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外基质蛋白微纤维相关糖蛋白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产热阻止肥胖和糖尿病发生

    作者:杜培洁(摘译);于淼(审校)

    微纤维相关糖蛋白1( MAGP1)是细胞外基质微纤维的成分之一。在这里,我们证实了MAGP1的表达在肥胖人群中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小鼠中MAGP1基因( Mfap2-/-)失活导致脂肪细胞肥大及倾向于代谢功能障碍。已证实Mfap2-/-小鼠温度调节受损要先于脂肪变化,建议来诱导MAGP1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倾向。 Mfap2-/-小鼠适应寒冷挑战的不良环境,解偶联蛋白1( UCP-1)的表达减弱棕色脂肪组织和减少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变。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活性在 Mfap2的脂肪组织中升高, Mfap2-/-小鼠用TGF-β治疗可中和抗体、提高机体温度并防止增加肥胖表型。总之,这些结果揭示了MAGP1通过TGF-β的调节可预防代谢性应激的影响,其缺乏易诱发代谢性功能障碍。

  • 扩张型心肌病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修伟;杨英珍;王齐冰;陈瑞珍;何梅先;童步高;蔡乃绳;李高平;沈学东;陈灏珠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发病情况、病情演变和临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1999年1月间住院的DCM患者102例。DCM采用WHO/ISFC(1995)标准作出诊断,部分患者还做心肌活检(3例)、冠脉造影(6例)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常见心脏病。外周血白细胞肠道病毒核糖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血清柯萨奇B病毒中和抗体用微量板法,上述二者合称病毒标志物。心功能用同位素心血池法。资料分析以x±s表示,采用t或x2检验。

  •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的表达

    作者:孟丽;陈纪林;徐丽;吉瑞瑞;丛祥凤

    目的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共孵育,通过抗体阻滞实验方法,探讨中和抗体对TNF-α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表达增强的影响,试图在细胞和分子的水平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E2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研究

    作者:尹迪;严石;丁惠;华显;童一民;王永智;刘媛;徐凤花;赵平;戚中田

    目的 探讨HCV包膜E2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构建HCV E2蛋白全长表达质粒pcDNA3.1-1a746、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的表达质粒pcDNA3.1-1a661以及同时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和高变区1(HVR1)的表达质粒pcDNA3.1-1a661Δ,转染293T细胞,以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的HCV E2蛋白,将3种表达质粒以及空载体分别肌注免疫 BALB/c小鼠,检测小鼠血清的E2及HVR1抗体,以HCV假病毒模型分析小鼠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 3种E2表达质粒均能有效表达HCV E2蛋白,其中pcDNA3.1-1a746质粒的表达产物不能分泌,而pcDNA3.1-1a661和pcDNA3.1-1a661Δ均能分泌表达E2蛋白.分泌表达E2蛋白可显著增强小鼠的抗体应答,pcDNA3.1-1a661免疫血清对HCV假病毒颗粒(HCVpp)的中和活性明显高于pcDNA3.1-1a661Δ免疫血清.pcDNA3.1-1a661免疫血清中的HVR1抗体量仅占总E2抗体的一小部分,却是中和抗体的重要成分.结论 表达E2蛋白的DNA疫苗能有效诱导HCV中和抗体的产生,HVR1不仅是重要的中和抗体表位,而且能增强E2蛋白其他抗原表位的抗体应答.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交叉中和抗体

    作者:严石;童一民;华显;魏萍;尹迪;赵平;戚中田

    目的 分析HCV感染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性中和抗体.方法 以分泌表达HCV包膜E2蛋白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293T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CV E2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HCV E2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48份HCV抗体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然后用免疫荧光分析血清与HCV全长包膜蛋白表达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的结合反应,再用5株HCV假病毒为模型分析阴性血清的病毒中和活性.结果 48份抗-HCV阳性血清中,E2抗体阳性血清达36份,阳性率75%.免疫荧光分析的结果与ELISA检测一致.HCV E2抗体阳性血清对5株HCV假病毒的感染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中和活性与E2抗体水平相一致.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交叉中和抗体,提示开发能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的丙型肝炎疫苗或许具有可行性.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中和抗体对硅胶假体包膜挛缩的影响

