ml范围内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当病毒载量处于1.0×103~3.5×103拷贝/ml范围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病毒载量处于大于105拷贝/ml的范围时,虽然两种检测方法数值之间无相关性,但均显示处于105以上的较高数值范围.结论 NASB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在3.5×103~1.0×105拷贝/ml范围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与国际上较常用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已经缩小,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总体来说,使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初略定量血浆中HIV RNA含量.

  • 两种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v2.0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繁;蒋岩;屈然;小尼玛;潘品良

    目的 比较罗氏COMBAS AmpliPrep/COMBAS TaqMan HIV-1 Test version 2.0(简称TagMan v2.0试剂)和生物梅里埃NucliSENS EasyQ HIV-1 v2.0(简称EasyQv2.0试剂)两种试剂,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对40份血浆样本采用TaqMan EasyQ v2.0试剂和EasyQ v2.0试剂分别检测HIV-1病毒载量.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 TaqMan v2.0和EasyQ v2.0试剂测得的病毒载量均值分别为(4.41±0.72)l0g10拷贝/mL和(3.75±0.75) 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1,P<0.001).对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两种试剂有较强的相关性(R2=0.817).用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均值,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TaqMan v2.0和EasyQ v2.0两种试剂盒在检测HIV-1病毒载量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 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的关系

    作者:刘雪林;王福生;金磊

    目的分析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RANTES)启动子和内含子等位基因,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期探讨RANTE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艾滋病(AIDS)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real time法对40例汉族HIV-1感染者测定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应用PCR-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RANTES-403、-28和In1.1三个位点等位基因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的分析表明,具有RANTESIn1.1 C/C和T/C基因型的感染者,与较高的病毒载量、较低的C+4T细胞计数和C+4/CD+8比值有关.In1.1 T/T与T/C、C/C基因型的log10病毒载量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不同基因型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细胞比值则无显著性差异.log10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r=-0.447,P<0.01)、CD+4/CD+8比值(r=-0.369,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所研究人群中,具有RANTES In1.1C的基因型者,与较高的病毒载量、较低的CD+4T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有关,它们是反映AIDS进程的主要指标,可能加速AIDS发病进程;而RANTES-403和-28等位基因的影响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作用.

799 条记录 9/40 页 « 12...6789101112...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