    作者:聂芳菲;谢宏彬;赵霞;陈东明

    目的 探讨动物模型术后即刻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对纤维包膜形成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TGF-β1中和抗体影响作用的差异.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GF25组和TGF50组,每组15只.大鼠背部肩胛区皮下植入10 ml光面圆形硅胶假体.TGF25组和TGF50组植入假体后即刻假体周围分别注射250 μg/ml及500 μg/ml TGF-β1抗体0.1 ml,对照组注射磷酸缓冲液(PBS) 0.1 ml.于术后第7,14,28天分别取材,测量包膜厚度;检测胶原密度;检测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 28 d时,对照组包膜厚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其与TGF25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的表达及α-SMA阳性成纤维细胞数在对照组显著高于TGF25组和TGF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N表达量及胶原密度略高于TGF25组和TGF50组,但在各时间点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植入假体的即刻局部应用TGF-β1中和抗体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包膜的厚度,抑制包膜挛缩.

  • 严重脓毒症抗凝治疗的新认识

    作者:姚咏明;孟海东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是指在感染因素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基础上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足或低血压.早期过度炎性介质的释放是脓毒症发病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近20年来,人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重点主要针对体内失控性炎症反应,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内毒素中和抗体、各种致炎细胞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等,但是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均未证实上述措施能显著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抗人CCR5多克隆抗体体外阻断HIV-1假病毒感染的研究

    作者:程林;唐娴;赵方;何美云;王辉

    目的 制备鼠抗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特异性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中和抗体.方法 用稳定表达人CCR5的CHO-R5细胞腹腔免疫BALB/c小鼠;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析免疫血清对GHOST-R5细胞的结合;纯化免疫血清总IgG抗体,HIV-1假病毒中和试验分析血清总IgG的中和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CHO-R5细胞免疫组小鼠血清,对GHOST-R5结合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HIV-1假病毒中和试验的结果发现,纯化的CHO-R5细胞组小鼠免疫血清总IgG,可抑制HIV-1假病毒在体外感染GHOST-R5细胞,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高抑制率达到92%.结论 成功诱导出具有中和HIV-1活性的鼠抗人CCR5的多克隆抗体.

  • HIV-1膜蛋白gp140三聚体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李勋;任丽;陈仙子;康延申;牛德云;邵一鸣;齐智

    目的 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 CRF_07 B/C亚型(HIV-1 CN54)膜蛋白gp140和gp140FdFc三聚体疫苗,比较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gp140和gp140FdFc重组质粒,将质粒分别瞬时转染293F细胞,120小时后收获上清液,经纯化、浓缩、PBS置换、BCA试剂盒检测蛋白质浓度后,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分子量大小及纯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与阳性病人血清的反应性.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分别免疫兔子,取兔子血清,ELISA检测血清抗体,并通过假病毒系统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比较gp140和gp140FdFc的免疫原性.结果 成功获得基因重组gp140和gp140FdFc蛋白.免疫兔子后,gp140和gp140FdFc蛋白质均有很强的体液免疫应答,抗gp160抗体滴度分别为2.24×105和4.48×105,但gp140组未诱导出中和抗体,gp140FdFc组对4种假病毒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结论 Gp140FdFc三聚体能诱导兔子产生较强的结合抗体和一定的中和抗体反应,可作为潜在的HIV-1免疫原进行疫苗研究.

  • 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广谱中和活性样本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胡园园;邹森;齐中伟;侯佳丽;张岱;任莉;邵一鸣;郝彦玲

    目的 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连续五个时间点样本的膜蛋白基因(env)序列的特征.方法 采用单基因组扩增法扩增env基因.分析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序列的特征及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bNAbs)表位的变异.结果 env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毒株可变区多样性随时间增大,尤以V1V2环序列长度和糖基化位点变异程度高;优势和劣势株系病毒的顶端四肽分别为GQGR和GPGK,辅助受体均为CCR5.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表位分析显示,2G12和PG9/PG16识别的关键位点存在变异.结论 B'亚型毒株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病毒在中和选择压力下不断进化;单抗表位变异分析表明,感染者体内可能存在2G12和PG9/PG16样抗体.

  • 滤泡辅助 T 细胞与 HIV 感染者中和抗体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孙坚萍;张永宏

    滤泡辅助T细胞(Tfh)是近发现的一群具有辅助B细胞功能的辅助T细胞,在机体体液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近研究发现,滤泡辅助T细胞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有关,Tfh细胞表达量越高,相对应的HIV-1感染者的中和抗体的活性越明显,该发现极大地推动了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对Tfh细胞进行深入研究,将为刺激机体产生如HIV-1自然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广谱中和抗体的艾滋病疫苗研究提供新途径.该文即对滤泡辅助T细胞和HIV感染者的中和抗体间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IV中和抗体的多反应性/自身反应性研究进展

    作者:廖红艳;张志新

    广谱高效中和抗体在对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免疫中起关键作用.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的缺失,使依赖于T细胞的B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受抑制,多数HIV感染者无法通过自然途径产生广谱高效中和抗体,通过设计疫苗进行人工诱导仍是主要目标.近年研究表明,部分广谱高效中和抗体具有多反应性/自身反应性,且从HIV感染者体内HIV抗原特异性B细胞克隆表达的单克隆抗体也多是多反应性/自身反应性抗体,使得多反应性抗体在对抗HIV感染领域的研究成为热点.关于这些多反应性抗体是否可提供高效的免疫保护,因此可以作为人工疫苗的诱导靶点是现阶段需要解答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目前HIV高效广谱中和抗体的种类和识别位点,针对多反应性/自身反应性的HIV抗体,对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全面探讨,并展望其在疫苗设计中作为诱导靶点的潜在价值.

  • HIV-1分离培养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董华凰;李敬云

    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分离培养是艾滋病(AIDS)相关研究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研究HIV生物学表型、中和抗体结合特性、表型耐药性、药物筛选等都需要在体外拿到稳定复制的HIV病毒株.HIV分离培养也是确诊HIV感染的手段之一[1,2],是判定母婴传播、鉴别可疑结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稳定成熟的HIV分离培养方法,优化各种影响因素,提高分离率,对于提高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水平,开展各种HIV生物学表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

    作者:刘定立;张明霞;冯筱榕;章廉

    为探讨重组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IFNα中和抗体(NA)的产生和影响.采用抗病毒生物中和测定法检测321例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NA.结果:321例患者治疗前均未检出NA,治疗后检出NA共39例(12.1%),其中于治疗后3、4、5和6个月及6个月后检出的分别为2、6、11和12例及8例.NA阳性组病毒反跳率及病毒无应答率均显著高于NA阴性组(P<0.01).35例NA阳性的患者在NA阳性后换用天然淋巴母细胞干扰素(IFN-αNl),其中病毒反跳组15例中有13例出现病毒阴转,病毒无应答组18例中有8例病毒阴转.结论: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NA阳性率不高.NA可以影响IFNα的疗效.NA阳性后换用IFN-αNl有利于疗效恢复.

  • 基孔肯雅病毒中和表位的筛选及表达

    作者:安小平;李博;侯利华;李建民;徐俊杰;李冰;陈薇;童贻刚

    目的:寻找基孔肯雅病毒中和表位,并将其表达为重组融合蛋白.方法: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了生物淘洗,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使用 ELISA方法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分析阳性克隆的DNA序列,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其中一个表位连同M13噬菌体PⅢ蛋白结构域Ⅰ~Ⅱ的编码序列用PCR技术扩增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从经过3轮淘洗的噬菌体中随机挑选123个克隆,从中筛选到20个阳性克隆,其中包含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序列缺乏同源性,表明该单抗表位应为构象型表位.在室温培养条件下成功地在大肠杆菌周质腔表达了一种可溶性的表位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表位融合蛋白.

  • 抗A型肉毒毒素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赵巧林;陆璐;毕波;景爱霞;汪建华;张惟材;熊向华

    目的:制备与鉴定抗A型肉毒神经毒素重链C端( heavy chain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BoNT/AHc)特异性鼠单克隆抗体。方法通过纯化BoNT/AHc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建立杂交瘤细胞以制备鼠单抗,用ELISA、Western印迹实验和抗体分型试剂盒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ELISA检测鼠单抗与BoNT/AHc突变体结合,初步鉴定其在BoNT/AHc的结合表位。结果得到纯度较高的BoNT/AHc抗原,制备了4株特异性鼠单抗1A4、3H3、3H7、5H8。间接ELISA结果显示,单抗细胞上清效价均>3.0×103;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单抗均能与BoNT/AHc特异性结合;抗体亚型鉴定结果为1A4、3H7属于IgG1(Κ),3H3属于IgM(Κ),而5H8属于IgG2b (Κ);叠加ELISA实验表明,4株单抗抗原识别表位相近;用ELISA检测单抗与BoNT/AHc突变体结合实验结果初步确定了4株单抗与BoNT/AHc的结合表位。结论对抗A型肉毒毒素鼠源性抗体完成了制备和鉴定,为肉毒毒素中和抗体的开发与阐明中和抗体的表位奠定了基础。

  • 登革病毒EDⅢ特异性单抗的体内外中和活性观察

    作者:黄艳芬;邓永强;丘立文;刘利东;秦鄂德;车小燕;秦成峰

    目的 鉴定1株能同时识别登革病毒Ⅰ~Ⅳ型(dengue virus serotypesⅠ-Ⅳ,DENV 1~4)的EDⅢ特异性单抗2D73的体内外中和活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单抗2D73的特性进行鉴定,并用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法的微中和实验(ELISPOT-MNT)和乳鼠保护实验观察单抗2D73对DENV 1~4的体内外中和活性.结果 单抗2D73对4型DENV均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其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28、0.16、0.18和18.82 μg/ml.乳鼠保护实验显示,该抗体对DENV 1~4同样具有较好的体内保护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发病时间明显延迟,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获得1株同时针对DENV 1~4且具有体内外中和活性的单抗,该单抗可进一步用于DENV致病和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制.

  • 抗人BlyS嵌合抗体的研制及功能鉴定

    作者:林周;程建贞;谷欣;冯健男;黎燕;沈倍奋

    目的:在具有中和功能的母本抗体基础上,进行人源化改造,获得具有相同功能的嵌合抗体.方法:本研究以一株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人BlyS鼠单抗(B20)为母本,将抗人BlyS鼠单抗B20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分别插入到含有人κ链和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通过ELISA、RT-PCR、免疫印迹、体外中和实验分别对嵌合抗体(CB20)进行检测.结果: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系有人-鼠嵌合抗体mRNA的转录;ELISA、免疫印迹实验鉴定表明,该嵌合抗体与人BlyS特异性结合;体外中和实验表明,此抗体能中和BlyS对B淋巴细胞促增殖效应.结论:成功地构建人-鼠嵌合抗体CB20.

  • 肉毒毒素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云舟;孙志伟;郑涛;黄培堂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强的蛋白质,可以引发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要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医学防治药物以应对其威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在肉毒毒素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中和抗体防治药物研发进展,同时分析了肉毒毒素防治药物的新趋势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 马尔堡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李拓;刘珠果;戴秋云

    马尔堡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单股不分节段负链RNA病毒。1967年发现后已在非洲等地暴发14次,感染588人,死亡482人,总死亡率约为82%。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造成患者多脏器感染,导致严重出血热,终致感染者死亡。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和感染后治疗药物,但一些疫苗在动物实验上显示有效。该文对马尔堡病毒结构、致病机制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457 条记录 7/23 页 « 12...45678910...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